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

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環保
  • 環境科學
  • 可持續發展
  • 生態學
  • 綠色生活
  • 環保知識
  • 科普
  • 自然保護
  • 地球
  • 環保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環保話題沸沸揚揚充斥你的四周,你依舊不知自己能為地球做些什麼嗎?

  當能源危機席捲整個地球,衝擊整個大環境,你還是不知道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嗎?

  地球隻有一個,身為地球的一分子,隻要你肯邁齣一小步,地球就將邁齣一大步……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她就是我們的傢──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陽光、甘甜的雨露、奔騰的河流、浩瀚的大海和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地球上的生命在她的滋潤下棲息繁衍,生生不息。

  然而,你知道嗎?就在我們大興土木建設傢園、大肆揮霍埋藏韆年的能源時,地球正遭受著巨大危機。地球發燒瞭!在過去的上百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瞭1度;冰川消融,海麵上升,不知哪一天我們會置身汪洋之中。洪水沖走瞭傢園,颶風席捲瞭城市,是天災還是人禍?乾涸的大地張著大口呼喚雨露,難道最後一滴水真的是我們的眼淚?我們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還能用多久?我們的後代子孫還有可用的資源嗎?麵對種種危機,我們還在等什麼?

  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深入到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也許我們還不能對全球暖化、海平麵上升發錶核心言論,但就讓我們從身邊的事做起吧!節約一滴水,節省一度電,多種一棵樹,少伐一片林,抵製有害産品,支援綠色産品,讓我們的綠色足跡遍佈整個星球,用我們的小行動拯救大地球!世界也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加美好……

編者簡介

楊明華

  中文係博士,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齣版圖書多部,題材多樣。並希望能在文字的領域走得更深更遠。著有《有關文化的100個素養》、《有關曆史的100個故事》。

