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為教改建立瞭一個討論的平颱!
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書作者為知名的化學教授─何子樂,他是交通大學講座教授,由於他的身分及地位都非常崇高,他本身也主編瞭一套國際性的化學叢書,由他這麼一位具有豐富研究經驗及國際聲望的大學教授來介紹他對科學教育的看法,我覺得關心教育、關心子女、關心國傢未來的人都應該來看這本書。
何教授這本書幾乎觸及到每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看這本書可以討論許多有意義的問題,而且與國內有直接相關的問題,何教授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針對國內寫的,有的是介紹國外的情形,但他的目的還是要談國內的現狀,所以這本書的功能我認為是當作一個論壇、一個起點。
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劉廣定(颱灣大學化學係教授)
本書作者不但科學知識豐富、修養深厚,即文史方麵亦不遑多讓。書名之副標題雖是「科教見思」實為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淺見以為,教育工作者須先充實個人之人文與科學素養纔可能培養下一代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是故鎮重嚮教育界人士,特彆是中學和大學教師推薦這本《想像比知識重要》,因它能幫助人文社會專業人士瞭解科學精神與科學觀念,也能傳遞人文思想給科技專業人士。又擬鄭重嚮研究所及大中學生推薦這本文字流暢易讀,能充實科學、人文及語言知識、引導正確思考方式的好書。相信讀者日後必覺受益匪淺。 (more)林基興(任職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作者「學富五車」(想像力超越六車),對於科學界(還跨足文學藝術、政治等呢)的人與事,不論古今中外均「難逃他的法眼」。其文「短小精悍」、「短而美」,很適閤忙碌的現代人閱讀。
作者簡介
何子樂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係講座教授。
颱灣大學畢業,加拿大UNB哲學博士,專攻有機化學。
曾受教於1990及1994 年諾貝爾化學奬得主。分彆為哈佛大學的Corey 教授及南加州大學的Olah教授。
他的研究興趣,在有機化閤和天然物化學,發錶瞭近200篇相關論文。近年有誌著書,以較獨特的內容和體裁為導嚮。已齣版英文書十六冊,其中包括編寫《有機閤成試劑》係列。這套實用性參考書本來是已故哈佛大學飛水教授夫婦主持的,資料繁廣,故工作艱钜。被美國齣版社聘為繼任編纂,可稱異數。何教授對科學教育,甚感興趣,經常為文介紹化學知識,現已結集《化學花絮》、《化學攬勝》、《勢難匹敵》等,另有專業中文冊籍二本。
適用對象
科普、科學教育
序言 v
「想像比知識重要」,至少愛因斯坦認為如此。我們不要誤會知識不重要,隻不過擁有知識而缺乏想像力,就淪為書蟲一條罷瞭。作者齣版這本書,是希望藉以鼓勵讀者,尤其是年輕朋友,能隨時充實自己,更隨時隨地運用既得知識去推敲各種問題,所謂從見聞而開闢思路。一般人說的靈感,含意亦不外是這樣。
西哲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道盡沒有思想的人連行屍走肉都不如,又和我國韓愈所言:「行成於思,毀於隨」(見〈進學解〉)相呼應。刺激思想的來源,遍佈我們周圍,多愁善感的人,極容易受到事物所刺激,一草一木都可以使偉大的文學傢、藝術傢發揮特有的思潮,以獨有的方式去錶達。
身為一個受理工教育陶冶的人,又在較為單純的處境生活,所受的刺激也許不夠強烈。換句話說,在所謂象牙塔內,腦力震盪的程度不如處於一些極端環境所經驗的。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觸到的問題,也常會引起共鳴或反響。當然,讀書也可以激發強烈的反應。
作者埋首籍冊的時間不少,點點滴滴纍積的知識和見聞,不時在腦中組閤和作用,醞釀生成的一些見解,就得一吐為快。此小冊內之文字,起自見聞而生的思慮,讀者們或可在字裏行間體驗到。見賢思齊的自我勉勵,也是本書副標題的本意。
在這本書中,零零碎碎的故事和它們引起我的感慨不算少,隻是過去瞭大半生,個人又知道瞭什麼呢?要對其中任何一件事稍作深思的話,也許我該引用聖奧古斯丁的一句話:「如果你們不問我,我是知道的,但問起我來,我就不知道瞭。」有像漫無邊際的學海,不過是人類知覺汪洋的一隅,因此個人的見識增進和思考自身與社會問題,未到氣絕之時,豈可輕言休止。
有人指齣︰花瞭自己的時間去寫文章,而不用之讀現成的好作品,更花彆人的時間去讀你所寫的,是否值得?這話對我並非全無衝擊,但它沒使我引以為誡,也許是自己壓抑不瞭好發議論的脾氣吧。
何子樂
跋
讀者也許覺得,本書的牢騷甚多。筆者的心情,正如元人陳草庵的小令《山坡羊.無題》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又很多年前,在校園中看到我的至愛,産生瞭一種異樣的感覺,居然寫下一首沒有什麼格律的「詩」,並名之為《讓我叫你貝雅翠》。因為這個經驗,亦是我見而思的行為,把那八句收錄在這裏作為本書結語也好。
在阿爾諾河畔發愣 On the bank of Arno River
是害相思病的但丁 Beatrice made Dante's heart quiver
貝雅翠的倩影 His soul was on fire
給《新生》灌注靈性 To the writing of NEW LIFE inspire
首次和妳麵對 Along a campus path you came
不覺喊一聲貝雅翠 Invoked in me Beatrice's name
如此動人的情景 Image of this lovely dame
怎能鴻飛冥冥 Etched deeply of forever remain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