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找到花的地方採花,在沙漠里发现美丽的白骨,我也捡起来带回家。」
欧姬芙的画,主题是花,是骨头,是泥砖屋。
作者成寒在美国西南部念了五年书,不知不觉间,她几度走在了欧姬芙的画作背景里,
看到的是花,是骨头,是泥砖屋,还有那沙漠,一片干燥寂静、空无一人的沙漠,欧姬芙在这里作画四十年。
欧姬芙的画,予人一种「纯净」的感觉,不含半丝杂质。你也许曾在美术馆、画册或卡片里,欣赏过她的画,无论主题是沙漠、花卉、抽象或兽骨。她的画往往只用少数几种颜色,表现形式简单,可是深具原创性,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欧姬芙生前不爱露脸,并且注重隐私,从不化妆的她,甚至不在画上签名,顶多在画的背面签上名字缩写--OK。她一生的大半光阴在新墨西哥州沙漠里隐居,遗世独立,使关于欧姬芙的传说更添几分神祕。
成寒以艺术探索者和旅人的角度,透过文字和大量图片,为读者揭开欧姬芙创作的神祕面纱。
《花.骨头.泥砖屋》是成寒的艺术之旅。
作者简介
成寒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士、硕士。喜新厌旧,最怕重覆。不爱收藏东西,除了回忆。
着作及译作
★成寒之旅──
《方塔回旋梯──推开文学家的门2》(时报)
《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时报、北京三联书店)
《推开文学家的门》(天培、北京作家)
《花.骨头.泥砖屋──走近欧姬芙》(广东花城)
★成寒品味──
《大诗人的声音》(联经)
《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哲学》(联经)
成寒英语有声书──
《成寒英语有声书6-圣诞礼物》(时报)
《成寒英语有声书5-一语动人心》(时报)
《成寒英语有声书4-推理女神探》(时报)
《成寒英语有声书3-尼斯湖水怪之谜》(时报)
《成寒英语有声书2-灵媒的故事》(时报)
《成寒英语有声书1-绿野仙踪》(时报)
《躺着学英文3─打开英语的宽银幕》(时报)
《躺着学英文2─青春、英语、向前行》(时报、北京作家)
成寒翻译作品──
《小错误,大发明》(健行)
《林徽音与梁思成──一对探索中国建筑的伴侣》(时报、上海文艺)
《流动的飨宴──海明威巴黎回忆录》
成寒网站-www.chenhen.com
演讲邀约-02-23087111 时报文化企画部
源起
第一章 走入欧姬芙的画里
传奇一生
魅力不死
第二章 那一年,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开始通车
画室里的女王
竞争激烈
塞尚带来的启示
第三章 291 艺廊
没有比花更难画的
丢掉画笔近四年
窗外是无限的风景
德州的天空是如此蓝
画出心中的感动
291艺廊
第四章 神祕女子写真集
摄影师的缪司及模特儿
花的暗示
发现摄影的魅力
《照相作业》问世
捕捉欧姬芙的影像
超级推销员
第五章 放大的花、纽约城景
第一次个展
缩小了的宇宙
摩天大楼
放大的花
神祕的能量
第六章 魅惑之地
令人心跳的地方
陶斯的女人
玉米舞
D.H. 劳伦斯
撞见劳伦斯的情色画
「一个美国地方」
抢夺劳伦斯的骨灰
捡拾骨头
感情之死
第七章 幽灵牧场
牛头骨趴在大石头上方
远方
曼陀罗壁画
她是印地安人吗?
第八章 圣诞夜在圣塔菲
圣诞夜如梦似幻
第九章 阿必Q
内院的那道黑门
泥砖屋有几种颜色?
