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教女王及电视广播主持人徐薇成功撇步首度公开!
她20岁找到自信舞台,25岁开创补教江山,30岁赚进亿万人生!
二十年来她坚持只做一件事,只看一个目标,只保持一个信念。
秉持坚持、专注、不贪心的精神,
徐薇老师教你,愈简单,愈成功!
二十多岁就打造出英文补教王国的徐薇,
在她乐观开朗的笑声背后,是一段「吃苦当吃补的赶进度人生」!
她曾经连学费都凑不齐,也想过辍学去摆摊,更经历了南阳街的格斗厮杀。
但抱持着「简单哲学」,她一路趋吉避凶,往目标迈进,
逆转胜,写下现在随心所欲的薇笑人生!
透过本书,徐薇老师将亲自分享精彩的人生经历,
看她如何挣脱逆境,突围而出,成就生命中的各种可能。
一颗简单的心,一个简单的信念,就可以发出强大的成功力量。
作者简介
徐薇
家喻户晓的英文补教名师和节目主持人。目前为「徐薇文教机构」负责人,以及NEWS 98电台《徐薇英文教室》、《週末薇薇笑》节目主持人。毕业自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后,在大学联考中,以英文科全台榜眼的高分进入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大学时期开始在补习班担任英文教师。毕业后,在外商公司工作(同时也在补习班兼差教书)一阵子之后,结束上班生涯转而全心投入补教事业。借着出版英语教材、主持电视及广播电台节目,渐渐成为补教名师,并成立「徐薇文教机构」。
历经二十年的补教生涯之后,目前除了持续推广英语教学向下扎根外,也开始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
徐薇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rubyatnews98/
简单的心:吃过苦的孩子比较坚强
小时候吃苦是件好事!在物慾被降到最单纯的环境中,感受最深的除了家人的爱之外,就是我一定要改变现状。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困顿,也许就不会有后来拚命向上的冲劲。
. 爱是最好的礼物——家庭教育的软实力
. 父亲的祕密──不足才更要懂得分享
. 咸蛋肉松便当——友情的力量战胜委屈
. 只要还有一格希望——穷则变,变则通
. 贫穷,很好──借用贫穷的正面力量
. 没时间谈恋爱——Focus,就能得到幸福!
简单的目标:二十年补教女王血泪史
大学时代我就找到自己最有自信的舞台,我知道教英语这件事是我最拿手也最有把握的强项,所以二十多年下来,我只做这件事,我不贪心其他诱惑,我坚持一个清楚的目标,所以我可以做得比别人好!
. 聪明老师,煳涂祕书——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
. 从两人补习班到徐薇王国——小女人大事业
. 徐薇老师保证班——完美来自充分练习
. 补教生存法则——不要在封闭的池子里捞鱼
. 连坐月子都没时间——愈快做决定就能做愈多事
. 离开最爱的教学舞台——All-Out and All-In
简单的生活哲学:愈简单,愈成功
因为我只专注看着自己要的东西,所以当别人误入岔路而掉进圈套中,我总是能微笑地跳过陷阱!相信自己、爱惜自己、真诚对待别人。愈是简单的动机,发出的力量就会愈强大。
. 不求的人最大──不贪心就能趋吉避凶
. 省钱达人的美丽误会──节俭可以很简单
. 披着小绵羊外皮的钢铁人──柔弱胜刚强
. 我的直觉致胜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 用直球迎接变化球──真诚是开创机会的良方
. 卡通天后徐薇──「了解」是一种敬业态度
. SARS的受害者──抱最大希望,做最坏打算
. 恋恋海豹男──自信是最好的装饰
简单的自己:SO FAR SO GOOD
一路走来,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我始终是原来的那个徐薇。唯一不同的是,我愈来愈了解自己,所以我愈来愈喜欢自己,我也更感谢所有一路伴我走来的人。
. 永远的美莉安——做好自己,忠于自己
. 从赶进度到随心所欲──金字塔型的人生
. 老师的祝福──典范决定你未来的样貌
. 梦想家与行动派──在现实中勇于筑梦
附录
写给迷失的下一代——热情打败天下!
