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依据严谨的数学法则,将地表上的人文、自然景观,透过科学及美学的综合汇编,用适当的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地图以图像式的表达,诠释人对环境的观感与判断,故能引领人们更直接而深刻的认识这个世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地图的运用层面相当广泛:举凡军事国防、经济建设、学术研究、教学方法、日常生活等,在在与地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书附有多达300幅的参考图片与详实精确的表格资料,搭配简明清晰的叙述,不仅对投影法的介绍相当详尽,也对地图绘制的整体程序、基图与定性定量符号的应用技巧多所着墨,可谓理论与实务兼备。另外,书中特别强调培育地理素养、将地理观点纳入制图思维的重要性,此特色在国内地图学相关书籍中实属难能可贵。本书无论作为参考查询的素材、或深入研析地图学的范本,皆是您不二的选择!
作者简介
潘桂成
学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理学博士
现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天啊,我最近拿到這本《地圖學原理》實在太令人驚喜了!平常對地圖的認識,大概就是出遊導航、或是看著衛星圖規劃路線,總覺得地圖是個直觀、很「看圖說故事」的東西。結果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原來背後有這麼多學問!像是怎麼把一個立體的地球,精確地投影到一個平面的紙張上,這其中就牽涉到非常複雜的數學公式和投影方式,書裡有詳細解釋不同投影法的優缺點,例如麥卡托投影雖然方便導航,但會嚴重扭曲極地區域的面積,而像等積投影又是另一種考量。而且,地圖上的符號、顏色、線條,也不是隨便設計的,裡面藏著大學問,如何用最直觀的方式傳達資訊,同時又兼顧美觀與實用性,真的非常考驗設計者的功力。我特別喜歡書裡討論到等高線的部分,以前只覺得是一條條線,現在才知道它代表的是地勢的高低起伏,如何透過等高線的密集、稀疏來判斷坡度的陡緩,甚至還能辨識出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特徵,這根本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土地!這本書讓我對地圖的看法,從單純的「找路工具」,提升到了「理解世界」的層次,真的大開眼界。
评分最近入手了《地圖學原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地圖學是個比較古老的學科,可能就是講講測量、畫圖什麼的,但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原來它是一門融合了數學、幾何學、物理學,甚至是藝術設計的綜合性學科。書中對於地圖投影法的講解,讓我對「世界地圖」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往看著那種長方形的世界地圖,總覺得上面國家的大小比例怪怪的,而這本書就詳細解釋了各種投影法的原理、特性,以及它們各自的應用場景。像是麥卡托投影適合航海,但會讓高緯度地區面積失真,而其他投影法則有不同的側重點。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地圖符號」的闡述,如何設計一套通用的符號系統,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地圖上的資訊,這背後牽涉到符號的清晰度、辨識度,以及在地圖版面上的佈局。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場知識的探索之旅,讓我對「地圖」這個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真的非常推薦!
评分我一直對古老的航海圖和現代的衛星地圖之間的演變很有興趣,最近偶然間看到了《地圖學原理》這本書,讀起來真的讓我驚為天人!這本書不只是在講述如何畫地圖,而是從一個更宏觀、更學術的角度,來剖析地圖背後的科學與藝術。它詳細解釋了地圖投影法的演變,從早期為了航海方便而發展出的各種變形投影,到現代為了學術研究或特定用途而發展出的更精確的投影系統。書中對於不同投影法的幾何特性、優缺點,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地圖上面積、形狀、距離和方向的準確性,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我以前只知道世界地圖有個「大陸」被誇大了,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這背後牽涉到的複雜數學原理。而且,它還觸及了地圖符號學、色彩學等,探討如何有效地在地圖上呈現地理資訊,使其易於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舉例,分析不同地圖在不同歷史時期,如何反映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需求,這讓我覺得地圖不只是一個工具,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非常引人入勝!
评分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地圖學原理》,實在是相見恨晚!身為一個常常需要接觸各種圖資,甚至偶爾需要自己繪製簡單地圖的研究工作者,我一直覺得自己對「地圖」這個工具的理解,似乎停留在很表面的階段。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給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深入探討了地圖製作的科學基礎,從最基本的測量技術,到複雜的空間資料處理,都有相當詳盡的說明。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比例尺」的討論印象深刻。以往總覺得比例尺就是一個數字,告訴你地圖上的距離代表現實中的多遠,但實際上,不同的比例尺在地圖資訊的呈現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小比例尺的地圖適合呈現大範圍的區域,但細節會較少;大比例尺的地圖則能展現更豐富的地貌和人文景觀,但涵蓋範圍有限。書裡還探討了如何透過不同的地圖投影方式,來處理地球的曲率問題,以及不同投影法在不同應用上的考量,這對於需要製作精確圖資的人來說,真的是非常實用的知識。總之,這本書不僅學術性強,而且實用性也很高,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地圖學有興趣的朋友。
评分對於我這種常年需要閱讀大量圖表、進行數據分析的上班族來說,《地圖學原理》無疑是一本開啟我新視角的寶藏。我一直以為地圖就是那種「看圖認路」的東西,頂多知道上面有山有水有道路,但實際上,這本書顛覆了我對地圖的既有認知。它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地圖的幾個核心概念,像是「比例尺」的運用,不只是簡單的縮小比例,更牽涉到如何在地圖上準確地呈現不同尺度的地理特徵。還有「投影法」的原理,為何要把立體的地球變成平面,以及其中會產生哪些失真,書中都有非常清晰的圖文說明。我特別佩服作者對於「地形表現」的闡述,例如等高線的繪製,不僅能展現地勢的高低,還能透過線條的疏密、粗細,傳達出坡度、地貌的變化,這簡直是將地理資訊「可視化」的極致。閱讀這本書,讓我對地圖的理解,從「死記硬背」轉變為「活學活用」,更能理解為何一張看似簡單的地圖,背後卻蘊含著如此嚴謹的科學原理和精密的計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