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剧场原理与剧场实务两个部份,原理是要对所学建立概念并丰富涵养,而实务是从实作中寻找并累积创作的经验;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期望培养学生剧场的基础知识与先备技能,做为未来更深入学习的奠基。在课程进度的规划上,上学期着重在原理的引介,下学期则是各项实务的操作。
本书共分十一课,每课中均分「主文」、「讨论议题」、「基本作业」以及「阅读参考书目」等四部份。「主文」在于对每一课程的主题做基础与概念性的介绍,「讨论议题」是对主文所做的延伸探索,「基本作业」是为检视课程所学,而「参考书目」在于提供学习者更深入学习的方向与指标。
本书出版的目的除了提供课堂学习的学生一个学习的依据,也可以做为对剧场的喜好者自我修习时的参考。
作者简介
黄惟馨,一九六二年生于台北市,美国俄亥俄大学戏剧艺术研究所硕士,现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及辅仁大学影像传播学系,主授导演学及排演。
舞台导演作品【米蒂亚】、【费特儿】、【血婚】、【仲夏夜之梦】、【鸳鸯配】、【黑暗中的喜剧】、【盲中有错──停电症候群】、【轮舞】、【李尔王】、【雅克和他的主人】等十余出,着有《盲中有错──停电症候群导演的创作解析》、《轮舞──剧本与演出》、《再现李尔──一次演出的导演功课》、《爱情的想像──雅克和他的主人之自由变奏》。
作 者 序3
《剧场实务提纲》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戏剧制作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戏剧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创意,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戏剧作品,背后是无数个专业分工协作、严谨细致的环节。它详细讲解了剧本的构成元素、改编原则,以及如何根据导演意图进行二度创作。然后,它又将目光投向了舞台的实体构建,从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到服装设计、道具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对“灯光”的阐述,作者不仅仅介绍了各种灯具的类型和操作,更深入地探讨了灯光在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引导叙事方面的强大作用。光影的变化,竟能如此精妙地影响观众的情绪,甚至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音效设计、技术管理、舞台监督等关键岗位,这些岗位虽然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却是保证剧场演出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环节。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将这些“幕后”的复杂工作一一呈现,让我对剧场工作者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从观众席到台前的全方位体验,对剧场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评分《剧场实务提纲》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剧场解剖”。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剧场是什么,更是深入到了剧场的每一个“器官”是如何运作的。书中对“灯光与音响”的结合使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明白了光影与声音如何共同作用,来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舞台效果。比如,灯光可以模拟日出日落,音响可以模拟雷鸣闪电,而两者结合,则能创造出更加逼真、更具沉浸感的场景。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剧场中的应用,例如投影、LED屏幕等,是如何被用来拓展舞台的表现空间,丰富视觉呈现。这让我看到了传统剧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书中还涉及到了“观众互动”的环节,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来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观演体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剧场艺术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剧场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对于一个对戏剧艺术有着浓厚兴趣,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剧场实务提纲》无疑是一本价值连城的宝藏。它没有使用艰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平实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剧场运作流程娓娓道来。书中对于“表演”的解读,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演员的技巧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演员如何理解角色、如何与对手互动、如何与舞台空间和观众建立连接。这种对表演的系统性阐释,让我看到了演员这个职业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思考。更令我着迷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戏剧的“生态”层面,比如剧场的商业运作、市场营销策略、观众开发以及与社区的互动等。这让我意识到,一部成功的戏剧,不仅仅是艺术的结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作者在书中分享的许多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剧场实践,这些生动的例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剧场理念是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这本书让我对戏剧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观赏层面,而是开始思考其背后的创作逻辑、技术支撑和商业考量,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评分拿到《剧场实务提纲》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空泛的理论,或者是一些过于专业的术语,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剧场运作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书中对“演员的身体与声音”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明白了演员不仅仅是靠天赋,更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来掌握表演的各种技巧。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身体的训练来表达情感,如何通过声音的运用(如共鸣、吐字、语速等)来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戏剧张力。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即兴表演”的技巧,以及它在戏剧创作中的作用。这让我看到了戏剧表演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剧场心理学”的范畴,探讨了演员如何应对舞台恐惧,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这本书让我对演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舞台表演背后那严谨的训练体系和深厚的心理学支撑。
