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喜歡用紙筆寫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覺得漢字很美,也很有故事性。《管傢琪說漢字故事》有40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每個故事後麵並附上「漢字的聯想」單元,讓孩子瞭解作者構思的過程,增加「識字」的趣味性。
本書特色
管傢琪小姐曾在2000年8月在幼獅公司齣版瞭一本書《失眠的驢子--幽默的童話俗語故事》這本書是用童話的方式來對很多大傢耳熟能詳的俗語進行聯想,很受小朋友的喜愛,作者再接再厲根據一些中低年級小朋常友用的漢字來進行童話的聯想,每個童話故事後的「漢字的聯想」,和大傢分享這些故事的構思。讓小朋友在識字的過程中,也可以多多發揮聯想,這樣在學習認字的時候一定會比較有趣,學瞭以後也比較不容易忘記。
作者簡介
管傢琪
華文世界重要的少年兒童文學作傢。一九六○年齣生於颱灣颱北,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曆史係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七年,一九九一年五月底辭掉記者工作之後,即在傢專職寫作至今,一直在少年兒童文學領域努力耕耘,著作甚豐。目前在颱灣已齣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兩百餘冊,在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也都有幾十冊作品齣版。並經常至各地中小學與孩子們交流,引領孩子們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曾多次得奬,譬如德國法蘭剋福書展最佳童書、颱灣中華兒童文學奬、金鼎奬等。
(自序)童話漢字◎管傢琪
1(分)分水果
2(主)最厲害的人
3(必)懶爸爸
4(囚)兔大嬸的鬍蘿蔔田
5(卡)兩片拼圖
6(用)小青蛙的尾巴
7(安)做好事
8(好)兩個凶巴巴
9(休)空手道機器人
10(忘)肚子痛的祕密
11(沐)彆緻的禮物
12(金)彩色人生
13(明)小天使來幫忙
14(信)小白鴿的誌願
15(思)小鬆的夢
16(花)想化裝成小草的植物
17(洽)馬剋杯的誕生
18(洪)難以解釋的「祝福語」
19(哥)可以一起做很多事的人
20(財)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
21(哭)奇想
22(倒)倒立行走的人
23(苗)一隻吃素的熊
24(胖)奇怪的祈禱
25(海)一隻怪鳥
26(眯)最迷人的眼睛
27(甜)灰驢先生寫情書
28(晚)不肯休息的日神
29(梯)零食大戰
30(帳)天纔收帳員
31(短)綠色的小箭
32(植)植樹活動
33(智)求智慧
34(惑)元元的假期
35(福)小蝙蝠的新發現
36(飽)誤會
37(魂)話很多的新鬼
38(裹)包在衣服裏的蘋果
39(諧)好脾氣王國
40(燈)「燈」的故事
自序
好像也就是在不久以前,每次和小朋友的見麵會一結束,就會有不少小朋友問我聯係地址,現在呢?則是紛紛問我MSN 。時代真是不同瞭啊。而當小朋友聽我說沒有MSN ,也沒有伊媚兒時,都瞪大瞭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不僅是小朋友,大人的反應也是一樣。有一次,一位比我年長十歲的文友,應該說是前輩,初次見麵,問我伊媚兒,我說我沒有,因為我到現在還是用紙筆寫作,當時他的反應就像被什麼武林高手點瞭穴道似的,就那麼一直看著我,半天說不齣話來,後來還是旁邊的朋友都笑齣來瞭,推推他說:「你呆掉啦?」這位前輩纔以驚異無比的口氣說:「我實在不敢相信,這個年頭居然還會有人不用電腦,還在用紙筆寫作!」
其實我會上網瀏覽新聞,查找資料,但寫作的時候則始終還是喜歡用紙筆,
主要原因就是我覺得漢字很美,寫這些方塊字特彆是正體字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很多外國人都說,漢字非常難學,因為那一個個方塊字之間,好像都沒有什麼關係。這是因為漢字是屬於「錶意文字」。世界上的文字雖然多種多樣,但大體來說可以分為「錶意」和「標音」兩大文字體係。而所謂「錶意文字」,就是說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麵並沒有直接的聯係,每一個字隻能錶示一個音節,不能明確錶示讀音,但每一個字的本身就能錶示一個意思。對於不習慣「錶意文字」的外國人來說,這確實是太深奧也太難領會瞭。但實際上每一個漢字的形成都有其脈絡可循。
長久以來,在傳說中一直都認定漢字是倉頡個人所創造的,然而愈來愈多考古成果證明,漢字其實是很久很久以前廣大老百姓的一種集體創造結果。所謂「很久很久」到底是多久呢?根據科學測定,位於中國大陸西安半坡村遺址距今已有六韆年左右的曆史,而這也正是目前所知漢字最早的曆史!因為從半坡村遺址,大傢發現在當時的母係氏族社會中,豬已經開始傢養,所以怪不得「傢」這個字,便是「屋子裏頭有豬」瞭(穴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屋子」)。
漢字既然是屬於「錶意文字」,字形和字義有有著密切的關係,而若談到漢字結構,大傢也都知道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藉」等所謂「六書」之說。總之,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些方塊字,它們會成為如今這些各個不同的模樣,背後都有一套嚴謹的係統,有它一定的道理,而我所寫的這些字的故事,當然都隻是我針對四十個漢字的一種童話的聯想。
我曾經寫過一本書,《失眠的驢子---幽默的童話俗語故事》(二○○○ 年八月幼獅,大陸簡體字版則於二○○ 七年三月由重慶齣版社齣版),那是用童話的方式來對很多大傢耳熟能詳的俗語進行聯想;當時我就已經有瞭一個想法, 想再接再厲根據一些低年級小朋友常用的漢字來進行童話的聯想,可是真正開始著手卻已經是二○○ 七年瞭。接下來,大陸浙江少兒社把這四十個故事分成四本,於二○○ 九年元月以《管傢琪識字故事》係列圖文書的形式齣版。現在大傢所看到的這本《管傢琪說漢字故事》則是把那套圖文書的文字部分結集而成的, 每一個故事後麵並加上一個小單元---「漢字的聯想」,和大傢分享這些故事的構思。也許小朋友在識字的過程中,不妨也多多發揮聯想,這樣在學習認字的時候一定會比較有趣,學瞭以後也比較不容易忘記。
希望大傢都會喜歡這些從漢字來進行聯想的童話故事。
管傢琪
我一直覺得,學習漢字,尤其是成年人,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打破僵化的思維定勢,重新拾起對這個古老文字體係的好奇心。《管傢琪說漢字故事》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樣,上來就給你講什麼“六書”理論,而是從一個個大傢耳熟能詳的字入手,比如“日”、“月”、“山”、“水”等等。但作者並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它們的意思,而是通過描繪當時人們看到太陽、月亮、山川、河流時的感受,來解釋這些字是如何形成的。這種從“象形”到“意義”的轉化過程,被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我就置身於那個遠古時代,親眼見證瞭第一個“日”字是如何被描繪齣來的。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還會時不時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典故和傳說,將漢字的演變與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巧妙地聯係起來。讀的時候,我常常會發齣“原來如此”的感嘆,仿佛腦海中打開瞭一扇扇塵封的窗戶。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真摯的情感,讓我感覺到作者在和我分享他內心深處對漢字最真切的理解和喜愛,這種分享是如此的真誠,讓我讀起來倍感親切。
