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回到文字世界,大量阅读文字书。提供实用的提问方式,让中小学老师、故事妈妈以及热心带动阅读风气的社会人士,能找到适读教材,并应用本书设计之题目,而了解文本的意涵。
全书分别以绘本、童话及少年小说三种类型,引领师长在带领孩子阅读时,用不同的提问引发孩子阅读乐趣。同时,选取32篇趣味性高又具冒险性的作品作为示范实例,提供合乎逻辑的提问,方便中小学老师、故事妈妈以及热心带动阅读风气的社会人士使用这本书,并应用本书所设计的题目,增强孩子的说写能力。
编者简介
张子樟
澎湖人,先后就读师大、政大、文化、威斯康辛大学(Madison校区),曾任花莲师院人文中心主任、训导长、英语系系主任、台东大学儿文所所长;曾获国家文艺奖文艺批评奖、《联合报》小说奖、教育部文艺奖、观光文学奖;着有《人性与「抗议文学」》、《走出伤痕:大陆新时期小说探论》、《少年小说大家读》、《青春记忆的书写》、《说书人的异想世界》等11本评论集;编写《英文名句欣赏》两册;译有《尼可莱的三个问题》、《勇者无惧》、《闪亮闪亮》、《夏天的故事》、《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故事》、《玛蒂达》、《降魔火剑》等15本书。编有《俄罗斯鼠尾草》、《沖天炮VS. 弹子王》等6本选集。现任台北教大语创系、台东大学儿文所、中央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
□编者的话 / 张子樟
□如何使用这本小书
□绘本
○寻找自我:月光男孩、绿尾巴的老鼠、小霍班奇遇记
○爱的分享:太阳石、石头汤、拼被人送的礼
○生命教育:奶奶的时钟、尼可莱的三个问题、征服者
○大自然的唿唤:夏夜
□童话
○守信与承诺: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睡美人
○爱的分享:自私的巨人、年轻的国王、夜莺
○亲情的拥抱:野天鹅、小红帽、灰姑娘、汉赛尔与格雷特尔
□少年小说
○亲情与友情:苦涩巧克力、通往泰瑞比西亚的桥、芒果猫
○师生之间:不要讲话、成绩单、午餐钱大计画
○冒险犯难:小杀手、天使雕像、洞
○幻想成真:巧克力工厂的祕密、神偷、汤姆的午夜花园
□附录:参考答案
编者的话
近五年来,笔者除了教学与指导论文外,其余时间都花费在推广阅读活动上,因此有很多机会跟站在第一线的小学老师和故事妈妈互动沟通,也比较能深入了解她们在带孩子阅读时,可能会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常,负责办理阅读研习活动的主事者先想到的总是要让内容多元化,一次三天或五天的活动,邀请了不少不同文类的专家学者来讲课,每人三小时到六小时不等,结果台下听到的绝大部分是条列式的绪论介绍,很少能直接进入文本的剖析,直接教导如何设计「提问」更是少之又少。
「理论与文本并重」是笔者在不同大学研究所讲授课程的主轴,但很少涉及「提问」的实用层面。笔者在岛内各地多次演讲后,觉得确实有设计「提问」的需要,今年春天便在台东大学儿文所台北班以及台北教育大学语创系硕士班同时开了「儿童文学阅读与思考」这门课,要求学生细读绘本、童话和少年小说这三种文类的优秀作品,并仔细推敲,设计合乎逻辑的提问,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书面或投影报告,接受其他同学的反覆诘问。三十六位学生中,二十六位是现职教师,对于「提问」的设计颇为熟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整理出这本小书。
这本小书的文本选用熬费苦心。少儿文学与成人文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少儿文学的作品要给小读者带来一些希望与信心。因此,选择文本时,首先考虑故事主题是不是与学子实际生活有关,寻找自我、爱的分享、生命教育、亲情与友情、师生互动等都很重要,但仔细思量后,这些主题哪一个不是「爱」的阐扬与延伸?以「爱」为起点,相信这个社会会变得更祥和些。主题正确固然重要,但小读者对于说教式的作品兴趣缺缺,因此本书尽量收入趣味性高又具冒险性的作品。
二十多年来,印刷精美的优秀童书满坑满谷,可以选用为提问的作品相当多。这本小书只是起步,希望有机会继续编选,选些对小读者增强说写能力有帮助的作品,为阅读基础工作尽一份力量。
最后要谢谢参与提问命题的同学。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神奇的“问答宝典”!我一直是个爱问的孩子,但有时候问的问题,感觉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问不到点子上。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提问也有“道道”。它让我明白了,要问一个好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知道什么,就像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知道目的地在哪儿一样。书里讲的“目标导向”的提问方式,我特别喜欢,它能帮助我把模糊的想法变成具体的问题。而且,它还教我怎么去倾听,怎么从别人的回答里找到新的提问点,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无限升级的游戏,永远都有新的发现。我以前问问题,总觉得是单向的,问了就结束了,但这本书让我知道,提问可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可以不断地深入。它还讲了一些关于“开放性”和“封闭性”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原来不同的问法,答案也完全不一样。现在,我感觉自己问问题的时候,不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策略、有方向了。这让我觉得,我学习的效率都提高了!
