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0
那是在罗马,1764年10月15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废墟上沈思,忽然传来神殿里赤脚僧的晚祷声,我的心中首度浮出写作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 ──吉朋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纵横一千三百年,洋洋洒洒六大册,在吉朋的心里,他想做的是一个从理性、批判的角度去建构历史系统的人,「运用修辞的力量,只为了把历史事件间的关系环节讲清楚」。
全书涵盖三大重点:一是罗马帝国的政经军事文化与社会生活,帝国的扩张与防卫、内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权力拔河,二是蛮族入侵与其间之重大战争,三是基督教的发展,政教之争,回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
本书最重要主题之一:文治武功壮盛且又疆域广袤的罗马帝国究竟因何由盛而衰亡?从吉朋的眼中看来,至少有以下诸因:
罗马帝国拥有纪律严明的庞大军团,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军人干政,军人不仅介入帝位继承,造成动乱,「几乎每个朝代的替换,都起于篡夺者之叛逆与谋害」。
经济和人口也是衰亡的主要原因。战争和瘟疫使得人力不足,蛮族于是大量迁入。罗马帝国既无法同化日耳曼等蛮族,当这些蛮族构成罗马帝国官兵,进而成为皇帝时,帝国已名存实亡。
经济衰退来自于水士流失和奴?制度致使农业破产,奢侈的生活方式造成贵重金属流向东方,货币贬值。资本因重税而公有,生产力下降,无法负担帝国生活时,罗马也就随之崩溃。
《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采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诵。
作者简介
爱德华‧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
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史家。出生于富商家庭,曾入读牛津大学,后因宗教问题退学,十六岁被父亲送往瑞士洛桑,接受古典文史哲学的薰陶,也受到当时欧陆启蒙思潮的深远影响,得以将各种新旧学识融为一体。他曾担任国会议员,也曾服务军旅,后以着述终身。
吉朋历经二十余年的心血,完成光芒万丈的历史长篇《罗马帝国衰亡史》六卷,成为十八世纪史家的标竿,并获得「第一个近代欧洲史家」的称号。历经二百余年,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迄今仍被现代史家视为经典之作。
译者简介
席代岳
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砲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砲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笔忠实,文风流畅。译作有《凯撒战记》(2001)、《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2001)、《战争的罪行》(2002)、《非洲游猎记》(即将出版)等
第二卷插图目次(7)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体系及其成就 军事纪律和训练 宫廷 财政(300-500A.D.)1
一、君士坦丁堡建城的源起及其形势(324A.D.)1
二、君士坦丁堡的范围和主要的建筑物(324A.D.)9
三、君士坦丁堡的人口结构和所享有的特权(324A.D.)13
四、君士坦丁的位阶制度和主要等级(330-334A.D.)16
五、执政官和大公的权势及地位(330-334A.D.)18
六、禁卫军统领和都城郡守的职责和权柄(330-334A.D.)22
七、行政区域的划分和行省总督的行政权力(330-334A.D.)25
八、军事组织的调整和改革及对后世的影响(330-334A.D.)30
九、尚武精神的斲丧及蛮族进入帝国军队(330-334A.D.)34
十、主要宫廷大臣的职务及其权责(330-334A.D.)36
十一、告发成风及滥施酷刑的状况(330-334A.D.)41
十二、财产估值诏书的运用和缴纳贡金的原则(330-334A.D.)43
十三、丁税的实施和对通商贸易造成的影响(330-334A.D.)46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风 高卢战争 君士坦丁崩殂 帝国分由三个儿子统治 波斯战争 内战 康士坦久斯获得胜利(323-353A.D.)51