写给现代的父母——孩子是你最好的一面镜子
推荐序
怎么花钱会比怎么赚钱来得重要
徐薇老师,我的大姊,虽然算起来她只比我大三岁,但长久以来,我却一直觉得她有点「老」!
记得国小一年级时,有次我们回苗栗老家过年,我偷骑堂哥的单车出去玩,结果摔到田里头,人是没事,但却弄得一身烂泥。我没找妈妈反而直接找大姊,她二话不说,马上带着我到后院先初步沖水,再带我到浴室细部清洗。她也没骂我,只是一直重复说着小孩子瞒着大人偷骑车很危险的,还一直担心不知道有没有弄坏人家的车子,想着要怎么跟堂哥解释。其实当时她还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处理事情就已经十分冷静沉稳了。
她在国、高中时代也是才艺出众,琵琶古筝合唱指挥等样样出色,只是很快地,上大学后她便完全放弃这些年轻学生玩的东西,专心经营自己成为有生产力的人---这当然是指生产钱。
现在大家常常看到她在讲台上或电视节目中,以特殊的「薇式唱腔」唱歌,笑翻全场,说实话这让我有点惊讶。她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唱腔,主要是早期在补习班教课时,发现这样唱歌竟然有独特的舞台效果,久而久之就不自觉地只要开口唱歌,就唱成如此特别的嗓音。不过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或可惜,因为现在的徐薇可是爸妈和家人的荣耀与经济支柱,也是人们学习的对象,。
大家都喜欢谈徐薇怎么赚钱,其实我建议大家观察她怎么花钱。徐薇的赚钱术其实很简单,就像前面提到的「薇式唱腔」,当她发现一个机会,尤其是非她莫属的,她就全心投入,完全不回头,不去想其他旁门左道;有现金就买房子,买了也不卖,十足的保守理财。
十多年前,她还住在新店的一个二十多坪的小房子里,抽水机坏了找我去帮忙修理,当时的她其实已经是个小富婆了,我问她何苦这么节省,她告诉我,现在她如果不努力将羽毛长齐,将来怎么给家人十足的温暖?当然要很节省。时至今日,她平常花费仍然不多,买名牌还要坚持等「三折出清」。但只要是家里有需要,她大笔一挥毫不手软,动辄以爸妈为名招待亲人出国旅游,出手惊人。
我常觉得,有时候怎么花钱会比怎么赚钱来得重要,许多人赚了很多钱却得不到他人和自家人的尊敬。在我看来,徐薇老师是先清楚了该怎么花钱,再去努力赚钱来「那样花钱」,我觉得这应该会是读者学习徐薇老师的最大收获。
庞德
本文作者为徐薇胞弟、News98电台节目主持人
都是因为简单
「人贵立志。」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高中毕业那一年,我曾在着名的连锁百货店打工。有一天,店门口停下一部漂亮的宾士车,一个年约三十岁的女性从驾驶座走出来,请我帮她看一下车子。我看着她脸上神采飞扬的表情,对比于无精打采地说自己每天回到家就是看电视的三十岁领班大姊,我当下就决定──我以后一定要当前者,而不要成为后者。
考上台大外文系之后,因为筹不出註册费,差点无法顺利入学时,我下定决心──以后不但要自立,更要努力赚钱帮家里还清贷款与欠债,不让妈妈继续过着在市场摆摊、常要跟亲友借贷的日子。
而后,我在大学毕业后三年,终于靠着补习班的收入,帮家里还完房贷,更在三十岁那年,拥有自己的第一辆宾士。
只能说,意志的力量,果然很惊人。
我常觉得,对我最贴切的形容,就是我先生说的,「披着小绵羊外皮的钢铁人」。对于我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再苦再难,我都不会放弃,至于我没有兴趣的事,再多威逼利诱也不能让我动心。
当然,这样的个性让我获得很多,也让我失去很多。
接到出版社的邀约,开始着手写这本书时,给我很多回想与检讨的机会,并思考如何在我并不算最成功,到目前为止也还在努力圆满的人生里,抓出一些可以适用且帮助所有年轻朋友的心得。
想来想去,或许就是我的「简单」吧。
因为简单,所以专注,让我很快就找到自己最有自信的舞台。而在了解教英文是我最拿手,也最有把握的强项后,二十多年来我只做这件事,也因为专注在一个清楚的目标上,让我有机会做得比别人更好一些。
因为简单,所以我不贪心,当别人受到诱惑而误入歧途,或因机关算尽反而作茧自缚时,我却能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全身而退。在保有自己梦想、饭碗的同时,也能心安理得,继续过着微笑惬意的人生。
或许,我的选择不会成为你的选择,而我的梦想,也不会是你的范本。毕竟,你不见得要和我一样,在求学时让打工把生活填满,毕业后选择早早进入家庭,甚至踏上创业的不归路,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但我始终相信,有些精神、有些原则,应该是普世皆宜的。
你一定有你爱的人、你想保护的对象,所以你得让自己强壮起来,至少让自己买得起「两个便当」。之所以要两个便当,是因为一个便当分着吃,是吃不饱的,吃不饱就没有力气面对生活里的无数挑战。如果你还想在下午茶时间来点提拉米苏、叉烧酥或冰淇淋松饼,那你就要更努力才行。
或许,你不想像我一样,在结束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后,继续马不停蹄地把自己丢到剧场演出、电视主持,或其他更多因意外结缘,以惊喜收场的工作里。但我相信,你一定也很想早早跨过人生最难熬的撞墙期,像我一样尽早过得快乐,且随心所欲。
