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古希臘,這備受諸神榮寵的國度,有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斯多德等哲學傢的理性思考,有雅典的民主觀念和斯巴達的獻身精神;有宏大壯闊的荷馬史詩,也有深刻嚴肅的希臘悲劇;有亞曆山大大帝的野心徵戰,更有奧林匹亞的和平競技。古希臘的神話、曆史、城邦、文學、哲學、科學、藝術、建築、數學……無不是豐富的文化遺産,影響瞭全人類,也改變瞭全世界!
本書搭配五十餘幅精采圖片,多麵嚮解讀古希臘人的生活、人與神的關係,以及先哲對人文、藝術及哲學的思考,是認識希臘古文明最適閤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用一本書解讀經典!「經典智慧」書係邀請國內外學有專精的作者執筆,介紹古今中外深具影響力的經典人物及著作,讓讀者能以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掌握經典的要義和智慧。
◆《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是「經典智慧」書係的第一本。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原鄉,本書從神話、曆史、城邦、文學、哲學、科學、藝術、建築、數學等麵嚮,多麵嚮描繪古希臘人的生活、人與神的關係,以及先哲對人文、藝術及哲學的思考,是認識古希臘最適閤的一本書。
◆五十餘幅圖片及生動活潑的解說,使讀者充分感受古希臘文明的魅力!
作者簡介
唐文
一九七七年齣生於貴州六枝,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學士,北京大學哲學係碩士。
曾為理工科學生,大學時接觸哲學,深?哲學求真的精神所感動,畢業後考入北大哲學係,專研西方美學,深入研究《純粹理性批判》等巨著以鑄煉哲學的目光。得益於哲學,唐文對經典的闡釋常讓人頓有「原來如此」而豁然開朗之感,其語言平實而不失幽默!
現在一傢大型公關顧問公司擔任客戶經理,為中外知名企業提供諮詢服務。譯有《20世紀七大思想傢自述》(閤譯),並著有《原來詩經可以這樣讀》(圓神齣版)。
神的自尊也會受傷害
事實上,既然古希臘神話源齣韆百年中無數民眾之手,那麼,神具有常人的性情就一點不奇怪瞭。在關於大神赫密斯的故事裏,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這個特點。
身為宙斯之子的赫密斯有著顯赫的地位,他不但位列主神之一,還是商人的庇護神。
但這位庇護神似乎沒有獲得商人們多少好感。在《伊索寓言》裏,有一個故事講到一個匠人渴望發財,成天對著赫密斯的神像頂膜禮拜,糟糕得很,盡管匠人已經很虔誠,日子卻過得一天比一天窮。
一怒之下,匠人將可憐赫密斯的神像砸嚮牆頭,神像應聲而碎,卻湧齣一道金泉來。
這個故事對保佑商人發財的赫密斯來說真是個莫大諷刺,但另一個故事索性就讓這個大神直接被凡人傷瞭自尊。
赫密斯身為商人的庇護神,總是自負地以為商人們對他應該崇敬有加,於是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刻匠的小作坊。赫密斯先看到宙斯的雕像,就詢問價值幾何,雕刻匠說值一個銀圓,又詢問赫拉雕像的價格,雕刻匠答要貴一些。
於是,我們這位可敬的大神就滿心歡喜地相信自己的雕像會更值錢。畢竟,赫密斯是商人招財進寶的庇護神啊!
赫密斯神氣十足地指著自己的雕像問:「這個神像值多少呢?」雕刻匠立即迴答:「如果你買瞭剛纔那兩個,這個就白送你吧」!
可以想像赫密斯當時啞口無言,心裏遭受沉痛打擊的情景,他不就是生活中居高位而自負者的寫照嗎?
