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部分聚焦于后设小说里性别与书写的关系。作者平路选择男性 (或具男性气质)作为书写者,笔下的女主角 (除了〈手稿〉外) 皆无名字,具有寓言的刻意简约。平路玩味着男作者系上帝的地位,不断加以颠转、反讽,然而这些男性书写者的心态各异,对女主角的投射与慾望方式亦不同,使得性别、爱慾与权力的纠葛更形复杂。女人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以被男作者说?在说的同时男作者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扮演上帝的男作者是否宰制了女主角?第二部分则带入记忆主题,进一步探究性别、书写、记忆的纠缠。性别如何影响了书写位置以及记忆的方式?由于同一性别也有各种差异,此影响值得细腻剖析。此外,书写究竟是弥合了记忆的伤痛,得到救赎?抑或使真相在记忆中更为模煳紊乱?
书中〈百龄笺〉试图将样板的、神格的人物去偶像化,不但寻找正史的缝隙,质疑、改写正史,且重新审视旧有的意识形态;但批判的精神比较在于小说的取角,而非形式上的后设。以嘲讽夹同情的语调,描写宋美龄借书写战胜时间,赢得了她与蒋介石以及与蒋介石的众多女人之间的角力,最终却发现她仍依附丈夫,且未必战胜时间。小说以她百岁生日前几日仍忙于写信开始,她自豪地扮演先知角色警告世人。她写信系为了留下她对有关她个人及蒋介石历史的版本。这包括他们政治联姻之内涵,与他们参与的中国/台湾历史之评价。但纵使她自诩能写,属于她的那段历史及价值观业已成为过去,对年轻人而言,她仅是和日本金银婆婆一样的人瑞。
--刘亮雅(台大外文系教授)
夫人摊开信纸,介石夫君,生前没有这样称唿过他,此刻听起来格外婉转
(什么时候起?我会跟死人写信了)
像我这样的老人,这次的热闹过完了,下一次受重视的时候是死亡的来临
(应付老年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关在寂静里面)
但是好不好笑,时光好像又走回头了,人家告诉她,林肯中心还有盛大的生日庆祝会
(这件事弄到后来,要怎么结束呢?)
介石夫君你还记得么?那天萤光幕是「长生殿」,女伶水袖舞得像招魂的鬼魅,悠长清亮的唱腔道:
百年离别在须臾
一代红颜为君尽
(不,恰恰是相反了,老夫人危颤颤笑着,脸上艳如桃花:哪有什么离别?──她的百岁诞辰,正是欢庆与相聚的时日!)
--平路
作者简介
平路
本名路平。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数理统计硕士。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回国担任报社主笔,从事专栏写作,关心面向及于社会、文化、性别、人权等议题,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与台北艺术大学艺术管理研究所任教。2003年初,就职香港光华文化新闻中心主任。
重要着作有长篇小说《行道天涯》、《何日君再来》、《椿哥》,短篇小说集《凝脂温泉》、《百龄笺》、《玉米田之死》、《禁书启示录》、《五印封缄》、《红尘五注》等,散文集《我凝视》、《巫婆�七味汤》、《读心之书》,与评论集《女人权利》、《爱情女人》、《非沙文主义》、《浪漫不浪漫》等。
《行道天涯》已译为日、英、法文出版,英文版书为名Love & Revolution--A Novel About Song Qingling and Sun Yat-Sen,由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于2006年出版。《何日君再来》已有日文译本。
自序 一百年也写不完的信
小与大
世纪之疾
童年故事
歧路家园
禁书启示录
烽火随想录
爱情备忘录
天灾人祸公司
虚拟台湾
手稿
婚期
附录:书写女性的黑暗大陆--评平路的〈婚期〉 邱贵芬
百龄笺
附录:平路《百龄笺》中的性别、书写和记忆 刘亮雅
附录:「她」的故事:平路小说中的女性╱历史╱书写 梅家玲
自序
一百年也写不完的信 平路
愈来愈体察到文字神奇的实用性。
在马奎兹某一本(哪一本?)小说里,女主角只要一封一封地写,写她一百年也写不完的信(另一种「百龄笺」?),那一封一封柔情蜜意的信啊,就足以把流落在天涯海角──即使已经遗忘在另一个幽冥世界里的男主角召唤回来。
而我自己最近在一个小说创作的课程里说故事,提到自己肩膀习惯性脱臼的毛病,班上一位同学家里开中药舖,有一剂祖传的药方,当即拿来给我。以与小说有关的东西来交换其他东西,对我而言,这是实惠而有趣的一次。
说故事来作交易,〈一千零一夜〉里雪贺拉莎德的赌注最惊人。她的故事不但要说下去,还要说得精采,绝不能够让听的人打喝欠。换到的是看见明天的日出,生命又可以持续下去......
另外一位以说故事着称的女人叫做艾莎克.丹妮荪(电影《远离非洲》的主人翁)。她是一位爱讲故事的咖啡园庄主,以好听的故事来换炙烈的爱情。后来男朋友飞机失事,咖啡园破产,四十五岁的妇人回到丹麦,把日常讲的一个个故事写下来,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以故事交换爱情是艾莎克.丹妮荪的初衷,但她真正交换到了独自度过余生的趣味。
而写出《情人》的法国小说家莒哈丝则是另一个例子;她希望以讲故事能力交换的也是爱情,后来却在自我的想像重新书写爱情──即使到七十岁的高龄,她还兴趣盎然地改写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初恋,然后令人莞尔地说到:「我真正的过去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是我在小说里想像的过去。」
为什么说故事可以换来这么多趣味?其中充满了随时可以带你走上一条岔路的歧义。
记忆不可靠?爱情更引人疑窦?记忆里的爱情原本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破绽......
──我爱他吗?爱过他吗?让我在想像中决定我要不要继续爱他。
──哪有一定的结局?哪个又是定于一尊的解释?剩下都只是故事的素材。
歧路么?那是一条条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岔道,每一条都值得我们睁大眼睛,好奇地走下去。当我们迷途不知返,歧路终于换来了最大的自由,对文字作者来说,家园在望,从此可以安顿身心了。
这就是文字的实用功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