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要
◎区分「宪法基本概念」及「宪法本论」二篇:
宪法基本概念:详论宪法学理上之基础概念、我国宪法之沿革……等,便于初学者入门研习。
宪法本论:以中华民国宪法本文及现行宪法增修条文为主要编写内容,并于各该章节适时编入相关法规,便于读者延伸学习,强化实力。
◎于各章之后附录「精选题库」,便于读者内文学习后之自我评量,借以即早发现学习上之盲点。
*相关法规
◎完整将宪法最新相关法规、重要大法官会议解释文予以汇编。便于读者法规查询及进阶研读之用。
*历届试题与解析
◎汇整至98年最新【警大考试】试题,并于考题之后,附加精要的解析。
◎98年【警佐】、【二技】试题并附有命题配分表,借以掌握精确之命题趋势。
第一部分 内容精要
第一篇 宪法基本概念∕3
第 一 章 宪法之意义∕3
第 二 章 宪法之种类∕5
第 三 章 宪法之法律性质∕8
第 四 章 我国宪法之制定过程∕9
第 五 章 宪法之沿革∕12
第 六 章 我国现行法制∕16
第 七 章 宪法解释∕20
第二篇 宪法本论∕37
第 一 章 总 纲∕37
第 二 章 基本权总论∕46
第 三 章 基本权各论∕74
第 四 章 人民之义务∕135
第 五 章 权力分立总论∕145
第 六 章 权力分立各论∕155
第 七 章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218
第 八 章 地方制度∕236
第 九 章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256
第 十 章 基本国策∕274
第十一章 宪法之施行及修改∕290
第二部分 相关法规
【重要法规】∕297
中华民国宪法∕297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313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320
地方制度法∕358
国家赔偿法∕391
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文(节录释宪部分)∕393
第三部分 历届试题与解析
中央警察大学94年警佐班第25期(第2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499
中央警察大学94年警佐班第25期(第1、3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11
中央警察大学94学年度学士班二年制技术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19
中央警察大学95年警佐班第26期(第2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30
中央警察大学95年警佐班第26期(第1、3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42
中央警察大学95学年度学士班二年制技术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50
中央警察大学96年警佐班第27期(第1、3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60
中央警察大学96学年度学士班二年制技术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72
中央警察大学97年警佐班第28期第2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81
中央警察大学97年警佐班第28期(第1、3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590
中央警察大学97学年度学士班二年制技术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600
中央警察大学98年警佐班第29期(第2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615
中央警察大学98年警佐班第29期(第1、3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626
中央警察大学98学年度学士班二年制技术系入学考试「宪法」试题∕635
坦白說,這本《憲法(12版)》的份量,最初讓我覺得有點沉重,但閱讀過後,我發現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投資。書中對「比例原則」的深度剖析,讓我在理解很多法律爭議時,豁然開朗。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什麼是比例原則,而是透過大量的實例,展示了這個原則如何在司法實踐中被運用,以及它如何成為限制國家權力、保障人民權益的關鍵。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交通管制的案例,國家為了公共安全,限制了民眾的通行權,而法院如何運用比例原則,去衡量國家行為的必要性、適當性,以及是否還有其他侵害較小的手段,這些都寫得非常清楚,讓我對國家權力與個人自由的界線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另外,關於「團體結社自由」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闡述了結社自由的憲法保障,更進一步探討了當團體組織的行為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時,國家可以採取哪些限制措施,以及這些限制是否符合憲法的要求。書中對於「人權保障」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學理依據和實踐經驗。這本書的學術嚴謹度,加上它對實際案例的關注,讓它成為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務價值的著作。
