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自一五四零年創會迄今,已有四百六十五年曆史,談論耶穌會的中外書籍,不計其數。然而從一個十人團體如何發展為全球性的修會團體?本書作者以深入淺齣方式,談論使耶穌會不斷發展,同時也屢受挑戰的核心力量——即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
本書作者慧眼獨具的點齣,在《神操》及《耶穌會會憲》中,為達成平衡的靈修生活,耶穌會士所須麵對的七種張力。這七種張力考驗著耶穌會是否能繼續堅持最初依納爵所渴望活齣的生活:盡力運用人方麵的纔能以光榮天主,又要全心信靠祂;保持一顆祈禱的心,又要能隨時投入忙碌的使命;和夥伴建立並擁有親密關係,卻不能妨礙彼此為他人服務的使命;對長上絕對的服從,卻不放棄在自身的祈禱中明辨天主的旨意;矢誌改革教會積弊,卻絕不介入權力核心;利用財富的同時保持神貧;立誓守貞但不是放棄與女性接觸……這種種看似矛盾,實際上也的確帶來各種危機的張力,如何成為使耶穌會常保活力的源頭?相信讀者閱後,也能在自身的靈修旅途中,有所領悟。
作者簡介
貝瑞(William A. Barry, S.J.)
耶穌會士,於一九五0年入會,於一九六二年晉鐸。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臨床心理學博士,包括談論祈禱或耶穌會靈修方麵的著作(含閤著者)相當多。其中包括《尋求我的麵》(Seek My face)、《天主與我》(God and You)、《祈禱何所求?》(What Do I Want in Prayer?) 以及《靈修輔導與會晤天主》(Spiritual Direction and the Encounter with God)等等。他因其作品而被譽為靈修輔導者的靈修導師。
杜赫提Robert G. Doherty, S.J.)
耶穌會士,一九四八年入會,於一九六0年晉鐸。國瑞大學(Gregorian University)聖經學博士,自一九八七年起即在麻塞諸塞真福若望廿三世神學院教授新約。
兩位作者都在康屏中心(Campion Center)為預備耶穌會士發末願的第三年訓練,從事閤作指導。
這本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有一種踏實感,封麵設計也很考究,散發齣一種沉靜而又充滿智慧的氣息。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幫助人深刻認識自己、與內在的自我和解的書籍感興趣,而《行動中的默觀者》似乎正是這樣一本。作者在開篇就強調瞭默觀並非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而是一種更深刻地擁抱現實,並在其中找到意義和力量的途徑。這讓我聯想到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那種“疲憊感”,不是身體上的勞纍,而是精神上的枯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有效的解藥,幫助我重新找迴內心的活力和熱情。尤其讓我感到好奇的是,聖依納爵的默觀方法是如何被融入到“行動”之中的。我猜想,這本書會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和方法,指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的言談舉止、工作學習中,去實踐默觀的原則,從而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體驗到不凡的恩典。這讓我感到,靈性生活並非隻屬於少數的奉獻者,而是可以成為我們每個人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初次翻閱《行動中的默觀者》,我便被其獨樹一幟的視角所吸引。我曾以為默觀是避世隱居者的專利,是遠離塵囂的神秘儀式,但這本書恰恰顛覆瞭我的這一認知。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闡釋瞭默觀如何能融入紛繁的現代生活,成為我們應對挑戰、作齣抉擇的強大助力。書中關於“在行動中尋找天主”的論述,讓我眼前一亮。我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真的有意義,也不知道如何在各種誘惑和壓力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本書提供的思路,是將默觀的原則應用到日常的事務、人際關係,甚至是工作挑戰中,從而在“行動”本身中去經驗“默觀”。這讓我覺得,靈修不再是一件需要額外擠齣時間纔能進行的事情,而是可以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麵麵。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聖依納爵的祈禱方式”的具體指導,據說他的一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深刻地與天主溝通。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是在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在引導你“如何去做”,如何在一個充滿變數的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穩與力量。
评分讀完這本書的目錄和簡介,我就知道這是一本不同於我以往閱讀的靈修書籍。我過去接觸的許多靈修書籍,都偏嚮於理論闡述,或者強調苦修和禁欲,這讓我覺得有些遙不可及。而《行動中的默觀者》似乎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角度,它將默觀與“行動”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對於像我這樣生活節奏快、需要不斷做齣決定的普通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聖依納爵的靈修傳統,轉化成一套可以在現代社會中實踐的方法論。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力量,“行動中的默觀者”,這暗示著一種積極、參與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消極的退隱。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學習到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更加敏銳地察覺他人的情感,以及如何在麵對睏難時,不失信心,堅定前行。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關於“在日常瑣事中發現神聖”的理念,讓我感到非常鼓舞,這似乎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行動中的默觀者”。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引人入勝的寜靜感,柔和的色彩搭配著充滿力量感的字體,仿佛在預示著一場深刻的內心探索即將展開。我一直對默觀禱告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往往覺得理論過於抽象,難以落地。讀完這本書的序言和前幾章,我感覺到一種久違的親切感,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教義,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走進默觀的世界。特彆是關於如何“安靜下來”的建議,非常實用,比如建議我們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調整呼吸,甚至是一些關於身體放鬆的小技巧,都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靈修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自我關照的生活指南。作者在描述默觀體驗時,用瞭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易理解,不像我之前讀過的某些書籍,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艱澀的哲學論文。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辨認神恩”的部分,這對於我理解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以及如何做齣閤乎天主心意的選擇,至關重要。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默觀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並且能夠帶來切實的生命改變。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書籍情有獨鍾,而《行動中的默觀者》無疑就是這樣一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詩人的靈動。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一句精闢的論斷而停下來反復品味,甚至會因為某個生動的比喻而會心一笑。作者在探討默觀的本質時,並沒有迴避其內在的掙紮和睏難,反而坦誠地分享瞭許多人在默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比如內心的雜念、情感的起伏,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真誠的分享讓我感到非常慰藉,仿佛有一個知心的朋友在陪伴我進行這場內在的旅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選擇的藝術”的章節充滿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要麵臨無數的選擇,而很多時候,我們都隻是憑感覺或者慣性去做決定。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更深層、更智慧的指引,幫助我們在做齣重大決定時,能夠傾聽內心的聲音,辨認齣天主的旨意。它讓我感受到,默觀不僅僅是屬靈的操練,更是一種提升我們判斷力、洞察力的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