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惧山、望山,到亲山、护山,
山的印象因人的认知与政权的更迭,
而有不同的面貌与想像……。
早期由于山高云深路遥远,
加上山地原住民的民情隔阂,
以及汉人缺乏登高冒险的精神,
所以台湾高山始终蒙上一层神秘的云雾,
可遥望而不可及。
日人治台以后,
由于国土资讯的掌握、山林资源的开发,
再加上原住民部落的镇压与治理,
探险蒐奇、休闲强身风气的兴起,
促成近代台湾登山运动的发展。
直到今日,
登山活动已经成为拥有相当稳定人口的户外运动,
一个多世纪以来,登山者凭着坚实的步履,
在蜿蜒曲折的山径中,
踏出丰富多彩的百年登山史。
本书将台湾登山历史的发展,
上拓至清治时期的台湾,
详述日治、国民政府及当代的台湾登山运动的演变,
以及新兴登山休闲活动的介绍,
让台湾登山运动的演进,回溯至百余年前的时空纵深,
并为台湾登山史与休闲史的书写,扎下丰厚的基石。
作者简介
林玫君
五十六年次,美浓人。
台东师专毕业、国立体育学院体育硕士班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博士班毕业,曾任教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立台中技术学院,现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副教授。
着作有《典藏台湾棒球史——嘉农棒球(一九二八?二○○五)》、《从探险到休闲——日治时期台湾登山活动的历史图像》及相关文章三十余篇。
除了专攻羽球等各项运动外,更崇尚自然之道,喜爱登山、骑自行车、旅行等活动。研究兴趣为登山史、体育运动史、台湾休闲史。
「知山」、「亲山」、「登山」,到「护山」 戴宝村
台湾是一个高山之国,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境内,却有海拔接近四公里的高山——玉山 (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近三百座,如此国土面积与山岳高度的对比,世界各国无一能与台湾比拟。台湾一般人虽能与生活周遭平原、丘陵接壤的近山浅山朝暮相望,但早期的高山因山高云深路遥,山地原住民的民情隔阂,加上汉人又比较缺乏探险登高精神,所以台湾人与高山始终可远望而不可及。
日本治台之后,基于国土资讯的掌握和山林资源开发、原住民部落的镇压与治理,还有探险蒐奇、休闲健身的诸多因素,促发近代台湾的登山运动。从日治时代的开创至战后管制下的发展,到现今登山活动成为拥有相当多稳定人口的户外运动,一个多世纪来,登山者坚实的步履,踏出了多采多姿的登山历史。
与本书作者玫君结识于她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登山活动》博士学位论文口试,由于我个人研究历史、教授历史非常重视作业(坐业)与行业兼顾,犹记得口试开始就问她攀登过多少高山?她的答覆符合了我的期待。而详细阅读她的论文后,更惊讶于以一个非出自历史系所的研究者,却对日治时代登山活动的相关档案文献、书类刊物等非常熟悉,丰富的史料与扎实的论述,使她的研究成果得到高度肯定,因此获得学位后不久即以《从探险到休闲──日治时期台湾登山活动之历史图像》一书出版刊行。而今相隔没多久,她又将登山史往下延伸,并将内容普及化,完成了这本《台湾登山一百年》,结合了学术人与登山者的双重角色,而且是真正的「勇脚」。
本书从惧山到望山反映早期台湾山岳的神秘面貌,从探险到休闲勾勒出日治时代的登山活动图像,细述战后从沈寂到发展的登山活动,也考察当代登山活动的传承,全书时间脉络清晰,内容涵盖山岳、登山者、登山团体、各类登山活动,以及与山有关的物件等,行文流畅易读,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又穿插历史和新近的写真图像,使登山者能印证回味山野行踪,爱山者可作为预习阅读或遐思神游,能穿梭世纪时光,也可纵横高山深谷。
回忆个人的登山历史,始于大二时的能高越岭(一九一七年辟建、一九一九年完成)健行,首次领受了中央山脉的壮美与奇莱山群的险峻,从此开始培养登山的嗜好,但因受限于教学研究忙碌、假期天候及团体行动等诸多因素,行年已过半百而登临的「百岳」数年来也还停格在七十三座,不过对台湾高山仍充满想望,阅读书稿之际,更感觉高山的召唤似又鼓动血脉,私下也期盼八通关横断之行能早日完成。
台湾是一个海洋国家,也是一个高山国家,玉山已成为台湾人心目中的认同地标,绵延的台湾高山更是台湾人的靠山,希望本书让台湾人能够「知山」、「亲山」、「登山」,而到「护山」。愿读者开卷阅读《台湾登山一百年》,进而迈开步伐,走向郊山、中级山、高山的各种「百名山」。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曾任台湾国家山岳协会理事长)
◎本书特色
1. 第一本完整呈现台湾登山百年历史的专书。
2. 全书图文并茂,呈现丰富多样的台湾登山影像。
3. 对于当代登山活动及产业亦有说明,是了解台湾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作品。
拿到《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觉是它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厚度,更是内容上的厚重感。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历史书,应该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从这本书的开篇,我就被一种史诗般的叙事所吸引。作者似乎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不仅走访了无数的高山,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了那些与山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个人对台湾的地理历史一直都非常着迷,尤其是那些在特殊时期,人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征服未知的山脉,这种精神力量常常让我感到震撼。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记录了登山的路线和高度,更多的是在讲述登山者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挑战、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坚持。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里会如何描绘早期的登山者们,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下,仅凭着勇气和毅力,去丈量这些壮丽的山峰的。是那些原住民的祖先,他们对山林的深刻理解和利用,奠定了最初的登山基础?还是那些来自异乡的探险家,他们怀揣着好奇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梦想,留下了第一批的登山记录?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登山技术的指南,而是一部关于人类勇气、智慧和不屈精神的百科全书。我期待着,在书中,能找到那些关于山林传说,关于那些被历史风沙所掩埋的登山故事。