评分我最近才拿到這本《憲法(12版)》,翻了幾頁,就覺得這本書真的是為想要深入理解憲法精髓的人所準備的。它不像坊間許多教材那樣,只是簡單地羅列法條和解釋,而是深入探討了憲法發展的歷史淵源、不同學派的觀點,以及憲法在台灣社會實踐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書中對於「平等原則」的闡釋,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平等(例如形式平等、實質平等),更進一步探討了在現實社會中,國家如何運用各種措施來實現實質的平等,以及這些措施是否會與其他憲法原則產生衝突。書中引用了大量與平等原則相關的案例,讓我得以從具體的法律爭議中,體會到憲法原則的實際應用。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比例原則」的介紹,它詳細地解釋了比例原則的構成要件,以及它如何在具體的個案中被運用,來判斷國家行為是否侵害人民的基本權利。這本書的論述,嚴謹而不失生動,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
评分拿到《憲法(12版)》後,我便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這本書的厚度,一開始讓我有些卻步,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內容所吸引。書中對於「地方自治」的章節,是我的重點關注對象。它不僅釐清了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更進一步探討了地方自治的憲法基礎,以及台灣各級政府在實踐地方自治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書中引用了許多地方自治的相關判例,讓我得以從司法實踐中,看到地方政府如何爭取權益,以及中央如何進行監督。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憲法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生活的土地、社區息息相關。此外,書中對於「考試權」和「銓敘權」的獨立性,也有深入的剖析。這兩項權力在維持公務體系穩定與專業性上至關重要,而憲法如何保障其獨立運作,並防止政治干預,書中提供了詳實的論述和案例。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比例原則」的應用,它不僅是審查國家行為是否侵害基本人權的重要工具,也讓我在思考國家與個人權益的平衡點時,有了更清晰的框架。這本書的論述,邏輯嚴謹,層層遞進,總能讓我恍然大悟。
评分這本《憲法(12版)》,簡直是為我這種對憲法法條感到有點「霧裡看花」的讀者量身打造的。它沒有用艱澀的術語來嚇唬我,而是用清晰、有邏輯的語言,將複雜的憲法概念娓娓道來。書中對於「權力分立」原則的探討,讓我豁然開朗。它不僅解釋了行政、立法、司法之間的相互制衡,更進一步探討了當前台灣政治體制下,這些權力運作中可能出現的張力和矛盾,並藉由歷史案例和學術觀點,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解決方向。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比例原則」的應用,它不僅是審查國家行為是否侵害基本人權的重要工具,也讓我在思考國家與個人權益的平衡點時,有了更清晰的框架。這本書的論述,邏輯嚴謹,層層遞進,總能讓我恍然大悟。對於想要真正理解台灣憲政體制,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功夫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讀物。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這本《憲法(12版)》,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編排相當用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激發思考,連結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書中對「人權保障」的深度剖析,讓我對憲法在現代社會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闡述了基本人權的內涵,更進一步探討了在面對新的社會挑戰時,憲法如何發揮其守護者的功能。例如,書中關於「數位人權」的討論,就非常有前瞻性,探討了在網路時代,個人資訊的保護、言論自由的界限等問題,並分析了現有的憲法條文如何適用於這些新興議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相當親切,不會過度學術化,而是用比較易於理解的方式,將複雜的憲法理論講解透徹。這對於我這種非法律專業出身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激發思考,連結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憲法對我們的重要性。
评分這本《憲法(12版)》,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本憲法學的「武功秘笈」。它沒有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透過引人入勝的敘述和精闢的分析,讓我對憲法有了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於「言論自由」的探討,尤其令我驚艷。它不僅闡述了言論自由的憲法保障範圍,更深入分析了在各種情況下,國家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例如對誹謗、煽動仇恨言論的管制,以及這些限制是否符合憲法的要求。書中引用了許多重要的案例,讓我得以從實際的法律爭議中,看到言論自由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比例原則」的闡述,它詳細地介紹了比例原則的 three-part test(必要性、適當性、最小侵害),以及它如何在司法實踐中被廣泛運用,來審查國家行為的合憲性。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加上它對實際案例的關注,讓它成為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務價值的著作。
