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傢全集」推嚮德國浪漫主義的高峰
探索菲特烈沉鬱敏感的性格、空靈孤寂的繪畫風格
和從中結晶而成的浪漫主義繪畫藝術
十九世紀初,當浪漫主義由文學蔓延至音樂、繪畫和建築,以主觀感受和叛逆精神衝破古典風格的中規中矩時,來自德國小海港的菲特烈正在大學美術係摸索自己的藝術方嚮。在浪漫主義的洗禮下,菲特烈逐漸憑著對風景的敏銳感受力,用畫筆引齣眼前所見各種景色——森林、山巒、海岸與雪地——所召喚的情感,描下一幅幅孤寂、靜謐、充滿冥思意象的風景畫。
本書以菲特烈的浪漫派齣身為始,追溯畫傢如何在個人氣質的引導下,開闢齣具空靈風格的繪畫語言,而成為德國最主要的浪漫派風景畫傢。其充滿氣氛的畫作,不僅對應著畫傢獨特的心理風景,更映證瞭歌德為浪漫主義揭竿時所言:「感情勝於一切!」
前言
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的生涯與藝術
● 歐洲浪漫主義藝術
● 德國新古典與浪漫風景畫
● 德國最大的浪漫風景畫傢菲特烈
● 齣生格萊弗斯瓦德
● 哥本哈根求學時期
● 定居藝術之都德勒斯登
● 開始創作油畫與完成〈特辰祭壇畫〉
● 畫作〈海濱僧侶〉及〈橡樹林中的修道院〉
● 雷森格比哥之景,愛國意識之畫與哥德式教堂幻象
● 娶卡洛琳.綳麥為妻
● 畫有人物的風景
● 陰沉與寜靜和諧之景
● 超凡與慘烈之景
● 後期生命,內心與藝術的變化
● 友人描述、描繪的菲特烈
● 同代人談菲特烈的藝術與後人的再發現
卡斯巴.大衛.菲特烈年譜
前言 何政廣
卡斯巴.大衛.菲特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是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繪畫大傢。德國風景畫嚮來受到忽略,但近數十年來因為繪畫史觀的改變,促使德國浪漫主義繪畫受到高度評價,浪漫主義風景繪畫隨之受到重視。風景畫的對象是有生命的大地,藝術傢以最深沉的目光描繪山榖、岩壁、湖泊、沼澤、平原和花草植物,觀察強烈、無限相互交錯的大地生命活動,創作齣具有一種特殊性格與錶現大地生命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刻畫齣萬象繽紛的生命體。菲特烈的繪畫作品,即是如此深具浪漫主義對萬物生命的特有詮釋方式。
菲特烈1774年9月5日齣生於波羅的海沿岸的瑞典領地(現屬德國)的港都格萊弗斯瓦德。傢族是新教徒,父親經營肥皂製造。小時候,母親、弟弟即死去。1794年進入丹麥的哥本哈根美術學校,1798年移居德勒斯登。以北方德國為中心的旅行作畫,確立瞭他獨自一格的風景畫。1816年他成為德勒斯登皇傢美術學院會員。1818年結婚,1835年61歲時,腦齣血引起手足不自由,其後即無法從事油彩畫的創作。1840年5月7日去世,享年66歲。
菲特烈的麵孔蓄著金色落腮鬍,身材瘦削,操著濃厚的低地德語,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他的浪漫寫實風格繪畫,卻顯齣一派寜靜平和的精神性,隱含德國民族的藝術特質。菲特烈和他同時代的許多德國哲學傢、詩人、音樂傢如黑格爾、貝多芬、謝林、施萊格爾兄弟一樣,都生長在劇烈變動的時代,充滿著期待與矛盾形成的希望與幻滅,世態牽引著他們凝視幻化不拘的世間。菲特烈的繪畫主題因而往往錶現齣令人意外的創新風貌。例如他的油彩代錶作〈山上十字架〉,顯示他強烈試圖改變基督宗教貫有的神像學,以太陽光芒象徵著神,竪立十字架的岩石錶示堅定的信仰,橡樹錶示投射到十字架上的信仰,意味人類的希望,畫中的要素簡化到極限。這種錶現手法也影響瞭後代的畫傢。
菲特烈的名畫可舉齣:〈橡樹林中的修道院〉、〈孤獨的樹〉、〈生命三階段〉、〈窗前女子〉、〈在帆船上〉等。〈在帆船上〉畫齣側斜的船桅,船身畫得細膩逼真,霞光下遠方浮現宏偉建築,雲彩變化多端,空氣感十足,船上人物載浮載沉,使人感到一種詭異的不安定感。〈窗前女子〉描繪「後姿的人物畫」,在幾何學的窗邊暗褐室內,畫中女性倚窗眺望明亮的戶外景色,反映希求精神的解放。畫中場景為麵嚮德勒斯登近郊易北河的畫傢自己的住傢。〈生命三階段〉是他晚期代錶作,像是自己生命的寓言,以幼年、中年和老年的人物投射齣生命的象徵性,畫中齣現瑞典國旗,顯示一種希望(瑞典是拿破崙稱霸歐洲時,足以抗拒入侵的國傢),圖中的老人即是畫傢自己,雖然夕陽西下,卻對新時代充滿瞭無限的憧憬。菲特烈作品的靜謐美感與對自然的細膩寫實,就可從這幅畫充份感受得到。
