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你拿回时间主控权,享用快乐与自由的寓言故事。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调查指出,台湾人的工作时间在全球排名第一。这样的数据显示,你我都可能是那个只知道卖命工作,却不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本书的主角阿普(就是一个普通人,为了节省时间,如此简称即可),是一个每天从早到晚拚死工作的上班族。有一天,他突然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资产负债表。18坪公寓的房贷、停车位、车、家具,还有仅仅3000美金左右的存款,但这些却必须付出他人生接下来的35年时间。自己的人生难道不是属于自己的吗?他决定把时间拿回来!
时间,乃生命的本质。费南多创作了一部令人深思的讽刺寓言,唤醒我们赶快去找回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的生命。
──亚历士.罗维拉(畅销书《Good Luck:当幸运来敲门》《这一生都是你的机会》作者)
《时间推销员》是个充满趣味的故事,也是休闲娱乐产业的杰出范例。这本书,值得大家花时间去阅读,更值得再花点时间去思考其中的涵义。
──费蓝.索里亚诺(Ferran Soriano,巴塞隆纳足球队副总裁)
作者简介
费南多.德里亚斯迪贝斯(Fernando Trias de bes)
毕业于欧洲极富盛名、位于巴塞隆纳的ESADE商学院。他不但是西班牙知名的经济学家、ESADE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更是当今西班牙最顶尖的创新管理学大师。早期曾在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担任行销工作,直到一九九六年才自行创业,成立管理顾问公司「Salvetti&Llombart」,每年承接的市场调查案件超过百件。
曾与「现代行销学之父」菲力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合着《横向行销》(Lateral Marketing)一书,于二○○三年在美国出版,至今已有四十个国家的译本,为与柯特勒指定合作的唯一一位拉丁语系国家行销大师。并与亚历士.罗维拉(Alex Rovira)合着《GOOD LUCK──当幸运来敲门》,成为席卷全球的幸运学畅销书。
译者简介
范湲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语言学硕士。当过西班牙文口译,教过英文、西班牙文,近年多从事新闻相关工作,在台湾做过艺文版主编,到伦敦做过通讯社记者。
和父母说客家话,和丈夫讲英文,跟公婆掰德文,在西班牙遇见唐吉诃德热情的灵魂。旅行成瘾,常在地球上空飞来飞去。无可救药的爱书人。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安家落户,成了莫札特的乡亲。
已出版译作:《风之影》《露露》《意乱情迷的出轨》《暗夜微光》《情色圣诞》《Good Luck──当幸运来敲门》《这一生都是你的机会》《这就是孤独》《浪漫骑士唐吉诃德》(皆由圆神出版)。
译者序
谁偷走了我们的T?
他是着名的西班牙巴塞隆纳ESADE商学院教授,没在课堂上教学生怎么赚大钱,却一再强调创意与道德的重要。
他是行销谘询公司负责人,旗下有超过五十个脑袋替全球多所知名企业解决市场行销难题。
他也是全球畅销书作家;他和商学院同事兼公司合伙人亚历士?罗维拉仅花八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下数百万册销售量的《GOOD LUCK──当幸运来敲门》。
出差洽商时,他在飞机上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刚刚问世。
他是费南多?德里亚斯迪贝斯,超凡杰出的成就,很难让人相信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岁。
他说,「世间唯一值得你在乎的是时间,唯一真正属于你的也是时间。」
是的,就算是才华洋溢,也要懂得把握时间才有办法做这么多事情。
那么,Tea Time会不会变「踢Time」?悠哉喝茶算不算不长进?
卡夫卡式荒谬剧 敦促你直视人生
时间,彷彿无穷无尽的银河系,就如海明威所言,我们活了这一生,手提箱里还装着下辈子。
然而,时间却是现代人除了金钱之外,另一样最常抱怨不够用的东西。
科技帮现代人节省了许多时间,但人与人沟通交流却越来越少,理由是:没时间啊!
因为没时间,所以凡事尽量简化,时间干脆简称T。
可是,现代科技帮我们省下来的T都用到哪里去了?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T?
庞大的消费市场,正是头号偷T贼。天天都有新流行,不够「飞迅」就变逊,从头到脚都新潮之后,正式加入「月光族」行列,甚至成了卡奴,下班到处找兼差…。
鼓励消费的资本主义社会,荣景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时间推销员」以幽默的笔触叙述了买卖T、分配T的荒谬情节,真正的主旨却是揭示现代人陷在时间这个难题里进退不得的窘境;紧张快速的生活,迟早会让我们付出代价的。
读了这个卡夫卡式的财经寓言,至少要有个认知:我们这辈子,其实已经抵押给资本主义社会了。我们这一生的功课,就是学习如何把自己的生命赎回来!
