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波斯童話故事到世界著名的歌劇作品,浦契尼的《杜蘭朵》讓這位在外國長大的公主,成為「中國」在歌劇劇場世界的代錶。各方對浦契尼未能完成的終麯的興趣,亦讓杜蘭朵一直在蛻變著!
全書以〈浦契尼之《杜蘭朵》與廿世紀劇場美學〉開宗明義;〈由童話到歌劇〉呈現童話故事走上劇場舞颱,再進入歌劇世界的過程;〈蔔鬆尼的《杜蘭朵》〉為另一部同時代的歌劇,以與浦契尼的作品做對照。之後的多篇文章則自不同角度探討浦契尼的《杜蘭朵》:〈《杜蘭朵》:浦契尼的天鵝之歌〉剖析作品的音樂戲劇結構、〈世紀末的《杜蘭朵》—是誰的(夢)?〉思索「迴到中國」的意義、〈解開浦契尼《杜蘭朵》完成與未完成之謎〉針對浦契尼難以閱讀的草稿,揭開續成工作的麵紗、〈「諦聽著的賈科摩」—貝裏歐的《杜蘭朵》續成譜與浦契尼的草稿〉則就2002年新續成版本的始末和內容,再做大解讀。
書中除劇本的全文中譯外,尚有浦契尼手稿等諸多珍貴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羅基敏,德國海德堡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國立颱灣師範大學音樂係/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歐洲音樂史、歌劇研究、音樂美學、文學與音樂、音樂與文化等,經常應邀於國際學術會議上發錶論文。重要中文著作有《當代颱灣音樂文化反思》(颱北:揚智,1998) 、《浦契尼的〈杜蘭朵〉:童話.戲劇.歌劇》(颱北:高談,1998)、《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颱北:高談,1999)等專書及數十篇學術文章。
梅樂亙,瑞士伯恩大學音樂學博士,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及「浦契尼研究中心」主持人,並曾作麯及導演歌劇。其學術足跡遍及歐、美、亞洲,除有數百篇學術論文外,並經常接受委託專案籌組學術會議,更經常受邀為歐洲各大劇院、音樂節以及各大唱片公司撰寫介紹文章,對歌劇研究及推廣貢獻良多。
1924年十一月廿九日,浦契尼於布魯塞爾去世,《杜蘭朵》未能完成。一年半後,1926年四月廿五日,《杜蘭朵》在托斯卡尼尼指揮下首演,隻演齣瞭浦契尼譜寫完的部份;兩天後,四月廿七日,《杜蘭朵》纔加上阿爾方諾續成的終麯部份,完整演齣。從此,《杜蘭朵》就成瞭歌劇劇場的熱門劇目,亦讓「杜蘭朵」這位其實在外國長大的公主,成為「中國」在歌劇劇場世界的代錶。另一方麵,大傢對浦契尼未能完成的終麯的興趣,亦讓這位公主一直在「蛻變」著!
六年前,在高談文化的催促下,我們將有關「杜蘭朵」的最新研究結果,傳遞給國人,引起很大的迴響。許多相熟與不相熟的朋友,對於書中提供的資訊,將坊間流傳許久的道聽塗說,做瞭清楚的說明與更正,特彆錶示稱贊與感謝。在初版發行六年後,於浦契尼逝世八十年之際,印行二版。高談文化問我們,短短六年間,關於《杜蘭朵》,可有新資訊。答案是:「有的」!
在這一版裏,除瞭將原來的內容做錯字上的校正外,亦在註腳裏增加瞭過去幾年國際學界新發錶的相關研究。由於浦契尼的遺物至今未對外開放供研究,新的一手資料增加速度幾乎為零,卻也總有一些。此外,研究浦契尼的學者增多,對於舊有齣版資訊一再重新加以審視,也陸續找到以往資訊的誤謬,這些錯誤有時直接影響到對作品的相關詮釋。在本書中,這些新資訊都被加上,或用來修正原本的說法。
書中加上瞭歌劇劇本中譯,並與原文做義中對照。就創作媒材而言,歌劇劇本亦是一種文學作品,雖然它在文學的領域裏,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作麯者在譜麯時,應個人作麯想像需要,對於劇本內容有所增刪或改變,並不影響歌劇劇本本身的文學內容,而僅是文學與音樂共存時的一個必然現象。
由浦契尼生前與兩位劇作傢的信件來往,可以看到,對作麯傢而言,劇本的結構和內容要比劇情進行受到更多的重視。浦契尼雖未能完成全劇譜麯,即抱憾辭世,但是生前多次對於已完成的劇本錶示滿意。由此觀之,對浦契尼而言,這部歌劇的劇本應是已完成瞭。基於此點考量,亦由於本書之相關文章內容之許多討論均與此劇本相關,決定根據《杜蘭朵》劇本於1925年間首次印行的版本,進行中譯。這一個版本與一般坊間CD手冊所附內容最大的差彆,在於劇本中大量的場景及人物動作之說明,不僅可看到劇作傢的文學功力,亦反映瞭作麯傢與劇作傢共有的戲劇想像。而浦契尼在譜麯時對劇本內容的酌予增減,則展現瞭他特有的音樂戲劇直覺。
1998年九月,《杜蘭朵》在北京演齣,曾經是兩岸三地媒體的頭條。事過境遷,迴頭省視,是否會啞然?!羅基敏的〈世紀末的《杜蘭朵》—是誰的(夢)?〉,即針對此一事件做檢視及探討其中在演齣之外的弔詭。
上一版裏,梅樂亙的文章說明瞭阿爾方諾續成終麯的過程,它本身就精彩得足以寫部歌劇。2001年,義大利當代前衛作麯傢貝裏歐接受委託,再續終麯,並於2002年密集演齣,是當年國際樂壇囑目的大事。梅樂亙因其對浦契尼手稿的獨傢研究,當年即受各方委託,提供相關資訊,並對於貝裏歐的終麯做研究。這一版裏,他的〈「諦聽著的賈科摩」(Giacomo in ascolto)—貝裏歐的《杜蘭朵》續成譜與浦契尼的草稿〉即是將先後發錶的多篇相關文章,取其精華,再加潤飾,對於貝裏歐的續成工作,不僅做音樂上的探討,亦做時代變遷的思考;該文的某些論點與內容,在歐係語言世界,尚未曾發錶過。因之,本書可稱展現瞭「杜蘭朵」「蛻變」的最新狀態。
高談文化花下心力,將全書重新改版製作,維持一貫的齣書品質,是我們一直衷心欣賞及感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