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作家 洪致文的最新力作!
不需出远门!不用买车票!
翻开此书你就可以跟着洪致文一起环游世界
走入铁道时光的隧道,搭上驶往起点的列车,
回顾与纪念那曾经快乐、曾经感伤的铁道岁月。
本书是由作者在成长岁月里,不同时间点的铁道旅行回忆,所串接组成的文字与影像记录。是一种成长后的回顾,也是对于伴随作者经历许多冒险的火车的感怀。在人生旅途的中间站,回首凝望那起点之路的风景,是这些生命列车交换时的点点滴滴,让一次又一次的铁道旅行更加地值得纪念。
从那铁道梦的启航、铁道情的流转、铁道旅的远飏,再到顺着铁道走回的归乡旅途,台湾、日本、欧洲、台湾,每一次旅站中所遭遇的火车与铁道,或是一同旅行的伙伴,以及在那陌生国度所遇到的微笑眼神,都如同沙漏般倒转,再重新流动一次。
在这本书里,我们感受到以人为承载记忆的列车,于人生的铁道上奔驰,在生命的月台中停靠,而与其相遇的你我,则终将交织出一种值得回忆的铁道时光……。
作者简介
洪致文(Hung, Chih-wen)
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美国UCLA大气科学博士。2岁时第一次搭火车爱上了台铁的标志,4岁时开始玩火车模型,5岁开始收集火车票,12岁车票收集超过5,000张,18岁大学联考后搭遍了当时台湾所有载客的铁路,20岁开始发表铁道文章,迄今已出版10余本的铁道专书。是铁道文化协会创始会员,曾任《铁道情报》总编辑,目前任教于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
作者历年着作:
1992 《台湾铁道传奇》(时报出版)
★本书荣获1992年联合报读书人非文学类最佳书奖、1993年图书综合类金鼎奖。
1993 《台湾火车的故事》(时报出版)
1994 《阿里山森林铁路纪行》(时报出版)
1996 与李钦贤合着《台湾古老火车站》(玉山社出版)
1996 《台湾铁道趣味漫谈》(时报出版)
1998 《台湾铁道印象(上)(下)》(南天出版)
★本书荣获1998年联合报读书人非文学类最佳书奖、金鼎奖优良图书推荐人文类。
2000 《铁道世界漫游》(时报出版)
2000 《珍藏世纪台湾铁道?干线铁路篇》(时报出版)
2001 《珍藏世纪台湾铁道?地方铁道篇》(时报出版)
2001 《青春晃舞?日本铁道纪行》(时报出版)
2003 《铁道电影院》(时报出版)
2006 《铁道时光》(玉山社出版)
让铁道时光慢慢倒转……
写了十几本的铁道书,在这过程中,一直尝试着要把不同的铁道书写偷渡进来。说是偷渡,是因为从一开始,很多关于铁道、关于火车、关于旅行的书写,在我身上就已经被定型。为了在既定的框架中,让更多不同的铁道面相被关照到,我总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让这些不同的切入观点呈现于书中。
这本《铁道时光》的内容,是用我在成长岁月里不同时间点的铁道旅行回忆所串接组成。这是一种成长后的回顾,也是对于这些伴着我经历许多冒险的火车的感怀。这是一种在人生旅途中间站,回首凝望那起点之路的书写。过程中伴着我的,不只是火车与铁道,还有那些一同旅行的伙伴,以及在那陌生国度所遇到的人们。很高兴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能有机会终于集结与大家分享,让铁道时光如同沙漏般地重新倒转再流动一次。
过去出版书时,总会有机会碰上一些读我书的朋友。早些年常有叔叔伯伯跑来跟我说:「哎呀!我以为你是铁路局退休的老伯,写了这么些让我们怀念的文章,没想到你比我孩子还小……」;而近些年来,又有一些年轻朋友过来跟我说:「洪大哥,我是看你书长大的耶!我看你书的时候,我还在唸小学……」。盯着眼前比我高大的大学生,我真的有种头昏的感觉。直到在替这本书做最后完结之时,又有朋友紧张地打电话来通报:「老兄,您又上电视啦!今年的大学联考第一类组榜首说他『小时候』是看你书长大的哩……」。
其实,在一般人的逻辑里,常常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以为怎样的文字就该是怎样年纪的人写出来。但实际上,人的脑袋是很奇妙的,它可以超越时空自由遨翔。我一直记得中学时写的一篇铁道田野记录暑期作业,被国文老师退回且不打分数,因为她强烈怀疑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她坚持我一定是抄谁来着。我尽管跟她有理说不清,后来也不想与她争辩了。