希望这本书里的一些经验和故事,能帮助你在现实生活里,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梦想。
徐薇老师祝福大家!
给年轻人的话
写给迷失的下一代──热情打败天下!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为了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你们刚刚的答案都……错了。毕竟,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不要怀疑,以上这段《神奇宝贝》卡通里的经典台词,真的会出现在徐薇老师的演讲中。不只如此,我的谈话内容会依据台下同学的年龄,从《神奇宝贝》、《柯南》等当红动漫,到周杰伦、蔡依林的最新专辑,甚至也延伸到当前最夯的电影。而在我教学初期,那些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的学生们,更可能曾经听过我在台上忽然唱出「忘情水」的两句歌词,就为了在学生忘记单字时,表达一点小小的抗议!
近二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或许是因为每天和学生相处在一起,我始终觉得自己的心境维持得很年轻,只有在看着儿子从国小升上国中时,才会忽然惊觉──咦,原来我已经是个国中生的妈了。
不过,能在心境上永保年轻,甚至偶尔还会收到几枚来自善心人士赞美,像是:「徐薇老师,妳一点都不像妳这个年纪的人耶,妳到底是怎么保养的?」(至于是什么样的年纪,请容我保密啦!)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
被热情打败
英语俗谚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ard worker and a lazy worker?」(努力的工作者和懒散的工作者,两者有何不同?)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ne」,没有差别,因为「They both are fired by enthusiasm.」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会被「热情的工作者」给打败!
在我的课堂上,我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学生,所以许多学生在遇到学业上的问题,甚或生活上的其他困扰时,常会打电话给我。尤其每当大学联考结束后,我总会接到许多学生的来电,希望我能针对「选填志愿」的事,提供他们一些建议。
这时,我就会拿上面这句谚语与他们分享,并提醒他们:要想办法找到能引起自己热情的目标,即使这个领域目前还不是当红产业,或父母和周遭朋友还不能理解或谅解,但一个人的生命要成功,甚至要圆满,就非得选择自己愿意投注全副心力的目标,才有可能办到。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在一开始就选对目标,有不少学生常在念完大一、甚至大二时,才决定转系或转学。这时候,我通常会很鼓励他们,并尽量提供协助,因为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尝试,并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永远都不嫌晚。
热情驱动学习
有一阵子,我儿子很迷《神奇宝贝》的动漫和电玩,某天他忽然认真地告诉我,他长大一定要当电玩游戏的工程师,设计出全世界最好玩的Game。
为了了解他的兴趣,跟他有更多共通话题,我赶快上网恶补了一些关于《神奇宝贝》的背景介绍,这才知道作者田尻智也是因为本身爱玩电玩,才会进而萌生设计电玩游戏的念头,是属于「玩而优则设计」的人。而靠着设计《神奇宝贝》的游戏,他在三十出头时,就成为日本的人气富豪。
田尻智有个优秀的哥哥,但他自己却从小就不爱念书,只喜欢把手边拿得到的任何电器或掌上型Gameboy拆开,研究一番再装回去,要不就是到住家附近的河川、废墟里捕捉昆虫与青蛙。还好他有个了解他的父亲,在他大学时拿出一百万日圆投资他,才让他有机会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研究完田尻智的生平之后,我就跟儿子分享了他的故事,并提醒他,《神奇宝贝》的游戏之所以这么好玩,绝对不只是其中的造型可爱、人物有趣而已,而是整个游戏在攻击力、防御力、必杀技等设定上,都设计得非常完善,才可能吸引这么多人。
作者的这些能力,除了来自小时候拆坏许多台Gameboy的研究成果,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他对青蛙、昆虫等自然界生物的用心观察。他必须同时具备科学知识和程式写作的能力,才能设计出「蚊香蛙」和「铁甲蛹」这样新奇有趣又战力层次分明的游戏!
