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3
那是在羅馬,1764年10月15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廢墟上瀋思,忽然傳來神殿裏赤腳僧的晚禱聲,我的心中首度浮齣寫作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 ──吉朋
《羅馬帝國衰亡史》上下縱橫一韆三百年,洋洋灑灑六大冊,在吉朋的心裏,他想做的是一個從理性、批判的角度去建構曆史係統的人,「運用修辭的力量,隻為瞭把曆史事件間的關係環節講清楚」。
全書涵蓋三大重點:一是羅馬帝國的政經軍事文化與社會生活,帝國的擴張與防衛、內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權力拔河,二是蠻族入侵與其間之重大戰爭,三是基督教的發展,政教之爭,迴教興起和十字軍東徵等。
本書最重要主題之一:文治武功壯盛且又疆域廣袤的羅馬帝國究竟因何由盛而衰亡?從吉朋的眼中看來,至少有以下諸因:
羅馬帝國擁有紀律嚴明的龐大軍團,但強大的軍事力量也不可避免地帶來瞭軍人乾政,軍人不僅介入帝位繼承,造成動亂,「幾乎每個朝代的替換,都起於篡奪者之叛逆與謀害」。
經濟和人口也是衰亡的主要原因。戰爭和瘟疫使得人力不足,蠻族於是大量遷入。羅馬帝國既無法同化日耳曼等蠻族,當這些蠻族構成羅馬帝國官兵,進而成為皇帝時,帝國已名存實亡。
經濟衰退來自於水士流失和奴?製度緻使農業破産,奢侈的生活方式造成貴重金屬流嚮東方,貨幣貶值。資本因重稅而公有,生産力下降,無法負擔帝國生活時,羅馬也就隨之崩潰。
《羅馬帝國衰亡史》齣版後傳誦兩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學光采與史學成就同樣為後人稱誦。
作者簡介
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
十八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史傢。齣生於富商傢庭,曾入讀牛津大學,後因宗教問題退學,十六歲被父親送往瑞士洛桑,接受古典文史哲學的薰陶,也受到當時歐陸啓濛思潮的深遠影響,得以將各種新舊學識融為一體。他曾擔任國會議員,也曾服務軍旅,後以著述終身。
吉朋曆經二十餘年的心血,完成光芒萬丈的曆史長篇《羅馬帝國衰亡史》六捲,成為十八世紀史傢的標竿,並獲得「第一個近代歐洲史傢」的稱號。曆經二百餘年,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迄今仍被現代史傢視為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席代嶽
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三軍大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進修,在軍中曆任連長、營長、砲兵指揮官、署長、總部參謀長等職,亦曾在砲兵學校及三軍大學任教多年,對戰史深有研究。退役後投入文字工作,譯筆忠實,文風流暢。譯作有《凱撒戰記》(2001)、《鏖鬥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關係》(2001)、《戰爭的罪行》(2002)、《非洲遊獵記》(即將齣版)等
第二捲插圖目次(7)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體係及其成就 軍事紀律和訓練 宮廷 財政(300-500A.D.)1
一、君士坦丁堡建城的源起及其形勢(324A.D.)1
二、君士坦丁堡的範圍和主要的建築物(324A.D.)9
三、君士坦丁堡的人口結構和所享有的特權(324A.D.)13
四、君士坦丁的位階製度和主要等級(330-334A.D.)16
五、執政官和大公的權勢及地位(330-334A.D.)18
六、禁衛軍統領和都城郡守的職責和權柄(330-334A.D.)22
七、行政區域的劃分和行省總督的行政權力(330-334A.D.)25
八、軍事組織的調整和改革及對後世的影響(330-334A.D.)30
九、尚武精神的斲喪及蠻族進入帝國軍隊(330-334A.D.)34
十、主要宮廷大臣的職務及其權責(330-334A.D.)36
十一、告發成風及濫施酷刑的狀況(330-334A.D.)41
十二、財産估值詔書的運用和繳納貢金的原則(330-334A.D.)43
十三、丁稅的實施和對通商貿易造成的影響(330-334A.D.)46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風 高盧戰爭 君士坦丁崩殂 帝國分由三個兒子統治 波斯戰爭 內戰 康士坦久斯獲得勝利(323-353A.D.)51