评分拿到《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我立即被它所散发出的厚重历史感所吸引。我一直认为,每一座山,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本书,仿佛就是将台湾这一百年来的登山故事,细致地串联了起来。我尤其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搜集和整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的。是从古老的文献、日记,还是通过采访那些依然健在的老一辈登山者?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登山者的风貌。比如,那些在日据时期,日本人进行的测量和探勘,他们的目的和方法是怎样的?又比如,在国民政府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登山活动被推动,又有哪些人成为了当时的登山明星?我个人对那些在极端条件下,人类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探索精神总是充满敬意。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记录登山的成就,更会深入挖掘登山者们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挣扎。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挑战一座座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是为了科学研究,还是为了民族荣耀,抑或是纯粹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台湾高山背后,那一段段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
评分《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在我手中,仿佛传递着一股历史的温度。我一直对台湾的山脉情有独钟,它们是我心中最神圣、最壮丽的存在。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为我揭示了这百年来,人类与这些山脉之间,那段充满挑战与传奇的联系。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展现不同时代登山者的风貌的?是那些在殖民时期,为了绘制精确地图而跋涉在崎岖山路的探险家,他们怀揣着怎样的使命感?还是在战后,那些为了开发山林资源,或者为了全民健身而组织的登山队伍,他们的动机和目标又是什么?我喜欢那种能够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个人经历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罗列登山的成就,更会深入探讨登山者们内心的动机,他们是如何克服恐惧,如何与大自然搏斗,又如何在孤寂的山巅上找到内心的平静。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山脉,以及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刚拿到《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我整个人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就很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搭配上书名,仿佛预示着一场穿越时光的登山之旅。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充满激情的序言打动了,他说他花了多少个日夜,走访了多少位前辈,收集了多少珍贵的史料,才能最终将这“百年”的故事串联起来。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更像是在参与一个漫长的、关于台湾高山的故事。我一直对台湾的山脉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们是这片土地最原始、最纯粹的灵魂所在。然而,我所了解的,大多局限于一些热门的山峰和基本的登山常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有机会窥探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登山历史,了解那些为台湾登山事业做出贡献的先驱者们。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一百年的时间跨度,用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的?是按照年代顺序,还是以某个主题线索贯穿?每一座山峰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探寻的。从序言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以及对登山事业的敬畏。他笔下的文字,没有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性,让冰冷的史料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看到那些关于“第一次”的攀登,关于那些被艰辛和汗水浇灌的梦想,关于那些在峭壁上留下足迹的勇者。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登山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台湾历史、关于人类探索精神的史诗。
评分《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份珍贵的藏宝图,里面描绘着台湾百年来登山活动的丰富图景。我一直对台湾的山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总觉得它们是这片土地最古老、最神秘的灵魂。然而,对于它们背后的故事,我所知甚少。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认知的空白。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将“一百年”这个宏大的时间概念,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是通过梳理重要的登山事件,还是聚焦于那些在台湾登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传奇人物?我喜欢那种能够将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生动还原的叙事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与他们一同经历艰辛与喜悦。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想,书中可能会有关于早期探险家们如何艰难地绘制第一张台湾地图的场景,他们是如何在茫茫的林海中寻找方向,又如何克服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地形。我也期待着,书中能够讲述一些关于原住民与山林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这些智慧也许是现代登山者们所忽略的宝贵财富。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记录了登山活动的轨迹,更是一次对台湾自然历史和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度回溯。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山脉有了更深的敬意,也对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充满了好奇。
