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道被称为「中国教会三巨人」之一,另两位是倪柝声和杨绍唐。这位近代的属灵伟人有极其戏剧性的一生,堪称高潮起伏,一波未平,另波又起。王明道生于列强环伺的清朝末年,父亲于义和团动乱中自缢,使他成为遗腹子,原名「永盛」。升大学时遭遇挫折,至保定的烈士小学任教时,他因受浸礼的主张与学校不和而被辞退,为昭示未来复兴教会的新方向,改名为「明道」,愿 神使用他来证明真道。往后他的一生果然人如其名,为 神作了美好的见证。
在日军佔领其间,王明道曾经坚拒参加日军控制教会的傀儡组织「华北基督教联合促进会」,誓死不屈的精神得到日军的尊敬。共产党得到中国大陆政权后,吴耀宗发起中国基督教会「自立、自养、自传」,有政治目的的运动,后来吴耀宗担任「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即所谓的「三自会」)主席,邀请全国教会加入;王明道因他所建立的「基督徒会堂」,原本就没有任何宗派的支持,是一个自立自养的教会,坚持不参加「三自会」。
共产党因他反对「三自会」逮捕他,王明道因长期审讯压力过大,在精神濒临崩溃时,签下一纸由政府事先拟好的「自白悔过书」,他如何面对此生最大的失败?如何从失败中再站起来?本书为在王明道弟兄身旁服侍他十年的章弟兄亲口描述的王明道真实生活情况,对于王明道的心路历程、晚年光景都有生动的描绘。并附有王明道大事年代表、属灵珍言录、祷告精华篇、珍贵的照片及史料,让您得以近身看这位属灵伟人,将使你从中得着激励与鼓舞,更深地认识人的软弱,并更确切地把握神宝贵的救恩。
作者简介
林秋香
橄榄资深主编,从事文字事奉已逾二十个年头。
着有《献禾1》《献禾2》《井边的女人》。
章冠英
一九九二年九月王明道弟兄有一个机会可以前往广州接受眼睛的白内障手术,亟需一位弟兄帮忙,这时章冠英弟兄被介绍来到他的身旁,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十年服侍,直到王弟兄安息主怀。
章弟兄视王弟兄如家中长辈,如父、如伯,也参加王弟兄家中的各样聚会,近身帮忙处理诸多王弟兄的私事。他眼中的王明道是一位怎样的长者与牧者?本书有极其详尽的叙述。
我所认识的王明道
王弟兄的为人正如他自己所传讲的信息──刚正不阿,有话直说。他会当场纠正弟兄姊妹的错误言行,若他发现是自己错了,必会当场认错,修正自己,这些都在他自己所写的《五十年来》中可以读到,很能帮助我们行出神的道。
赵君影牧师跟他相识已久,有一次在自己家里请他吃饭。开饭前赵师母说了几句客套话:「对不起,没有菜招待王大哥。」一般人也许就客套回应两句,未料王弟兄脸色一沉,说道:「你说的是甚么?」一边手指着桌上的四道菜,一边说:「客套就是虚假,我们传道人不应当如此。」令赵牧师、师母当场称是,心底十分佩服王弟兄的不苟。
王弟兄一生最教我感动的是,他从未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将真理打一点折扣,这些重点在本书《受伤的勇士》中都有清楚叙述,希望在我们读过后,不是仅停留在称赞他美德的阶段,而是更深的起而行,为真理站稳。
——于力工牧师(基督工人建证团创始人)
他改变了我的祷告
在见到他的时候,因为他的高度近视,使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王师母招唿我们坐下来,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听着王明道弟兄侃侃而谈他的经历,听完他两次坐牢的过程,听得到他对阿爸天父执着的顺服,听出他对自己因为急于要离开牢房,而一度妥协,写下告白书的懊恼,更不只一次听到他像拿单责备大卫一般的责备自己──你就是那人!!
听着听着,我不记得为什么会冒失的给意见说:「何不把这些经过,写成见证到国外发表呢?」王师母回答我说:「妳们几天之后就要离开这里,但是我们却仍旧得在这里生活下去。」我听出这是王师母的智慧箴言,只是不知道王明道弟兄的反应是甚么。
当我眼光转向他时,只见他面向师母,脸上满了像欣赏又像仰慕的神情,他一面聚精会神的听着王师母的谈论,一面无意识的玩着他的假牙。他用舌头把假牙弄松,在嘴巴里移动,专注的神情,却奇妙的透露出如同小孩一般的顽皮样。我看得入神,心里竟然升起一股极深的羡慕,原来一个人老了,还可以这么安祥与单纯,向来跟阿爸天父祷告说:「好好用我到六十岁,然后把我娶回天家」的我,在那一瞬间改变心意;我在心里默默地向阿爸天父说:「如果?让我活到王明道弟兄的这个年纪,还让我保有像他一般,对阿爸父神这份单纯的爱,与对配偶的思慕,我愿意。」
喜见橄榄出版部将我当时的期望达成,现在果真有这么一本完整的王明道传记,我但愿从王弟兄夫妇生命中所显露的各种基督徒品格,能够影响每位读者,进而影响这个世代,使更多人在基督再来前生命得改变、灵命得更新!
