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森,山东省齐河县人,1932年生,1949年来台。为台湾当代重要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及学者。
2002年,「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为替马森教授庆贺七十大寿,举办「马森作品学术研讨会」,会中发表论文十三篇,对马森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讨。
马森作品是台湾文坛一丬壮丽的风景。「联合文学」特将此研讨会论文、会议记录及相关评论索引资料等辑为一帙,以飨读者。
展望未来,「马森学」的研究,此书可为基石矣。
作者简介
马森
着名戏剧家与小说家。
一九三二年生于山东省齐河县,曾于济南、北京、淡水、宜兰等地就读中学。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及国研所,一九六一年赴法国巴黎电影高级研究学院(IDHEC)研究电影与戏剧,并在巴黎大学汉学院博士班肄业。继赴加拿大研究社会学,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博士学位。
先后曾执教于台湾师大、巴黎语言研究所、墨西哥学院、加拿大亚伯达及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香港岭南学院、国立艺术学院、国立成功大学、私立南华大学等校,并曾一度兼任《联合文学》总编辑,现任佛光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
着有学术论着《马森戏剧论集》、《中国现代戏剧的两度西潮》、《当代戏剧》、《东方戏剧.西方戏剧》、《戏剧─造梦的艺术》、《灿烂的星空─现当代小说的主潮》、《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与友人合着)、《台湾戏剧:从现代到后现代》,剧作有《脚色》、《我们都是金光党‧美丽华酒女救风尘》等,小说有《夜游》、《生活在瓶中》、《孤绝》、《海鸥》、《巴黎的故事》、《北京的故事》、《M的旅程》等,散文有《爱的学习》、《墨西哥忆往》、《大陆啊!我的困惑》、《追寻时光的根》等,文化评论有《文化.社会.生活》、《东西看》、《中国民主政制的前途》、《茧式文化与文化突破》、《文学的魅惑》等四十余部。
编者简介
龚鹏程
一九五六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中正大学历史研所教授;南华大学创校校长;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文教处处长;国文天地月刊社总编辑;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现任佛光大学荣誉校长与文学所教授。《知识份子》、《经典与现代生活》、《文学与差异》、《思想与文化》等书四十余种,主编书刊数百种。
这次翻开《阅读马森》,简直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平时喜欢追一些新上映的电影、热门的剧集,但对于纯文学,尤其是比较经典的或者说“硬核”的文学,总觉得自己涉猎不深,像是站在一个大花园的门口,却只看到了零星的花朵。这本书恰好就给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让我知道原来在文学的某个角落,还有这样一片天地。 作者在书里提到的很多作者和作品,我之前可能只是依稀听过名字,或者看过一些片段,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说不上理解。这本书就帮我把那层纱给揭开了,而且不是那种“强行灌输”的方式,而是像一个很懂的朋友,带着你去一步步地探究。他会分析人物的心理,剖析作品的主题,还会把这些作品放到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去看,让你明白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有那样的作品出现。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种“抽丝剥茧”的写作方式。比如,当他讲到某个非常复杂的文学流派时,不会一开始就抛出一堆术语,而是会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然后慢慢地延伸,直到你完全明白。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不会因为自己不懂而感到焦虑。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教会我如何去“看”文学作品,如何去“读”作者的用意,甚至如何去“思考”文学所能带给我们的东西。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某些作品难以理解,不是因为作品本身有多么晦涩,而是我们缺少一把能够打开它的钥匙。这本书,无疑就给了我很多把这样的钥匙。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以前可能只是停留在“好不好看”的层面,现在则能开始去“品味”其中的妙处,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去“思考”作品的意义。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成长,让我觉得自己的阅读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有了更扎实的根基。
评分这本书《阅读马森》,可以说是我近期读过最有“质感”的一本书了。我平时对一些具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比较着迷,不太喜欢那种“昙花一现”的热闹。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流行的读物,可能风靡一时,然后就很快被遗忘了。它有一种恒久的魅力,就像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 我之前对“马森”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知道他是一位在文学界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但具体了解不多。这本书就像是一张详细的地图,带领我一点点地去探索他的文学世界。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会直接告诉你“马森”有多么伟大,而是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剖析,以及对时代背景的还原,让你自己去体会他的价值。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梳理“马森”作品的演变过程。他会指出在不同的时期,“马森”的写作风格、主题思想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这种“追溯源头”式的分析,让我觉得非常严谨,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在成长和成熟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蜕变。 除了作品本身,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马森”与同时代其他作家、评论家之间的互动和碰撞的描述。这些片段让“马森”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让我了解到,任何一个伟大的文学成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联结。这种“生态学”式的解读,让我对文学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阅读马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慢下来”的阅读享受。它不是那种追求速度和轰动效应的书,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它像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让我对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阅读马森》,真的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平常的阅读口味比较杂,偶尔也会读一些关于艺术、历史、人物传记类的书籍。