后来我儿子又迷上《枫之谷》,为了了解他、跟上他的脚步,我也是从最低阶的「初心者」,经过投资点数,换得了许多宝物和武器后,一转、二转慢慢晋级!而且在知道《枫之谷》是韩国电玩公司研发出来的游戏后,我更带着儿子到韩国去参观他们的公司,并研究韩国有哪些科系专门在培养动画与电玩人才,以便有一天,当他真的下定决心要从事电玩设计时,可以让他朝这类科系去发展。
我相信,只要是由热情所驱动的学习,绝对会事半功倍!
培养热情的土壤与养分
近来我儿子的兴趣似乎又变了,让我在担心与好奇之余,也不免有点兴奋──不知道接下来,我又有什么新游戏或新玩具可以玩?
我记得我儿子曾跟我说过,他同学常会羡慕地对他说:「你有个很酷的妈妈!」我在暗自窃笑之余,回答说:「那是因为,我也有个很酷的老爸啊!」
我小的时候,家里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但我爸对三个儿女的教育很重视,让我们有机会学钢琴、学画画、学语文,尝试各种可能。我爸当时的用意,并不是想说这些才艺未来能带来什么实质的收入,而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习的土壤与养分,让我们能在更多元的环境下,有更开阔的视野,以及更多的选择。
所以,我想给现代小朋友的建议是,在立定目标之前,不妨先为自己开创更多的可能性!当你耕耘出一片肥沃、充满各种养分的土壤后,日后不管你撒下什么样的种子,这颗种子一定都能快速地发芽、茁壮。
现在最火红的网路活动,就是上「非死不可」(Facebook)的开心农场种菜,这些「农友」们每天睁开眼就赶紧上网去除虫、除草、施肥,好让自己的作物长得又高又壮。这就是热情!同样的,在你立定目标之后,必须每天为这个目标浇灌、施肥,并排除各种可能的障碍,如此才有可能在人生的过程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开心」农场!
给父母的话
写给辛苦的现代父母──孩子是你最好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第一次对这句话有深刻体会,是在一次课堂结束后。
那晚,九点半的下课钟响后,学生们像往常一样纷纷涌上来发问。排在人龙第一位的北一女学生,上前后就像连珠砲似的提了很多个问题,一问近二十分钟。眼看后面的学生已经开始骚动,我只好委婉地说:「妳先让其他同学发问,待会儿再来好不好?」我看她不高兴地皱起眉头,没再说一句话就转身离去。
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手机响起,电话那头一位中年男性,噼头就是一顿兴师问罪:「妳为什么不回答我女儿的问题?她一回来就躲在房里哭。难道后面那个学生的问题,比我女儿的问题重要吗?」
听到这番理直气壮的质问,我一时还真是反应不过来,只能客气地说明,其实已经给了他女儿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但为了让其他同学也有发问的机会,所以必须做这种处理。
想当然耳,那位家长会不由分说地打来质问,自然也很难把这些解释听进去。最后在我的致歉下,才终于结束这通电话。
在一次杂志的专访中,我分享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后来杂志的标题下得很好──「别当直升机父母」。所谓直升机父母,就是指一群「过度介入」与「过度焦虑」的父母,他们像极了直升机,在孩子的上空盘旋,无时无刻守望孩子的一举一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全天下父母的期望,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儿子就曾经形容,平常在台上活蹦乱跳、会唱些怪腔怪调的歌来娱乐学生的妈妈,在教他英文时,却像是「被鬼附身」一样,只要他唸错一个字,就会用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神看着他……完全不像平常慈眉善目、循循善诱的那个徐薇老师!
