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位于东北亚的韩半岛,地处大陆海洋之交、中日俄三国之界,其自然风土或人文面貌,均受此地缘的影响。温带气候,故四季分明,历史悠长,故文物荟萃。有鸟啼花香的风情,有寺古僧闲的宁静;有列强交锋的伤痕,也有民族图强的场景。
本书主要在介绍韩国的地理位置、山川、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农林渔牧工矿等物产、国土的规划与开发、人口与各行政区概况、名胜古蹟等文物资源。
本丛书以「韩国」为题,为一清晰易懂的大众读物,且邀留学韩国、学有专长的学者执笔,以充实国人对韩国的认识与看法,同时增进中韩交流。林先渝教授的「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便是本丛书的第四册。
韩国地理位置与我国相邻接,有些领土究属韩国或中国,从古至今时有争议。远的,像箕子朝鲜与卫满朝鲜,高丽、渤海以及汉四郡;近的,有所谓间岛(延边一带)与长白山(或称白头山)。本书对当时情形有详细的说明,实在是我们所不能不知道。此外,本书从最新的情资与角度,对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韩后的地理环境、物产、国土开发、人口与行政区分、风光与文物等部份,作详尽的叙述。
作者简介
林先渝
一九五二年生,台湾嘉义人。
韩国建国大学行政博士。
曾任韩国警察大学、建国大学讲师,现任文化大学韩文系副教授。着有《韩语韩文》等。
这本《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的书,简直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活泼的笔调,将韩国这个国家展现在我面前,不单单是地图上的山川河流,更是那片土地上流淌着的历史脉络。我惊叹于朝鲜半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从北部的严寒到南部的温暖,从崎岖的山脉到平缓的丘陵,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书中对各个地区的描绘,如同一幅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让我身临其境。而当作者将目光投向那些沉淀了岁月痕迹的文物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那些古老的寺庙、宫殿、石塔,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韩国人民智慧、信仰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作者在描述这些文物时,常常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使得枯燥的文物介绍变得鲜活有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古代王室陵墓的章节,它不仅展示了古代韩国的丧葬文化和建筑技艺,更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权力与信仰的交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那些无声的文物所能讲述的动人故事。
评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极富启发性的读物。尽管书名《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听起来似乎有些学术化,但它所呈现的内容却极具人文魅力和故事性。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巧妙地将韩国的地理环境,例如独特的季风气候、丰富的海岸线、以及多样的地貌特征,与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书中的描述,让我仿佛能感受到海风吹拂着海岸,稻谷在田野里金黄,古老的城墙静静地矗立。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将这些地理因素视为孕育韩国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土壤。他对文物的解读,也超越了单纯的文物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时代精神、艺术追求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介绍朝鲜王朝的宫殿建筑时,作者不仅仅描述了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装饰,更深入探讨了其体现的儒家思想、等级制度以及当时社会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这种将自然环境、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融会贯通的写法,让我对韩国的整体认知,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生动的整体。书中对一些偏远地区地理风貌与当地民间传说相结合的描写,更是为阅读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让我对韩国这片土地的认识更加立体和丰富。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惊艳的关于韩国历史文化的书籍,虽然书名是《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但它深入挖掘的远不止于此。作者以一种近乎散文的笔触,将韩国的山川河流、广袤的田野、乃至海边的风情,与古老的传说、王朝的兴衰、人民的智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一同踏上了穿越韩国的旅程,从白头山的壮丽到济州岛的火山地貌,从朝鲜半岛独特的四季变化到沿海渔村的生活气息,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书中对文物的阐述,更是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感。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古老宫殿、寺庙、雕塑,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头和木头,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信仰和审美。作者的叙述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仅仅在介绍“是什么”,更在探讨“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地理特征孕育了特定的文化?为什么这些文物能够流传至今?这种深度挖掘和多角度解读,让我对韩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地理资源与文物”书籍的期待。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韩国传统手工艺的描写,那些精巧的刺绣、陶瓷,以及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的书,而它给我的感受,更像是踏入了一个活生生的韩国史诗。作者的笔触如同经验丰富的导游,一边带我们领略朝鲜半岛壮美的自然风光——从巍峨的雪岳山到蜿蜒的汉江,从碧波万顷的东海到风光旖旎的南海,将地理的宏伟与自然的鬼斧神工展露无遗。然而,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本穿越时空的画卷,将那些凝固在文物中的历史碎片,重新点燃。我仿佛亲眼看到了新罗时代的佛像,感受到了高丽青瓷的温润,也惊叹于朝鲜王朝宫殿的宏伟。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这些文物,而是将它们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格局和民众生活中进行解读。例如,对庆州佛国寺的描述,不仅仅是建筑的细节,更是对佛教在韩国传播及其影响的深刻剖析;对板门店的提及,则触及了现代韩国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民族情感。这本书将地理的“形”与文物的“魂”完美结合,让我深刻理解了韩国人民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文明。书中的某些章节,对特定时期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描绘,让我感觉如同亲历,非常引人入胜,也让我对韩国人民的坚韧与创造力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我最近接触到的这本《韩国的地理资源与文物》,真心让我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讲解模式,而是用一种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韩国这片土地。从北部的壮丽山脉,到南部温暖的海岸线,再到蜿蜒的河流,这些地理元素被描绘得仿佛有了生命,它们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塑造了韩国民族性格和历史进程的无形之手。书中对文物的呈现,更是让我看到了韩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文物的年代、材质,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我被那些精美的宫殿建筑所震撼,也对那些承载着古老智慧的陶瓷和绘画所吸引。作者常常会用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念,让我觉得学习历史和文化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韩国传统节日与地理环境之间关联的描写,这种联系让我对韩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