发现阿必Q
梦想中的泥砖屋
住的地方越空洞越好
画迷来访
人生才刚开始
第十章 八十岁的时尚模特儿
名气vs.私密
养生之道
最大的画
时尚模特儿
第十一章 雅各之梯
魔幻螺旋梯
眼前是一片黑暗
精神指引
放弃发号施令的权利
「与璜的一天」
揭开神祕的面纱
第十二章 罂粟花
璜的结婚
时尚大亨造访
千条万条发丝,飘浮在水面上
死神的脚步逼近
尾声
附录1-欧姬芙重要大事年表
附录2-欧姬芙画作索引
附录3-新墨西哥景点导览
附录4-延伸阅读
《花.骨头.泥砖屋:走进欧姬芙画里的世界》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作者的写作方式相当大胆,它并没有遵循传统的传记写法,而是将欧姬芙的作品作为出发点,层层剥茧,直至触及艺术家本人最深处的灵魂。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花”的解读。欧姬芙笔下的花,不再是寻常的娇艳欲坠,而是被放大、变形,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近乎神秘的生命力。作者通过对这些花朵的描绘,探讨了女性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在父权社会下,女性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来寻求自我认同和解放。而“骨头”的意象,则更是将作品推向了哲学的高度,关于生与死、虚无与存在,在欧姬芙的手中,这些冰冷的骨骼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诗意。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每一页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但所有这些变化,最终都指向了那个独特而迷人的欧姬芙。这种解构与重构的写作手法,让我对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花.骨头.泥砖屋:走进欧姬芙画里的世界》,让我对“艺术家的工作室”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并非仅仅是艺术家创作的物理空间,更是他们思想、情感以及生命历程的交汇点。作者将欧姬芙的多个居所,无论是纽约的公寓,还是新墨西哥州的幽灵牧场,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其中。我能感受到她在这些空间里的孤独、思索、创作的激情,以及与周遭环境的互动。尤其是在新墨西哥州,那片荒凉而壮丽的土地,是如何一步步渗透进她的艺术血液,成为她永恒的灵感源泉。书中关于她如何从大自然的元素——土壤、岩石、植物、动物的残骸中提取创作的母题,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引述,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欧姬芙的艺术哲学。这种“留白”式的叙述,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探索欲望,让我主动去思考,去感受。
评分《花.骨头.泥砖屋:走进欧姬芙画里的世界》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图”之书,但它又远不止于“读图”。它不仅仅是对欧姬芙画作的视觉解读,更是对其生命轨迹、内心世界以及艺术理念的一次深刻挖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泥砖屋”这个意象的阐释。这不仅仅是她居住的环境,更是她艺术创作的基石,是她与大地连接的象征。那些质朴而坚韧的泥砖,就像她本人一样,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作者巧妙地将抽象的艺术符号与具体的物质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欧姬芙绘画中各种元素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她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对于生命、自然、以及女性存在的深刻思考。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独特,它并非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种多角度、跳跃式的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思维迷宫,但每一个转角,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启示。这种打破常规的写作方式,反而让我更加投入,更加渴望去揭开欧姬芙艺术世界的层层帷幕。
评分初读《花.骨头.泥砖屋:走进欧姬芙画里的世界》,我便被一种独特的叙事氛围所吸引。作者并非直接评论欧姬芙的画作,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她所描绘的那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世界。我尤其惊讶于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艺术理念转化为具象的场景和故事的。书中对欧姬芙生活地点的刻画,诸如她定居的幽灵牧场(Ghost Ranch),那些被风化侵蚀的砂岩地貌,与她作品中常见的苍凉、辽阔的背景形成了完美的呼应。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物质层面的描绘,而是深入挖掘这些景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欧姬芙独特的艺术视野。当我读到她如何将沙漠中的动物骨骼视为生命循环的象征,并赋予它们一种超越死亡的静谧之美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她作品中那股原始而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从艺术史的宏大叙事出发,而是从一个“走进”者的角度,用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与欧姬芙本人以及她的创作进行“交流”。这种亲切感让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这场艺术的盛宴之中。
评分这本《花.骨头.泥砖屋:走进欧姬芙画里的世界》真是让我惊艳!我一直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这一点。它并没有流于对欧姬芙作品的简单罗列和分析,而是巧妙地将我们带入了她生活的环境,感受她笔触下的灵魂。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新墨西哥州旷野的干燥气息,看到戈壁上被烈日炙烤的骨骼,感受到泥砖房在夜晚降临时的静谧。书中对欧姬芙早年经历的细致描绘,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女性蜕变成一位独具风格的艺术家,这一过程的艰辛与坚持,让人由衷地敬佩。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那些关于她的童年、她的求学、她的爱情,甚至她与摄影师斯蒂格利茨之间复杂的关系,都通过生动的文字跃然纸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她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的部分,那些放大到极致的花朵,那些象征生命与死亡的骨骼,它们在欧姬芙的眼中,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承载着深刻情感与哲思的载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绘画,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艺术、关于女性力量的探索之旅,让我对这位传奇女画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