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占星研究

当代占星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ue Tompkins
图书标签:
  • 占星学
  • 现代占星
  • 占星研究
  • 星象学
  • 命理学
  • 心理占星
  • 占星预测
  • 星座
  • 天文学
  • 灵性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专业推荐:吴安兰、胡因梦、唐立淇、鲁道夫、韩良露

  你或许以为双鱼座的人多愁善感,而天秤座都是俊男美女?

  你搞不好听过30岁以后要看上昇星座,而水星逆行会让脑袋一团混乱+电脑当机?

  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除了十二星座,还有什么科学方法可以验证个人特质?

  本书为你开启神秘的星象密码,像一面宇宙的镜子,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存在。

  在价值观混乱、人心浮动的世代,你需要学会一种可以解释经验、克服困境、找到人生方向的专业技能,那就是——占星学。

  近几十年来在英美,占星这门学科体系日渐完善也渐趋专业,但一直以来国内坊间的占星书籍多着重在以十二星座的特质为主,作命理占卜或心理测验式的解读,在通俗趣味的背后,却也因为论述不够严谨、似是而非,加上往往将十二星座的原型类型化,造成许多学习者对占星产生刻板印象,多数人遂无法进入专业占星领域一窥堂奥。

  这本书是伦敦占星学院的指定教材,由伦敦占星学院的创办人苏.汤普金女士撰述而成,从占星学的历史背景谈起,内容包括占星基础理论、占星学历史、专有名词、个人星盘绘制、黄道十二宫的意义、黄道十二星座的特质、行星相位及相位图型、星盘解读分析技巧等,全书条理分明、诠释精微。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文笔优美流畅,观念的说明浅显易懂,绝不会让你在深奥的专业术语中迷路困惑,是有志于占星学习者的入门必备手册,也是理解占星精髓的专业参考。

本书特色

  1.第一本伦敦占星学院指定占星入门教材。

  2.工具式(cook book)诠释方式,让读者迅速掌握概念,触类旁通。

  3.兼具学理及实用性,面向广泛,见解精辟。

  4.资深专家执笔,译笔优雅流畅易读。

作者简介

苏.汤普金(Sue Tompkins)

  是英国目前最资深的占星学老师和谘商师之一。她将自己在这门学问上的各种技艺,教给了一整个世代的占星师们。她曾经在The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任教长达十九年的时间。从1986至2000年她一直是这所学院的院长。2000年以后她创立了自己的学校──London School of Astrology,目前仍在任教中。她经常在挪威、瑞典、芬兰、法国、纽西兰、澳洲及英国各地,举办占星研讨会和公开演讲。2003年英国占星协会颁发察理士.哈威终身成就奖给苏,肯定了她在这个领域里的卓越贡献及服务。

  苏同时也是一位同类疗法专业治疗师,目前仍继续到印度深造,在占星学和同类疗法的应用上贡献其心力。

译者简介

胡因梦

  曾为知名演员,土星回归本命盘的二十九岁那年,开始走向灵修与向内探索的心灵道路,并投入灵修好书的翻译工作,是国内最重要的灵修思潮引介者之一。二十年来,胡因梦引介了克里希那穆提、肯恩.威尔伯、佩玛.丘卓、A.H. 阿玛斯,以及现代占星学先驱史蒂芬.阿若优等多位灵修导师的作品及思想至华人世界。

  胡因梦也是身心灵成长课程的带领讲师,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压力、情绪模式及灵性成长需求,都有深刻的观察与研究,目前还从事占星谘商的工作。

