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一部分聚焦於後設小說裏性彆與書寫的關係。作者平路選擇男性 (或具男性氣質)作為書寫者,筆下的女主角 (除瞭〈手稿〉外) 皆無名字,具有寓言的刻意簡約。平路玩味著男作者係上帝的地位,不斷加以顛轉、反諷,然而這些男性書寫者的心態各異,對女主角的投射與慾望方式亦不同,使得性彆、愛慾與權力的糾葛更形復雜。女人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以被男作者說?在說的同時男作者與現實的關係是什麼?扮演上帝的男作者是否宰製瞭女主角?第二部分則帶入記憶主題,進一步探究性彆、書寫、記憶的糾纏。性彆如何影響瞭書寫位置以及記憶的方式?由於同一性彆也有各種差異,此影響值得細膩剖析。此外,書寫究竟是彌閤瞭記憶的傷痛,得到救贖?抑或使真相在記憶中更為模糊紊亂?
書中〈百齡箋〉試圖將樣闆的、神格的人物去偶像化,不但尋找正史的縫隙,質疑、改寫正史,且重新審視舊有的意識形態;但批判的精神比較在於小說的取角,而非形式上的後設。以嘲諷夾同情的語調,描寫宋美齡藉書寫戰勝時間,贏得瞭她與蔣介石以及與蔣介石的眾多女人之間的角力,最終卻發現她仍依附丈夫,且未必戰勝時間。小說以她百歲生日前幾日仍忙於寫信開始,她自豪地扮演先知角色警告世人。她寫信係為瞭留下她對有關她個人及蔣介石曆史的版本。這包括他們政治聯姻之內涵,與他們參與的中國/颱灣曆史之評價。但縱使她自詡能寫,屬於她的那段曆史及價值觀業已成為過去,對年輕人而言,她僅是和日本金銀婆婆一樣的人瑞。
--劉亮雅(颱大外文係教授)
夫人攤開信紙,介石夫君,生前沒有這樣稱呼過他,此刻聽起來格外婉轉
(什麼時候起?我會跟死人寫信瞭)
像我這樣的老人,這次的熱鬧過完瞭,下一次受重視的時候是死亡的來臨
(應付老年的方法,就是把自己關在寂靜裏麵)
但是好不好笑,時光好像又走迴頭瞭,人傢告訴她,林肯中心還有盛大的生日慶祝會
(這件事弄到後來,要怎麼結束呢?)
介石夫君你還記得麼?那天螢光幕是「長生殿」,女伶水袖舞得像招魂的鬼魅,悠長清亮的唱腔道:
百年離彆在須臾
一代紅顔為君盡
(不,恰恰是相反瞭,老夫人危顫顫笑著,臉上艷如桃花:哪有什麼離彆?──她的百歲誕辰,正是歡慶與相聚的時日!)
--平路
作者簡介
平路
本名路平。颱灣大學心理係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理統計碩士。在美國工作多年後迴國擔任報社主筆,從事專欄寫作,關心麵嚮及於社會、文化、性彆、人權等議題,並在颱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颱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2003年初,就職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
重要著作有長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椿哥》,短篇小說集《凝脂溫泉》、《百齡箋》、《玉米田之死》、《禁書啓示錄》、《五印封緘》、《紅塵五注》等,散文集《我凝視》、《巫婆�七味湯》、《讀心之書》,與評論集《女人權利》、《愛情女人》、《非沙文主義》、《浪漫不浪漫》等。
《行道天涯》已譯為日、英、法文齣版,英文版書為名Love & Revolution--A Novel About Song Qingling and Sun Yat-Sen,由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於2006年齣版。《何日君再來》已有日文譯本。
自序 一百年也寫不完的信
小與大
世紀之疾
童年故事
歧路傢園
禁書啓示錄
烽火隨想錄
愛情備忘錄
天災人禍公司
虛擬颱灣
手稿
婚期
附錄:書寫女性的黑暗大陸--評平路的〈婚期〉 邱貴芬
百齡箋
附錄:平路《百齡箋》中的性彆、書寫和記憶 劉亮雅
附錄:「她」的故事:平路小說中的女性╱曆史╱書寫 梅傢玲
自序
一百年也寫不完的信 平路
愈來愈體察到文字神奇的實用性。
在馬奎茲某一本(哪一本?)小說裏,女主角隻要一封一封地寫,寫她一百年也寫不完的信(另一種「百齡箋」?),那一封一封柔情蜜意的信啊,就足以把流落在天涯海角──即使已經遺忘在另一個幽冥世界裏的男主角召喚迴來。
而我自己最近在一個小說創作的課程裏說故事,提到自己肩膀習慣性脫臼的毛病,班上一位同學傢裏開中藥舖,有一劑祖傳的藥方,當即拿來給我。以與小說有關的東西來交換其他東西,對我而言,這是實惠而有趣的一次。
說故事來作交易,〈一韆零一夜〉裏雪賀拉莎德的賭注最驚人。她的故事不但要說下去,還要說得精采,絕不能夠讓聽的人打喝欠。換到的是看見明天的日齣,生命又可以持續下去......
另外一位以說故事著稱的女人叫做艾莎剋.丹妮蓀(電影《遠離非洲》的主人翁)。她是一位愛講故事的咖啡園莊主,以好聽的故事來換炙烈的愛情。後來男朋友飛機失事,咖啡園破産,四十五歲的婦人迴到丹麥,把日常講的一個個故事寫下來,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以故事交換愛情是艾莎剋.丹妮蓀的初衷,但她真正交換到瞭獨自度過餘生的趣味。
而寫齣《情人》的法國小說傢莒哈絲則是另一個例子;她希望以講故事能力交換的也是愛情,後來卻在自我的想像重新書寫愛情──即使到七十歲的高齡,她還興趣盎然地改寫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初戀,然後令人莞爾地說到:「我真正的過去已經不存在瞭,剩下是我在小說裏想像的過去。」
為什麼說故事可以換來這麼多趣味?其中充滿瞭隨時可以帶你走上一條岔路的歧義。
記憶不可靠?愛情更引人疑竇?記憶裏的愛情原本充滿瞭各式各樣的破綻......
──我愛他嗎?愛過他嗎?讓我在想像中決定我要不要繼續愛他。
──哪有一定的結局?哪個又是定於一尊的解釋?剩下都隻是故事的素材。
歧路麼?那是一條條蘊含著無限可能的岔道,每一條都值得我們睜大眼睛,好奇地走下去。當我們迷途不知返,歧路終於換來瞭最大的自由,對文字作者來說,傢園在望,從此可以安頓身心瞭。
這就是文字的實用功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