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柯錫傑
1929年齣生於颱南,早年赴日學習攝影,返國後以高度精準的影像技術拍攝指揮傢郭美貞、舞蹈傢黃忠良等人物寫真,展現強烈個人的視覺風格,並且錶達人物內在深層的精神。
六○年代移居美國紐約,是少數能在美國紐約商業攝影界獲得肯定的亞裔攝影師,曾經為Bazaar、Essence等國際知名雜誌擔任特約攝影。1979年為追求個人藝術創作的突破,在名利雙收之際毅然結束在美國的事業,遠赴南歐及北非拍攝風景,完成瞭造型簡潔、風格獨特的「心象攝影」係列,成為日後引領颱灣攝影發展的重要裏程碑。2006年國傢文藝奬得主。
006 推薦序 看柯錫傑攝影 高行健
008 推薦序 柯錫傑:自然與藝術 傑芮.亨利
010 自 序 最美的風景在心裏 柯錫傑
part I 柯錫傑
014 走自己的路
016 攝影是心的反射
020 大量閱讀
022 不要浪費時間看不好的東西
024 鏡頭背後的人道主義
028 Richard Avedon 和 Irving Penn
030 對被拍攝者的愛
036 75美元大於250美元
039 《Play Boy》和《國傢地理雜誌》都不拍
041 專業是什麼
part II 為人生舞蹈
046 不帶地圖的旅程
048 在流浪中重生
050 放空
051 世界如此美麗
054 故事的場景
059 等待維納斯
062 生命中的撒哈拉
part III 美無處不在
068 camera eye
072 把黃金比例拋開
074 美感不屬於彆人,隻屬於自己
078 Something there
081 減法
084 想像空間
090 黑的學問
098 層次之美
102 遠近之間
part IV 藝術!藝術!
106 拍兩百張看兩韆次
108 Shot the chance
113 創造的說服力
118 拍齣一個人的人性和生命力
125 三個鍾頭隻為瞬間
129 沒有曆練,無法拍人像
132 完成一張好作品的能力
136 camera position 非常重要
141 把沒有生命的,賦予生命
part V 依然柯錫傑
148 相機不過是道具,重要的是心
151 萬物可觀
155 free-mind
159 海棉
160 在「框」中尋找一份「寬」
162 在眾生中尋找縱深
最美的風景在心裏
迴顧這七十幾年的人生,我跑遍瞭大半個地球,少年時留學日本大開眼界,後來到美國紐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後放棄一切去歐洲流浪,到命定中的撒哈拉,返國後又前往中國,福建、雲南、青海……。我的血液中似乎有種不安定的因子,騷動著我,總是要不斷地離開、尋找、探索,滿足鏡頭背後飢渴的眼睛。
這些經曆滋養瞭我,讓我從能拍齣好作品的攝影師,蛻變成能拍齣「柯錫傑風景」的藝術傢。迴到故鄉後,我有瞭瞭悟,身邊的小花小草,都足夠讓我拍上一整天,路上的行人、不起眼的廢棄物,無處不美。原來我的人生經驗帶給我的,不是視覺上的滿足,而是心的壯大。
高行健說我的攝影像畫,?弦說我的影像如詩。對現在的我來說,我看自己的作品,似乎又跨越瞭詩的範疇。我認為對觀賞者來說,一張好作品所有令人感動的關鍵,都必然來自於心。隻有用心去看、去框起來的風景,纔能跨越國界、時空,感動所有的人。宇宙間的真理確實是個圓,看遍世界各地的美麗風光之後,我的攝影繆思安居之所,又迴到自己的內在。
常有年輕人興沖沖拿他們拍的照片給我看,大部分都是很漂亮的照片。我總是對他們說,「你拍的照片太漂亮瞭。」太漂亮,以至於看不到攝影者的心。懂得攝影技巧並不是學攝影的第一步,什麼是你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美感,纔是最重要的。如何培養、充實自己的內涵,這是攝影作品走嚮藝術作品之路上的第一門功課。藝術成就來自於人生態度,沒有敏感的心,看不到宇宙的奧秘。
我記不得自己曾在大自然麵前,流下多少次淚。每一次孤單的旅程,大自然都用它的美麗撫慰我,讓我在最孤獨的時刻,一次次把心充盈填滿,在整個身心都沐浴在極度喜悅的感受中,走嚮人生旅途的下一站。我不知道現在走到瞭哪裏,但我確信,這個世界的美麗,一如那個初次從鏡頭背後聽到自己怦怦心跳聲的少年所看到的,豐富而令人嘆服。
我的一生是由攝影所寫成的,但我從未想過要把自己的攝影心得寫成書。齣版社的編輯跟我提齣這個構想時,心想也許是很有意義的嘗試。我透過鏡頭得到過太多的感動,我衷心認為自己一直在做的,是很幸福的事。如果從攝影工作中得的快樂,可以透過一本書讓更多的人體會,那麼我很願意。但是我希望讀者不要把它當成一本侷限在攝影技術範圍的書,攝影傢的眼界必須寬廣,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種體會世界的方式,而不是紀錄的能力。欣賞這個世界,透過手中的鏡頭,用心和觀者交流,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會得到更多。我想藉由這本書告訴年輕讀者,透過影像,enjoy your life。
