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角因為爸爸失業,進入紡織廠勞工的世界,加入抗爭事件,目睹參與抗爭的人從封閉而自我的狹隘天地,學習開放自己,相互學習信賴;從零散的個人結閤成集體的力量,對抗龐大的團體。在過程中對人生有所體悟。閱讀本書能讓孩子接觸勞動市場及職場,得到影響一生的重要經驗,成功的跨齣社會學習的第一步。
爸爸失業瞭14
工廠變戰場22
爸爸上電視30
學校惹風暴40
一通恐嚇電話 54
爸爸被打瞭66
爸爸變被告76
老闆有話要說 84
來自颱東的饅頭姐姐92
爸爸上法院102
淑娟阿姨的心酸112
一隻手臂三十五萬 122
有人偷偷落跑 126
幫老闆慶祝一番138
老闆頭上冒煙 144
勞工劇場開鑼 150
第一次走上街頭160
睡馬路吃大鍋飯168
蝦米不敵鯨魚 176
人生寶貴的一課184
附錄 190
作者序
勞動者的心聲 馬筱鳳
童年印象中,在金門的一棟灰暗破舊的古厝裏,堆滿瞭一落落粗糙的馬糞紙。在客廳與廚房的走道間,擺著一張小小的工作颱。每一個節慶前的假日,我總是坐在颱前,用一把小刷子,沾上黑糊糊的熱海菜,在馬糞紙上來迴刷著,把金箔和銀箔糊貼上去,將它變成在廟口販賣的紙錢。長時間重復這樣單調而乏味的動作,為的隻是賺幾塊錢幫忙傢計,那年我纔十一歲。
後來從金門移居到颱灣,落腳在桃園縣楊梅鎮埔心,埔心附近有幼獅工業區、中壢工業區、內壢工業區和山仔後工業區。我國高中時期的寒暑假,就穿梭在這些地方,尋找臨時工作。我曾經在電子工廠插零件,在香噴噴的零食工廠打包,在臭氣薰天的塑膠廠做雨衣雨鞋,在老鼠滿地跑的麵包店打雜。我在街頭發過傳單、做過洗衣店收貨員,也擺過地攤。
最讓人害怕的是工廠的生産綫,它像一條流動的河,催促著站在綫邊的手,一天八個小時不停的動著。工廠的同事形形色色,有的人手腳俐落,有的人一直齣錯。在狹窄而固定的空間,工人是沒法思考的機械,被迫配閤不斷流動的生産綫,時間漫長得像是壞掉的鍾擺。我總是不耐煩不時的盯著時鍾,內心嘀咕:「下班的時間怎麼還沒到。」
三十年前的颱灣是輕工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所有的窮人都把握機會,過著「傢庭即工廠」的日子。母親白天在工廠忙碌的工作,下班以後還要做零碎的傢庭代工,裝置聖誕燈泡、鈎織毛綫帽、裝配小電子零件、整治塑膠花束和縫製球鞋套等等。這些工作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趕時間齣貨」。因此,傢中的大大小小都必須在課餘閑暇幫忙,誰也逃不掉。
大學畢業後幾年,我投入社會,在人人羨慕的報社上班,成天忙碌的工作,以為隻要努力,從此就將衣食無虞。沒想到報社突然宣布停刊,老闆還想賴掉資遣費。在忍無可忍之下,一嚮平凡溫順的我,居然也和同事一起走上街頭抗議,經曆瞭人生第一次的震撼教育。
雖然這次抗議並沒有為我贏迴工作,但是卻讓我看見資方利益本位、無情無義的麵孔,看見社會上弱肉強食的黑暗麵。我沉睡的勞工意識突然覺醒,開始重新聽見社會低層弱勢無奈呻吟的聲音。
於是,我開始參加社會運動。
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與《新光士林紡織廠勞工生命故事及抗爭實錄》一書的編輯工作,實地採訪瞭當時參與抗爭的女工、原住民建教學生、工會乾部等等,在他們的生命故事中,我看到勞工單純真摯的情感,善良而質樸的本性,也見識到他們集體追求社會正義的勇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充滿瞭熱情和友善。尤其是麵對生活的巨變,他們迸發瞭強烈的生命力,為颱灣勞動者寫下十分精采的一頁。於是我以這個事件為發想靈感,寫成瞭這本書。
許多父母師長或許會質疑,孩子能夠瞭解這些復雜的世界嗎?相信我,他們瞭解,而且瞭解得比你我的想像都深入。
蠻荒時期集體獵殺動物,文明之初集體建造房捨,集體收割農作,甚至集閤大傢之力,對抗不義的統治者,這些就是社會運動的開端。現在的社會比蠻荒時期更殘酷,有些富有的商人竭盡所能的壓榨勞工,為自己纍積億萬財富,然後狡詐的開脫,不願意施捨毫厘,照顧勞工的晚年。於是許多社會運動應運而生,來自各行各業的誌工投入社會運動,為的隻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目的──讓社會更公平正義。
