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其内涵丰富的人文历史,以及绮丽多姿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本书让你在旅游中感受北京,感受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徜徉在北京独具魅力的老胡同风情,感受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北京市容的改变,让您把一次普通的旅游演绎成一次有益的文化时尚之旅。
本书是为想到北京旅游的人们量身打造的,它介绍了北京旅游中最为经典的部分,是人们了解北京、熟悉北京、走进北京不可多得的阅读材料,也是外来人了解北京、融入北京的一本可读性较强的读物。
作者用轻松诙谐的语调,细数北京的历史、怀旧及传统,从王朝背影的紫禁城到京报馆的新闻之路,再到相声、京剧等北京的民间风俗。还有跟着古城北京一起沉淀、流转不停的胡适、鲁迅、沈从文等名人的故事。当然北京的道地美食也不可少,有老北京记忆里的豆汁、老店全聚德等等。最难得的是因应北京奥运的到来,北京正在成长及蜕变当中,本书特别收录了「鸟巢」、「水立方」、「折扇」等一幢幢别具特色的建筑物介绍,为古色古香的北京带起一股时尚的炫风,还有奥运场馆周边吃喝玩乐大搜罗。本书还特别精选了北京年度好吃好玩目的地,要让您在「新光天地」、「世贸天阶」、「北京欢乐谷」等地玩到翻过去。
《搜索北京》简体版在2008年1月进行全新改版,新增了北京奥运特辑。最新版本的《搜索北京》搜罗了古都北京的传统旧风采以及北京奥运的现代风情,北京的面貌将全面且完整的一次呈现给您。赛尚图文以最快的速度,同步独家引进全新改版的《搜索北京》中文繁体字版,有关北京街市的新旧风情、北京奥运的玩乐资讯,所有最独家、最完整的资讯都在赛尚独家出版的「食味文学 品城系列03 《搜索北京》」。
作者简介
邱阳主编;《品城》编写组 编着
《品城》编写组,是以品味城市内涵、深度了解城市为宗旨而成立的,意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以文化速食的形式展示各个城市的诸多面貌,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活,同时也是必要的文化旅行向导。
本书分成访古、怀旧、时尚、行走、美食、传统、市民、地理、文化等9个单元,还有「十大奥运场馆及周边吃喝玩乐大搜罗」、「年度十大好吃好玩目的地推荐」北京奥运特辑,提供时尚北京的100个魅力之处,讲述您知道与不知道的北京。
目录
A札 访古记
01 紫禁城的王朝背影 8
02 天安门的前世今生 12
03 城墙追忆 14
04 颐和园和圆明园 18
05 天坛 20
06 不再沈默的钟鼓楼 22
07 因书知名的古?--法源寺 24
08 克林德碑的纪念 26
09 白塔寺里话白塔 28
10 北海与团城 30
B札 怀旧记
11 恭王府的传说 34
12 大墙缝里话红楼 36
13 从雍王府到雍和宫 38
14 菜市口的戊戌遗迹 40
15 米市胡同的尘烟旧事 42
16 城南花市 44
17 大栅栏今昔 46
18 百年东交民巷 48
19 史家胡同往事 50
20 百年府学百年祠堂 52
21 京报馆的新闻之路 54
22 中药头牌同仁堂 56
23 鹤年堂传奇 58
C札 时尚记
24 798工厂 62
25 小剧场先锋话剧 64
26 三联书店 65
27 酒吧地图 66
28 雕刻时光 68
29 逛秀水 69
30 王府井--北京的第一商街 70
31 前海踏秋 72
32 音乐厅,高雅音乐的圣地 74
33 万圣醒客,书和咖啡的时光 76
34 到美术馆看展览 77
35 南新仓 78
36 国家大剧院 79
D札 行走记
37 箭扣,北京长城的精华 82
38 从石佛村到戒台寺,北京的敦煌 86
39 万佛堂孔水洞和斜塔 88
40 遥远的圣地--谷积山与灵鹫禅寺 90
41 明清民居的标本--爨底下村 92
42 宫廷缩影七王坟 95
43 去模式口的日子 98
44 琉璃渠,一路从琉璃厂而来 100
45 灵水举人村 103
E札 美食记
46 撮在簋街 108
47 有关涮羊肉的传说 110
48 豆汁,老北京的身份证 112
49 北京的小吃 114
50 百年小肠陈 118
51 北京人的老莫 119
52 全聚德的烤鸭故事 120
F札 传统记
53 北京的年节 124
54 相声 127
55 京剧 128
56 智化寺和京音乐 130
57 渐行渐远的京韵大鼓 132
58 民间风俗 133
59 北京的几种传统手艺 134
60 消失的天桥与天桥「八大怪」 138
61 北京话 142
G札 市民记
62 北京的胡同 148
63 四合院 150
64 报国寺—-从皇家寺庙到旧货市场 152
65 潘家园掏宝 154
66 庙会的北京式狂欢 156
67 什?海--百姓的海 158
68 北京人与茶 161
H札 地理记
69 这里住过刘罗锅 164
70 老舍的平民北京 166
71 米粮库里寻胡适 168
72 曾经的《新青年》 170
73 鲁迅从这里走向世界 172
74 沈从文的地理 174
I札 文化记
75 琉璃厂文化 178
76 皇家大学国子监 180
77 从老北大到沙滩红楼 182
78 清华园的荷塘月色 184
79 辅仁大学旧址 186
80 新文化街及女师大旧址 188
特辑1 十大奥运场馆及周边吃喝玩乐大搜罗
81 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折扇 192
82 北京大学体育馆 196
83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198
84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 200
85 首都体育馆 203
86 工体 205
87 朝阳公园沙滩排球临时赛场 209
88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 210
89 五棵松体育中心 212
90 北京射击馆 213
特辑2 年度十大好吃好玩目的地推荐
91 新光天地 216
92 世贸天阶 218
93 南锣鼓巷休闲街 220
94 烟袋斜街 222
95 九门小吃 224
96 天桥乐茶园 225
97 湖广会馆 226
98 北京欢乐谷 228
99 宋庄,自由艺术家群落 230
100 长城脚下的公社 232
附:北京值得关注的胡同及故居 234-235
“这是一次精神上的奇遇!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叙事方式很着迷,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讲述历史事件,而是将历史的碎片巧妙地编织进现代的生活场景中。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几百年前京城的鼓点,闻到宫廷御膳的香气,甚至能感受到当年文人墨客的才情。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让冰冷的史实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我尤其被书中对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的关注所打动,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旧时光,仿佛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它让我思考,每一个看似平凡的街巷,都可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场宏大叙事中的一部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鼓励你去发现,去联想,去感受。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你在日后的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去回味那些曾经读过的文字,去寻找那些隐藏在现代都市中的历史回声。”
