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book是2008年笔记型电脑(NB)产业中最闪亮的一颗新星,2008下半年Netbook在宏□等各国际大厂陆续投入市场后,终于确定在NB市场之外,又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不过,Netbook尚处发展期,厂商定位不一,无法纯以价格区分,目前最主要是以萤幕尺寸为主、微处理器和价格为辅的定义方式,为12吋以下、价格约600美元以下、採用Intel Atom、ARM等低功耗微处理器且具备键盘的NB产品。
Netbook于2009年2,550万台的市场规模,和如此的成长力道且具威胁性压迫NB的态势来看,已经成为厂商不能忽略的课题,因为其可能会改写MPU被x86架构独霸PC产业的神话,也可能改写前五大PC厂商市场佔有率的变化。所以从2009年开始的未来2 ~ 3年之内,Netbook所引发的MPU风起云涌效应,将牵动未来数十年后行动装置市场、产品、厂商的大地震。
第一章 破坏式创新-Netbook的崛起
1-1.破坏式创新:Netbook低价化迈向S-Curve的新PC时代
一.Eee PC引爆开启Netbook市场
二.Netbook破坏式创新
三.迈向S-Curve的新PC时代的要素-低价化&新兴市场
四.Netbook三大成功关键要素
五.TRI观点
1-2.Netbook市场概况
一.2009年经济风暴下Netbook扮演成长关键
二.Netbook扮演2009年关键角色出货2,550万台
三.2009年Netbook关键零组件发展趋势
四.2009年Netbook相关厂商发展与佈局
五.TRI观点
第二章 Netbook激发晶片厂商风起云涌
2-1.前言
2-2.Netbook激发晶片厂商风起云涌-x86架构
一.魅力无穷的Netbook
二.x86架构MPU厂商对于Netbook或Mini NB的策略思维
三.TRI观点
2-3.Netbook激发晶片厂商风起云涌-ARM架构
一.ARM架构处理器将从2009年涌入Netbook市场
二.ARM架构MPU厂商对于Netbook的策略思维
三.未来ARM架构处理器的盘算与佈局
2-4.Netbook晶片架构的综合分析与观点
一.x86-Atom与ARM-Snapdragon之综合比较分析
二.TRI观点
第三章 Netbook快速崛起牵动国际大厂佈局
3-1.从CES 2009观察大厂在Netbook产品佈局
一.CES 2009 NB趋势-Netbook领军,轻薄、价格是重点
二.品牌厂商看待Netbook市场热潮各有佈局
三.TRI观点
3-2.Apple下一步大战略分析-Clamshell或Tablet
一.Apple战略思维之不同情境分析
二.Apple Tablet的主要目标市场分析
三.TRI观点
3-3.解构Intel和Nokia策略合作意涵
一.Intel和Nokia双强联手具指标性意义
二.Intel和Nokia结盟合作之策略意涵
三.TRI观点
3-4.Google推出Chrome OS,和Microsoft竞争更加白热化
一.Google推出Chrome作业系统2010年Netbook将搭载
二.Google 推出Chrome OS意涵与影响
三.Google和Microsoft 在「Software as a Service」竞争更加白热化
四.TRI观点
第四章 Netbook兴起营运模式变革未来何去何从
4-1.Netbook兴起PC营运模式新变革一.前言
二.背后重要推手-「云」运算下终「端」产品需求
三.PC营运模式新变革
四.TRI观点
4-2. 从Netbook于美国电信通路战开打谈起
一.2009年是美国电信通路销售Netbook之元年
二.美国行动营运商销售Netbook之现况
三.TRI观点:美国行动营运商从2009年开始销售Netbook之分析
4-3.2009年中国定制3G Netbook发展趋势分析
一.3G与Netbook的结合水到渠成
二.定制3G Netbook现状分析
三.定制3G Netbook发展趋势分析
四.TRI观点
4-4.山寨Netbook能否创造另一个山寨传奇
一.GMB联盟与Wintel的竞争,方案设计商渔翁得利
二.利润压缩之下,山寨NB的白牌发展战略
三.山寨NB同业之间的竞争-比资金,比盈利能力
四.山寨NB与NB代工大厂之间的竞争
五.山寨NB业者「生态圈」-谁过得最好?
六.TRI观点
4-5.Netbook成长空间受到压缩 未来何去何从?