一、君士坦丁的性格特质及其行事作风(323-337A.D.)51
二、君士坦丁处死长子克里斯帕斯之本末(323-337A.D.)54
三、君士坦丁诸子姪之教育和继承状况(323-337A.D.)58
四、萨玛提亚人的习性、征战和内迁(331-335A.D.)61
五、君士坦丁崩殂及屠杀血亲之残酷事件(335-337A.D.)66
六、萨坡尔称帝后波斯赢得东方战争的胜利(310-350A.D.)69
七、兄弟阋墙的后果及马格南久斯的篡夺(340-350A.D.)75
八、康士坦久斯运用合纵连横之优势作为(350A.D.)78
九、康士坦久斯击败马格南久斯赢得墨萨会战(351A.D.)81
十、康士坦久斯荡平内乱之绥靖工作(352-353A.D.)84
第十九章 康士坦久斯独自称帝 盖卢斯之死 朱理安身处险境
朱理安在高卢的胜利(351-360A.D.)87
一、竖阉乱政及对康士坦久斯的影响(351-353A.D.) 87
二、盖卢斯的性格作风和残酷恶行(351-354A.D.) 90
三、盖卢斯乱政被黜及遭到处决(354A.D.) 92
四、朱理安身处险境仍能力学不懈(355A.D.) 94
五、康士坦久斯擢升朱理安为凯撒(355A.D.) 97
六、康士坦久斯巡视罗马及多瑙河的征战(357-359A.D.) 99
七、萨坡尔入侵帝国东部的作战行动(357-360A.D.) 104
八、高卢的危局及朱理安的困境(356-360A.D.) 111
九、朱理安在高卢受到掣肘及应变措施(356-360A.D.) 114
十、朱理安赢得斯特拉斯堡大捷及后续行动(357-358A.D.) 116
十一、朱理安三渡莱茵河战胜蛮族(357-359A.D.) 120
十二、朱理安在高卢的施政作为和对后世的影响(356-360A.D.)122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动机、经过及影响 合法建立基督教教会(306-438A.D.)125
一、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时间和动机(306-337A.D.)125
二、颁布〈米兰诏书〉的始末和主要内涵(313A.D.)128
三、君士坦丁确立君权神授思想的背景(324A.D.)131
四、宗教象征和发生奇蹟的有关事项(324-338A.D.)134
五、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指导和最后的受洗(337A.D.)140
六、基督教教会合法地位的建立和传播(312-438A.D.)144
七、基督教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的区分(312-438A.D.)147
八、基督教神职制度的内容和原则(312-438A.D.)148
第二十一章 异教受到迫害 道纳都斯教派的分裂 阿莱亚斯的宗
教争论 君士坦丁及其子统治下教会和帝国的狂乱状
况异教的宽容(312-362A.D.) 161
一、基督教的异端教派受到迫害及产生分裂(312-362A.D.)161
二、三位一体论的哲学渊源和发展经过165
三、三位一体论的主要观点和对基督教的影响169
四、基督教有关本体同一和本体相类的争论173
五、阿莱亚斯派主张的教义和拥戴的信条176
六、君士坦丁对宗教争论所持的态度和看法(324-337A.D.)180
七、康士坦久斯偏袒阿莱亚斯派的行为(337-361A.D.)183
八、阿泰纳休斯的宗教热忱和行事作风(326-373A.D.)186
九、阿泰纳久斯多次遭到放逐及赦回(326-373A.D.)188
十、康士坦久斯对阿泰纳休斯的迫害行动(353-355A.D.) 194
十一、宗教争论引起亚历山卓大屠杀始末(356A.D.) 197
十二、阿泰纳休斯逃亡和藏匿的传奇事蹟(356-362A.D.)200
十三、罗马帝国两个都城的宗教信仰状况(356-362A.D.)203
十四、异端教派残酷和怪诞的宗教狂热行为208
十五、异端教派和宗教争论造成的重大影响211
第二十二章 朱理安在高卢被军队拥立为帝 进军获得成功 康士坦久斯殒于军中 朱理安的内政修明(360-363A.D.)217
一、康士坦久斯逼使朱理安陷入绝境(360A.D.)217
二、朱理安为高卢军队拥立为帝之始末(360-361A.D.)221
三、朱理安稳定内部迅速向东方进军获得胜利(360-361A.D.)224
四、康士坦久斯逝世消弭帝国的内战(361-362A.D.)232
五、朱理安持身之道及对宫廷的改革(362-363A.D.)234
六、成立法庭审理罪犯及祛除前朝的暴政(363A.D.)238
七、朱理安的施政作为其及治国的风格(363A.D.)241
第二十三章 朱理安的宗教信仰 一视同仁的宽容作风 企图恢复异教的多神崇拜 重建耶路撒冷神庙 运用各种手段对基督教进行迫害 宗教外衣下的偏袒行为(351-363A.D.)247
一、朱理安的宗教信仰和叛教行为(331-351A.D.)247
二、朱理安的哲学思想和神学体系(351A.D.) 252
三、宗教狂热所形成的宽容政策(361-363A.D.)255