星辰的低语: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灵的交汇 图书简介: 《星辰的低语》并非一部关于星盘推算或黄道十二宫刻板定义的指南。它是一部深入探讨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化如何理解、运用并诠释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度文化人类学与哲学思辨之作。本书旨在超越占星学作为一种娱乐或算命术的肤浅层面,追溯其在古代文明、哲学思辨、宗教仪式乃至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并将其置于现代科学、心理学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审视之下。 第一部分:文明的轴线——从苏美尔到文艺复兴的星空叙事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类最早的宇宙观测记录。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精确测量,古代文明的“星空记录”首先是一种神圣的语言。 1.1 巴比伦的泥板与宇宙秩序的建立: 我们将详尽考察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如何发展出观测天象的系统性方法。这不是为了预测天气,而是为了确保城邦的福祉与统治者的正统性。重点分析“吉兆”与“凶兆”的编纂过程,揭示早期占星术如何与国家政治、神庙祭祀紧密结合,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构性工具。此部分的叙述将侧重于史料的解读,展示早期天文学(原型占星学)与政治神学的共生关系。 1.2 希腊的理性之光与命运的哲学辩论: 随着希腊哲学的兴起,星辰的运行被纳入更宏大的宇宙论框架。本书将深入分析托勒密(Ptolemy)的《四书》(Tetrabiblos)在结构上的重要性——它如何试图将经验观察(经验主义的萌芽)与柏拉图式的宇宙和谐观进行整合。同时,本书将细致梳理斯多葛学派(Stoicism)如何接纳“决定论”——即宇宙万物皆由逻各斯(Logos)驱动,星辰作为这一逻辑链条的可见证据。反观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ism)的“原子飘移”理论,如何对这种宇宙必然性提出挑战。我们探讨的焦点是:古希腊人如何用哲学为“命运”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逻辑辩护体系。 1.3 黑暗时代的知识传承与伊斯兰世界的整合: 探讨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古希腊的星象学知识是如何被保留、翻译和发展的。重点分析阿拔斯王朝时期,巴格达的“智慧之家”如何通过融合波斯、印度和希腊的天文学成果,极大推动了代数和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本书将对比分析阿拉伯天文学家在修正托勒密模型时所采取的精妙数学工具,以及这些工具如何反哺了西方后来的科学革命。 第二部分:现代性的裂变——科学、心理学与解构的目光 进入近现代,星辰的运行开始脱离神学和哲学的垄断,面临科学方法的严峻考验。 2.1 牛顿革命对“神秘学”的冲击: 详细阐述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如何彻底将天体运动归结为可量化的、可预测的物理定律。这种“机械宇宙观”的胜利,将占星学从自然科学的殿堂中驱逐,迫使其进行深刻的自我定位转型。我们分析早期启蒙思想家是如何看待这种知识的“降级”——是从解释世界本体论的工具,退化为一种社会习俗或民间信仰。 2.2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的引入: 本书的重点转向心理学领域。我们深入剖析卡尔·荣格(Carl Jung)如何借鉴古代原型与神话结构,为占星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即星体与相位并非物理因果关系,而是“共时性”(Synchronicity)的象征性投射。本书将细致梳理荣格如何将十二星座、行星能量与“原型”(如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进行对应,将星盘描述转化为对个体心灵结构和发展阶段的深度地图。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分析心理学如何“回收”了被科学抛弃的象征语言。 2.3 符号学与后结构主义的审视: 面对当代知识论的挑战,本书探讨了符号学(Semiotics)如何将占星符号视为一种语言系统。我们不再追问其“真假”,而是研究其“意义如何被建构”。通过福柯的知识谱系学视角,我们审视“当代占星研究”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它是如何从宫廷秘术演变为一种服务于“自我探索”的“新时代”话语,以及这种话语如何参与到当代个体对身份认同、意义构建的社会实践中。重点分析当代人如何通过占星符号来重塑自身叙事,将其作为一种反抗主流理性主义的隐秘文化策略。 第三部分:当下的反思与未来的视野 最终,本书将目光拉回当下,反思这种古老知识体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残留价值与局限。 3.1 经验的边界与主观的真实: 探讨那些坚持实践星象学的人士的经验基础。本书避免进行科学实证检验,而是聚焦于“体验真实”——即当事人报告的符合感、慰藉感和洞察力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将引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探讨人类对模式识别的固有偏好,以及这种偏好在面对模糊、开放性极强的符号系统时所释放的心理能量。 3.2 跨学科的对话潜力: 展望星辰符号在未来的应用潜力,不局限于个人咨询,而是探索其是否能为叙事医学、艺术治疗或复杂系统建模提供非线性的、隐喻性的视角。强调其作为一种连接“理性计算”与“人类直觉”的桥梁的潜在价值,而非作为一种预测工具。 《星辰的低语》是一次对人类思维史的致敬与审视。它试图在星空下,重新定位我们如何理解自身的处境、历史的重量以及象征语言的力量。它邀请读者进行一次深沉的、跨越数千年的知识漫游,探究那些亘古不变的宇宙节奏,是如何被一代代人类的智慧和恐惧重新诠释和编码的。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译者序——胡茵梦
推荐序——鲁道夫、吴安兰