生命的改变 始于个人的改变
开始读「时间推销员」时,读者可能会哈哈大笑,读到最后来恐怕不是变苦笑就是笑不出来。但是,亲爱的读者们,千万不要因此灰心丧志,尤其不能让恐惧趁虚而入啊!
诚如德里亚斯迪贝斯在本书后记中提及,「时间推销员」最重要的宗旨是希望读者能够真诚地思考生命的价值,我深信,这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种种假设,应该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警示作用,这也是作者抛砖引玉的美意啊!
「生命的改变,始于个人的改变。」德里亚斯迪贝斯在后记里如是说。
改变需要勇气,但唯有改变,才能身心自在。
心存大爱,无欲则刚。
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不幸福?
行文到此,我就不再浪费大家的T了。
祝大家早日筑起美丽的乌托邦!
后记
我知道,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一定不会漠然置之的。至少那些特别拨冗阅读本书初稿的朋友们向我表达的反应如此。这篇后记,正是这群朋友的建议,尤其是那些看完初稿后陷入绝望和挫败感的朋友们,面对强大经济体制的宰治,他们深感无助,因此而极力督促我写下这篇后记。
各位读者,千万别因此而丧气啊!这则故事并不意味着改变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恰好相反。不然,何必要写这么一本书呢?觉悟,不就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吗?难道一个做奴隶的会不懂得观察主人的脸色,以便伺机谋反或趁机替自己争取福利吗?《时间推销员》便是力图唤醒大家,别再浑浑噩噩地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了,因为那正是导致我们哀愁、失落的元兇啊!
我们必须有个认知:现行的经济体制得以维持运作,并非只靠金钱而已,「时间」也发挥了相当微妙的作用。我们也应该了解,运用处于变动状态的「时间」,必须更小心谨慎才行。获取利益这个强烈的动机,乃是促使人类迈向自由社会、扩展经济并制造繁荣的原动力。另一方面,贪婪却也因此而过度扩张,甚至将人类道德以及基本人权踩在脚下,这一点,绝对不是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初衷。历史上重大的经济危机,从一九二九年纽约股市大崩盘,到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而造成的大萧条,都是因贪婪而起。如果我们无法避免这样的投机行为,同样的戏码还是会在二十一世纪重演的。从经济的观点来看,我们人类储备的时间,恐怕即将用尽。
在刚迈入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从经济观点而言,资本主义显然仍是最强而有力的体系。共产极权彷彿纸牌堆起的城堡,一个个接连垮台。经济发展和成长在自由市场机制下成果惊人。关于这一点,亚当?史密斯早在十八世纪末就已经看出这个现象,正如他在其着名的经济理论中提到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类社会迈向全新的阶段,人人都能为自己创造财富。然而,我们耗时近两百年才从经验中证明:资本主义比其他理论或方法更佔优势。另一位功利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约翰?弥尔(译註1)更是特别指出,发展经济的目标,就是为社会上的所有人谋取最大的幸福快乐。功利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应该朝着增进社会福祉的方向去发展。这项立意甚美,但立刻就浮现了另一个难题:所谓的福祉,甚或快乐,我们要如何去计量?
于是,我们有必要找出全新的价值观才行。在西方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匮乏,道德价值丧失殆尽,致使我们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麻木不仁。因此,可以这么说:经济体制已经主宰了我们的时间。
思考经济,不应只是循着一贯的思维模式。佛洛姆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要以生病的人们换取健康的经济?」经济挺得住(至少目前如此),但许多人却倒了。况且,我们不能忘了:支撑经济的主力是人们!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显然,我们目前亟需的是个新的乌托邦,借此替代已经逝去的理想国。不过,乌托邦奇缺,这是我非常确定的。
资本主义具备了多项正面的功能,但当它过度发展时,曾经为这项经济体制而努力的人们反而沦为它的奴隶,也造成了难以言喻的伤害。若将世界各国按照富有的程度列表,另外再做个国家忧郁指数排行,大家会发现:两份排行的名次,竟是如此类似!为了改善生活品质,大家莫不急切地想要挣脱这个自己所建构的沉重枷锁,好让肩头的负担轻一点。
这个奴役着我们的体制极其弔诡;我们成了自由的奴隶,我们被自己努力营造的自由体制绑住了。自由让我们不快乐,但我们非接受它不可,否则我们就没有自由了。反对民主和自由市场,就等于否定了我们拥有的自由。我们似乎被囚禁在一座没有出路的迷宫里了。
既然这样,有没有解决之道呢?我想,就让我们继续享用自由吧,只是,应该赋予意义。我们在寻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别忘了谋求他人的福利。个人为体制付出的时间应在合理范围内,而体制则让个人学习关爱、人道、灵性、合作、团结和助人。
这本书,无非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的思考和行为会有全新的视野和格局。因此,我依然乐观看待这个世界的。人们到头来还是会找出生存之道,因为,对于我们自己在无心或有意的状态下所引起各种罪恶,我们总是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
请容我复述我在本书开头那段写给我儿子安莱禾的献词:「……我无法将时间传承给他,因为他的时间只属于他一人。」亲爱的读者们,正如《魔戒》里巫师甘道夫对佛罗多所言:「你的时间要如何运用,只有你自己能决定。」生命的改变始于个人的改变。千万要记得:你的时间只属于你一个人,任谁都无法掠夺。这么一来,那只看不见的手将会再次带领我们迈向美好新世界。
译註:
1.约翰.弥尔(John S. Mill,1806 ~ 1873),十九世纪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与政治理论家,对当代英国思潮影响甚鉅,其名作《论自由》以及《逻辑体系》于二十世纪初由严复先生译为中文。