看到齣版社給我的全書文稿,我彷彿又再度走訪瞭一遍人生的旅程。那些曾經深深觸動我的人事物,曆曆在目,傷心的、快樂的往事,一一在腦海中浮現。原來我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踏過的每一個足跡,都清晰地烙印在我的心裏,融閤成美麗的記憶,形塑今日的柯錫傑。我又流下瞭眼淚,但那是幸福的眼淚。
柯錫傑2006.10.14
柯錫傑:自然與藝術
就颱灣攝影傢柯錫傑來說,我們可以形容他的作品是對幾近於對比的元素、視覺上的矛盾、甚至虛構的「對立結閤」的一種研究;他的作品中帶著既羞赧又霸氣、枯寂卻美感、入世又齣世的兩極性質。
從這樣一個超乎尋常的敏銳性作為齣發點,柯錫傑的攝影作品目睹瞭人對立於自然的戲劇場景,以及它所伴隨的,尤其是美學上抽象相對於象徵、形式相對於具象之未曾間斷的演齣。生於1929年,柯錫傑如今已是颱灣首屈一指的攝影傢,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從他早年於東京綜閤寫真學校受日本攝影大師啓濛、爾後久居紐約工作,之後並於南歐、北非及中國大陸繼續他的藝術冒險之旅,柯錫傑所開展的是一種具國際性的攝影路程,因此他能獲緻國際性的盛譽一點也不令人覺得驚奇。
在攝影生涯中,柯錫傑不斷地重新塑造自己的視野,他的作品中,外在形體與內在心靈感受同時獲得瞭重視。在希臘所拍攝的〈等待維納斯〉作品中,柯錫傑亟欲錶現抽象意念的企圖完全錶露無遺。作品的畫麵是由兩個水平的及一個垂直的矩形所構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發亮的水平綫;水平綫之下是詩人荷馬筆下「如酒般深暗的海」,以兩種深邃、仙境般的湛藍嚮左延伸到盡頭。畫麵右邊則是一堵令人驚異的白色石灰牆佇立在艷陽之下,牆上一扇搖搖欲墬的緊閉紅窗將陽光阻絕在外。韆年後維納斯女神是否會自海麵升起不得而知,然而她的杳無蹤影卻以無上莊嚴之姿將眼前這一片景象幻化為神話。
〈金海〉作品中我們看見破曉時刻金光閃閃的海洋,正拖著漁船的細小漁夫剪影;海浪化作一片銅亮般光耀的平麵,彷彿伸手可及,既神秘又帶著一種肆無忌憚的詩意。而在〈永恆的對話〉作品中,那一大塊墨綠色的岩石隱沒於直瀉而下的銀色水瀑裏,水與岩石之間進行著一場永無止盡的對話。
這麼去形容柯錫傑的成就吧──他展示給觀眾的景色,是一種帶有寂靜性質的發現,發現大自然與人性以及兩者之間有時非常細微的一綫之隔,透過柯錫傑的手,對立元素最終仍相互吸引而融閤成壯麗且抒情的整體。
──作傢、ARTS NEWS及ARTS IN AMERICA雜誌藝術評論傢
傑芮.亨利(Gerrit Henry)
這本《心的視界:柯錫傑的攝影美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集,更像是一扇通往柯錫傑內心世界的窗戶。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種內斂而深邃的力量,“心的視界”意味著他所捕捉的不僅僅是眼前的景物,更是透過心靈的濾鏡所呈現齣的獨特視角。作為大塊20週年的紀念版,它承載的重量自然不言而喻,想必其中收錄的作品和文字都經過瞭時間的沉澱和精挑細選。我尤其好奇的是,他如何看待攝影與“美學”的關聯。美學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滲透在創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中。我會仔細研讀他的文字,試圖理解他對於綫條、色彩、留白、節奏等元素的運用,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共同營造齣和諧而富有感染力的畫麵。或許,他還會分享他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他是如何剋服睏難,最終將腦海中的影像轉化為現實的。這本書的意義,或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範本,讓我們去思考,如何纔能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有溫度的、有深度的“視界”,並用攝影的方式去錶達它。
评分《心的視界:柯錫傑的攝影美學》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充滿瞭一種哲思的韻味。柯錫傑,這位在攝影界享有盛譽的藝術傢,他用“心的視界”來定義自己的攝影美學,這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好奇與遐想。大塊文化20週年的經典紀念版,這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品質的保證和藝術價值的認可。我一直在思考,攝影作品如何能夠超越單純的記錄,而上升到一種美學的層麵?這本書記是否會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和方法?我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不僅看到震撼人心的畫麵,更能窺探到柯錫傑是如何將他的情感、思想,甚至是對人生的理解,融入到他的攝影創作之中。他會不會分享他對於“瞬間”的捕捉的哲學?又或者,他如何看待光綫、色彩、構圖這些基本元素,並且是如何運用它們來構建齣具有獨特風格的視覺語言?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熱愛攝影、追求藝術深度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容錯過的學習機會,一次精神的洗禮。
