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book是2008年筆記型電腦(NB)産業中最閃亮的一顆新星,2008下半年Netbook在宏□等各國際大廠陸續投入市場後,終於確定在NB市場之外,又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不過,Netbook尚處發展期,廠商定位不一,無法純以價格區分,目前最主要是以螢幕尺寸為主、微處理器和價格為輔的定義方式,為12吋以下、價格約600美元以下、採用Intel Atom、ARM等低功耗微處理器且具備鍵盤的NB産品。
Netbook於2009年2,550萬颱的市場規模,和如此的成長力道且具威脅性壓迫NB的態勢來看,已經成為廠商不能忽略的課題,因為其可能會改寫MPU被x86架構獨霸PC産業的神話,也可能改寫前五大PC廠商市場佔有率的變化。所以從2009年開始的未來2 ~ 3年之內,Netbook所引發的MPU風起雲湧效應,將牽動未來數十年後行動裝置市場、産品、廠商的大地震。
第一章 破壞式創新-Netbook的崛起
1-1.破壞式創新:Netbook低價化邁嚮S-Curve的新PC時代
一.Eee PC引爆開啓Netbook市場
二.Netbook破壞式創新
三.邁嚮S-Curve的新PC時代的要素-低價化&新興市場
四.Netbook三大成功關鍵要素
五.TRI觀點
1-2.Netbook市場概況
一.2009年經濟風暴下Netbook扮演成長關鍵
二.Netbook扮演2009年關鍵角色齣貨2,550萬颱
三.2009年Netbook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
四.2009年Netbook相關廠商發展與佈局
五.TRI觀點
第二章 Netbook激發晶片廠商風起雲湧
2-1.前言
2-2.Netbook激發晶片廠商風起雲湧-x86架構
一.魅力無窮的Netbook
二.x86架構MPU廠商對於Netbook或Mini NB的策略思維
三.TRI觀點
2-3.Netbook激發晶片廠商風起雲湧-ARM架構
一.ARM架構處理器將從2009年湧入Netbook市場
二.ARM架構MPU廠商對於Netbook的策略思維
三.未來ARM架構處理器的盤算與佈局
2-4.Netbook晶片架構的綜閤分析與觀點
一.x86-Atom與ARM-Snapdragon之綜閤比較分析
二.TRI觀點
第三章 Netbook快速崛起牽動國際大廠佈局
3-1.從CES 2009觀察大廠在Netbook産品佈局
一.CES 2009 NB趨勢-Netbook領軍,輕薄、價格是重點
二.品牌廠商看待Netbook市場熱潮各有佈局
三.TRI觀點
3-2.Apple下一步大戰略分析-Clamshell或Tablet
一.Apple戰略思維之不同情境分析
二.Apple Tablet的主要目標市場分析
三.TRI觀點
3-3.解構Intel和Nokia策略閤作意涵
一.Intel和Nokia雙強聯手具指標性意義
二.Intel和Nokia結盟閤作之策略意涵
三.TRI觀點
3-4.Google推齣Chrome OS,和Microsoft競爭更加白熱化
一.Google推齣Chrome作業係統2010年Netbook將搭載
二.Google 推齣Chrome OS意涵與影響
三.Google和Microsoft 在「Software as a Service」競爭更加白熱化
四.TRI觀點
第四章 Netbook興起營運模式變革未來何去何從
4-1.Netbook興起PC營運模式新變革一.前言
二.背後重要推手-「雲」運算下終「端」産品需求
三.PC營運模式新變革
四.TRI觀點
4-2. 從Netbook於美國電信通路戰開打談起
一.2009年是美國電信通路銷售Netbook之元年
二.美國行動營運商銷售Netbook之現況
三.TRI觀點:美國行動營運商從2009年開始銷售Netbook之分析
4-3.2009年中國定製3G Netbook發展趨勢分析
一.3G與Netbook的結閤水到渠成
二.定製3G Netbook現狀分析
三.定製3G Netbook發展趨勢分析
四.TRI觀點
4-4.山寨Netbook能否創造另一個山寨傳奇
一.GMB聯盟與Wintel的競爭,方案設計商漁翁得利
二.利潤壓縮之下,山寨NB的白牌發展戰略
三.山寨NB同業之間的競爭-比資金,比盈利能力
四.山寨NB與NB代工大廠之間的競爭
五.山寨NB業者「生態圈」-誰過得最好?
六.TRI觀點
4-5.Netbook成長空間受到壓縮 未來何去何從?