我们在各自的生命里随着时光的巨轮转动前进,我常说铁道是让人体会时空旅行最好的途径。因为同样的一条轨道,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生命体验。这些,都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所能替代。铁道是一种空间中的连结,点对点的相续,让人在时光的流逝下体会空间的变换。但是,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却是不同。在相同的铁道上,来来往往的旅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与心情。于是,在铁道与驿站交会的人生,就是另一番的生命列车交换风景了。
这本《铁道时光》写的,是我从小到大的许多火车故事。以人为承载这些铁道记忆的列车,在人生的轨道上奔驰,在生命的月台中停靠,与相遇的你我交会出的就是一种铁道时光里值得珍惜的回忆。
也许有些人对于小时候的事情不太记得,但我利用一些小事件与事后的推敲证实,我的儿时记忆几乎可以推到两岁以前。因此,那些甚至是五岁以前的铁道印象,在我的脑袋瓜里还是鲜明地让我在几十年后仍可书写感受。
所有长大的大人们啊!你们可还记得小时候看火车与长大后看火车有什么不同吗?当你的身高只有一百出头公分,两眼的视线,看的是一般大人会忽略的火车下部时,你记得看火车是怎样的感觉?我的回忆中,那时的我很爱在台北后站低矮的月台上,看着车厢车底的结构。那些我的「爱车」,正是如今几乎被台铁拆光的32300系列钢体化更新车。当然,这些火车的知识,都是后来努力寻找才获得;但是儿时的记忆,一直都是我思考的线索与推敲台铁书面记录正确与否的佐证。或许你会很难想像,这些证据竟是装在一个五岁小男孩的脑子里吧!
跟以前类似的(这说来惭愧),这本书的文字前前后后写了好几年,有我在美国唸书时所写的日本游记,也有一直说要出版的欧洲铁道旅趣。当然,儿时的台湾铁道记忆,还有直到我搬回台湾后,面对故乡消逝铁道的感叹,都是这本《铁道时光》里的内容。也许,对我比较熟悉的读者会发现,反倒是书写这大部份内容时我身处的美国,在书中佔了非常少的篇幅。从现实面来说,其实我曾几乎写了一本专讲美国铁道书的文字量,但是自己觉得太过僵硬艰涩与无趣,而把这些文稿都放在书柜的最上层冰封着;而从书写的感受层面来说,我还没准备好思绪重写美国的这些片段铁道旅行,因此让时间沈淀后再动笔,也许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文字是一种神奇的魔法,透过它可以穿越时空传递许多的感受,这是我在近些年阅读阿姨遗稿后的想法。小时候,我总认为家里的这位和惠阿姨是个怪人,有着爽朗的笑容与如风般的来来去去。我们很少真的了解她的一切,我想即使到今天,家族里的大多数人,恐怕也还不懂她的世界。但是透过文字的传递,我居然可以在她过世好多年后,从那些文字中栩栩如生地重现她那一个一个要表达的意念,也更加佩服她对于人世的关怀——虽然,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好久好久。
这是文字的魔力,也是让你我甚至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重新回溯以往思绪的时光魔法。书的部份内容,曾在中国时报的浮世绘版刊登,非常感谢编辑瑞红、斐雯、美杏让我可以持续维持着这从宝岛版时代一路写来已经十几年的火车专栏。另外一些文稿,也在自由时报副刊登载过,谢谢编辑梓评细心的整理,也感谢你在《除以一》的书上,写了「如果在时间的铁道上,搭乘了一列开往起点的列车」这样的文字给我。这一本《铁道时光》,正是一种在时间的铁道上旅行的记录,是一趟开往人生起点的列车旅程书写。
当然最后还是要感谢玉山社,我终于在这么多年后,与你们合作了这样的一本书。这是一个超过十年的承诺,是上个世纪就一直说要一起来做本书的约定。
如果你我都准备好要开始这趟铁道时光的旅行,就让我们搭上开往起点的列车出发吧!