陶片放逐――民主也曾給好人帶來磨難
把雅典民主奉為理想的人一定會津津樂道地給你談到雅典的統治者是如何慷慨,他們甚至給窮人分發津貼,以讓窮人有理由放下手中的勞務,去參加公眾活動,事實不少文獻資料也支援瞭這一說法。
不過容易為人忽視的一點是,讓一群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甚至對需要決定的事都不甚瞭解的人去投票,總會不免産生讓人啼笑皆非甚至更糟糕的局麵。想一想,判處可敬蘇格拉底死刑的不是彆人,正是雅典法庭。
「陶片放逐」曾經是古雅典盛行的公眾投票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一旦一個不幸的人被其他人在陶片寫下名字,並且纍計起來超過一定數量的話,這個可憐蟲就不幸要被放逐。
就在這裏,不少豪雄無奈地淹沒於群盲的愚見中。據說阿裏斯泰德,這個政治風雲人物,在投票場遇到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可憐的農民央求阿裏斯泰德替他寫陶片上的名字,阿裏斯泰德欣然同意,不想這個農民要求寫下的不是彆人,正是阿裏斯泰德本人。
阿裏斯泰德大吃一驚,雖然他曾經樹敵無數,但自認為從來沒有得罪過這個農民,於是追問農民其中的原由。
聽聽這位先生怎麼說吧:「我不認識阿裏斯泰德,但走到哪裏都聽到人們談論他,對此我已經煩透瞭。」
阿裏斯泰德默然無語,尊重這個農民的意見刻下瞭自己的名字,最後他隻好接受流放的命運。
這本《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與其說是一本介紹古希臘文明的書,不如說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引領讀者潛入古希臘的哲思海洋,去感受那些偉大靈魂的碰撞。我並非曆史學專傢,也鮮少涉獵哲學,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卻意外地親切,仿佛一位博學的長者,用生動的故事和引人入勝的論述,將我帶入那個充滿神話、哲學思辨和民主萌芽的時代。閱讀過程中,我不斷被那些看似古老卻又無比深刻的觀念所吸引。柏拉圖的理想國、亞裏士多德的邏輯體係,這些曾經隻存在於課本上的名詞,在作者的筆下鮮活起來,不再是冰冷的學術符號,而是關乎人類如何認識世界、如何構建社會的智慧結晶。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不同哲學傢思想的對比分析,他並非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深入挖掘他們思想的脈絡和相互影響,讓我在理解一個哲學傢的同時,也能窺見其思想的局限與光輝。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我們今天的許多觀念,究竟是從何而來?西方文明的根基,是否真的就深埋在那片愛琴海邊的土地上?這種追本溯源的閱讀體驗,讓我受益匪淺,也開啓瞭我對西方思想史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坦白說,我曾以為《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學術著作,充斥著冗長的引文和晦澀的術語。然而,當我翻開它之後,我發現我大錯特錯瞭。作者以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漫步在古希臘的各個角落,從繁華的雅典到戰火紛飛的斯巴達,從哲學傢們的沉思冥想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他巧妙地將曆史事件、人物傳記與哲學思想融為一體,使得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理論變得鮮活而生動。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不同哲學流派之間辯論的描寫,他並非簡單地陳述觀點,而是通過生動的對話和場景還原,展現瞭思想碰撞的火花,讓我得以窺見古希臘思想的多元性和批判性。書中對早期民主製度的分析,以及對公民責任的探討,讓我對現代政治製度的起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讀完這本書,我不再覺得古希臘是曆史書上的一個章節,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對我們今天仍有深刻啓示的源泉。
评分拿到《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這本書時,我抱著一種“學習任務”的心態。畢竟,古希臘這個話題,聽起來就有些“高深莫測”。但閱讀的過程卻是一次意外的驚喜。作者以一種非常現代和接地氣的方式,解讀瞭古希臘的哲學思想。他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語言,而是將那些復雜的概念,用生動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美德”的討論,作者將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對於“美德”的不同理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瞭闡釋,讓我能輕鬆理解他們思想的精髓。此外,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古希臘神話的故事,這些神話不僅僅是獨立的敘事,而是與哲學思想緊密相連,共同構成瞭古希臘人對宇宙、對人生、對道德的理解。我原本以為閱讀哲學書籍會很枯燥,但這本書卻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雅典的廣場,聽蘇格拉底與年輕人辯論,看藝術傢在神廟前創作。這本書讓我對“西方智慧”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理論,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思考方式和價值取嚮。
评分我購買這本《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最初是被其充滿詩意的書名所吸引,以為會是一場關於美學與神話的浪漫之旅。然而,閱讀體驗卻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嚴謹的考古學傢,一點點剝離曆史的塵埃,為我們展現古希臘文明的真實肌理。作者並非空泛地贊美古希臘,而是從政治、法律、藝術、科學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瞭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和思想形態。我特彆驚訝於古希臘人在如此早期就對民主製度的探索,以及他們對邏輯、理性思維的極緻追求。書中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和斯巴達的教育方式的描述,讓我深刻體會到那個時代社會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作者對不同城邦之間差異的細緻描繪,也讓我瞭解到,古希臘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充滿瞭活力和競爭。雖然我對某些哲學理論的理解可能還不夠透徹,但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將抽象的哲學概念具象化,讓我更容易理解其內在的邏輯和意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享有的許多文明成果,都可以在古希臘找到其源頭,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讓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一直對“西方文明”這個概念感到好奇,但卻不知從何入手。直到我讀瞭《重返古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我纔找到瞭一條清晰的路徑。這本書如同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深入挖掘古希臘文明的核心特質,尤其是其對理性、邏輯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視。我被書中對數學、天文學、醫學等領域早期發展的介紹所吸引,這些成就足以證明古希臘人超凡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同時,作者也並沒有迴避古希臘文明中的局限性,比如奴隸製度的存在,這使得我對曆史的認知更加全麵和客觀。本書的語言流暢,結構清晰,即使是沒有相關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它讓我明白,許多我們今天引以為傲的科學方法和哲學思辨,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那個遙遠的時代。這本書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是一次思維的啓迪,讓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瞭更宏大的視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