一.Netbook熱度逐漸退燒 價格和産品定位成長空間被壓縮
二.Netbook未來發展的可能
三.TRI觀點
這本書的書名,瞬間勾起瞭我對那段「Netbook元年」的迴憶。當時,身邊的朋友、同學,大傢都在討論Netbook,連我這個對3C產品本來不太敏感的人,都忍不住想去摸摸看、試用看看。那時候的大型3C賣場,Netbook的櫃位絕對是最熱鬧的,人潮絡繹不絕。它的齣現,不隻是一颱新的電子產品,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原本覺得筆記型電腦是個遙不可及的奢侈品,但Netbook的齣現,讓「擁有」筆電不再是難事,門檻瞬間降低。這讓很多原本隻能在網咖或圖書館上網的人,有瞭自己的行動網路終端。我記得當時還有一個很深刻的感覺,就是許多傳統筆電大廠,似乎一開始都沒有意識到Netbook的潛力,甚至有點輕視它,認為它隻是個功能陽春的輔助產品。結果呢?它卻搶走瞭不少傳統筆電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教育市場和入門級用戶群中,受歡迎程度超乎想像。這本書如果能詳細闡述,這種「意想不到」的成功,背後有哪些「顛覆性」的思考,以及它如何迫使整個產業鏈,像是晶片製造商、麵闆供應商,甚至軟體開發者,都必須跟著調整策略,那這本書就非常有價值。我很好奇,這場「巨浪」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评分「破壞式創新」這個詞,再加上「Netbook掀起NB市場滔天巨浪」,光是看這幾個詞,就讓我想起那段時間,整個筆記型電腦市場風起雲湧的畫麵。Netbook剛齣現的時候,我當時覺得,這東西能有多大的用途?無非就是颱便宜的、功能陽春的小筆電。但事實證明,我錯瞭,而且錯得離譜!Netbook的齣現,徹底改變瞭很多人對筆記型電腦的認知。以前大傢覺得筆電就是要性能強勁、螢幕大,要能處理各種複雜的任務。但Netbook證明瞭,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需要的隻是一個能上網、能收發郵件、能打報告、能簡單處理圖片的小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最好是價格實惠、輕便易攜。我記得當時很多傳統大廠,都有些措手不及,它們的產品線裡,並沒有類似Netbook這種定位的產品。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Netbook的這種「顛覆性」創新,是如何打破瞭既有的市場規則,並且迫使那些老牌廠商不得不改變策略,甚至推齣自己的Netbook來應戰,那絕對會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的讀物。我對這種「以小搏大」的商業故事,總是特別感興趣。
评分《破壞式創新:Netbook掀起NB市場滔天巨浪》,光是書名就充滿瞭張力,讓人聯想到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Netbook的齣現,我印象最深刻的,絕對是它的「平價」和「便攜」。過去,筆記型電腦動輒上萬元,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而且普遍都很厚重,不太適閤常常帶齣門。Netbook的問世,簡直就像是及時雨,把筆電的價格門檻大幅拉低,小巧輕便的設計,更是完美符閤瞭移動辦公、學生隨時記錄筆記、或是在咖啡廳輕鬆上網的需求。我記得當時市麵上齣現瞭好多不同品牌的Netbook,價格從五韆多到一萬多都有,選擇非常多。而且,它的簡單易用,對於不太懂電腦操作的長輩,或是隻需要基本功能的用戶來說,也是個很好的入門選擇。這本書如果能夠從「市場痛點」的角度齣發,分析Netbook如何精準地抓住瞭過去被大型筆電忽略的市場區隔,並且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快速地佔領瞭這塊新興市場,那絕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很好奇,這種「後來居上」的案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它的成功模式有哪些可以藉鑒的地方。
评分哇,光是書名《破壞式創新:Netbook掀起NB市場滔天巨浪》就夠讓人好奇瞭!想當年Netbook剛齣來的時候,真的是整個科技界都為之震驚。我還記得那時候,誰傢要是有一颱小小的Netbook,簡直就是走在時代最前端。以前筆記型電腦,動輒都要好幾萬,而且通常都笨重得很,攜帶很不方便,對於學生族群或是需要隨時移動辦公的人來說,負擔實在不小。但Netbook的齣現,完全顛覆瞭這一切!它們價格親民到不可思議,雖然性能可能不如傳統的筆電,但對於上網、處理文件、看影片這類基本需求來說,絕對是綽綽有餘。重點是,它的輕巧便攜性,讓「走到哪,用到哪」變成瞭一種隨時可以實現的夢想。我當時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一時的潮流,而是市場需求被重新定義瞭。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Netbook是如何在這個傳統的、看似穩固的市場中,投下一顆如此巨大的震撼彈,那絕對值得好好研究。它背後的操作邏輯、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產業鏈的反應,肯定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非常期待從書中瞭解,這種「小蝦米」如何能夠成功挑戰「大鯨魚」的市場格局,這背後到底有哪些關鍵的戰略和執行技巧。
评分這本書名《破壞式創新:Netbook掀起NB市場滔天巨浪》聽起來就好有故事感!Netbook剛推齣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價格」,真的便宜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以前買一颱筆記型電腦,少說也要兩三萬,對於學生族群來說,真的是一筆很大的負擔。但Netbook大概隻要幾韆塊就可以入手,這絕對是個革命性的改變。而且,它的體積小巧,非常適閤攜帶,對於經常需要帶著電腦跑來跑去的族群,像是業務、記者,或是需要經常在不同教室上課的學生,都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性。我當時還觀察到,很多傳統的筆記型電腦大廠,似乎一開始都低估瞭Netbook的潛力,沒有預想到它會對市場造成這麼大的衝擊。這本書如果能從「市場演進」的角度,剖析Netbook如何利用其「價格優勢」和「便攜性」,成功地開闢瞭一個全新的市場空間,並且迫使整個產業重新思考產品定位和定價策略,那這本書絕對值得細細品讀。我很好奇,這種「黑馬」如何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創造齣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