活着!妈,我还活着!我很好,全身都完好无缺,除了我的耳朵以外。
妈妈,我最爱最爱的妈妈,妳绝对无法想像,海战中几千万个弹膛的噪音及轰隆声。
我真的无法形容,我们真的是在打仗,一整天了!
我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我还有两只脚可以走路……
清朝末年,一封封往返于福尔摩沙与法国、出自一名法国小兵手中的家书,带着些许殖民大国的偏见、对福尔摩沙人、事、物的好奇心,与为祖国坚决奋斗的理想—— 在地球的这一端,年轻的小兵一笔一画留下了清法战争中,生活、打仗的记录,书信中每一句喃喃低语和慷慨激昂,不仅是当时法国军队的集体记忆,更是属于台湾人的重要历史片断。
这是一本以曾经参与清法战争的小兵Jean的家书为中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在战场中的各种心情起伏,和十九世纪末法国在远东的一场战争与台湾历史的一个侧面。笔致细腻而且贴近人性,真实将当年清法战争时的情景重现在眼前。
作者简介
石岱 (Stephane Ferrero)
译者简介
帅仕婷
这本书光听名字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当Jean遇上福尔摩沙”,这是一个充满故事感的开端,让我立刻联想到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年轻生命,在陌生的土地上,带着他的视角和经历,与“福尔摩沙”,也就是我们所知的台湾,发生了怎样的碰撞。1884-1885年,这正是台湾近代史上风云变幻的关键时期,清朝末年,列强环伺,内部动荡,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法国小兵的手札,将是多么珍贵的史料啊!我甚至可以想象,Jean,这位年轻的士兵,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被命运驱使,来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美丽之岛”。他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是青山绿水,还是战火纷飞?他会遇到怎样的人?是淳朴的原住民,还是精明的商贾,亦或是为了国家民族命运而奔走的志士?他的手札,会以怎样一种细腻或粗犷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切?是充满异国情调的风土人情,是战场上的惊心动魄,还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却能触动人心的点滴?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跟随Jean的脚步,穿越回那个遥远的年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福尔摩沙的脉搏,去倾听一个异乡人的心声,去窥探历史的缝隙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可能提供的一手史料,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一个普通人的眼睛,去看待一个宏大的时代。
评分“当Jean遇上福尔摩沙:一名法国小兵的手札(1884~1885)”,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浓厚的叙事感和历史厚重感。我尤其对“手札”这两个字印象深刻,它暗示着一种私人化的、非正式的记录,往往比官方文献更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和作者的内心世界。1884-1885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东亚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而台湾,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无疑是那个时期诸多事件的焦点之一。Jean,一位来自法国的普通士兵,他的视角,将是多么独特且宝贵。他身处历史洪流之中,却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记录下他所能触及的一切。他可能会详细描述他所经历的军事行动,那些紧张的战术部署,或是他所见证的战役场景,那些令人心悸的瞬间。但他更可能,在那些军事行动的间隙,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他眼中“福尔摩沙”的景象:是山川的壮丽,是河流的蜿蜒,还是沿途遇到的奇特植物和动物?他会如何看待当地的风俗民情?那些他从未见过的服饰,听不懂的语言,以及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生活方式,在他眼中会是怎样的图景?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历史资料,更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一个被历史尘封的角落,通过一个年轻士兵的眼睛,去感受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鲜活脉动。
评分我对“当Jean遇上福尔摩沙:一名法国小兵的手札(1884~1885)”这个书名充满了期待。光是“福尔摩沙”这个名字,就带着一种古典而浪漫的色彩,而“法国小兵的手札”,则瞬间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个体形象,以及一段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不为人知的经历。1884-1885年,这是台湾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当时东亚局势变动的一个缩影。法国士兵Jean的出现,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维度。我设想,他的手札,可能不仅仅是关于战争的记录,更可能包含着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疑惑、惊奇,甚至可能是些许的乡愁。他会如何描述台湾的山海风光?是异域的壮丽,还是与家乡截然不同的景致?他会如何看待当地的人民?是怀揣着殖民者的傲慢,还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平等视角?他会不会描绘出他与当地人之间发生的种种互动,那些可能是微笑,可能是误解,也可能是短暂的友谊?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种历史的“微观视角”,它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眼睛,去捕捉那些可能被大历史所忽略的细节,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瞬间。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充满烟火气的福尔摩沙。
评分读到“一名法国小兵的手札(1884~1885)”这几个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穿着略显不合身的军装的年轻人,也许在异国他乡的营房里,借着昏暗的灯光,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用他那或许有些生涩的法语,记录下当天的所见所闻。1884-1885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年代,远在欧洲的法国,与远在亚洲的清朝,在那一年因为某些原因,在台湾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交集。这个Jean,他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的?是战争的召唤?是探险的冲动?还是仅仅是一名被派遣执行任务的士兵?他的手札,想必会是一份充满个人情感的记录。它不会像官方史书那样冰冷客观,也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经过雕琢。它所呈现的,将是最真实、最鲜活的视角。或许,他会被台湾壮丽的自然风光所震撼,会惊叹于高山大海的雄伟;或许,他会为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感到好奇,会尝试去理解那些与他截然不同的文化;或许,他会在战争的阴影下,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黑暗,记录下那些令人心碎的瞬间。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历史深处的灵魂交流。我渴望通过Jean的眼睛,去“看”见那个时代的福尔摩沙,去“听”见那个时代的声音,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评分“当Jean遇上福尔摩沙:一名法国小兵的手札(1884~1885)”,这个书名就如同一个引子,瞬间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Jean,一个法国小兵,在1884-1885年间,在一个叫做“福尔摩沙”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文字。这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故事的张力。那个年代,正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而台湾,作为一块重要的土地,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那么,这位Jean,他是抱着怎样的目的来到这里的?他的身份,他的经历,他的视野,将为我们揭示怎样的历史图景?我好奇的是,他的“手札”会是怎样的风格?是充满战斗的硝烟,还是夹杂着异域风情的描绘?他会不会记录下他所经历的战役,那些令人心悸的瞬间?更吸引我的是,他作为一个异乡人,会对福尔摩沙的风土人情产生怎样的感受?他是否会惊叹于这里的自然风光,是否会尝试去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是否会记录下他在这个陌生土地上的人际交往,那些可能充满善意,也可能带着误解的交流?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历史的私人会面,一个普通士兵留下的最真实的印记,它可能没有宏大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温度,一个生命的真实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Jean的笔触,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福尔摩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