這本《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的齣版,對於許多和我一樣,熱愛藝術,渴望在生活中尋找心靈慰藉的颱灣讀者來說,絕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一直認為,藝術能夠跨越語言和地域的界限,觸動人類最普遍的情感。《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所呈現的,正是這樣一種超越時代的藝術力量。他筆下的世界,充滿瞭孤獨、沉思,但也蘊含著希望和對未知的探索。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菲特烈藝術作品背後的情感驅動力,以及他如何通過繪畫來錶達他對生命、對宇宙的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這樣的藝術作品,能夠讓我們慢下來,去感受,去思考,去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展現自然宏偉壯麗,又同時傳遞齣深刻情感的作品情有獨鍾。《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這本書,我想必然能夠滿足我的這份期待。菲特烈,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氣場。他的風景畫,總是在提醒著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麵前是多麼渺小,但同時,我們的內心卻又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菲特烈作品中的“崇高感”是如何被營造齣來的,那些迷霧、雲海、孤寂的山峰,它們是如何共同作用,激發觀者內心的敬畏之情?同時,我也好奇他筆下的那些人物,為什麼總是顯得那麼孤獨,那麼渺小,他們是否是藝術傢自身內心世界的投射?這本書,我相信能為我帶來一次深刻的精神旅程。
评分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欣賞菲特烈的作品,需要一種特定的心境和解讀能力。《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通往這種理解的鑰匙。我一直對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所經曆的掙紮、思考和頓悟很感興趣。書中是否有關於菲特烈創作理念的詳細闡述?他是否曾有過創作的瓶頸期?又是如何剋服的?我想瞭解他如何平衡對自然細節的觀察與對宏大敘事的錶達。他的作品中那些看似簡單的構圖,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匠心獨運?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他創作技法的細節,比如他對色彩的運用,他對筆觸的處理,這些都能幫助我更近距離地感受他的創作過程,也更能欣賞到他作品的精妙之處。
评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位藝術傢,就不能僅僅停留在他的作品本身,更要深入瞭解他的生平、他的時代背景,以及那些塑造瞭他藝術靈魂的經曆。《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這本書,據說就為我們打開瞭這樣一扇窗。我渴望瞭解這位大師是如何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孕育齣如此寜靜緻遠的藝術風格。他是否曾獨自漫步於阿爾卑斯山脈,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他是否曾經曆過情感的波摺,並將那些深沉的思緒傾注於筆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他創作中的那些標誌性元素,比如雲霧的運用,光影的處理,以及那些常齣現的渺小人物形象,它們究竟承載著藝術傢怎樣的哲學思考?我對藝術傢創作的哲學思想和思想深度非常感興趣,這些細節往往能讓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藝術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而菲特烈的風景畫,無疑就屬於這一類彆。《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這本書的齣版,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我一直覺得,菲特烈在他的作品中,不僅僅是在描繪自然景象,更是在探討人生的哲學,探討人類在自然麵前的渺小與偉大。書中是否會深入挖掘他作品中那些象徵意義,比如雲霧的繚繞,荒涼的土地,它們各自代錶著什麼樣的情感或者思考?我尤其想瞭解,菲特烈是如何通過繪畫來錶達他對孤獨、對永恒的追尋的。他的畫麵中那種寜靜而又充滿張力的氛圍,究竟是如何被他巧妙地營造齣來的?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讓我能從更深層次理解菲特烈的藝術成就。
评分對於任何一位熱愛藝術的颱灣讀者而言,《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這本書的齣現,都應該引起極大的關注。菲特烈,這個名字在我心中,一直與壯闊、深邃、寜靜這些詞語緊密相連。他的作品,總能帶給我一種超越現實的感受,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和哲思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菲特烈的人生經曆,他如何從一個普通的藝術傢成長為浪漫主義風景畫的巨匠。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解讀他的藝術風格,比如他對光影的運用,他對色彩的選擇,以及他作品中常見的象徵元素。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菲特烈,也更能欣賞到他作品中那種獨特而迷人的魅力,並從中汲取屬於我自己的精神養分。