评分這本《憲法(12版)》的出現,對於我來說,就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理解台灣社會運行機制的窗戶。書中對於「釋字」(大法官解釋)的詳細解讀,讓我終於明白,那些看似艱澀的憲法解釋,是如何真實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例如,書中對於幾項重要的釋字,進行了非常細膩的分析,不僅解釋了解釋文的內容,更進一步探討了大法官們做出該解釋的理由,以及該解釋對後續法律實踐產生的影響。這讓我了解到,憲法條文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透過大法官的解釋,在不斷地與時俱進,並回應著社會的需求。此外,書中對於「基本國策」的論述,也讓我對國家發展的方向有了更宏觀的認識。它不只是條列式的條文,而是深入探討了這些基本國策在現實政治中如何被實踐,以及如何在不同時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有條理,邏輯清晰,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掌握憲法的精髓。對於想要真正理解台灣憲政體制,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功夫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讀物。
评分這本《憲法(12版)》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本「憲法奇幻冒險指南」。它沒有讓我感受到枯燥的法條堆砌,反而像是帶著我走進了一個充滿辯論、衝突與妥協的憲政世界。書中對於「修憲」的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只說明了修憲的程序,更深入分析了歷次修憲背後的政治動機、社會力量的角力,以及每一次修憲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我記得書中有提到某一次修憲,原本是為了解決某個政治僵局,但卻意外地開啟了另一扇關於權力結構調整的大門,這讓我意識到,憲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鐵律,而是國家社會不斷協商、演進的結果。此外,對於「國家賠償」制度的闡述,也讓我耳目一新。過去我總覺得那是個遙不可及的法律概念,但書中透過具體的案例,生動地展現了國家行為對人民權益造成的損害,以及憲法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扮演一個守護者的角色。那種對國家權力的監督與制約,透過具體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被清晰地呈現出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相當親切,不會過度學術化,而是用比較易於理解的方式,將複雜的憲法理論講解透徹。這對於我這種非法律專業出身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不斷地激發思考,連結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憲法對我們的重要性。
评分最近入手這本《憲法(12版)》,翻開來,一股熟悉的學術氣息撲面而來,但又帶著新版的氣象。書中對於「人民基本權利」的闡釋,讓我受益匪淺。它不是簡單地列出條文,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項權利的歷史演變、學理基礎,以及在台灣社會實踐中所面臨的挑戰。例如,關於「隱私權」的討論,書中結合了科技發展的脈絡,探討了數位時代下隱私權的新課題,以及法院如何透過判決來應對這些新挑戰。這讓我意識到,憲法並非一成不變的古籍,而是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演化的活態法律。此外,書中對於「國家賠償」制度的論述,也相當詳盡。它不僅解釋了國家賠償的法律依據,更透過大量的實務案例,展現了國家行為對人民權益造成的損害,以及憲法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扮演一個守護者和救濟者的角色。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憲法不僅規範國家權力,更在於保障人民的權益。
评分最近入手了這本《憲法(12版)》,說實話,翻開它的第一頁,腦袋裡瞬間就炸開了無數個問題,像是回到了大學第一次接觸憲法學的那個年代。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不單單是條列式的法條解釋,而是更深入地探討了憲法背後的歷史脈絡、學理爭議,以及它在台灣社會發展中的真實作用。舉例來說,它對於「基本人權」的闡釋,不是簡單地羅列權利名稱,而是細緻地分析了不同時期,我們對於自由、平等、隱私權等概念的理解如何演變,以及法院在維護這些權利時所面臨的挑戰。書中引用的許多經典案例,特別是那些影響深遠的釋字,被仔細地拆解、分析,讓我們得以窺見大法官們在判決時的邏輯思維和價值判斷。而且,這本12版的更新,顯然是緊扣著近年的社會變遷和法律實務發展,對於一些新興的議題,像是數位時代的隱私權保護、環境權的憲法地位,都有觸及,這點非常難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一本靜態的法學教科書,而是一部隨著時代前進的活字典。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台灣憲政體制,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法條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個寶庫。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和心思去咀嚼,但所獲得的知識深度和啟發,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權力分立」原則的討論,它不僅解釋了行政、立法、司法之間的相互制衡,更進一步探討了當前台灣政治體制下,這些權力運作中可能出現的張力和矛盾,並藉由歷史案例和學術觀點,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解決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