评分我平時閱讀的習慣比較雜,什麼類型的書都會涉獵,但《管傢琪說漢字故事》給我的感覺是如此的與眾不同,以至於我不得不專門花時間來寫下我的感受。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故事性”。作者並沒有把漢字當成一個個孤立的符號來講解,而是將它們置於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講述它們是如何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中,一點一滴地演變、豐富起來的。他善於將抽象的文字概念,轉化為具象的場景和人物,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曆漢字的誕生與發展。比如,在講到“兵”這個字時,作者會描繪齣古代戰場上的情景,以及人們對於戰爭的恐懼和無奈,從而揭示齣“兵”字背後所蘊含的復雜意義。這種敘事手法,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習”漢字,更是在“感受”漢字,感受文字所承載的古人的情感、智慧和曆史。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但又不做作,讀起來非常舒服,讓人欲罷不能。它讓我重新認識瞭漢字,也讓我對中華文明有瞭更深的敬畏之情。
评分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總覺得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很多東西都變得浮躁。《管傢琪說漢字故事》的齣現,簡直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得以暫時逃離喧囂,沉浸在一片寜靜而充滿智慧的漢字海洋中。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仿佛化身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用一種引人入勝的節奏,講述著每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他擅長抓住漢字的核心意象,然後圍繞這個意象展開聯想,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賦予鮮活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一些常用字背後故事的挖掘,比如“傢”這個字,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房子”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豕”(豬)在古代傢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宀”(屋頂)所代錶的安全和溫暖。這樣的解讀,讓我對“傢”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整本書讀下來,我並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反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斷獲得新知和感悟的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以隨時取閱的“智慧寶箱”。
评分我一直認為,漢字是中國文化最直觀、最核心的載體之一,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它們的瞭解僅停留在錶麵的字形和字義。《管傢琪說漢字故事》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這種看法。作者用一種近乎“解構”的方式,將每一個漢字都拆解開來,從最基本的筆畫、部首入手,層層遞進,直到揭示其背後蘊含的深刻含義。他對於漢字結構的洞察力令人驚嘆,常常能從一個簡單的偏旁部首中,發現它與整個字的意義之間的精妙聯係。例如,在講解“休”這個字時,作者會從“人”和“木”兩個部分入手,描繪齣一個人靠在樹旁休息的畫麵,以此來解釋“休”的本義。這種基於視覺聯想的講解方式,對於我這樣非專業的讀者來說,非常容易理解和記憶。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態度,既有學術上的考究,又不乏生活化的比喻,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漢字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漢字之美的全新發現和欣賞。
评分拿到這本《管傢琪說漢字故事》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漢字的書籍不少,有的是枯燥的學術研究,有的則是過於淺顯的兒童讀物。我個人對漢字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每一個方塊字背後都藏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一種古人的智慧。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帶著一種古典而又靈動的氣息,讓我初步覺得它可能不是那種韆篇一律的作品。當翻開第一頁,我便被作者流暢而富有畫麵感的文字所吸引。與其說這是一本講解漢字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以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帶點頑皮的口吻,引領我走進漢字的世界。它沒有生硬地羅列字源,也沒有故作高深的解釋,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漢字的演變過程、造字原理以及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娓娓道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深厚功底和對漢字的熱愛,他不是在“教”你,而是在“分享”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與漢字一同呼吸,一同歡笑。這種體驗非常獨特,讓我對一直以來被我視為冰冷符號的漢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感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