書中默默付齣的勞工,麵對生活上的劇變,如何迎嚮這一個艱钜的挑戰,最後得到怎樣的成長,小朋友從此能多方麵思考,聽見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如果你經常看新聞,一定知道這種抗爭故事在國內外許許多多的角落,不時在上演著。極可能有一天,它會來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孩子都是社會的一分子,都有可能成為書中的主角。我相信孩子讀瞭這本《爸爸失業瞭》,都能感受到故事的震撼,能夠對這個多元的社會有更寬闊的認識和理解。
感謝在工會運動中幫助我的許多朋友,尤其是前輩鄭村棋、夏林清、吳永毅、王芳萍等等,還有廣大的女工、勞工朋友,當然還有幫我看稿,給予意見的明聰和女兒。更要感謝工運朋友王福鈞為我配圖,小兵齣版社編輯群一字一句的細心推敲校正,纔能讓颱灣第一本為孩子寫作的社會運動書籍誕生。
推薦序
社會學習的第一步 社運人士鄭村棋
每個人都期盼戀愛浪漫甜蜜,婚姻生活幸福美滿,但是談戀愛常有失戀的經驗,結婚後又可能麵臨意見不閤,甚至離婚,這纔是真實的人生。
雇傭關係其實也和戀愛婚姻關係相似,難免發生衝突對峙,甚至破裂,不可能永遠幸福美好,然而社會上至今卻沒有任何教導失業的人如何麵對挫摺,再站起來的課程。
為人父母生兒育女,努力工作,讓孩子上學求知,但是在職場上的辛酸,他們通常自己默默吞下,對子女絕口不提。老師在學校教育子弟,勞心又勞力,但是他們隻和孩子談功課,努力解決孩子的身心問題,絕對不會對孩子抱怨自身的工作有多辛苦,勞動環境有多麼差。於是,大多數的孩子都看不見父母師長的工作壓力,因而絲毫不知體恤他們的辛勞。
孩子們小時不知人間疾苦,更不會想到他們離開學校以後也將投身勞動市場和職場長達三四十年。試問,如果孩子在步入職場以前,都不曾接觸或討論過有關「勞工權益」的問題,將來遇到挫摺時會多麼震驚與挫摺,這是我們國民教育的一大缺憾。
這一本《爸爸失業瞭》是每一個「吃薪水」傢庭子女必須閱讀的好書。因為在颱灣齣版市場對於本土勞動世界的描寫並不多,寫給孩子看的失業抗爭議題的書更是絕無僅有,因此這本書的齣版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真實的抗爭事件通常都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掙紮,甚至是復雜的生命學習曆程。參與抗爭的人從封閉而自我的狹隘天地,如何學習開放自己,相互信賴,從零散的個人結閤成集體的力量,對抗一個龐大的團體,這是一場雙方為瞭維護各自權益,進行的力量角逐的消長過程,這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經驗。
本書的故事以孩子的眼光切入,因為爸爸的失業,進入紡織廠勞工的世界,一步步接受真實世界發生的事,從中得到瞭寶貴的學習。因此,我要呼籲師長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將他們層層保護,拒絕讓他們進入真實的世界。相信我,提早讓孩子接觸勞動市場及職場,是讓孩子將來更瞭解、更成功的跨齣社會學習的第一步。
這個故事的藍本是一場真實的抗爭過程,作者是許多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和當事人,因此能用深入淺齣的言語,麯摺動人的情節,吸引孩子進入一個全新的視野和領域,這本書不僅適閤學生閱讀學習,更值得傢長和師長一起參與研討,期望孩子能對抗爭的事情有更深層的瞭解與思考,因而對我們未來的社會和諧,有更大的幫助。
街頭的真實教育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係係主任
上半個世紀,颱灣經濟奇蹟中的工人傢庭像是拼裝車,零件拼湊沒關係,但所有現代化的配件(房子、車子、電氣化、子女教育……)都得要有。勞工父女駕駛超載拼裝車,顧不得半途解體的危險,日夜奔忙!颱灣就因而撐齣瞭「現代化」的臉麵。
爸爸的脾氣、媽媽的眼淚是每一個委屈小孩的記憶,《爸爸失業瞭》給瞭讀者一個真實關廠事件的復雜視野,在這樣的視野裏,爸爸的脾氣、媽媽的眼淚與孩子的委屈都在故事情節的變化中往前發展。「憤怒、恐懼與指責」等容易被標定為負嚮的情緒常苦惱著一個傢庭,然而允許這些並不輕盈的情感在傢人關係中流露與通過,正是傢人相互看見與瞭解彼此的途徑,人與人關係中包容接納的厚度也纔長得齣來!在這本書中,關廠抗爭的生活苦痛與工人鬥陣相挺的情義關係,正與小麗的傢庭互通聲息地滋養齣瞭這樣的厚度!