虽然,我儿子的形容实在是夸张了点,但可见,「关己则乱」,平常强调爱的教育及引导式教学的徐薇老师,有时候也难免会变成一个紧张兮兮的妈妈。
但紧张是一回事,过度介入孩子的一切,安排各式各样自认为「对他好」的学习与活动,甚至动不动就往学校跑,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点,就怕他们遭受任何不公平的待遇,这么做反而只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判断力与抗压性。
当孩子长得比你高时**
还有另外一种状况,同样也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某次,巡堂的班主任发现一名建中的男同学,在上英文课时却在底下写数学作业,于是劝诫说道:「现在在上英文课,就应该好好上啊,不要在底下写数学。」结果,这个学生抬头瞪了一眼主任,书本一阖,书包一揹,就直接走出教室了。
基于安全与责任,补习班赶紧打电话通知学生家长,并委婉向家长说明刚才的状况。而那位家长虽然温和有礼,但对自己的孩子显然也没辄,只好连声致歉,并跟班主任说:「不好意思,我那孩子从小就是这样,我们就是没有办法教,才把他送到补习班去,你们就帮我好好教他,拜託你们了!」
我常开玩笑地说:「当孩子的身高超过父母时,家长就已经无法强迫他做什么事了。」
那位家长的无奈,其实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扰。以我的例子来说,我儿子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读英文,他今天的英文学习之所以还算顺利,主要是因为我在他还小的时候,恩威并施、连哄带骗地逼他从单字和文法开始,有系统地学英文,打下好的基础。如果要他在升上国中后,才乖乖坐下来听我上课,老实说,连我自己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更何况,孩子愈大,自主性也愈高,对于「权威」的服从性也跟着降低。举个明显的例子:过去我在自己的高中英文班教书时,为了鼓励同学回去复习,我还设了奖励制度,只要学生能确实完成整学期的作业,就可以拿到一千元的奖励金。
实施的结果是,高一上的学生,还有一半愿意把作业写完,到高一下以后,就只剩不到五分之一了。无奈的是,这些答案其实都已经附在作业本后面,即使学生要用抄的,我们也无法多说什么,但这群小朋友却连抄的意愿都没有,理由从「忙约会」、「忙打工」什么都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连学生的「学习」都缺乏强制力了,何况是他们的「人格养成」与「态度」。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许多学校老师共同的困扰。
被学历、学业成绩排挤掉的东西**
连续举了两个例子,都是建中、北一女的学生,并不代表这些优秀的学生,就一定有什么问题。
然而,我们的社会对于「学历高」、「成绩好」的关注,严重排挤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好比说是才艺专长,或是更重要的价值观、性格与态度等等,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即使我儿子的英文因为从小底子就打得不错,所以曾有老师建议,让他可以不用跟着同学上一般的英文课,甚至许多朋友还建议我们说,应该送他到更「贵族」的学校去。
但我们仍坚持让他一路从公立小学念到公立国中,在班上也请老师一视同仁,不需要给他什么特殊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尽量像我们一样,能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成长,而不是在一个讲求「菁英教育」的环境里,错失掉其他更珍贵的东西。
甚至,我常会跟他说:「你是一个幸福的小孩。因为在妈妈的那个年代,念书时只能尽量选个会赚钱的科系,上课之余还得到处去打工。现在,虽然妈妈不是真的多有钱,但也够让你尽情去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只是,」我继续强调接下来的重点,「在你成年后,你就必须为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爸妈赚来的钱,是要给我们自己花的喔!等我们老的时候,打算到处去旅行,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的,就这样一直活到九十岁……爸爸妈妈今天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有一番作为,是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初给我们的不是金钱,而是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需要靠你自己去摸索。所以,我们能给你的,只有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其他的,你得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
什么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我相信,每位父母都可以说出一套道理。至于孩子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就跟父母映照在他们身上的期待和教养有关。而且我们还得学会,用更有耐心和更开放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看看这些充满可能性的小孩,未来会带给我们怎么样不同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