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三口组,以28天的时间,
从德国骑到丹麦,在莱茵河畔完成一千公里的骑程。
许湛然,这个9岁的孩子,展现惊人的耐力,
不畏北海狂风与陡峭上坡,
从一天骑10公里,进步到20、40、60公里。
他们用旅行写日记,用旅行观察异国文化,
学习人生,体验生命。
这一对父母,就是这样让孩子与自己一起成长。
一起骑车去
一个9岁的小男孩可以做到什么?2007年的夏天,许湛然跟着爸妈飞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德国和丹麦,展开了他为期28天、’路程总计1022公里、游记字数达2万字的单车之旅。
以下是他们一家人的告白:
然妈:
好久好久以前,在我们家小王子还没出生的时代,湛然爸爸和我是Backpackers。
我们以双脚去认识大城小镇的「青石街道向晚」,也租借脚踏车,穿过森林行过海岸。可是湛然出生以后,我们的背包客及单车时代不得不暂停,变成租车、火车族。
2004年,湛然六岁,学会骑单车了,这一年我们拜访北欧,丹麦恰是个骑单车的好地方,我们忖度带单车出国的可行性
--------
2006年年底,我们规划隔年暑期的出游,总觉得租车或搭火车太安逸,小王子长大了,应该跟我们回到Backpacker的世界,也许单车会是一个中庸之道------
湛然的单车骑得不够快,但他没有畏惧像维京海盗的北海狂风,也没有被陡峭的砂石上坡路打败,他一脚一脚慢慢地踩。我喜欢看他骑车的背影,那是我一直未曾认识的他。
湛然的札记也还不够好,未能完整呈现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独特的人、事、物,但他一日一日努力的记,在异国窗边长日将尽的余光里,在奔驰的火车上,在湖边的绿荫碧草中,他奋力摇着笔桿的样子,我喜欢。
然爸:
对于旅行,我们家已经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再穷也要出国流浪一下,房子贷款慢慢缴利息不愿还本金,为了就是要旅行;拼了丢工作的危险,就是要请长假去旅行;只能说我们家已经中了「旅行」毒了。
我们不在乎会骑到哪一国,一来因为「旅行」毒已瘾瘾发作中,到那里都可以啦,二来我们深知西、北欧的优良单车环境,以及令人安心的治安、卫生等条件,所以目标是「骑单车」,在哪一国骑,就其次啦。
扣除搭机时间,我们在德国、丹麦的时间计有28天,单车共骑乘了1,022公里,我们不是每天骑长程,大概二、三天就休息一天,到大城也会多留几天。计画的骑程公里数是每日50公里,不过实际上都超过。
我们旅行的重点在放松我们的心灵,在体验异国的文化人情,累积公里数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单车旅行行程,没有与生命搏斗的冒险历程,只有温馨的单车亲子悠游经历。丹麦、德国北部地势平坦,又具有良好的治安、卫生及单车环境,是一个单车亲子游的理想地点,希望本书能略微传达我们一家三口在此两国骑乘单车的自在与快乐。
然然:
你曾经骑单车摔到麦田里吗?你曾看过餐厅老板变魔术吗?你曾经看过有人把重型机车当鞭炮用吗?你曾经到过免费供应热可可的银行吗?你曾经操作过挖土机吗?你曾经看过两道完整半圆的彩虹吗?你曾经在溪流上盪秋千吗?