第一章 占星学的哲学背景

第二章 占星四元素和星座模式
◎ 地.水.火.风
◎ 基本星座?固定星座?变动星座

第三章 黄道十二星座
牡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双鱼座.水瓶座

第四章 行星和其他重要星体
◎太阳
如何诠释太阳的意涵
◎月亮
月亮落入各星座
月亮的空相
◎水星
水星逆行
水星落入各星座
◎金星
金星落入各星座
◎火星
火星落入各星座
◎木星
木星落入各星座
◎土星
土星落入各星座
◎火星
火星落入各星座
◎外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 行星的显达理论

第五章 相位以及行星的组合
◎ 相位
容许度
合相
对分相
四分相
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
三分相
次三分相
十二分之五相
五分相
七分相
无关联性相位
没有相位的行星
相位最多的行星
◎ 相位的图型
T型相位
大十字
大三角
上帝的手指
大风筝以及神秘矩形
◎ 行星的组合

第六章 宫位
第一宫及上昇星座
第二宫
第三宫
第四宫和天底
第五宫
第六宫
第七宫及下降点
第八宫
第九宫
第十宫和天顶
第十一宫
第十二宫
宫位主宰行星的重要性

第七章 次要星体
第一部分:月交点
第二部分:凯龙星和半人马星体
波洛斯──象征盖子被掀起来
奈瑟斯──责无旁贷
第三部分:小行星

第八章 诠释星盘

第九章 名人星盘解读案例
亨利八世的T型相位例解
凯莉.霍姆斯的太阳/月亮的中点例解
艾格莎.克丽斯蒂
综合分析:阿曼达的案例
整合疗法占星学──彼得与印度眼镜蛇
印尼的立国星盘
一个意外事件的星盘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开启你的占星地图—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一个占星师面对星盘时不是急着问自己:我知道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而是先提醒自己那些我所不知道的部分。一旦你明了了自己的限度,你就知道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来看星盘。」当我初听到汤普金老师这么说时,有种醍醐惯顶的感受,长久以来困扰我的想法与限制顿时豁然开朗。

  汤普金老师算是我正式踏入心理占星学界的启蒙恩师,对于占星,他有着独到的见解。

  汤普金老师早年在英国占星学院执教,并担任该校的校长长达十四年的时间,二○○○年他决定创立属于自己的学校「伦敦占星学院」来贯彻其教学理念,而我从伦敦占星学院开始,也陆续参加过许多不同学院的课程,其中许多后来遇到的老师,甚至都是受教于汤普金老师的学生。从汤普金老师与承袭他教学风格的老师身上,我都看到了相似的大师身影,他们在探讨星盘的时候尽量保留客观的态度,用丰富的占星符号原型来诠释星盘,保留更多的空间给当事人来演绎,而这么做的同时,他们必须拥有丰富的符号原型认知,包含关于神话、心理、世俗的充分了解,并能利用这些原型替前来谘商的个案开创出更多的可能性,而非告诉他xx座的你就是这个样子的。