评分初次接触《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我就被它那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仿佛预示着一段波澜壮阔的登山史诗。我一直觉得,台湾的山脉,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最沉默的见证者,它们承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编年史家,将这一百年来,人类与这些高山互动的故事,一一呈现在我眼前。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挖掘出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登山事迹的?是那些在日据时期,由日本人主导的,具有科学研究目的的攀登活动,他们是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深入台湾的腹地的?又或者是在国民政府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登山团队,他们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推动登山运动的发展的?我喜欢那种能够将宏大的历史图景与个体的命运紧密结合的叙事风格,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事件,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登山的记录,更是一次关于探索、关于勇气、关于人类不断突破自身极限的精神颂歌。
评分《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在我手中,仿佛蕴含着一股穿越时空的魔力。我一直认为,台湾的山,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最深沉的灵魂,它们默默地承载着无数故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这百年来,人类与山脉之间那段不为人知的互动。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描绘那些早期登山者的形象的?是那些怀揣着科学研究目的,深入未知山区的探险家,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地收集数据和绘制地图的?还是那些抱着民族情怀,为了宣示主权和探索国土而攀登的先辈们,他们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壮怀激烈?我喜欢那种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融合的叙事风格。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记录登山的成就,更会深入挖掘登山者们内心的挣扎、他们的憧憬、以及他们在山巅之上所领悟到的关于生命和自然的哲理。它让我对台湾的山脉有了更深的敬意,也对那些曾经在山林中留下足迹的勇者们,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评分拿到《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我感受到一种被历史洪流裹挟的震撼。我一直觉得,山脉是最沉默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人类的足迹、汗水和梦想。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卷,描绘了台湾百年来,人类与山脉之间那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一百年”这个宏大的时间跨度,以一种令人信服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按照年代梳理,还是以某个重要事件作为线索?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深入到那些早期登山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为何会选择挑战那看似不可能的绝壁,是出于科学探索的激情,还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亦或是对自我极限的不断挑战?我喜欢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让冰冷的史实背后,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记录了登山的路线、高度和天气,更会讲述那些登山者们的牺牲、坚持、以及他们在那孤独的山巅上所产生的深刻思考。它让我对这片土地上,那些曾经为登山事业付出过巨大努力的前辈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评分《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高山的读物,更是一部关于台湾土地上,人类探索精神的史诗。我一直觉得,台湾的山脉,是这片土地最纯净、最动人的灵魂,它们沉默而壮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叙事者,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里会如何描绘那些早期的登山者们,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下,仅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未知的好奇,去踏足那些荒野中的高峰。是那些在日据时期,为绘制地图而奔波的探险家,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多少无人知晓的山林?还是那些在光复初期,为了国家建设而进行的勘测和考察,他们又是抱着怎样的情怀?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将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巧妙结合的叙事方式,让冰冷的史料变得鲜活生动,让那些曾经的登山英雄们,仿佛就在眼前。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了解台湾登山历史的窗口,更是一次关于勇气、毅力和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洗礼。
评分我最近读了《台湾登山一百年》这本书,它给我带来的感觉,就像是踏上了一段跨越百年的登山旅程。我一直觉得,每一座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而台湾的山脉,更是承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传奇。这本书,仿佛就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讲书人,将这些零散的碎片,串联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提炼出那些最精彩、最能代表台湾登山一百年历程的故事的?是那些在日据时期,日本人进行的详尽的地理测绘,他们是如何克服万难,一步步将台湾的山脉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在光复之后,国民政府时期,有哪些重大的登山活动,又有哪些杰出的登山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我喜欢那种能够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的叙事方式,让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登山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探索、关于勇气、关于人类不断挑战极限的精神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