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即令在届满五十週年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在汗牛充栋的二次大战史着中,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无疑日其中最具通盘关照的权威作品之一。他凭借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与当事人的访谈纪录、加上二十二年的殚思勤耕,终于完成这部翔实精辟的成熟鉅着。本书不仅是对事件的叙述与铺陈,更是对这段惨烈历史的现实研究与客观分析。
「如果你希望和平,就应了解战争。」让我们透过此书认真的回顾这场浩劫;期盼历史不再因人们的无知,而驶入黑暗的深邃。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
英国军事思想家。1895年10月生于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英国步兵队,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电报》、《泰晤士报》军事记者与《大英百科全书》军事编辑。第二次大战前(1937-1938)担任英国军政部长贺尔.贝利夏的私人顾问,致力于英国陆军的改组工作。战后,李德哈特在世界军事学界的地位达到最高峰,欧美各大学及军事院校纷纷授与荣誉学位并聘邀客座讲学,1966年受封为爵士。
着作超过三十余册,包括《战车:皇家战车团及其前身的历史》、《山的那一边》、《回忆录》、《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其有关于机械化战争的观念对当代的战争艺术具有重大的影响,尤以在德国为然。
1970年1月,李德哈特卒于白金汉邵梅德门汉县。
译者简介
钮先钟(1913-2004)
江西九江人,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国防计画局编译室主任、军事译粹社发行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及三军大学荣誉讲座教授等。译作近九十种,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西洋世界军事史》、《岛屿浴血战》、《希特勒征俄之役》、《二十世纪名将评传》、《战争艺术》、《战争论精华》、《战略论》、《战争指导》、《战略绪论》等等。着作涵括战史及战略,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略漫谈》、《现代战略思潮》、《西方战略思想史》、《历史与战略》、《战略研究入门》等书。
第一册
第一篇 前奏
第一章 战争是如何引起的
第二章 爆发时双方的兵力
第二篇 爆发(一九三九-一九四○)
第三章 波兰的蹂躏
第四章 「假的战争」
第五章 芬兰战争
第三篇 狂澜(一九四○)
第六章 挪威的蹂躏
第七章 西欧的蹂躏
第八章 不列颠之战
第九章 从埃及发起的反击
第十章 义属东非洲的征服
第四篇 蔓延(一九四一)
第十一章 巴尔干和克里特岛的蹂躏
第十二章 希特勒转向俄国
第十三章 俄国的侵入
第十四章 隆美尔进入非洲
第十五章 「十字军」作战
第十六章 远东的涨潮
第十七章 日本的征服狂潮
第二册
第五篇 转向(一九四二)
第十八章 在俄国的潮流转向
第十九章 隆美尔的高潮
第二十章 在非洲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一章 「火炬」作战
第二十二章 向突尼斯的赛跑
第二十三章 在太平洋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四章 大西洋之战
第六篇 退潮(一九四三)
第二十五章 非洲的肃清
第二十六章 再度进入欧洲
第二十七章 义大利的侵入
第二十八章 德国在俄国的退潮
第二十九章 日本在太平洋的退潮
第三册
第七篇 低潮(一九四四)
第三十章 克服罗马和在义大利第二次受阻
第三十一章 法国的解放
第三十二章 俄国的解放
第三十三章 轰炸的逐渐增强
第三十四章 西南太平洋和缅甸的解放
第三十五章 希特勒的阿登反攻
第八篇 终结(一九四五)
第三十六章 从维斯杜拉河到奥得河
第三十七章 希特勒在义大利最后据点的崩溃
第三十八章 德国的崩溃
第三十九章 日本的崩溃
第九篇 结论
第四十章 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