一、君士坦丁的性格特質及其行事作風(323-337A.D.)51
二、君士坦丁處死長子剋裏斯帕斯之本末(323-337A.D.)54
三、君士坦丁諸子姪之教育和繼承狀況(323-337A.D.)58
四、薩瑪提亞人的習性、徵戰和內遷(331-335A.D.)61
五、君士坦丁崩殂及屠殺血親之殘酷事件(335-337A.D.)66
六、薩坡爾稱帝後波斯贏得東方戰爭的勝利(310-350A.D.)69
七、兄弟鬩牆的後果及馬格南久斯的篡奪(340-350A.D.)75
八、康士坦久斯運用閤縱連橫之優勢作為(350A.D.)78
九、康士坦久斯擊敗馬格南久斯贏得墨薩會戰(351A.D.)81
十、康士坦久斯蕩平內亂之綏靖工作(352-353A.D.)84
第十九章 康士坦久斯獨自稱帝 蓋盧斯之死 硃理安身處險境
硃理安在高盧的勝利(351-360A.D.)87
一、竪閹亂政及對康士坦久斯的影響(351-353A.D.) 87
二、蓋盧斯的性格作風和殘酷惡行(351-354A.D.) 90
三、蓋盧斯亂政被黜及遭到處決(354A.D.) 92
四、硃理安身處險境仍能力學不懈(355A.D.) 94
五、康士坦久斯擢升硃理安為凱撒(355A.D.) 97
六、康士坦久斯巡視羅馬及多瑙河的徵戰(357-359A.D.) 99
七、薩坡爾入侵帝國東部的作戰行動(357-360A.D.) 104
八、高盧的危局及硃理安的睏境(356-360A.D.) 111
九、硃理安在高盧受到掣肘及應變措施(356-360A.D.) 114
十、硃理安贏得斯特拉斯堡大捷及後續行動(357-358A.D.) 116
十一、硃理安三渡萊茵河戰勝蠻族(357-359A.D.) 120
十二、硃理安在高盧的施政作為和對後世的影響(356-360A.D.)122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動機、經過及影響 閤法建立基督教教會(306-438A.D.)125
一、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時間和動機(306-337A.D.)125
二、頒布〈米蘭詔書〉的始末和主要內涵(313A.D.)128
三、君士坦丁確立君權神授思想的背景(324A.D.)131
四、宗教象徵和發生奇蹟的有關事項(324-338A.D.)134
五、君士坦丁對基督教的指導和最後的受洗(337A.D.)140
六、基督教教會閤法地位的建立和傳播(312-438A.D.)144
七、基督教精神權力和世俗權力的區分(312-438A.D.)147
八、基督教神職製度的內容和原則(312-438A.D.)148
第二十一章 異教受到迫害 道納都斯教派的分裂 阿萊亞斯的宗
教爭論 君士坦丁及其子統治下教會和帝國的狂亂狀
況異教的寬容(312-362A.D.) 161
一、基督教的異端教派受到迫害及産生分裂(312-362A.D.)161
二、三位一體論的哲學淵源和發展經過165
三、三位一體論的主要觀點和對基督教的影響169
四、基督教有關本體同一和本體相類的爭論173
五、阿萊亞斯派主張的教義和擁戴的信條176
六、君士坦丁對宗教爭論所持的態度和看法(324-337A.D.)180
七、康士坦久斯偏袒阿萊亞斯派的行為(337-361A.D.)183
八、阿泰納休斯的宗教熱忱和行事作風(326-373A.D.)186
九、阿泰納久斯多次遭到放逐及赦迴(326-373A.D.)188
十、康士坦久斯對阿泰納休斯的迫害行動(353-355A.D.) 194
十一、宗教爭論引起亞曆山卓大屠殺始末(356A.D.) 197
十二、阿泰納休斯逃亡和藏匿的傳奇事蹟(356-362A.D.)200
十三、羅馬帝國兩個都城的宗教信仰狀況(356-362A.D.)203
十四、異端教派殘酷和怪誕的宗教狂熱行為208
十五、異端教派和宗教爭論造成的重大影響211
第二十二章 硃理安在高盧被軍隊擁立為帝 進軍獲得成功 康士坦久斯殞於軍中 硃理安的內政修明(360-363A.D.)217
一、康士坦久斯逼使硃理安陷入絕境(360A.D.)217
二、硃理安為高盧軍隊擁立為帝之始末(360-361A.D.)221
三、硃理安穩定內部迅速嚮東方進軍獲得勝利(360-361A.D.)224
四、康士坦久斯逝世消弭帝國的內戰(361-362A.D.)232
五、硃理安持身之道及對宮廷的改革(362-363A.D.)234
六、成立法庭審理罪犯及祛除前朝的暴政(363A.D.)238
七、硃理安的施政作為其及治國的風格(363A.D.)241
第二十三章 硃理安的宗教信仰 一視同仁的寬容作風 企圖恢復異教的多神崇拜 重建耶路撒冷神廟 運用各種手段對基督教進行迫害 宗教外衣下的偏袒行為(351-363A.D.)247
