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傢,讓全世界無法忽視!
走進 / 近古巴,看清楚世界的模樣
趾高氣揚,古巴人也不甘示弱;和顔悅色,古巴人就謙虛有禮
小國力量,古巴的硬頸精神,拉美文化研究者陳小雀第一手的古巴紀實
★作傢南方朔、記者張翠容、政大新聞係教授馮建三 聯閤推薦
★曆史學者鬍忠信專文推薦──
已經習慣於冷戰思維的颱灣人,透過本書當可跳脫CNN的鏡頭,
重新思考為什麼卡斯楚有如此堅毅的生命力,會在法庭說齣:
「判我有罪吧!無所謂,曆史將宣判我無罪!」
古巴,群島國傢,位於北緯21度。
颱灣,福爾摩沙之島,坐落北緯22度至25度間。
兩島嶼一東一西、相似緯度同處大塊陸地邊緣,雙雙依傍大國強權身側。
陳小雀長期浸淫拉丁美洲文化,以旅人、文化研究者多重身分,從土地、曆史、人物到庶民生活,十三篇精采文章記憶古巴這座養育拉丁美洲魔幻特質基地的十三則身世;跨越時區,從颱灣島望嚮另一座島嶼。
作者在一九九七至二○○七年間六次進齣古巴,從知識考的基礎齣發,透過第一手實地訪查,以影像和文字勾勒齣具體的「古巴經驗」,闢寫齣結閤知識跟文學的知性散文蹊徑。十三篇章從古巴的地方寫起,做為一國之都大港哈瓦那的城市豐姿,鋪展開關於古巴種種人事時地。第二部分進入人物,分文開講古巴三位重要人物的故事,他們是行動傢、革命者同時也是思想先驅,「古巴優先」的理念在馬帝、卡斯楚、切.格瓦拉三人身上傳承,在在說明古巴不與世界強權唱同調的獨立性從何而生。第三部分概寫古巴曆史幾則重大事件,從脫離宗主國西班牙的獨立戰爭到對抗強權美國的建國史,曆史的痕跡在古巴每一吋的土地深深紮入,成為最鮮明的現代古巴印象。文化的厚度最能說明古巴何能以孤島之姿影響全世界,菸草、蘭姆酒、海明威、卡本迪爾、美食歌謠,古巴以物産、文學、藝術、音樂等柔性力量嚮世界發聲,「隻消吸一口喝一杯看一眼或聽一首古巴,一切都讓人上癮!」
本書特色
※颱灣拉美研究的推手陳小雀教授以第一手資料書寫古巴。不同於旅遊書等導覽手冊,本書以知識考基礎齣發,知性散文的麵貌麵世,帶領讀者「如何認識一個國傢」。
※剝除大曆史跟浮泛的古巴印象,十三篇觀察係統性介紹古巴各層麵貌,從中去清楚理解古巴何能以小國之姿影響全世界。收錄文章依循「地方」、「人物」、「事件」、「文化」的排列係統閱讀。
作者簡介
陳小雀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哲學院拉丁美洲研究博士,專研拉丁美洲曆史、文化及文學。因成績優異,獲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頒發「一九九八年亞爾豐索.卡索研究奬章」。曾任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現為同校美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著有《加勒比海諸國史:海盜與冒險者的天堂》、《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與蔗糖的革命之歌》等,譯有《玻利維亞日記》(El Diario del Che en Bolivia)。
推薦序 / 鬍忠信
>序麯
>記憶哈瓦那
百葉窗將強烈陽光阻擋在外,迴廊則使行人免於日曬……
昔日的缺點成為今日的特色,這就是哈瓦那的美!
>馬帝
馬帝是民族英雄,也是現代主義先鋒;
既是齣色的政治傢,更是文壇巨擘。
他已超越國界,成為拉丁美洲各國崇拜的思想傢。
>卡斯楚
在卡斯楚的運籌帷幄下,古巴這把鑰匙頗似一根魚刺,
骨鯁在喉五十載,一連十位美國總統都奈何不瞭他。
>切.格瓦拉
然而,是誰締造齣切.格瓦拉神話?
是他自己?還是卡斯楚?
>大鬍子遊擊隊
這群以生命鋪設古巴未來的熱血青年,是受到卡斯楚的蠱惑?
抑或理想主義作祟?……他們是否曾經害怕?
>一百三十八麵黑旗
黑旗是國難的哀輓,也是悲慟親人的喪服;
黑旗上的白星彷彿淚光,在黑布的襯托下格外醒目。
>公共藝術:從壁畫到標語看闆
政局愈是混沌不清,古巴壁畫藝術反而更活潑鮮明,
國傢與文化認同就在一筆一畫中徐徐紮根。
>可吸吧!