  举例来说吧!我们所认识的太阳符号,在占星学当中不但暗示着心理上的自我意识、我的追求、父亲或男性伴侣,也可以是神话当中克服挑战、建立自己神庙(荣耀)的阿波罗,或象征着国家领导者或物质上的黄金。你了解的愈多,愈知道他们可能如何变化,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太阳金牛座的人时,你不会急着说:「啊!这是一个爱钱的人。」因为这样说「是也不是!」(Yes and No!是汤普金老师的口头禅),他可能意识到自己是个重视物质的人,或将这个形象投影到父亲或男性伴侣身上,让他们表现出重视物质的态度,也可能透过物质累积来荣耀自己。当我开始明了这一切,才理解为什么在占星学院中,老师们不急着教你怎么推算流年,不急着告诉你土星在第八宫的人就是这种命?而是仔细带着你探索每个行星,每个宫位,每个星座的原型,让你对每种占星符号有踏实的认识,对每个人自身所能够作的改变有足够的了解,对命运有谦卑的态度,然后才告诉你如何解读星盘中的种种可能。

  华人的占星学界长久以来,一直以宿命的观点在讨论占星,这不是不对,而是这只是种信仰的态度,这些人相信星盘会告诉你一切,星星会帮你决定一切。但如果你和我与汤普金老师一样,相信星盘会提供更多可能性,相信自己多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认为自己可以用不同的视野来看待世界,或用谦卑的态度来面对那些我们无法掌握的一切,那么,汤普金老师将会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占星世界,他的文字、思想与钻研占星超过三十年的精髓,都将这本《当代占星研究》中呈现出来。

  本书是「伦敦占星学院」的教科书,如今译为中文,相信对于未来提升华人在占星学界的表现会更有帮助。

  二○○二年移居伦敦后,我进入了汤普金老师创办的「伦敦占星学院」学习,受业于汤普金老师与梅兰尼瑞因哈特老师,让我受惠最多的并非那些高深的技巧或是如何断定此人格局这种论调,也不是那种不断以数据来证实占星影响力的态度,而是大师们在诠释占星、解读星盘时的谦卑态度。

  这和东方命理界动辄自称大师,学了皮毛就自认铁口直断的态度大相迳庭。这些大师们在解读星盘时,从不会对我们说「我早知道这个人是这个样子的」,相反地,在面对个案或讨论时,他们鼓励提醒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潜在的发展可能—这就是人文占星学与心理占星学的基础精神,将星盘看做是一个种子袋,在这张星盘上,未来的道路如同开启的地图,这幅地图上不只一条路径,而我们随时都有不同的人生岔路可供选择。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汤普金老师,透过占星符号来认识生命的种种可能性。

鲁道夫

推荐序2
苏.汤普金─一位占星师的成长过程

  《当代占星研究》这本由苏.汤普金女士撰述的占星论着是伦敦占星学院的教科书,其于二○○六年甫一出版,就在国际间掀起畅销热潮,占星家鲁道夫从伦敦带到巴黎给我,让我有幸能拜读此书。二○○九年夏天,终于由积木文化出版中译本,我想对喜欢占星书的广大中文读者来说,绝对是值得引颈期待的好消息,也是占星界的一大盛事!

  本书以「工具书」的方式撰述,内容针对占星学中「星座」、「宫位」、「相位」等三位一体的诸多概念有深入解释,不但为许多想走入占星世界、认识自身灵魂密码的读者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更能帮助已入门的读者重新爬梳占星知识。这本书能帮助你像字典一样查索资料,只要排出个人星盘,便可援引本书,和真实的生命作比对,让我们更深刻地「读人」。

  作者苏.汤普金女士为拥有三十年经验的资深占星学家、教师、谘商师、作家,以及自然疗法专家。她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占星师,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人性的好奇。苏曾说过她从小内向,所以喜欢静静地「读人」!其曾祖母就对占星学很有兴趣,可惜在苏出生前就过世了!她的第一本启蒙书是早期的占星经典《Linda Goodman's Sun signs》(这本论着也是台湾很多占星师的启蒙书,包括我自己。)其后她参加了Jeff Mayo老师的函授教学,深刻进修,并于一九七九年得到结业证书,并也成为占星天后Liz Greene的门生。各位读者若有意追随苏.汤普金女士的脚步成为一位占星学家,也不妨参考这间位于伦敦,成立一九七三年的占星涵授学校,此校也是「伦敦占星学院」的姐妹校。

