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我们产生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旅程连结。
电影延伸玩法百百种。
第一步很简单。只要你爱电影,随手一挑,五花八门的DVD俯拾皆是旅游导览手册!跟【哈利波特】到伦敦King’s Cross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随【艾蜜莉的异想世界】去巴黎的圣心堂、双磨坊咖啡馆;让【电子情书】梅格莱恩与汤姆汉克斗嘴的Lalo咖啡馆、中央公园、热狗店,作为纽约伴游行程......。本款玩法轻松简单,没有负担。因为爱电影,所以我们去电影场景,吃喝玩乐,到此一游。
场景玩腻了?那就加点花样、洒些想像——去楚浮导演墓前朝拜;到柏林巴贝斯堡片厂游乐园玩;逛东京电影博物馆;感受牛津电影院氛围;疯狂加入山形影展;看一场没字幕又听不懂的法语片、德国片,甚至柬埔寨电影!
我们用旅行、用眼睛,设计一次又一次,自己独有的电影另类旅程。
作者简介
Najaha
水瓶座。爱吃、爱玩,喜欢电影,也喜欢旅行。曾任职于故宫、电影资料馆、南方影展。旅行足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着有《柬埔寨.吴哥行》一书。欢迎来「Najaha’s旅行&电影」部落格:najaha.pixnet.net/blog/。
作者序 用电影的眼光,去旅行
.Chapter 1 电影博物馆好好玩
亨利朗瓦怪老头 法国电影馆鼻祖
东京NFC 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开大会
颠覆与美好 宫崎骏吉卜力美术馆
迪士尼&巴贝斯堡片厂乐园 疯狂去玩吧
柏林电影博物馆 爱恨交织
美术馆看电影 庞毕度中心新媒体艺术展
.Chapter 2 电影院Super体验之旅
卢米埃兄弟大咖啡馆 电影诞生啰
巴黎艺术电影院 mk2旗舰馆
牛津艺术电影院 漫游波特草原
台北的【卧虎藏龙】vs.牛津的【卧虎藏龙】
柬埔寨电影院 体验【丛林大冒险】
巴拿马戏院 好莱坞后花园
台南赤崁楼古蹟 看露天老电影
.Chapter 3 疯影展的旅行 Film Festival
波士顿影展 哈佛大学+红袜棒球
日本山形影展 电影&旅游完美结合
精致高档菁英 光点国民戏院影展
南方影展 与法国金主游台南戏院
.Chapter 4 来吧,跟电影去旅行
纽约电影天堂 【电子情书】场景之旅
【巴黎我爱你】 三大墓园朝拜
西堤岛上逛法院 塞纳河畔吃冰淇淋
交响情人梦 来听场音乐会吧
温德斯的慾望之翼 天使你有听我祷告吗
有乐座棒球片 东京巨蛋看比赛
勃朗蒂姐妹 咆哮山庄荒原漫游
.附录
电影博物馆排排站
影展大搜罗
电影场景查询网站
感谢名单
作者序 用电影的眼光,去旅行
.款式纷乱的电影玩乐杂记
梦想好久的主题,跟着电影去旅行,终于诞生。
从入门款的电影场景之旅,越玩越疯,连电影博物馆、电影院、影展,甚至导演坟墓也不肯放过,统统任性搜罗入袋,形成这本款式纷乱的电影玩乐杂记。
我挑影片、挑旅游地、挑博物馆、挑影展......自以为是,随己所好,玩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所以请容许我的喜好偏见,毕竟影史百年累积的片量,多到眼花撩乱;我的DVD氾滥到重复买片也浑然未觉;电影书一本接一本,没读过又继续向上堆,更遑论时间及金钱有限、油价上涨、机票好贵、通货膨胀......(开始胡言乱语)。因此书中无法广纳片单,包山包海,还请见谅。
2008年为了这本旅游书,我咬紧牙关跑一趟巴黎和柏林。结果第一天相机就掉啦!所以也请原谅我,书里关于巴黎、柏林的故事多,照片却少得可怜。总之,我起头而已,要玩、要乐只消把书扔了,推开门去,你的电影旅行地图立刻于焉展开。
.这不是一本旅行电影的论文
写书同时,论文阴魂不散缠绕在我的四周,当然,论文的主题也关于电影。虽然我很想塑造出左手写论文、右手写旅游书的生动模样,但事实上却呈现,一边是指导教授拿教鞭虎视眈眈,一边是编辑大人温柔地严格盯稿,每次转换都抓破脑袋似的,换语调、换心情、换书看。
两个我都爱,但爱法不同。一个爱了变聪明,一个爱了变快乐,你选哪一个?私心而论,写论文时我十分阴沉、讨人厌、吊书袋,痛苦多了。但我知道这些都会幻化成旅游书里的养分,支撑起玩乐搞笑比较长久的可能。
同时,这本书也绝对不是论文。不写影片分析,不写风格美学,更没有所谓的「旅行公路电影」,去探讨温德斯老大拍的【巴黎.德州】、女性主义必看经典【末路狂花】,或台湾近年的【单车上路】、【练习曲】等,利用主角们开车、骑车上路的故事情节,也许逃避过去、也许改变现状、也许追寻成长、也许圆一个梦想......好了,这类旅行电影很多,也自成一派高深学问,有兴趣的人请移驾至中正纪念堂对面那间国家图书馆,有成堆的论文等待你咀嚼和研究呢!