古巴菸草被國際公認品質最優,
自十九世紀以降,抽一根哈瓦那雪茄便是歐洲人貴族、富豪的享樂之道。
>蔗糖歡樂之子:蘭姆酒
哈瓦那到底是神聖之都?還是墮落之城?
……又是菸又是酒,不可名狀的味道,彷彿由女巫調配而齣。
>海明威路綫
海明威留在古巴的足跡堪稱「社會記憶」,
特彆是哈瓦那舊區,已被朝聖者踏齣一條海明威路綫。
>卡本迪爾與「美洲的神奇事實」
卡本迪爾的血統不同於一般古巴人,
拋開血統迷思,認同齣生地,他以身為古巴之子為榮。
>音樂與美食二重奏
如果傢鄉的棕櫚樹是鄉愁,那食物就是記憶瞭。
>古巴人
我趾高氣揚,古巴人也不甘示弱;
我和顔悅色,古巴人就謙虛有禮。
>尾聲
推薦序
認識陳小雀老師,是一個偶然。在TVBS國際新聞中心翻查資料時,看到小雀老師撰述的《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與蔗糖的革命之歌》,文筆雋永,圖文並茂,對古巴曆史與文化做瞭精簡深刻的解讀,我即邀請小雀老師來中廣新聞網「新聞大解讀」的「每日一書」暢談本書,我們從此有瞭閤作的默契與情誼。
小雀老師是颱灣極少數赴墨西哥深造,受嚴謹的學術訓練而有所成就的西班牙文學、拉丁美洲文化研究者,舉凡我在中廣主持的時事解讀,隻要涉及中南美洲,或者如唐.吉訶德、馬奎斯的作品研討,我必定力邀小雀老師來為聽眾解說,我也得到第一手的學習機會。小雀老師凡事全力以赴,認真準備,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是一位有耐性且敘事能力強的學者,她對西班牙、拉丁美洲研究的推動,使我們眼界為之一開,擴展瞭世界觀。
淡江大學舉辦「切.格瓦拉逝世四十周年紀念論壇」,陳小雀老師邀請南方朔兄與我參加,切.格瓦拉已經成為革命世代的精神象徵,甚至成為商品化先驅,當颱灣民主化進入瞭價值顛倒、人心混亂的「創造性破壞」時期,重新閱讀切.格瓦拉,譯介他的經典作品,探討他的曆史定位,讓我們再度迴到靈魂的深處,思考生命的意義,化為行動的能量,由此可見小雀老師對社會的關懷與用心。
這本《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是陳小雀老師探討、教學、參訪旅遊的新作,既有學者的嚴謹,有散文式的情懷,有旅者的驚奇,也有浪漫的底醞。從古巴的殖民開發史,影響深遠的卡斯楚、切.格瓦拉革命,古巴政府的內外危機,乃至特殊的古巴爵士樂、美食、雪茄、魔幻寫實作品、公共藝術,小雀老師如導遊般一一詳盡解說,對於未曾到過古巴的我們,無異是一趟難忘的心靈之旅,也是瞭解拉丁美洲文化的精神饗宴。
對於卡斯楚所領導的古巴革命,小雀老師不是以薩伊德所形容的「東方主義」來看待,而是深入古巴曆史的內在發展,從市井小民的基層觀點進行「同情的瞭解」。已經習慣於冷戰思維的颱灣人,透過本書當可跳脫CNN的鏡頭,重新思考為什麼卡斯楚有如此堅毅的生命力,會在法庭說齣:「判我有罪吧!無所謂,曆史將宣判我無罪!」切.格瓦拉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我的未來與古巴大革命緊緊相連,不是與她共享勝利,就是要與她共赴黃泉。」在卡斯楚與切.格瓦拉身上,我們是不是看到瞭唐吉訶德的理想主義情懷?
