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网罗了国内外科医学各领域的专家,撰写的内容包括:脑神经外科、心脏血管外科、胸腔外科、一般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等等。根据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外科医师必备的基本概念,归纳整而成本书。我们由地衷感谢各位作者,于撰写此书时,所付出的辛劳。他们都是台湾外科医学中,于该领域之执牛耳者,为了台湾医学教育的普及,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外,他们拨出休闲时间来完成这项吃力的任务,其精神实令人感佩。
序
全书作者简介
目 录
全书目录(本册除外)
第1章 疝 气
第1节 腹股沟疝气
第2节 股疝气
第3节Bassini’s及其他腹股沟疝气修补术
第4节 腹股沟疝气内视镜修补术
第5节 滑动性腹股沟疝气
第6节 上腹部疝气
第7节 脐疝气
第8节 Spigelian疝气(外侧腹壁疝气)
第9节 腹壁间疝气
第10节 造?处疝气
第11节 腰部、闭孔、坐骨、会阴疝气
第12节 切口处疝气
第13节 Richter氏及Littre氏疝气
第14节 小儿疝气与阴囊水肿
第2章 小儿外科
第1节 小儿外科基本通则
第2节 颈部病灶
第3节 唿吸系统
第4节 食 道
第5节 胃肠道
第6节 消化管道重复症、梅氏憩室、肠间膜囊肿
第7节 赫什朋氏病
第8节 肛门直肠畸型
第9节 儿童胆管及良性肝疾病
第10节 腹壁缺陷
第11节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及性别异常
第12节 恶性肿瘤
第13节 创 伤
第3章 耳鼻喉及颅底疾病
第1节 耳部之外科疾病
第2节 鼻与鼻窦的疾病
第3节 喉气管食道疾病(上)-小儿常见喉气管异常及气道异物
第4节 喉气管食道疾病(下)-喉部疾病
第5节 颅底疾病
第4章 口、舌、上下颔、唾腺
第1节 解剖胚胎学
第2节 先天性疾病
第3节 口、舌、颔骨及唾腺之外伤
第4节 头颈部及唾液腺肿瘤
第5章 神经外科学
第1节 颅内瘤
第2节 脑血管疾病外科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型
自发性脑出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第3节 嵴髓损伤之处置
第4节 头部外伤
第5节 小儿神经外科学
第6节 内视镜交感神经切除疗法
手掌多汗症的电视内视镜交感神经切除疗法
儿童手汗症的治疗
头脸多汗症的经胸内视镜交感神经切除疗法
脚汗症的最新疗法:经后腹腔内视镜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电视内视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其他临床应用
第7节 三叉神经痛之经皮热凝疗法
第8节 颜面痉挛症之经皮热凝疗法
第9节 雷射手术
雷射手术之临床应用
雷射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经皮雷射椎间盘减压术
第10节 脑瘤与基因
第11节 脑部功能定位
第12节 嵴部病变外科治疗
第6章 女性生殖器官
第1节 女 阴
第2节 阴 道
第3节 子宫颈
第4节 子宫体
第5节 输卵管
第6节 卵 巢
第7章 男性生殖器官
第1节 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第2节 阴茎疾病
先天性阴茎疾病
后天性阴茎疾病
尿道下裂
阴茎癌
第3节 睪丸疾病
先天性睪丸疾病
后天性睪丸疾病
睪丸癌
第4节 副睪丸、精索及阴囊疾病
第5节 输精管、储精囊疾病
第6节 阴茎持久性勃起异常
第7节 射精功能失调
第8节 男性不孕症
第9节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第8章 泌尿系统
第1节 尿路上皮肿瘤之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第2节 尿路上皮细胞癌外科疗法的原则及进展
第3节 表浅性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外科治疗
第4节 侵犯性膀胱癌之手术治疗
第5节 台湾乌脚病流行区的尿路上皮癌
第6节 尿路结石之流行病学
第7节 肾绞痛的治疗
第8节 尿石病人之药物治疗及饮食治疗
第9节 输尿管结石的处置
第10节 体外电震波碎石术
第11节 女性尿道症候群
第12节 应力性尿失禁之原因及分类
第13节 膀胱迫尿肌功能异常之治疗
第14节 间质性膀胱炎
第15节 肾脏钝挫及穿刺损伤
第16节 手术性(人为性)输尿管伤害
索 引
国内医学教育使用之教材除少数课程外,向来偏重英文原版书籍。採用英文教材,固然可以让国内医学教育易于与国际-特别是与英美医学接轨,对于医学生或医师英文能力之提升、研究成果之发表、国际之交流均有所助益;然而,使用英文书籍难免造成学生吸收之困难,并因而影响学习之效果。更重要的是,各类疾病都可能拥有一些本土的特性,而一些本土特有的疾病更易于被外国医学界所忽略,即使纳入其教材,叙述亦往往难以详尽确实。因此发展本土性的医学教材书籍,将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提昇医学水准,并促进本土医学之发展。
留学日本期间,发现日本医学教科书或期刊相当丰富,医学上一旦有任何新的发展出现,很快的就会有相关日文书籍出版,对于日本医学生及医师们教材之取得及学习上的方便性深深感到羡慕。反观国内,或许由于医学生及医事人员的总人数不够庞大,一直难以刺激中文医书之蓬勃发展。二十多年前,本人曾参与林天祐教授主编之「基本外科学」及「一般外科学」之执笔,该套「中华外科学全书」于民国七十二年初版,距今已将近二十年,这些年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可谓突飞勐进、一日千里,诸如电脑断层、核磁共振诊断方法之应用,器官移植、内视镜手术之进步,乃至资讯科技、分子生物学之不断推陈出新,让现代医学呈现崭新的面貌,因此契合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套外科医学教材之出版遂成刻不容缓之要务。