  The Mayo School of Astrology,
  BCM Box 175, London WC1N 3XX, UK
  Email:
  

  苏.汤普金女士和克莉斯汀.泰德(Christine Tate)于2000年成立了「伦敦占星学院」(简称LSA)这所众所瞩目的专业学府,更于2003年得到英国占星协会查理士.哈维奖(Charles Harvey),肯定她对占星工作的杰出贡献,这是一种终生的荣誉。此外,苏.汤普金以自然疗法解决从占星命盘上发现的感情与生理问题,成功结合了这两者的精髓,并于印度成立海外培训地。我目前也有意结合两者,进行相关的研究。

  《当代占星研究》请到胡因梦小姐精译,因梦译占星书的译笔,早已打造出专业的光环,我在此衷心为好友庆贺。因梦和我同为辅仁大学同期同学,早上搭车经常看到这一位辅大校花,就这样结下缘分,不其然在往后的漫长人生道途上,我们的内在成长竟也朝同个方向行进,这份细若游丝却绵延不尽的缘份,真是令人格外珍惜。本书是基本占星的工具书,作者将千人以上的谘商经验融入书中,本书还收录了与Melanie Reinhart合着的篇章,介绍了「凯龙星」和「奈瑟斯」(Nessus,或称恶毒星)。我研究发现,命盘奈瑟斯合太阳九十冥王星,的确有恶毒星的特质,解盘时从恶毒星的方向去诠释,将会有极大的发现和震憾

吴安兰二○○九于台北

译者序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技艺时最快的入门方式,就是先了解这个领域里贡献良多的大师们各有什么专长和心得。就生活在东方世界的占星学子而言,深入阅读卓然有成的占星家之着作,应该是最省时省力和省学费的方式了;这也是我自己长久以来的一种学习模式。

  从我已经博览过的英文原着来看,目前欧美占星学界有好几位值得关注的大师,譬如本书作者,身为伦敦占星学院创办者的苏.汤姆金斯(Sue Tompkins)、合写本书的梅兰妮?瑞因哈特(Melanie Reinhart)、伦敦心理占星学院创办人丽兹?格林(Liz Greene)和已故的事业伙伴霍尔德.赛斯波特司(Howard Sasportas),以及霍尔德生前的伴侣Erin Sullivan,还有我从二○○七年开始为读者引介的史蒂芬?阿若优(Stephen Arroyo)。当然,目前仍活跃于美国的Jeff Green、Robert Hand、Alan Oken、Noel Tyle、Tracy Mark,或已故的大师Dane Rudhyar及 C.E.O Carter,都曾慷慨无私地将其心得与全世界的读者分享。

  从这些老师的着作中,我们学习到的不必然是占星学的专业技术,而比较是这些研究者检视星盘时背后的哲学和心理学观点,或灵修体验、宗教信念及其他领域的学养,如此一来,我们方能使占星学和更宏大的生命目的连结,而不至于侷限在术数的窠臼中。从这个层次来比较这些老师的思想和诠释,我们会发现本书作者苏?汤姆金斯,是其中较为倾向于结合心理占星学派与事件派的资深研究者。

  回归传统,似乎是天体的海王星与天王星合相于摩羯座(一九九三年)之后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七○年代后的心理学导向之占星学,已经流于过度分析本命盘的心理内涵,而逐渐脱离了占星学与事件、国家、动物王国、健康、时尚、语源、化学元素及其他丰富的外在现象之间的联结性。本书的诠释方向,很明显地是企图涵盖心理层面及上述的外在现象。

  苏以平实幽默、老练熟谙而又略带嘲讽的风格,为一本原属于「食谱」式的基本教科书,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趣味。在本书第一章里,苏为读者细心地解析了占星学背后的神秘学法则及哲学理念。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悖论,几乎是每一个占星学的门外汉必定会提出的质疑,在这一点上,苏以「生命地图」的概念,很巧妙地消融了「Fate and Will」的两难之局,让读者从一种被定业「锁码」的无奈感解脱出来,发现到本命盘所承诺的发展潜力和选择的可能性。