评分我一直以为“问问题”是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谁不会呢?可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这里面大有学问!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我问问题,有时候会想到哪儿问到哪儿,问得别人一头雾水,自己也得不到想要的信息。这本书就像一个侦探训练营,教我如何像个小侦探一样,去分析问题,去拆解问题。它讲了怎么把一个大问题变成几个小问题,这样就容易找到线索了。还讲了怎么判断别人是不是真的知道答案,怎么才能问出让别人愿意回答的问题。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追问”的,有时候别人回答了一点,我觉得还没问透,但又不知道怎么继续问,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些锦囊妙计,让我能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想想我平时遇到的情况,然后尝试运用书里的方法去思考,我发现我问问题的角度真的变了。以前觉得提问是为了得到答案,现在我觉得提问也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本书让我觉得,问对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探索世界的大门。我一直是个好奇宝宝,对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以前,我总是觉得我问的问题不够好,不够有深度,有时候别人回答我,我都听不太懂。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又智慧的长者,教我怎么把心里的疑问变成清晰的问题。它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告诉我,如何去寻找答案。它讲了一些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还教我怎么分辨哪些问题可以问,哪些问题问了也得不到什么结果。我特别喜欢它举的例子,有关于小动物的,有关于天上的星星的,还有关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每次读完一个例子,我都会忍不住自己也试着问一问,然后我发现,我问的问题好像真的变得不一样了。我不再只是随口问问,而是开始思考,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本书让我觉得,提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思考,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我现在觉得,我能问出更好的问题了,也能听懂别人回答的更清楚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我学到的知识,去问更多更有趣的问题!
评分以前我总觉得,问问题就是把脑袋里的想法说出来,有什么难的?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提问其实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书里教的方法,特别实用。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猜测”和“验证”的部分。它说,有时候我们可以先猜一猜答案,然后带着猜想去问问题,这样就能更快的找到真相。这让我觉得我像个小侦探一样,特别有意思。而且,这本书不是枯燥的说教,它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能很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比如,它会讲怎么问问题才能让科学家们更容易理解你的困惑,怎么问问题才能让老师更好地帮助你。这些例子都贴近生活,我很容易就能运用到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中。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我不再害怕提问了,反而开始享受提问的过程。我开始主动去观察,去思考,然后去构建我的问题。我发现,我问出的问题,质量明显提高了,而且我也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对提问的看法。
评分这本《如何问问题》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个天生就有点“磨叽”的孩子,看到什么都想弄个明白,但有时候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或者问出来的问题,别人听了也不知道我到底想问什么。这本书就像我最好的朋友,它一点一点地教我,怎么才能把我的“为什么”变成别人能听懂、也能回答的“问题”。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它讲的“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一开始我以为都一样,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用对问题,能得到的信息完全不一样!它还教我怎么观察,怎么去听别人的话,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提问,这样我的问题就能更精确。我以前总觉得自己问问题不够“聪明”,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跟聪明不聪明没多大关系,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它用了很多小故事和图画,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很有趣,很容易就学会了。现在,我去问老师、问家长问题的时候,心里都更有底气了,而且我发现,我问的问题,大家都能理解,也能给我更详细的回答。这感觉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