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是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但没想到,它很快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马森”的“生活化”的解读。他没有把“马森”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文学巨匠”,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喜悦、迷茫。这种“接地气”的描写,让我觉得“马森”这个人离我更近了,也更容易理解他的作品。 书中的一些段落,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在分析“马森”的某个作品时,会巧妙地引入一些当时的社会事件或者文化思潮,让你明白,为什么“马森”会那样写,他的作品又在表达着怎样的时代情绪。这种“解谜”式的解读,让我觉得阅读的过程充满了乐趣。 而且,作者的叙事方式也非常有吸引力。他能够将一些学术性的分析,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当中,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内容,变得引人入胜。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学见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我非常欣赏的。 总而言之,《阅读马森》这本书,让我对“马森”这个人以及他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它不只是一本关于文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一个人如何用文字去记录时代、去表达思想的书。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阅读马森》这本书,最近我真的读得津津有味。我不是那种文学评论的专家,可能对很多深奥的理论不太熟悉,但平时喜欢看点杂书,对一些有深度、有见解的书籍总是有种莫名的好感。这本书恰好就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晦涩难懂,又不像快餐读物那样空洞无物,正好介于两者之间,拿捏得非常精准。 作者在书中探讨的很多话题,都让我觉得非常新鲜。他会从一个很独特的角度去切入,然后引申出很多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比如,他会谈到某个作家写作时的心态,或者某个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需要一些巧妙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而这本书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 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跳出框架”的思维。他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作家或者某个作品本身,而是会把它们放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去考察,这样你就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它们。这种“大局观”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需要更开阔一些。 而且,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用很平实的语言,把一些很复杂的概念讲解得清晰明了,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就能获得很多启发。我常常会一边读一边点头,感觉作者就是把我心里想但说不出来的话,给具象化了。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是阅读中最令人欣慰的时刻之一。 总而言之,《阅读马森》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睿智的长者对话。他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平等地分享他的见解,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不仅仅是吸收信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一种视野的拓展。
评分这次拿到《阅读马森》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很有趣。我平时就喜欢在通勤的时候、睡前翻点书,这本书的篇幅刚好,不会太沉重,但又能提供一些思考。我一直对一些比较“边缘”或者说不那么主流的文学现象很感兴趣,而马森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特别深入研究过,但隐约听过一些,总觉得背后藏着一些故事。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讨喜,拿在手里很有质感,内页的排版也舒服,不会觉得压迫。翻开书页,第一感觉是作者的文字很“实在”,没有那种过于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推敲的,有自己的分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捕捉,比如提到某一个年代的某个场景,他能够用很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来,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这种“现场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阅读文学评论或者关于文学的探讨时。 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想作者提到的观点。有些观点我非常赞同,觉得一语点醒我,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有些则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有点想要反驳,但这恰恰说明这本书的价值,它不是单方面地灌输,而是引发对话。我发现作者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是那种“一刀切”的模式,而是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社会背景、时代变迁,甚至是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 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慢下来”的阅读节奏。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东西都追求效率,但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慢下来、细细品味才最有味道。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样的体验,我不会急着翻到下一页,而是会一遍遍地回味作者写下的句子,揣摩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有时候,一个词、一个比喻,就能让你思考很久。 总的来说,《阅读马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很特别的阅读体验。它不只是关于“马森”这个人或者他写的东西,更像是在引领我一起去“阅读”背后的故事,去理解一种文学现象,去感受一种时代的气息。这本书让我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找到了一块可以沉静下来的角落,思考一些关于文学、关于生活,甚至关于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