  从第二章以降,苏开始按步就班逐一解析占星学最基本的要素─星座的元素能量特质和人格模式;行星和天文学、神话学、人格面向、能量、身体、外在事件、金属等各个生命介面之间的关系、行星落星座组合成的内在与外在的意义、行星与行星的相位形成的更复杂的人格导向、宫位及行星落宫位所呈现出的生命领域里的人生剧情;月交点、凯龙星、人马星群及小行星的象征意义,最后进入综合性的解析,以个案为例,做出内外兼具的平衡观察与诠释。由于积木文化将出版苏的另一本经典作《占星学的相位》,而我也承诺要将其翻译出来,因此读者在未来将有机会更完整地看到苏在相位上的精辟心理剖析。

  总地来看,本书的内涵的确有别于书市上可以看到的其他基本教材。我在翻译的过程中深感受惠良多,但愿近三十万字的翻译苦工,能够为有心深入于占星学的读者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对自己、他人及世界,产生更豁达更客观的认识。

胡因梦于2009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占星学的哲学背景

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旧约训道篇第三章第一节

自从有文明以来,每个文化里都出现过某种形式的占星学。西洋占星学是在纪元前数千年前出现的;它的根源是在现代的伊拉克、部分的叙利亚和土耳其一带。占星学的历史久远而复杂,其哲学背景甚至更复杂。

任何一个学习占星学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发现这门学问的确精准有效,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它的原理究竟是什么?」然后心底又会出现一些深层的疑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上帝究竟是谁?」如同任何一个丰富而令人兴奋的学问一样,占星学也会使我们产生许多疑问和解答。遗憾的是,占星学的许多哲学分枝课题无法在这里详加探讨,所以只好暂时搁置一旁。以下我要探讨的是一般性的哲学法则,也是我个人运用和观察占星学的基础。宿命论和自由意志占星师和未来将成为占星师的人都想克服一个难题─ 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议题。如果占星学真的如此精确无误的话,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是命定的?对我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既非「是」,也非「不是」。毫无疑问地,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及成败负起全责,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必须为自己週遭发生的事负责。我们身上发生的事及我们的行为举止,都可以从我们的星盘里看出种种端倪。星盘基本上就是一张有关生命潜能的地图,它就像是画了许多种子的图表,能够显示出我们将会成为的模样,或许观察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方式,就是看一看这张星宫图里有些什么主题。现在,不妨将你诞生时的星宫图想像成卡拉哈力沙漠的地图,而我的则是英国伯明罕的地图。我们可以说卡拉哈力是你的命运所在地,伯明罕则是我的命运地盘,而我们的选择和潜力都大不相同。我的道路是高高低低的,地图里面还有运河及我可以时常去晃盪的商店,但我并不一定会去造访我地图里的所有地点;至于你的那张卡拉哈力沙漠地图,代表的则是其他的选择:乡间、游乐区等⋯⋯,你可以选择放牧、狩猎、聆听织布鸟的声音,或观赏眼前的大槐树。因此我们双方都有某种程度的自由意志,但我们的选择也都受到地图范围的侷限。你可以说这份侷限就是我们的宿命。

当然一个人的星盘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我们都受制于更大的命运─譬如我们国家的命运。同样地,我们国家的命运也受制于地球的命运。占星学提供了一个让我们观察这两种命运的机会,这么做会让我们增加自由意志运作的空间。政府、商业行为和各种事件,凡是有开端的东西,都可以呈现在星盘中。