由台湾外科医学会筹划、李俊仁教授领导主编、多位国内外科学界菁英共同执笔的「实用外科学」,在经过了数年的努力终于要出版了,教科书的编着较之学术论文之写作往往更为艰辛费时,执笔者不但要对疾病的整体轮廓有所了解,对该疾病的最新状况有充分的认识,更必须对未来的可能发展有所掌握,因此必须要有深厚的学术基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况且近年智慧财产权意识高涨,执笔者之用辞取材更必须格外用心。当此书即将出版之际,借此对李俊仁教授及所有执事者敬致敬佩与恭贺之意,相信本丛书出版对国内「外科医学教育」的学习效果之改善、水准之提升将有莫大的助益,在促进我国外科医学国际化的同时,亦将有助于本土化之落实。
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陈维昭
2002年1月
有鉴于近年来,外科医学知识与手术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台湾外科医学会集国内外科医学界数百位学者专家智慧及经验之精华,汇编「实用外科学」一书,内容配合时代的潮流,全书六十二章,约近三千页,可谓先进且完整。
科学的中文化与本土化,已蔚为趋势,综观国内的医学教育,向来以外文书籍为教学蓝本及医学知识之主要来源,缺乏一本先进且充实的中文版外科学教科书,以致使得初学者学习的困难度增加。本书把外科医学艰深难懂的知识,和尖端先进的手术技术,首次以通俗易懂的本土语言表达出来,并辅以详细的图表解说,将丰富的外科医学知识,鉅细靡遗的传承给后学者,着书立说之功,将永垂不朽。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探讨外科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举凡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外科病人的照护,无菌观念与手术操作,乃至于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与现代冶疗方法,例如:内视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手术等,也多所着墨。本书除供医学系学生研读,并提供外科医师进修参考之外,亦可供其他医疗相关人员及社会各界对外科医学有与趣人士之阅览,兼具教学与传递知识之全方位功能,堪称为一部最现代化,最完备的外科医学教科书。
台湾外科医学会在历任理事长卓越领导与全体会员鼎力支持之下,经历数十个寒暑,胼手胝足,戮力经营,斐然有成…。如今更集合学会内各路英豪,学者专家,贡献其专业知识与执业经验,群策群力,汇编成此一巨着,本人除了对所有参与着作的先辈同仁们,表达诚挚的敬意外,并深感与有荣焉。
本书之编撰,要特别感谢总编辑李俊仁教授之策划以及编辑部的伙伴不辞辛苦,全力以赴,才能完成此伟大的工作。期望借此套中文化的教科书能随着外科医学教育的扎根,留给后进莘莘学子们学习的楷模与典范。
台湾外科医学会理事长 洪纯隆
2001年12月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封面的配色和字体选择都显得相当专业,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学术读物。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会过于粗糙也不会太滑,阅读起来很舒适。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一些复杂手术的讲解方式,作者用了很多图表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把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手术步骤分解得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尤其是关于腹腔镜手术的部分,图片非常写实,角度也很刁钻,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有时候看一些医学插画,会觉得过于简化或者不准确,但这本《实用外科学-各论二》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每一张插图都仿佛把真实的手术室搬到了眼前,让我能更深入地掌握手术的解剖关系和操作要领。而且,书里对于术后并发症的讨论也相当详尽,并且提供了不少预防和处理的建议,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经验分享。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放在案头的参考书,无论是在校的医学生,还是已经执业的医师,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外科医生,从业多年,阅书无数。对于《实用外科学-各论二》,我只能说,这是一本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它的内容涵盖了外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几个分支,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一些前沿手术技术的介绍,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还分析了它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新技术的医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此外,书中对于围手术期管理的讨论也相当细致,包括了术前评估、术中监护、术后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方面,作者也分享了不少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经验,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难以找到的宝贵财富。