我对“铁道时光”这个名字所散发出的历史厚重感,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我总觉得,铁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画卷,它用文字为我们重现那些已经消失的年代,那些在铁道线上留下的印记。我想象着,书中会描绘出不同时代的火车,不同时代的车站,以及在这些地方发生过的,关于战争、关于爱情、关于离别的故事。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挖掘那些被遗忘的历史细节,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淹没的个体命运。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部关于历史的回溯,它用铁道的线路,串联起无数个时代的片段,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以及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
评分我常常觉得,生活本身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而“铁道时光”这个名字,恰好点出了这种流动的特质。我脑海中浮现的场景,并非是现代高速列车的飞驰,而是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伴随着“哐当哐当”的节奏,在广袤的大地上缓缓前行。车窗外,是四季的变迁,是乡村的炊烟,是城市的霓虹。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旅途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那些萍水相逢的善意,那些短暂的慰藉,抑或是那些难以言说的错过。或许,书中会描绘出车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背负着各自的梦想与忧愁,在同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共享一段短暂的时光。我想象着,在那些漫长的夜班火车上,人们如何打发时间,如何倾诉心事,如何在星光下寻找一丝慰藉。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部关于人生百态的缩影,它用铁道的线,串联起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生命的无奈与美好,以及时间赋予我们的一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那种略带复古感的暖黄色,就已经勾起了我内心深处一种莫名的怀旧情绪。我一直对那种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物件有着特别的偏爱,而“铁道时光”这个书名,更是直接击中了我的软肋。我想象中的故事,大概是关于一列老火车,在悠悠的岁月里穿梭,车厢里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故事,或喜或悲,在旅途中相遇,又在各自的站点告别。我期待它能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就像傍晚时分,夕阳将铁轨染成金黄,微风吹过,带来远方的气息。也许,书中会描绘出那些已经消失的火车站,那些承载了无数离别与重逢的站台,那些在车窗外掠过的熟悉又陌生的风景。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的厚重感,以及生命中那些细微却又刻骨铭心的瞬间。我尤其喜欢那种能够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描写,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但一定是真挚而动人。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封写给过去的信,一首用文字谱写的关于告别与怀念的歌,充满了温暖的 melancholic。
评分“铁道时光”这个书名,总让我联想到那些关于远方和梦想的隐喻。我总觉得,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象征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种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便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希望。我设想着,书中或许会有一个主人公,他/她乘坐着火车,踏上了追寻梦想的旅程。在这趟旅途中,他/她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故事,不断成长,不断蜕变。我期待作者能够描绘出那种在旅途中获得的顿悟,那种在与不同的人交流中所激发的思考,以及那种在面对挫折后重新振作的勇气。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部关于成长与蜕变的赞歌,它用铁道的轨迹,描绘出一条通往内心的成长之路,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与方向。
评分“铁道时光”,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画面感。我总是将它与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联系在一起,仿佛一首舒缓的乐章,在耳边轻轻回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在喧嚣都市中难得的平静。我设想着,书中或许会有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铁道旁生活的人,他/她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日复一日地看着火车从身边驶过,也看着四季的更替,岁月的流转。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种平凡生活中的诗意,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以及那种在静谧中获得的深刻体悟。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部关于生活哲学的散文诗,它用铁道的韵律,谱写出一曲关于生命与宁静的赞歌,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