大宇宙与小宇宙
从玄学、新时代和治疗系统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本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事实上,过往的炼金术和今日的量子力学,都把这种观点视为核心精髓。这种观点又延伸出了许多旁枝,因为宇宙万物如果是一个整体,而万物都是它的一部分的话,那么伤害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使是一只小蚂蚁),也意味着在伤害整体和我们自己。这种观点就是源自于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所有显化在大宇宙里的事物和事件,都能反映出每个人或小宇宙的内在。科学已经把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化约成一百一十八种元素,因此每个人体内都包含了週遭的万物─所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天体。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充斥着月亮、星星、水晶图案的“玄学”读物,而是显得更加沉静、理性,甚至带有一丝哲学思辨的意味。这让我对《当代占星研究》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占星学这种古老的智慧,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复杂语境中进行探讨的。我的兴趣点在于,占星学在当代社会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自我探索工具,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内在模式、潜能以及挑战?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对个人星盘的解读,来深入理解个体在情感、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层驱动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指导,例如,当个体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占星学能否提供一些有别于传统理性分析的视角?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往往感到迷失和焦虑,《当代占星研究》是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自身、接纳自己,并与世界建立更和谐关系的可能性?我期待书中能够触及一些更为本质的问题,例如,占星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又如何引导我们在理解行星周期性影响的同时,积极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评分

这本《当代占星研究》包装精美,封面设计既有神秘感又不失现代气息,初拿到手就给人一种期待感。我是一名对占星学有多年兴趣的爱好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探讨占星学在当代社会如何应用的著作。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入门书籍,或是过于理论化、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很少有能兼顾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的。这本书的标题“当代占星研究”正中我的下怀,它暗示着作者并非简单复述古老理论,而是尝试将占星学置于当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解读。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占星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科技发展的交叉点的。例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如何在庞大的信息流中找到自我定位?占星学是否能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书中会不会讨论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据分析、线上社群)来促进占星学的传播和应用?再者,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个人主义的兴起,对占星学的解读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将占星学中的原型和象征意义,与当代人的情感困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帮助读者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更清晰的指引和自我认知?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从书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

我对《当代占星研究》的期望,更多地集中在其理论的批判性与创新性上。我曾接触过不少占星学著作,其中很多要么是简单重复传统理论,缺乏新意;要么是流于表面,缺乏严谨的学术支撑。这本书的“研究”二字,让我看到了作者在学术深度上的追求。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对现有占星体系的梳理,更希望作者能提出一些新的思考框架,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一些具有建设性的修正和补充。例如,在现代科学日益昌明的今天,占星学如何回应其科学性的质疑?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结合统计学、心理学实验等,来验证占星学的某些论断?亦或是,作者会从哲学、社会学等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占星学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否在书中提出一些关于占星学“升级”的思路,比如如何将一些过时或带有歧视性的观念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更能符合当代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另外,对于占星学中常见的“宿命论”观点,我希望作者能提供更 nuanced 的解读,强调个体在行星影响下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而不是将一切归结于星盘的既定安排。这样的探讨,才更能体现“研究”的价值,也更能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健康、积极的占星观。

评分

《当代占星研究》这本书的装帧和选材就给人一种非常“走心”的感觉,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出出版方的用心。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充满期待,是因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占星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的书籍。很多关于占星学的书籍,要么过于浅显,仅仅停留在星座运势的层面,要么过于艰深,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我希望《当代占星研究》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占星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占星学能否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独特的洞见和方法?例如,如何通过星盘解读来识别个人的天赋和潜能,并制定有效的个人发展规划?此外,我对于占星学如何与现代人际关系互动产生影响也非常感兴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通过占星学来理解不同类型的人,促进更和谐、更有效的沟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和指导,帮助我将占星学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评分

拿到《当代占星研究》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不像一本普通的生活指导类书籍,更像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学术著作,但我又希望它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一直对占星学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心理层面上的投射非常感兴趣。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身份认同危机,《当代占星研究》是否会探讨占星学如何成为一种理解和疗愈心灵的途径?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行星、星座、宫位等占星学基本元素,如何与人类普遍的心理原型和生命周期相呼应?我尤其期待作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维度,来审视占星学的演变和发展,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精神文化建构中的潜在作用。例如,占星学是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集体无意识和人类共同经验的新视角?在信息碎片化、娱乐至死的时代,占星学能否成为一种引导人们回归内在、寻求深度连接的媒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并且能够学习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在世界,从而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