古巴與颱灣在政治地理的位置相當類似,都是位於大陸的東南邊陲,是海洋與大陸交鋒之處,不可避免地,都成為外來殖民者的競逐戰場,也因為外來的挑戰,內部的人民必須團結與融閤,具備瞭迴應的能力,也發展瞭文化多元的創造能力,古巴人民在政治、藝術、音樂、文化的各方麵成就,對照於颱灣史,是有值得藉鏡之處,本書正提供「知彼知己」的鏡測作用。
沒有古巴文化的薰陶,恐怕就不會造就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沒有古巴人的樂天知命,豈有古巴爵士樂的風行全球?沒有美國霸權的長久打壓,豈有曆久不衰的古巴革命意誌?沒有多元文化融閤,豈有充滿創意的公共藝術與文學創作?陳小雀老師不落俗套地,以一位熱心老師的身分,帶領我們深入探討古巴錶象下麵的精神本質。
這是一本瞭解拉丁美洲文化的入門書,也是觀察古巴文化的導讀書籍,沒有教科書的枯燥乏味,卻有散文遊記的雅俗共賞。透過小雀老師的導覽,使我們宏觀式瞭解古巴曆史,微觀式體驗基層生活,擴張瞭我們思考的地平綫。嚮小雀老師緻意,希望她撰述更多相關書籍,充實我們的生活資産,做一個世界公民。
鬍忠信
我一直對拉丁美洲文化情有獨鍾,而古巴在我心中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這本書,無疑為我揭開瞭這層麵紗的一角,並且是用一種如此溫柔而細膩的方式。陳小雀的文字,像是一張張精美的拼貼畫,將古巴的陽光、海風、音樂、舞蹈,以及那些鮮活的人物,生動地呈現在我眼前。她對細節的捕捉能力非常驚人,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充滿瞭畫麵感,讓我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感受到熱帶水果的甜美氣息。書中講述的十三則故事,每一則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短篇小說,有起承轉閤,有情感的跌宕,也有人性的光輝。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普通古巴人的故事,他們有自己的煩惱和睏惑,但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盼。這種接地氣的描寫,讓我覺得古巴不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而是一個充滿真實情感和生命力的存在。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古巴的另一麵,一個不隻是政治符號,而是充滿人情味和故事的真實古巴。
评分當我翻開《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這本書時,我並沒有預設任何期待,隻想找點輕鬆的內容讀讀。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卻是一波接一波。作者陳小雀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她不是那種滔滔不絕的講述者,而是像一個老朋友,娓娓道來。她的文字樸實而富有感染力,字裏行間流淌著對古巴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和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讓我對他們的情感和經曆産生共鳴。那些看似平凡的故事,卻蘊含著不平凡的人生哲理。我從中看到瞭古巴人民麵對生活挑戰時的智慧和勇氣,也看到瞭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那份簡單而純粹的幸福。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能夠深深地觸動人心。它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失去瞭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這真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能從中獲得新感悟的書。
评分《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世界的窗戶。通過陳小雀的眼睛,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從未真正瞭解過的古巴。她的文字,不是簡單的風景描繪,也不是曆史的枯燥陳述,而是將古巴的獨特氣質,用一種詩意而又真實的方式呈現齣來。我被書中那些充滿生命力的場景深深吸引,仿佛能感受到古巴的熱情、浪漫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她筆下的古巴人物,每一個都 so real,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掙紮,但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希望。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在和這些古巴人麵對麵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作者的敘述方式很巧妙,她懂得如何用最恰當的筆觸,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和瞬間,讓整個故事充滿瞭張力和韻味。這本書讓我對古巴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感悟,它告訴我們,即使在看似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綻放齣絢爛的生命之花。
评分我最近讀完瞭一本名叫《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的書,說實話,這本書帶給我的體驗簡直是超乎想象。我一直對古巴這個國傢充滿好奇,它似乎被時間遺忘,又似乎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在現代社會中脈動。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古巴的認知之門,也讓我看到瞭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角。作者陳小雀的文字,不是那種乾巴巴的遊記,也不是刻意渲染的奇觀,而是充滿瞭一種親切感和故事性。她筆下的古巴,不是遊客手冊上的那些經典景點,而是隱藏在巷弄深處、居民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我仿佛能聞到古巴咖啡的濃鬱香氣,聽到老建築裏傳來的薩爾薩舞麯,感受到海邊晚風的輕撫。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有歡笑,有淚水,有堅持,也有無奈,卻都那麼真實,那麼打動人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古巴人民性格的描摹,那種在睏境中依然保有熱情和樂觀的精神,讓我感到一種深深的敬意。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古巴,更是關於生活,關於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且活得有滋味。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對生活充滿好奇,渴望發現隱藏在平凡之中的不凡之處的讀者。
评分《魔幻古巴: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這本書,讓我對“魔幻”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是那種脫離現實的奇幻故事,而是一種將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奇遇、不可思議的巧閤、以及在特定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齣的獨特現象,巧妙地編織在一起的藝術。作者陳小雀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她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最尋常的場景變得充滿戲劇性,將最普通的人物賦予閃耀的光芒。我讀著的時候,常常會忍不住停下來,想象著自己就置身於那個充滿色彩和音樂的國度。書中的一些細節,比如那些曆經風霜的老爺車,那些在街頭巷尾隨性演奏的音樂人,那些世代相傳的烹飪秘方,都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更重要的是,她並沒有迴避古巴所麵臨的現實挑戰,卻能在其中找到希望和堅韌,這種寫實與寫意相結閤的手法,讓這本書的內涵更加豐富深刻。它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最令人驚嘆的“魔幻”就存在於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之中,隻是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善於感受的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