.出发吧,跟着电影去玩耍
电影延伸玩法百百种。
第一步很简单。只要你爱电影,随手一挑,五花八门的DVD俯拾皆是旅游导览手册!跟【哈利波特】到伦敦King’s Cross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随【艾蜜莉的异想世界】去巴黎的圣心堂、双磨坊咖啡馆;让【电子情书】梅格莱恩与汤姆汉克斗嘴的Lalo咖啡馆、中央公园、热狗店,作为纽约伴游行程......。本款玩法轻松简单,没有负担。因为爱电影,所以我们去电影场景,吃喝玩乐,到此一游。
场景玩腻了?那就加点花样、洒些想像——去楚浮导演墓前朝拜;到柏林巴贝斯堡片厂游乐园玩;逛东京电影博物馆;感受牛津电影院氛围;疯狂加入山形影展;看一场没字幕又听不懂的法语片、德国片,甚至柬埔寨电影!我们用旅行、用眼睛,设计一次又一次,自己独有的电影另类旅程。
不用再多谈电影或旅行的意义,搬出一堆文绉绉的大道理啦!真的,去玩就是了。
只是这次,我们带着电影一起玩。用电影的眼光,去旅行。
翻起书,放轻松,快去玩吧!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独立电影放映厅,而且放映厅的老板是你一位特别健谈又博学的朋友。他不会上来就给你讲电影的导演是谁、拍摄背景有多么宏大,而是会先跟你聊聊他看这部电影时的心情,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下第一次接触到它,甚至是看完后,对他当时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这种非常“非主流”的切入点,反而让我觉得异常亲切。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电影细节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他能抓住那些别人可能轻易忽略的镜头语言、配乐的某个小片段,然后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而且,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些细节,而是将它们与他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影式”的人生哲学。我仿佛能看到他坐在昏暗的影院里,或者是在家里的沙发上,一边看电影,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无数个关于电影与生活的连接点。他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把屏幕上的光影,转化为读者心中最真实的触动。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电影,那些被遗忘的片段,又重新鲜活起来,仿佛与作者一起,重新体验了一次观影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读了,拖了这么久才拿到手,简直是罪过!封面上那带着点儿怀旧气息的插画,瞬间勾起了我对那些经典老电影的回忆,也预示着这会是一场充满惊喜的阅读之旅。作者的文字功底是真的扎实,开篇就用一种非常个人化、散漫却又引人入胜的方式,抛出了他对电影的某种奇妙连接。我喜欢他那种不拘泥于影评套路,而是将个人经历、情绪、甚至是一些突发奇想,巧妙地编织进对电影的解读中。读的时候,常常会有“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看!”的恍然大悟,又或者是一种心有戚戚焉的共鸣,仿佛作者穿越了时空,精准地捕捉到了我曾经对某部电影的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的叙述里没有生硬的理论,没有刻意的卖弄,只有一种纯粹的、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在分享这份热爱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个人生活片段。有时候,他会突然岔开去讲一个无关紧要的生活小插曲,但奇妙的是,这小插曲却又能巧妙地呼应他接下来对电影的某个观点,让整个论述更加立体和有趣。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作者的思绪会飘到哪里,又会从哪个角度切入一部你熟悉或陌生的电影。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电影共处”的生活指南。作者以一种极其随性、不设防的状态,分享了他与电影之间点点滴滴的“玩乐”时刻。他不是在“评价”电影,而是在“体验”电影,然后将这份体验用一种充满个人色彩的语言表达出来。我最喜欢的是他那种“旁征博引”却又毫不突兀的叙事方式。他可能在讲一部科幻大片,但下一秒,他就能联想到某个历史事件,或者一段童年回忆,甚至是某个哲学家的一句名言。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在他的笔下却能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脑洞”逻辑。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跟一个很有趣的大脑进行一场思维的游戏,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步会抛出什么概念,又会怎么把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他的文字里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没有任何陈词滥调,只有他对电影最真实、最赤裸的反应。这种“玩乐”的态度,让我觉得看电影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一种“自由”的观影体验。作者并没有试图去定义电影,或者去为电影划定某种界限,而是以一种非常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电影带来的各种可能性。他会谈论那些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也会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众作品,但无论谈论什么,他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且尊重的态度。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评论方式。他不会去分析电影的镜头语言有多么高明,也不会去考证电影的创作背景有多么深厚,而是更多地关注电影在他个人生命中留下的印记,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他的文字就像是一场漫无边际的公路旅行,你不知道下一站会停靠在哪里,但沿途的风景总是那么迷人。有时候,他会对某一部电影发出“童言无忌”般的赞叹,有时候,他又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电影的某种荒谬之处。这种巨大的风格差异,反而让这本书充满了新鲜感,让你永远不会感到枯燥。
评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影评”的认知。以往读到的影评,大多是带着学术气息,或者是有着清晰的论点和论据。但这本书,更像是作者与电影之间的一场即兴对话,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奇思妙想。我喜欢他那种“信马由缰”的写作风格,文字流畅自然,仿佛就是随口聊聊,但仔细体会,却又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邃思考。他不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选择某些热门电影,也不会为了显得“高深”而刻意挑选晦涩的作品,而是完全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这种“任性”的态度,恰恰是他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去描绘他对电影最纯粹的感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读他的文字,就像是与一位老友围炉夜话,分享着彼此对电影世界的奇妙体验。他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用一句看似玩笑的话,点醒读者内心深处对电影的某种认知,或者引发对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更像是打开了一个通往电影内心世界的奇妙入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