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向我们传授毕生的临床智慧,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实用外科学-各论二》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比较枯燥。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是列举手术方法,更会深入分析每种手术背后的原理,以及不同选择的优劣之处。比如,在讲到某个特定脏器的手术时,他会先回顾该脏器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再讲解几种主流的手术方式,并详细对比它们的适应症、禁忌症、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让我能够更扎实地理解知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穿插了很多临床上的真实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生动具体,能够帮助我们这些新手更快地成长,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而且,书中提到的参考文献也都很有分量,都是医学界权威的期刊和著作,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信服。偶尔碰到一些特别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根据参考文献去查找更深入的资料,这本《实用外科学-各论二》就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不断探索医学的深度。
评分我是一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年轻外科医生,平时工作忙碌,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所以,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参考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用外科学-各论二》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部分,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于一些罕见病和疑难杂症,作者列举的鉴别要点非常到位,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锁定可能的病因,避免误诊。另外,书中对于微创手术的介绍也相当详尽,包括了不同术式的操作技巧、器械选择,甚至连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处理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我尤其喜欢的是,它在讲到某种手术时,会附带一些术前评估的 checklist,以及术后随访的建议,这些细节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很人性化,重点内容会用加粗或者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方便我们在快速浏览时抓住核心信息。总的来说,这本《实用外科学-各论二》就像我的“随身手术指南”,随时随地都能从中找到所需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在医学院读书的学生来说,《实用外科学-各论二》简直就是一本“救命书”!很多同学在学习外科的时候,都会被那些复杂的手术器械和眼花缭乱的操作步骤搞得头晕。但是,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高质量的插图和示意图,把那些高难度的手术讲解得明明白白。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经典手术时,会追溯手术的历史发展,以及不同技术演进的逻辑,这让我们在学习具体操作的同时,也能对整个学科的进步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于每一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解释也相当到位,不会过于晦涩,能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某种手术,以及手术的目的是什么。我常常会把这本书带到图书馆,在看文献或者做实验之前,先翻阅一下相关的章节,巩固一下基础知识。有时候,我会把自己觉得特别难懂的部分,拿来和同学一起讨论,发现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都很高,都觉得它帮助我们克服了学习外科的很多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