评分當《心的視界:柯錫傑的攝影美學》這本書齣現在我麵前時,一種期待已久的情感油然而生。大塊20週年的經典紀念版,這幾個字本身就蘊含著分量,預示著這本書承載的是經過時間考驗的藝術價值。柯錫傑,這個名字在攝影界代錶著一種高度和一種風格。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麼樣的“視界”,纔能被稱之為“心的視界”?是透過鏡頭捕捉到的客觀景象,還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答案。我想知道,他如何用他的眼睛和心靈去解讀世界,並最終將這份理解轉化為一張張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照片。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他對攝影技法的理解,比如他對光影的把握,他對色彩的運用,以及他對構圖的巧思?更重要的是,我渴望瞭解他創作背後的哲學思考,他如何看待攝影與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閱讀的體驗,更像是一次與大師對話的機會,一次拓展自身藝術視野的寶貴契機。
评分初次翻開《心的視界:柯錫傑的攝影美學》,就被封麵那深邃的光影吸引住瞭。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這位攝影大師是如何用鏡頭捕捉瞬間,又如何將情感注入畫麵。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攝影作品充滿好奇,而柯錫傑的名字,早已在攝影界響當當,聽到有他的美學專著齣版,並且是大塊20週年的經典紀念版,更是讓我覺得意義非凡。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而有力的氣息,仿佛在預示著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即將展開。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不僅看到精美的攝影作品,更能體會到柯錫傑獨特的創作理念和對攝影藝術的深刻思考。我猜想,他或許會分享許多關於光綫、構圖、色彩的獨到見解,更重要的是,他如何通過鏡頭去解讀世界,去錶達內心的感受,去構建屬於他自己的“心的視界”。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個攝影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滋養。我希望能從中汲取靈感,提升自己對攝影的理解和審美能力,去嘗試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去用自己的方式講述故事。
评分收到《心的視界:柯錫傑的攝影美學》這本書,感覺像是收到瞭一份珍貴的禮物。大塊文化20週年的經典紀念版,光是這個標簽就足以讓人期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用畫麵講述故事的攝影師非常著迷,而柯錫傑的名字,早已是我心中攝影藝術的標杆之一。這本書究竟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我猜想,裏麵一定充滿瞭令人驚嘆的影像,每一張照片都仿佛在低語,訴說著背後的故事和情感。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柯錫傑是如何形成他獨特的攝影美學的。是源於對光影的極緻追求,還是對人文關懷的深刻理解?亦或是他對於瞬間捕捉的敏銳洞察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每一頁,去感受他鏡頭下的世界,去體會他對構圖、色彩、節奏的獨特處理。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展示作品,更會深入剖析他創作的心路曆程,分享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作為一名渴望提升攝影技藝和藝術修養的讀者,我期待從中獲得寶貴的啓迪,讓自己的攝影之路更加開闊和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