四、恢复异教信仰的具体措施和行动(361-363A.D.)259
五、朱理安在耶路撒冷重建犹太神殿(363A.D.)264
六、迫害基督徒的方法、手段和目标(363A.D.)270
七、安提阿的异教神庙和月桂树林(363A.D.)274
八、圣乔治的事蹟和传奇(356-363A.D.)277
九、阿泰纳休斯和亚历山卓的动乱(362A.D.)281
第二十四章 朱理安进驻安提阿 远征波斯的成就 渡过底格里斯河 朱理安撤军后崩殂 杰维安被推举为帝 拯救罗马军队与波斯签订丧权条约(314-390A.D.)285
一、朱理安进驻安提阿准备波斯战争(362A.D.)285
二、安提阿概述以及朱理安的作为(362A.D.)288
三、朱理安的进军部署与内河航运(363A.D.)292
四、朱理安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作战行动(363A.D.)296
五、入侵亚述以及毛盖玛恰的围攻(363A.D.)298
六、朱理安的将道和底格里斯河渡河之战(363A.D.)302
七、朱理安的战争指导和破釜沉舟的作为(363A.D.)307
八、态势逆转下罗马大军的撤退行动(363A.D.)310
九、朱理安苦战重伤及最后崩殂之情况(363A.D.)313
十、杰维安被推选为帝及后续的撤退(363A.D.)317
十一、杰维安的软弱以及与波斯的和平谈判(363A.D.)320
十二、羞辱的和平条约和尼昔比斯的放弃(363A.D.)322
十三、朱理安的葬礼及后世对他的评价(363A.D.)326
第二十五章 杰维安的统治和崩殂 华伦提尼安继位为帝,其弟华伦斯辅佐,导致帝国的分裂 政教合一统治方式 日耳曼、不列颠、阿非利加、东方地区和多瑙河地区的状况 华伦提尼安崩殂 格里先和华伦提尼安二世继承西罗马帝国(343-384A.D.)329
一、杰维安的统治和逝世的状况(363-364A.D.)329
二、华伦提尼安和华伦斯即位为帝(364A.D.)333
三、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分治(364A.D.)337
四、朴洛柯庇斯在东部叛乱的行动(365-366A.D.)338
五、严厉取缔魔法和暴虐的恶行(364-375A.D.)342
六、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宽容政策的颁行(364-375A.D.)346
七、华伦斯偏袒阿莱亚斯派的宗教迫害(367-378A.D.)348
八、政教合一制度及对教会的严格要求(366-384A.D.)351
九、蛮族的入侵和帝国对外的征战(364-375A.D.)355
十、日耳曼地区的陆上和海岸的蛮族入寇(365-371A.D.)355
十一、在不列颠对苏格兰人的绥靖行动(343-370A.D.)362
十二、阿非利加的莠政所产生的后果(366-376A.D.)368
十三、波斯战争的结局及有关的事蹟(365-384A.D.)373
十四、哥德人的崛起和多瑙河地区的征战(366-375A.D.)378
十五、华伦提尼安的崩殂和格里先的接位(375A.D.)384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匈奴人从中国到欧洲的发展过程 哥德人被迫渡过多瑙河 哥德人之战 华伦斯战败殒身 格里先举狄奥多西为东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的出身背景和功勋成就 哥德人定居得到和平(365-395A.D.)387
一、罗马世界天灾示警及蛮族状况(365A.D.)387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和居住状况390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和部落的统治392
四、匈奴的兴起以及对中国的征战和败亡(201B.C.-93A.D.)398
五、匈奴人向西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100-300A.D.)401
六、哥德人被匈奴人击败恳求罗马保謢(375-376A.D.)405
七、哥德人渡过多瑙河遭受严苛的待遇(376A.D.)409
八、哥德人叛乱及与罗马帝国的争战(376-377A.D.)411
九、哥德人的联合行动及罗马帝国的各项作为(378A.D.)416
十、哈德良堡会战的始末及后续状况(378A.D.)421
十一、哥德人围攻哈德良堡及对帝国的蹂躏(378-379A.D.)424
十二、格里先拔擢狄奥多西为东部皇帝(379A.D.)428
十三、狄奥多西赢得哥德战争的重大事蹟(379-382A.D.)431
十四、安置哥德人在帝国各地及其影响(383-395A.D.)436
英文索引简表439
中文索引简表455
罗马帝国行政区图(180A.D.)471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