一、硃理安的宗教信仰和叛教行為(331-351A.D.)247
二、硃理安的哲學思想和神學體係(351A.D.) 252
三、宗教狂熱所形成的寬容政策(361-363A.D.)255
四、恢復異教信仰的具體措施和行動(361-363A.D.)259
五、硃理安在耶路撒冷重建猶太神殿(363A.D.)264
六、迫害基督徒的方法、手段和目標(363A.D.)270
七、安提阿的異教神廟和月桂樹林(363A.D.)274
八、聖喬治的事蹟和傳奇(356-363A.D.)277
九、阿泰納休斯和亞曆山卓的動亂(362A.D.)281
第二十四章 硃理安進駐安提阿 遠徵波斯的成就 渡過底格裏斯河 硃理安撤軍後崩殂 傑維安被推舉為帝 拯救羅馬軍隊與波斯簽訂喪權條約(314-390A.D.)285
一、硃理安進駐安提阿準備波斯戰爭(362A.D.)285
二、安提阿概述以及硃理安的作為(362A.D.)288
三、硃理安的進軍部署與內河航運(363A.D.)292
四、硃理安在美索不達米亞的作戰行動(363A.D.)296
五、入侵亞述以及毛蓋瑪恰的圍攻(363A.D.)298
六、硃理安的將道和底格裏斯河渡河之戰(363A.D.)302
七、硃理安的戰爭指導和破釜沉舟的作為(363A.D.)307
八、態勢逆轉下羅馬大軍的撤退行動(363A.D.)310
九、硃理安苦戰重傷及最後崩殂之情況(363A.D.)313
十、傑維安被推選為帝及後續的撤退(363A.D.)317
十一、傑維安的軟弱以及與波斯的和平談判(363A.D.)320
十二、羞辱的和平條約和尼昔比斯的放棄(363A.D.)322
十三、硃理安的葬禮及後世對他的評價(363A.D.)326
第二十五章 傑維安的統治和崩殂 華倫提尼安繼位為帝,其弟華倫斯輔佐,導緻帝國的分裂 政教閤一統治方式 日耳曼、不列顛、阿非利加、東方地區和多瑙河地區的狀況 華倫提尼安崩殂 格裏先和華倫提尼安二世繼承西羅馬帝國(343-384A.D.)329
一、傑維安的統治和逝世的狀況(363-364A.D.)329
二、華倫提尼安和華倫斯即位為帝(364A.D.)333
三、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最後的分治(364A.D.)337
四、樸洛柯庇斯在東部叛亂的行動(365-366A.D.)338
五、嚴厲取締魔法和暴虐的惡行(364-375A.D.)342
六、教育製度的建立和寬容政策的頒行(364-375A.D.)346
七、華倫斯偏袒阿萊亞斯派的宗教迫害(367-378A.D.)348
八、政教閤一製度及對教會的嚴格要求(366-384A.D.)351
九、蠻族的入侵和帝國對外的徵戰(364-375A.D.)355
十、日耳曼地區的陸上和海岸的蠻族入寇(365-371A.D.)355
十一、在不列顛對蘇格蘭人的綏靖行動(343-370A.D.)362
十二、阿非利加的莠政所産生的後果(366-376A.D.)368
十三、波斯戰爭的結局及有關的事蹟(365-384A.D.)373
十四、哥德人的崛起和多瑙河地區的徵戰(366-375A.D.)378
十五、華倫提尼安的崩殂和格裏先的接位(375A.D.)384
第二十六章 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匈奴人從中國到歐洲的發展過程 哥德人被迫渡過多瑙河 哥德人之戰 華倫斯戰敗殞身 格裏先舉狄奧多西為東羅馬皇帝 狄奧多西的齣身背景和功勛成就 哥德人定居得到和平(365-395A.D.)387
一、羅馬世界天災示警及蠻族狀況(365A.D.)387
二、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和居住狀況390
三、北方遊牧民族的遊獵和部落的統治392
四、匈奴的興起以及對中國的徵戰和敗亡(201B.C.-93A.D.)398
五、匈奴人嚮西遷移及其産生的影響(100-300A.D.)401
六、哥德人被匈奴人擊敗懇求羅馬保謢(375-376A.D.)405
七、哥德人渡過多瑙河遭受嚴苛的待遇(376A.D.)409
八、哥德人叛亂及與羅馬帝國的爭戰(376-377A.D.)411
九、哥德人的聯閤行動及羅馬帝國的各項作為(378A.D.)416
十、哈德良堡會戰的始末及後續狀況(378A.D.)421
十一、哥德人圍攻哈德良堡及對帝國的蹂躪(378-379A.D.)424
十二、格裏先拔擢狄奧多西為東部皇帝(379A.D.)428
十三、狄奧多西贏得哥德戰爭的重大事蹟(379-382A.D.)431
十四、安置哥德人在帝國各地及其影響(383-395A.D.)436
英文索引簡錶439
中文索引簡錶455
羅馬帝國行政區圖(180A.D.)471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