2007年,我们用2个轮子织出了1趟奇异的旅程,1000多张照片,10000多种色彩,数不清的笑声,以及无限的回忆,拼出了最难忘的异国风味。
我把一个个景色带回来,我希望叶子能转呀转,把机会转到你身边;泉水能流呀流,把缘分流到你身旁;风能吹呀吹把决心吹到你心里;把你带到我回忆里那个快乐的世界,这么好的单车之旅,多加一个你,就叫「完美」。
作者简介
许湛然
二岁开始加入爸爸妈妈的自助旅行团队,是旅行时的好伙伴、好帮手。喜欢写写画画,更喜欢问:「为什么?」2007年以单车环游德国、丹麦时刚满九岁。目前在一所市立小学就读。
蔡妙真
中文系是她的第一志愿,卧游文字世界是至乐,以自助旅行满足流浪想像,渴望有一块大大的地可以种花莳草,巴望有多一点时间可以留给自己。
许元郎
木木讷讷的工程师,却以质朴诚恳的文字赚到一个老婆,身上带着台南大地的温厚,很有小孩缘,是儿子的好朋友。
这本书的光影,仿佛还停留在初夏的德国乡间,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青草香和孩子清脆的笑声。翻开《单车亲子行 德国、丹麦:ㄧ个小男孩的单车日记》,我仿佛也骑上了那辆载满一家人梦想的单车,一同穿梭在童话般的欧洲小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小男孩眼中世界的多彩与奇妙。从第一次摇摇晃晃地踩上踏板,到后来能够自信地驰骋在乡间小路上,每一次的进步都记录得如此真切。那些关于克服困难的瞬间,那些因为小小的成就而绽放的笑容,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更难得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关于骑行的乐趣,更蕴含着深厚的亲子情感。父亲的耐心引导,母亲的温柔鼓励,一家人在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如同暖阳一般,温暖着我的心房。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就像一本珍贵的成长纪念册,不仅是小男孩的日记,更是所有渴望与孩子一同创造美好回忆的父母的指南。我期待着,也能和我的孩子,来一场这样的单车旅行,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景。
评分初读《单车亲子行 德国、丹麦:ㄧ个小男孩的单车日记》,我以为它只是一本简单的旅行游记,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被一种更为宏大的叙事所吸引。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巧妙地将德国和丹麦这两个国度的风土人情,融入到一个小男孩的视角之中。他用孩童般纯净的眼睛,去观察那些宏伟的城堡、古老的教堂,以及静谧的湖泊和蜿蜒的河流。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也能体会到他对家人的依恋与信任。书中关于克服挑战的描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在面对陡峭的山坡时,小男孩的退缩与最终的坚持,以及家人是如何鼓励他一步步超越自己的极限,这些情节都充满了教育意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旅行,并非只是走马观花,而是要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它提醒我们,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应只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应是精神上的引导和陪伴。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远足,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单车亲子行 德国、丹麦:ㄧ个小男孩的单车日记》宛如一股清泉,涤荡了我心中积攒的尘埃,让我重新审视了亲子关系的意义。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细节的捕捉。从清晨露珠在草叶上的闪烁,到傍晚夕阳染红天际的壮丽,每一个场景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一个孩子单纯而又敏锐的观察力展现出来。我能清晰地“看到”小男孩第一次尝试独立骑行的紧张,也能“听到”他因为成功穿越一片陌生森林时发出的欢呼。书中关于旅途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也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无论是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解决突发状况,都为小男孩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让我动容的是,在每一次的艰难时刻,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支持和爱,是如何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爱、勇气与成长的史诗。它让我明白,陪伴孩子走过人生的旅途,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来得珍贵。
评分读完《单车亲子行 德国、丹麦:ㄧ个小男孩的单车日记》,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非凡的旅程。作者的叙述风格极其生动,他仿佛拥有将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力量。我能够感受到小男孩在骑行过程中每一次心跳的加速,每一次呼吸的急促,以及每一次成功跨越障碍后的如释重负。书中对德国和丹麦两国风光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如诗如画的土地。从北海的浩瀚,到波罗的海的静谧,再到内陆湖泊的秀美,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深刻地展现了亲子互动的力量。小男孩在旅途中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心智上的成熟。父母的智慧和耐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品格,教会他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去热爱生活。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关于人生智慧的启迪,让我对未来的亲子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单车亲子行 德国、丹麦:ㄧ个小男孩的单车日记》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以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旅途的魅力和亲情的温度。作者用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记录了一个小男孩在异国他乡的冒险经历。他笔下的语言,充满了孩童的纯真和对世界的好奇。我仿佛能听到小男孩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放声歌唱,也能感受到他在面对未知时那一丝丝的忐忑。书中关于德国和丹麦的风土人情的描写,也极其到位,让我对这两个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作者不仅仅是记录了旅行的见闻,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小男孩的视角,折射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每一次的跌倒与爬起中,在每一次的迷茫与探索中,我们都能看到孩子身上蕴含的无限潜能。而父母的陪伴,则如同最坚实的土壤,滋养着这颗成长的种子。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与孩子一同经历,一同成长,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从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前行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