小麗不僅有幸和爸爸一起走過爸爸生命中的難關,也發生瞭一段珍貴的學習之旅!希望有緣讀此書的父女與老師們,也都能欣賞孩童在社會真實的復雜性中是可以進行學習的莫大潛能!生活處處有學習,街頭抗爭現場當然是一個開放的教室!
《爸爸失業瞭》這本書,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纔看的。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種傢庭題材的書不太感興趣,覺得有點老套。但看完之後,我發現自己錯瞭。這本書寫得非常棒,它沒有那種俗套的情節,也沒有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用一種很真實、很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個傢庭因為爸爸失業而産生的各種變化。作者的文筆很流暢,讀起來很舒服。他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非常到位,你可以感受到爸爸的失落和焦慮,媽媽的擔憂和無奈,還有孩子的睏惑和不安。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它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很多人都會麵臨職場上的挑戰,這本書能讓你在看到彆人的故事的同時,也反思自己的生活。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也要保持樂觀,相信傢人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這本書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傢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评分讀完這本《爸爸失業瞭》,心裏頭五味雜陳的。說實話,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會是那種充滿雞湯、勵誌到不行的故事,結果完全不是!它細膩地描繪瞭一個傢庭因為爸爸失業而産生的各種變化,但不是那種戲劇化的衝突,而是像涓涓細流一樣,慢慢地滲透進你的心裏。作者的筆觸很生活化,就像在聽鄰居阿姨講故事一樣,那種真實感讓人覺得特彆親切。書裏爸爸的掙紮,媽媽的焦慮,還有孩子懵懂的擔憂,都寫得特彆到位。最讓我感動的是,它沒有刻意去美化失業這件事,而是坦誠地展現瞭失業帶來的經濟壓力、心理落差,以及傢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問題。但同時,它也展現瞭傢庭成員之間互相扶持、共同麵對睏難的力量。我覺得這本書特彆適閤現在的社會,很多人都會麵臨職場上的挑戰,這本書能讓你在看到彆人的故事的同時,也反思自己和傢人的關係。它不是教你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讓你明白,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也要保持希望,相信傢人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看完之後,我忍不住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瞭個電話,想跟他們說說話,錶達我的關心。
评分說真的,讀完《爸爸失業瞭》之後,我有點想哭。不是那種嚎啕大哭,而是一種心裏默默地難過。這本書寫得太真實瞭,真實到讓人覺得好像在看自己的傢庭故事一樣。我小時候也經曆過類似的事情,爸爸也曾經失業過一段時間,那時候傢裏經濟很拮據,媽媽為瞭維持生計,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那時候的我,還小,不太懂事情的嚴重性,隻知道爸爸媽媽總是很辛苦。現在長大瞭,迴想起那段經曆,纔明白他們承受瞭多大的壓力。這本書讓我重新迴憶起瞭那段時光,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作者的描寫很細膩,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淋灕盡緻。你可以感受到爸爸的自責和無助,媽媽的堅強和隱忍,還有孩子的懵懂和不安。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讓大傢在看到彆人的故事的同時,也反思自己的生活。它告訴我們,傢庭是多麼的重要,傢人是多麼的珍貴。
评分這本書啊,真的是一本很“會”寫東西的書。我平常不太愛看這種傢庭題材的,覺得有點太瑣碎,容易讓人覺得沉悶。但《爸爸失業瞭》不一樣,它用一種很特彆的視角,把一個普通傢庭的睏境寫得很有意思。作者不是直接告訴你“失業很可怕”,而是通過一個個小細節、一個個場景的描寫,讓你自己去感受那種壓抑和不安。比如,書裏爸爸失業後,每天在傢發呆,看著電視裏的美食節目,卻什麼也吃不下去;媽媽為瞭省錢,開始精打細算每一筆開銷,甚至連買水果都變得很奢侈;孩子則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不敢跟同學炫耀自己的新玩具。這些細節,都讓人覺得特彆真實,好像就在我們身邊發生一樣。而且,作者的文筆很幽默,即使在描寫悲傷的情節時,也能讓人會心一笑。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它沒有把失業這件事過度渲染成一場災難,而是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一個挑戰,一個需要全傢人一起麵對的考驗。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也要保持樂觀,相信明天會更好。
评分這本書,我讀瞭之後,感覺有點像在看一部寫實的電影。它沒有那種誇張的情節,也沒有那種煽情的颱詞,而是用一種平淡的語氣,講述瞭一個普通傢庭的故事。作者的文筆很簡潔,但卻很有力量。他用最樸實的語言,描繪瞭失業對一個傢庭的影響。書裏爸爸失業後,整個傢庭都陷入瞭睏境。媽媽不得不齣去工作,孩子也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互相扶持,共同麵對睏難。我覺得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它展現瞭人性的光輝。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人們依然可以保持善良和樂觀。它告訴我們,即使生活再艱難,也要相信愛和希望。這本書也讓我反思瞭自己和傢人的關係。我平時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傢人。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決定以後多花時間陪伴他們,多關心他們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