——吴维杰(国际多加协会创办人)
站在王明道的肩膀上
在细读过本书的原稿后,有好几个地方让我十分感动,甚至可说是震撼不已!不过最让我感动、震撼的并不是王明道有多么伟大,或是他做过多少伟大的事,最感动震撼我的,竟然是──原来他是如此「平凡」的一个人物,他就跟我们一样,会哭、会怒、会着急、会忧伤、会软弱,只不过他很值得效法的一点是,他可以重新来到耶稣面前,靠着主再站立起来,这才是他生命中最伟大,最触动、激励人心的部份。
其中有几则让我最感动的见证记载在「第5章──蚂蚁雄兵」、「第7章──枪口下的黑夜」、「第8章──搞不通的大脑」、「第11章──寻求平反最折磨」、「第16章──昂首阔步回天家」等单元里。相信您也会从这些见证中得着激励和帮助。
……这一次,借由拜读这本王明道弟兄的传记,让我有机会「站在王明道的肩膀上」,借着他的生命故事与信仰见证,我个人得到了一些长进,也思想了更多生命的意义。
诚挚地邀请您一起来「站在王明道的肩膀上」!透过本书中这些如云彩般的见证,我们必定重新得力,对神的信靠也更踏实。
——施以诺(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硕士、辅仁大学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专任讲师、文艺奖作家)
《受伤的勇士-王明道的一世纪》,单看书名,就立刻勾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王明道先生在台湾基督教界,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带着历史的重量。但“受伤的勇士”这个角度,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显然不是一本平铺直叙的传记,而是会深入到他生命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挣扎。我很好奇,他的“受伤”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政治上的压迫,是教会内部的纷争,还是他在信仰道路上所遭遇的误解与挑战? “一世纪”这个词,则将视角拉得更长远。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勾勒出他漫长而复杂的人生轨迹,从他早期投身福音事工,到他后来成为一代名牧,再到他晚年的遭遇。作者会如何展现他所处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以及他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如何描绘他如何在一次次的“受伤”中,依然保持“勇士”的品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更立体、更人性化的王明道形象,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信仰、也有软弱的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自己的信仰,成为一个真正的“勇士”。
评分《受伤的勇士-王明道的一世纪》,光听这个书名,我就觉得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王明道先生的名声在中国基督教界响当当,但他“受伤的勇士”这个标签,却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不会是那种歌颂式的赞美,而是会深入到他人生中的那些黑暗和痛苦。我很好奇,他的“受伤”究竟是哪些方面?是来自于政治的压力,是来自于信仰的挣扎,还是说,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所经历的背叛和误解? “一世纪”的跨度,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期待。这意味着它将涵盖王明道先生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他早年的信仰萌芽,到他作为教会领袖的巅峰,再到他晚年的境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他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态度?他又是如何在他所处的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被洪流所吞没?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王明道,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人,一个即便遍体鳞伤,却依然选择战斗的“勇士”。我甚至可以想象,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未曾公开的史料,或是通过更深刻的解读,来呈现他复杂的人生轨迹。
评分“受伤的勇士-王明道的一世纪”,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故事性,让我立刻提起了兴趣。王明道先生的名字,在台湾我们基督徒圈子里,绝对是无人不知,但“受伤的勇士”这个说法,却给我一种不寻常的感觉,似乎比以往对他的了解更深入一层。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简单的生平介绍,而是会着重探讨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挑战、困境,以及他如何在这些艰难中,依然能够保持信仰的力度。 “一世纪”这个词,更是点出了时间的长度和历史的厚度。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带领我们穿越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去理解王明道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不随波逐流?他的“受伤”可能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可能是精神上、心灵上的创伤,是他在坚持信仰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他作为一名“勇士”,是如何在一次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来,他是如何用他的生命,来诠释信仰的力量。这种挖掘他内心世界,剖析他生命历程的尝试,着实让我感到好奇。
评分这本书名《受伤的勇士-王明道的一世纪》,光是听着就有一种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王明道这个名字,在台湾的基督徒圈子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伴随着不少争议。这本书以“受伤的勇士”为名,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这绝对不是一个寻常的传记,它预示着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挣扎。我猜想,这本书不会只停留在罗列生平事迹的层面,而是会深入挖掘王明道先生在信仰道路上所经历的磨难,他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坚持自己的信念,又如何在人生的低谷中重新站起来。 “一世纪”这个词,又把我的思绪拉到了更宏大的历史背景。我想象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人如何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清醒和独立,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本书或许会带领我穿越那个时代的中国,去感受那里的风云变幻,去理解王明道先生所处的环境。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挣扎与希望。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他“受伤”的部分,是身体上的创伤,还是心灵上的煎熬?而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个“勇士”的,是凭借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评分读到《受伤的勇士-王明道的一世纪》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王明道先生过往的印象,虽然知道他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基督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但“受伤的勇士”这样的形容,实在太吸引人了。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传记,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剖析。我想它可能不会回避王明道先生生命中的那些坎坷与磨难,那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细节,那些让他“受伤”的经历,也许是来自于外部的逼迫,也许是来自于内心的挣扎,或是信仰与现实的碰撞。 我尤其好奇的是,“一世纪”这个时间跨度,意味着作者必定会梳理王明道先生漫长而复杂的一生,他如何从一个年轻的传道人,一步步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物,又如何面对后来的种种挑战。这本书会如何处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转变?是会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勇士”精神贯穿始终,还是说,他的“勇士”形象是在一次次的“受伤”之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立体、更人性化的王明道形象,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人,在信仰的道路上,是如何一步步走过血泪与汗水,最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勇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