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舌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
第一节 有趣的舌表面结构
第二节 舌苔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节 舌苔、舌质的变化反映人体内部的变化
第二章 舌、 苔、 舌下络脉的诊察方法
第一节 舌的诊察
第二节 苔的诊察
第三节 舌下络脉的诊察
第三章 不同舌苔、舌质形成的基本原理与临床意义
第一节 白苔多表现为轻病
第二节 黄苔说明症已入?
第三节 黑苔多见危重症
第四节 腻苔、厚苔应该调整脾胃
第五节 剥苔要排毒滋阴
第六节 淡白舌表示体内虚寒
第七节 红绛舌表示体内热盛
第八节 青紫舌说明体内有淤积
第四章 望舌诊病
第一节 望舌辨体质
第二节 望舌识疾病
第五章 望舌调整饮食
第一节 不同体质类型的饮食宜忌
第二节 不同病症的饮食宜忌
望舌诊疗彩色图
前言
一般医生看病,都要叫病人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如果是中医,那看得就更仔细了。有时候,医生在问过病情,看过舌头以后,就可以告诉你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这就是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舌诊」的诊断方法。当然,有时候还需要再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检查,才能得出更为正确的判断。
由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在观察舌苔、舌质等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望舌可以对临床辨证提供翔实的辨证依据(望舌诊病);望舌有助于体质类型的判别(望舌辨体质);望舌有助于处方用药的选择(望舌用药);望舌可以指导饮食的调配、菜谱的制定(望舌定食)等。
这些知识除了对临床医生(包括一些对中医不太了解的西医师)在诊断疾病时十分重要外,对于一般民众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使广大读者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加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应用于养生、保健和防病,在疾病治疗时,主动配合医生,以便取得更好的疗效。
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望舌的方法、中医舌诊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舌诊研究的成果,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家,透过一定数量的图片展示,让大家能够更形象地接受这些知识和经验,为自身的健康和长寿服务。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热爱和关心中医舌诊的人士和一般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市民群众,所以这是一本有一定深度的科普图书;同时也可供希望了解中医舌诊的西医临床医师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参考。
戴豪良
这本《望舌诊疗图解》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让人好奇。我一直对中医的望闻问切很感兴趣,尤其是“望”的部分,觉得舌头这个小小的器官承载了身体太多信息,真是神奇。我平时也关注一些养生类的公众号,偶尔会看到一些关于舌苔颜色的介绍,比如黄苔代表热,白苔代表寒之类的,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很多时候也分不清具体是什么样的黄,什么样的白。而且,光靠文字描述,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那个样子,尤其是那些比较细微的差别。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通过大量的图片,把不同舌象清晰地展示出来,并且详细解读每种舌象背后可能对应的病症,最好还能给出一些日常的调理建议。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简单地列出舌苔的颜色和形状,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舌头与身体其他脏腑的联系,比如舌尖对应心脏,舌根对应肾,等等。如果能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的舌头作为案例,那就更好了,这样能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更容易对照自己的情况,也更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我设想,这本书应该是一本非常实用、易懂的工具书,可以放在手边,随时翻阅,就像一个贴身的中医顾问一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为就医提供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医的“望”诊法,特别是“望舌”的精妙之处深感着迷。《望舌诊疗图解》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常常在想,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但又有多少人会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呢?它就像一面映照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镜子,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我渴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这扇了解身体内在的窗户。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各种舌象,比如舌苔的颜色、厚薄、质地,舌头的形状、大小、光泽等等,更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种舌象背后所代表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可能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联。如果书中能包含大量的典型舌象图片,并配以精准的文字描述和专业的解读,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想象着,在阅读这本书时,我能够对照着书中的图片,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然后根据书中的指导,去初步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不仅能增强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也能在就医时,更清晰地向医生描述我的症状,从而获得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成为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将医学知识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都非常着迷。《望舌诊疗图解》这个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深知,舌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很多内部的变化,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准确解读这面“镜子”里的信息,确实存在一定的门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用大量高质量、多角度的舌象图片,将那些抽象的医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我希望书中不仅能展示不同颜色、厚薄、质地的舌苔,还能呈现出舌头的形态、齿痕、裂纹等特征,并且对每一种特征进行详细的解读,说明其可能与哪些身体状况相关。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掌握望舌的基本技巧,从初步判断到深入理解,最终能够更好地关注和管理自己的健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带领我探索舌诊的奥秘,让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入浅出讲解复杂知识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望舌诊疗图解》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具备了这样的潜力。我个人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非常感兴趣,尤其认为舌诊作为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然而,很多时候,我所接触到的关于舌诊的知识都比较碎片化,要么过于专业,普通人难以理解,要么过于简单,流于表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视角,通过详实的图解,帮助我理解不同舌象的含义。我希望书中的图片不仅清晰,而且能够展现出不同舌象的细微之处,例如舌苔的分布、舌头的裂纹、舌底的青筋等等,并且配以专业的解释,说明这些细微之处所代表的病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将舌诊与具体的病症紧密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通过观察自己的舌头,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己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方便普通读者学习和应用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读了《望舌诊疗图解》的简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的舌头图片,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仿佛一场舌尖上的视觉盛宴。我一直觉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隐藏着健康密码,而舌头,作为我们感官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承载的信息量无疑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瞥一眼自己的舌头,然后就匆匆带过,根本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在向我们“诉说”着身体的秘密。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详尽的图文对照,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学会解读这些“舌象”。例如,当舌苔出现焦黄、干燥时,是意味着内火过旺,还是身体缺水?当舌头边缘出现锯齿状,又暗示着什么?我希望书中不仅有这些现象的描述,更能解释背后的病理机制,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与不同舌象相对应的食疗或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让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及时采取行动,改善健康状况。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认识身体、呵护健康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