评分初读《剧场实务提纲》,我原本抱着一种了解点皮毛的心态,毕竟我本身并非戏剧专业科班出身,对剧场运作的认知也仅限于一些模糊的印象。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以一种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又带着几分艺术家的浪漫情怀,将剧场艺术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我被书中对于“空间”的论述深深吸引,作者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剧场空间(如黑匣子、镜框式、伸展式等)如何影响表演的呈现方式,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空间来塑造情绪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这种对空间美学的深入挖掘,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舞台不仅仅是一个承载表演的平面,更是一个充满潜能的叙事载体。书中关于“时间”的讨论也同样精彩,它阐述了节奏、速度、停顿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对时间的精准把控,来强化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剧场实务仅仅视为一系列技术操作,而是将其上升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度,探讨了技术如何服务于艺术表达,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拓展戏剧的表现力。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丰富,涵盖了从经典剧目到当代实验戏剧的各种类型,让我得以窥见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剧场实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沉浸式的剧场导览,每翻开一页,都仿佛能听到掌声在耳边响起,看到灯光在眼前闪烁。
评分初翻《剧场实务提纲》,我被书中对“排练”过程的细致描述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排练的步骤,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阶段排练的目的和侧重点,从最初的文本解读、人物分析,到中期的走位、调度、情感碰撞,再到后期的技术合成、彩排。它让我看到了排练的过程,不仅仅是演员在台上走来走去,更是导演与演员之间不断磨合、碰撞、升华的过程。书中还提到了“分镜脚本”和“排练笔记”等工具,说明了科学的排练方法是如何帮助剧组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也进行了探讨。比如,演员忘词、道具损坏、设备故障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意外,在书中却得到了详细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预案和临场应变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这让我看到了剧场工作者们面对压力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部精彩的演出,背后是无数个充满智慧和韧性的“排练日”。
评分这本《剧场实务提纲》简直像一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一直以来都对戏剧表演充满着好奇,但总觉得门槛很高,摸不着门道。拿到这本书之前,我脑海里关于“剧场实务”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像是道听途说的片段,比如演员们在后台的紧张准备,灯光师如何操控光影,还有导演在排练场里声嘶力竭地指导。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系统、详尽的方式,将这些零碎的印象编织成了一张清晰的图谱。它不仅仅是关于表演本身,更深入地剖析了整个剧场运作的脉络。从剧本的解读与再创作,到舞台美术的构思与实现,再到技术部门的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看似枯燥的技术细节,反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它们化解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幕后英雄”的篇章,它让我看到了服装师如何通过一件戏服赋予角色生命,道具师如何用巧思创造出逼真的场景,音效师又如何用声音营造出令人沉浸的氛围。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对舞台上的每一个元素都充满了敬意。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剧场管理、市场推广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方面面,这让我意识到,一部成功的戏剧,绝不仅仅是台上的几个人在表演,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这本书让我的视野豁然开朗,也让我对未来有机会参与到剧场工作中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提纲”,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指引我一步步走进迷人的剧场世界。
评分《剧场实务提纲》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剧场工作流程的书,更是一本揭示剧场艺术背后无数细节与智慧的百科全书。我一直以为,一部戏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临场发挥和导演的临机一动,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这背后,有着无数个专业人士,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书中对“服装设计”的细致描绘,让我明白了每一件戏服是如何精心挑选、制作,并与角色的性格、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衣物,更是角色内在世界的具象化表达。同样,对“道具设计”的讲解,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道具,无论大小,都可能承载着重要的情节线索,或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作者在书中还详细阐述了“舞台监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却承担着协调各部门、保证演出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职责。这本书让我对剧场艺术产生了全新的敬意,它让我看到,在每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背后,都有着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幕后”团队,他们的专业、默契和付出,共同铸就了舞台上的辉煌。
评分《剧场实务提纲》这本书,让我从一个仰望星空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星空运转规律的探索者。我一直觉得,戏剧表演是演员个人能力的极致展现,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表演是整个剧场系统协同作用的成果。它详细阐述了“剧本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文本中挖掘出表演的潜力和戏剧的冲突。然后,它又将目光聚焦于“导演”的角色,阐述了导演是如何将剧本转化为具体的舞台呈现,如何与演员、舞美、灯光等各部门协同工作,共同创造出完整的艺术作品。书中对“舞美设计”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舞台背景、道具、装置是如何服务于叙事,如何通过视觉元素来营造特定的时代感、空间感和氛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节奏与调度”的讨论,它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舞台上有效地组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如何通过人物的走位和行动来塑造人物关系、推动剧情发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剧场艺术背后那精密的逻辑和严谨的科学,也让我对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剧场工作者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评分我一直以为,剧场就像是一个魔法箱,观众只需坐在座位上,就能看到奇迹发生。但《剧场实务提纲》这本书,却像是一把钥匙,让我得以窥探这个魔法箱的内部构造。书中对“灯光”的阐述,让我颠覆了对光的认知。它不再仅仅是提供照明,而是通过光线的强弱、色彩、方向,来塑造空间,烘托情绪,引导观众的目光,甚至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用大量的实例,展示了灯光如何成为一种沉默却极具表现力的叙事语言。同时,书中关于“音效设计”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声音在戏剧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营造氛围、制造悬念、强化戏剧冲突的关键元素。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各种声音效果,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更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剧场管理”和“市场推广”这些看似与艺术创作无关的环节。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剧场作品,需要从创作、制作到营销、运营的全方位考量。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纯粹的观众,变成了一个对剧场运作有着更深刻理解的“半个内行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