评分“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阅读体验!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比较学术化,或者仅仅是介绍一些景点和历史,但它却以一种极其人性化和温暖的方式呈现了这座城市。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从最寻常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感动。我读到了关于家庭的温暖,关于友情的珍贵,关于爱情的萌动,以及关于乡愁的思念。这些情感,无论在北京还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共通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北京的另一面,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烟火气的北京。它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而是接地气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美食的描写,那些简单的家常菜,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和回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认识了许多北京的朋友,也对这座城市充满了亲切感。它让我觉得,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情感的归属。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连接,仿佛我与这座城市,与书中的人物,都产生了某种心灵的共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新颖,它打破了我以往对北京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北京就是天安门、故宫,是那些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北京——一个充满着矛盾与活力,既传统又现代的北京。作者并没有回避这座城市的阴暗面,比如拥挤的交通,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一些人际关系的疏离。但同时,它也展现了北京人民的坚韧和乐观,以及这座城市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生命力。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北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北京。这种真实而全面的描绘,让我觉得这本书更有价值。它不是试图美化这座城市,而是试图去理解它,去呈现它最本真的样子。读完这本书,我对北京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它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对生活在中国的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北京,也映照出我们。”
评分“这本书的书写风格简直是一绝!我很少能读到这样富有张力和感染力的文字。作者的语言如同奔腾的河流,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将我完全带入了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叙述,而是充满了跳跃性的思考和意想不到的转折。我经常会在阅读时被作者的某些句子所震撼,它们精准地捕捉到了某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和瞬间。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也能够拓展我们思维的边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那些细腻的情感变化,那些隐秘的欲望,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情感世界被极大地丰富了,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的书。它让我思考,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怎样的内心斗争,又在追寻着怎样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出乎我意料了!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旅游指南,但它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描绘了北京。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仿佛我真的置身于那些古老的胡同里,感受着清晨的炊烟和傍晚的霓虹。它没有像其他书那样罗列景点,而是通过一些鲜活的个体故事,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灵魂。我读到了一位老北京人对拆迁的无奈,一位年轻创业者在北京的奋斗,还有一位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迷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北京,不仅仅是那些宏伟的建筑,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北京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更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无数故事的家园。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比如一个街角的小吃摊,一句邻里间的问候,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北京生活了很久一样,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眷恋和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探访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地方,去寻找那些鲜活的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