《时间推销员》的文笔,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风格,而是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将读者深深地吸引进去。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仿佛一位技艺精湛的魔术师,在不经意间就变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描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微小动作,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亲身经历一般。书中的对话设计也十分精妙,看似平淡的交流,却暗藏玄机,充满了潜台词和未竟之意。这种含蓄而又富有张力的表达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忍不住去猜测下一个转折,去解读人物的真实意图。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巧妙,不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些非线性的手法,将故事层层剥开,让读者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拼凑出完整的图景。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解开一个复杂的谜团,充满了挑战与乐趣。
评分《时间推销员》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沉浸感,一旦翻开,就很难停下来。我被它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那种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感觉,让人既感到熟悉又觉得陌生。故事的推进速度恰到好处,既有让人屏息凝神的关键时刻,也有让人回味悠长的伏笔铺垫。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冲突的设置,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善恶对决,而是更加复杂的人性博弈,充满了灰色地带和道德困境。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仿佛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理由,即使是反派,也并非脸谱化的邪恶,而是有着自己的挣扎和动机,这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引人入胜。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叙事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故事,更是在通过故事,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引发思考,触动心灵。它是一本让我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并且会忍不住向他人推荐的书。
评分我不得不说,《时间推销员》这本书,让我对“现实”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铁板钉钉、不可改变的既定事实,而是一个充满弹性和可能性的概念。书中描绘的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场景,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现实是否只是一个更宏大的“时间推销”的产物。书中的“时间”不再是简单的流逝,而是可以被量化、被交易、甚至被盗窃的东西,这无疑是对我们固有认知的一次彻底颠覆。我脑海中一直在回响那些关于“时间”本质的探讨,它究竟是什么?是宇宙的基石,还是人类意识的产物?这本书迫使我去思考这些哲学层面的问题,虽然有些晦涩,但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维启发。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世界的新大门,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运作机制,这是一种既令人不安又充满诱惑的体验。
评分《时间推销员》这本书,我拿到手时,是被它封面那股神秘又带着些许复古的气息深深吸引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穿梭于不同时空、贩卖着概念甚至情感的奇特人物。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想知道这位“时间推销员”究竟会带给我怎样的故事,他所推销的时间,又会是什么样的形态?是具象化的产品,还是抽象的概念?书中是否会描绘出令人惊叹的未来景象,或是对过去某个时代的细腻还原?我期待着作者能够构建一个宏大而又逻辑严谨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里,时间的流动不再是线性的、不可逆的,而是可以被操纵、被交易的。我很好奇,故事的主人公,这位“推销员”,他的内心世界会是怎样的?他在这场交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是否有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或者他只是一个被命运裹挟的棋子?这本书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无数的可能性,它就像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我渴望着推开它,去感受里面的一切。
评分读完《时间推销员》,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仅仅是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更是思想上的深度碰撞。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以及我们在时间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故事中的“时间推销员”,他的存在本身就颠覆了我以往对现实的认知,他所进行的交易,触及了人性中最深处的欲望与恐惧。每一次的推销,都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最隐秘的角落。我被书中对人物内心挣扎的刻画深深打动,那些角色的选择,那些因为时间交易而产生的蝴蝶效应,无不让我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个人的渺小。同时,我也在思考,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时间推销员”存在,我们又会如何选择?是选择弥补过去的遗憾,还是窥探未来的可能?亦或是,我们会被贪婪驱使,想要拥有更多的时间,却最终迷失了自我?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它引人深思,让我对生命、对选择、对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