一.Netbook热度逐渐退烧 价格和产品定位成长空间被压缩
二.Netbook未来发展的可能
三.TRI观点
「破坏式创新」這個詞,再加上「Netbook掀起NB市场滔天巨浪」,光是看這幾個詞,就讓我想起那段時間,整個筆記型電腦市場風起雲湧的畫面。Netbook剛出現的時候,我當時覺得,這東西能有多大的用途?無非就是台便宜的、功能陽春的小筆電。但事實證明,我錯了,而且錯得離譜!Netbook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很多人對筆記型電腦的認知。以前大家覺得筆電就是要性能強勁、螢幕大,要能處理各種複雜的任務。但Netbook證明了,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上網、能收發郵件、能打報告、能簡單處理圖片的小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最好是價格實惠、輕便易攜。我記得當時很多傳統大廠,都有些措手不及,它們的產品線裡,並沒有類似Netbook這種定位的產品。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Netbook的這種「顛覆性」創新,是如何打破了既有的市場規則,並且迫使那些老牌廠商不得不改變策略,甚至推出自己的Netbook來應戰,那絕對會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的讀物。我對這種「以小搏大」的商業故事,總是特別感興趣。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瞬間勾起了我對那段「Netbook元年」的回憶。當時,身邊的朋友、同學,大家都在討論Netbook,連我這個對3C產品本來不太敏感的人,都忍不住想去摸摸看、試用看看。那時候的大型3C賣場,Netbook的櫃位絕對是最熱鬧的,人潮絡繹不絕。它的出現,不只是一台新的電子產品,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原本覺得筆記型電腦是個遙不可及的奢侈品,但Netbook的出現,讓「擁有」筆電不再是難事,門檻瞬間降低。這讓很多原本只能在網咖或圖書館上網的人,有了自己的行動網路終端。我記得當時還有一個很深刻的感覺,就是許多傳統筆電大廠,似乎一開始都沒有意識到Netbook的潛力,甚至有點輕視它,認為它只是個功能陽春的輔助產品。結果呢?它卻搶走了不少傳統筆電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教育市場和入門級用戶群中,受歡迎程度超乎想像。這本書如果能詳細闡述,這種「意想不到」的成功,背後有哪些「顛覆性」的思考,以及它如何迫使整個產業鏈,像是晶片製造商、面板供應商,甚至軟體開發者,都必須跟著調整策略,那這本書就非常有價值。我很好奇,這場「巨浪」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评分《破坏式创新:Netbook掀起NB市场滔天巨浪》,光是書名就充滿了張力,讓人聯想到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Netbook的出現,我印象最深刻的,絕對是它的「平價」和「便攜」。過去,筆記型電腦動輒上萬元,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而且普遍都很厚重,不太適合常常帶出門。Netbook的問世,簡直就像是及時雨,把筆電的價格門檻大幅拉低,小巧輕便的設計,更是完美符合了移動辦公、學生隨時記錄筆記、或是在咖啡廳輕鬆上網的需求。我記得當時市面上出現了好多不同品牌的Netbook,價格從五千多到一萬多都有,選擇非常多。而且,它的簡單易用,對於不太懂電腦操作的長輩,或是只需要基本功能的用戶來說,也是個很好的入門選擇。這本書如果能夠從「市場痛點」的角度出發,分析Netbook如何精準地抓住了過去被大型筆電忽略的市場區隔,並且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快速地佔領了這塊新興市場,那絕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很好奇,這種「後來居上」的案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它的成功模式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地方。
评分哇,光是书名《破坏式创新:Netbook掀起NB市场滔天巨浪》就够讓人好奇了!想当年Netbook剛出來的時候,真的是整個科技界都為之震驚。我還記得那時候,誰家要是有一台小小的Netbook,簡直就是走在時代最前端。以前筆記型電腦,動輒都要好幾萬,而且通常都笨重得很,攜帶很不方便,對於學生族群或是需要隨時移動辦公的人來說,負擔實在不小。但Netbook的出現,完全顛覆了這一切!它們價格親民到不可思議,雖然性能可能不如傳統的筆電,但對於上網、處理文件、看影片這類基本需求來說,絕對是綽綽有餘。重點是,它的輕巧便攜性,讓「走到哪,用到哪」變成了一種隨時可以實現的夢想。我當時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一時的潮流,而是市場需求被重新定義了。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Netbook是如何在這個傳統的、看似穩固的市場中,投下一顆如此巨大的震撼彈,那絕對值得好好研究。它背後的操作邏輯、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產業鏈的反應,肯定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非常期待從書中了解,這種「小蝦米」如何能夠成功挑戰「大鯨魚」的市場格局,這背後到底有哪些關鍵的戰略和執行技巧。
评分這本書名《破坏式创新:Netbook掀起NB市场滔天巨浪》聽起來就好有故事感!Netbook剛推出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價格」,真的便宜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以前買一台筆記型電腦,少說也要兩三萬,對於學生族群來說,真的是一筆很大的負擔。但Netbook大概只要幾千塊就可以入手,這絕對是個革命性的改變。而且,它的體積小巧,非常適合攜帶,對於經常需要帶著電腦跑來跑去的族群,像是業務、記者,或是需要經常在不同教室上課的學生,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我當時還觀察到,很多傳統的筆記型電腦大廠,似乎一開始都低估了Netbook的潛力,沒有預想到它會對市場造成這麼大的衝擊。這本書如果能從「市場演進」的角度,剖析Netbook如何利用其「價格優勢」和「便攜性」,成功地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市場空間,並且迫使整個產業重新思考產品定位和定價策略,那這本書絕對值得細細品讀。我很好奇,這種「黑馬」如何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創造出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