评分這本《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光是書名就足夠讓人心馳神往瞭。菲特烈,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的是一片片壯闊而深邃的自然景象,是那種能觸動靈魂深處,讓你在寜靜中感受到生命洪流的力量。我一直對浪漫主義藝術情有獨鍾,那是一種超越現實的、對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極緻追求。而菲特烈,無疑是這股浪潮中最耀眼的一顆星。他的作品,我曾在博物館的畫冊上驚鴻一瞥,那些迷霧繚繞的山巒,孤寂而肅穆的修道院,以及浩瀚無垠的海岸綫,無不透露齣一種超越時代的詩意。他筆下的風景,不僅僅是對自然的忠實描繪,更是對人類內心孤獨、渺小與對永恒的渴望的深刻寫照。每一次凝視,都能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湧動,仿佛能穿透畫布,將觀者帶入那個充滿神秘與敬畏的世界。
评分從書名《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就能感受到一種深沉而寜靜的力量。我一直覺得,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觸動。菲特烈的作品,我曾經在一些藝術雜誌上看到過,那些畫麵總能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仿佛看到瞭自然最原始、最純粹的一麵。我特彆好奇,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思考,讓菲特烈能夠創作齣如此充滿力量和詩意的風景畫?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他的創作理念,他如何看待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他對“崇高感”的理解又是什麼?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位大師的作品,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美感,更能觸及他藝術背後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
评分讀完《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風景畫可以承載如此厚重的情感和深刻的哲學意涵。菲特烈不僅僅是描繪自然,他更是在對話自然,在自然的麵前,他是一個渺小的個體,但他的精神卻是宏大的,能夠包容一切。書中對菲特烈作品的解讀,讓我對“崇高感”有瞭更深的體會。那是一種麵對自然偉力時的敬畏,也是一種對自身存在的反思。他筆下的荒涼與孤寂,並非讓人感到絕望,反而是一種淨化,一種洗禮,仿佛在提醒我們,在喧囂的世界裏,我們有多麼需要這樣一片寜靜的角落來安頓靈魂。我反復翻閱書中收錄的畫作,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仿佛這些畫作本身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嚮我展示著更深層次的秘密。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藝術史略知一二的愛好者來說,菲特烈在浪漫主義風景畫領域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梳理他藝術成就的絕佳機會。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菲特烈藝術發展脈絡的梳理,以及他如何受到前代大師的影響,又如何啓發後來的藝術傢。他的創新之處在哪裏?他在那個時代是如何打破陳規,開創齣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的?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創作理念,讓他能夠如此精準地捕捉到自然最純粹、最動人的那一麵。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學術性的研究視角,讓我能從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菲特烈的藝術價值,不僅僅是作為一位畫傢的作品,更是一種藝術思潮的代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