《失落的星圖:行星際貿易的興衰與未來》 圖書簡介 公元27世紀,人類文明的觸角早已延伸至太陽係乃至更遠的星係。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宇宙中,貿易航綫如同錯綜復雜的血管,維係著各個殖民星球、空間站和資源開采地的生計。然而,繁榮的錶象之下,暗流湧動。 《失落的星圖:行星際貿易的興衰與未來》並非一本描繪宏大戰爭或外星文明接觸的史詩。它是一部深入剖析人類如何在星際尺度上建立、發展、乃至麵對崩潰邊緣的經濟與社會結構的紀實風格作品。本書聚焦於“星際貿易聯盟”(Interstellar Trade Conclave, ITC)自成立之初,如何通過控製關鍵的超光速躍遷點、稀有礦産的開采權以及生物基因序列的流通,逐步構建起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商業帝國。 第一部分:拓荒者的黃金時代與契約的誕生 本書伊始,將帶領讀者迴到人類首次成功實現穩定麯率引擎飛行的“大航海時代”。我們細緻考察瞭早期定居者在火星的熔岩隧道中建立的第一批地下城,以及他們如何與地球上的金融寡頭簽訂那些奠定未來數百年經濟格局的“初始契約”。作者通過查閱解密的聯邦檔案和殖民地口述曆史,還原瞭“奧爾特雲礦業公司”如何利用其對氫氦-3的壟斷地位,迅速崛起為最早的貿易巨頭。 重點章節分析瞭“資源配給法案”(Resource Allocation Edict, RAE)的起草過程。該法案看似旨在公平分配稀缺資源,實則巧妙地將治理權與經濟控製權捆綁,使得商業精英能夠繞過官方的行星議會,直接對殖民地的生産和消費施加影響。書中詳盡對比瞭不同殖民地(如富饒的木衛二冰下農場、高輻射下的開普勒-186f采礦站)在這一體係下的命運差異,揭示瞭錶麵光鮮的“星際繁榮”是如何建立在對邊陲地帶的係統性剝削之上。 第二部分:中樞的傲慢與“星圖”的失效 隨著貿易體係的成熟,ITC的總部——漂浮在地球軌道上的巨型空間站“萬流城”——逐漸脫離瞭對現實的認知。本書的中間部分,著重探討瞭技術進步帶來的反作用力。 核心議題是“失落的星圖”——並非指物理意義上的地圖,而是指一套基於已知物理定律和既定航綫計算齣的、指導所有貿易流動的復雜算法模型。隨著新的、未經注冊的“蟲洞”躍遷點被發現,以及新星係中發現的未知能源晶體,原有的貿易模型開始齣現不可逆的偏差。 作者采訪瞭多位被ITC流放或邊緣化的前首席經濟學傢和領航員。他們揭示瞭“萬流城”決策層如何固執地依賴過時的預測模型,拒絕承認新興的“自由貿易聯盟”——那些在不法地帶和“暗網”中秘密進行的、繞開所有關稅和監管的交易網絡。我們詳細記錄瞭“伽馬射綫風暴事件”如何無預警地摧毀瞭一條關鍵的“歐米伽”航綫,而ITC的反應遲緩和傲慢態度,直接導緻瞭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殖民地爆發瞭第一次重大的“資源暴動”。 書中對“數字通貨體係崩潰”(The Great Numera Crash of 2651)的分析尤為深入。這場金融危機不是源於恐慌拋售,而是源於對中心化信任的瓦解。當殖民地發現,他們在星圖上“鎖定”的財富,其基礎是遠在數光年之外、已經腐朽的電子賬簿時,去中心化的、基於信用的本地貨幣應運而生,極大地動搖瞭ITC的權威。 第三部分:熵增與未來航嚮的探索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視角轉嚮貿易體係的結構性熵增。即便沒有爆發全麵星際戰爭,單一、僵化的經濟體在麵對廣闊宇宙的無限變量時,也必然走嚮衰落。 我們探討瞭“技術泄露”的隱秘曆史:那些被禁止流入普通殖民地的先進技術——如自我修復閤金、高效生態圈培育器——是如何通過間諜活動、賄賂和被遺忘的殖民地遺址發掘,逐步“民主化”的。每一次技術的下放,都削弱瞭ITC對關鍵生産環節的控製力。 《失落的星圖》的結論並非悲觀的審判,而是一份對未來經濟形態的預警與展望。作者認為,星際貿易的未來不在於建立新的集權帝國,而在於建立更具韌性、更分散的“網絡化交換係統”。本書引用瞭新一代“星際遊牧民族”的社會實踐——他們依靠模塊化飛船和點對點物物交換,而非中央銀行的信用,成功地在銀河係的邊緣地帶生存瞭下來。 本書旨在為所有關心人類文明可持續性的人士提供一個深刻的教訓:無論技術如何進步,經濟結構中的不平等和對信息的過度集中控製,最終都會成為文明進步的最大阻力。它是一部關於權力、信任、算法與人類在黑暗中尋找新航綫的嚴肅思考之作。 目標讀者: 經濟史學傢、地緣政治分析師、硬科幻愛好者、以及對大型組織結構崩潰模式感興趣的研究人員。 作者簡介: 艾麗莎·範德沃爾,資深星際經濟觀察傢,曾任職於銀河係邊緣貿易觀察局,現居火星科學城,專注於超遠距離物流學和去中心化經濟模型研究。她的作品以嚴謹的數據分析和深入的田野調查著稱。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一、地球的滄桑
  1 生命源泉的枯竭
  2 誰捅破瞭保護傘?
  3 氣候危機
  4 垃圾的世界
  5 可怕的核汙染
  6 小菸頭與大汙染
  7 是天災還是人禍?
  8 有多少能源可以重來?
  9 地球越來越擠
  10 瀕危的動物們

二、能源知多少
  1 供能的不隻是燃料
  2 從太陽開始
  3 隨風啓航
  4 小水滴顛覆大世界
  5 煤炭的史與今
  6 鑽探石油
  7 小原子引發大能量
  8  能源草和它的朋友們
  9 泡溫泉引發的思考
  10 潮汐能

三、綠色生活
  1 減少我們的碳足跡
  2 養盆植物抗汙染
  3 鼕暖夏涼須節能
  4 小行動保護大地球
  5 打造綠色的傢
  6 節能健身
  7 學習也環保
  8 綠色健康食品
  9 購物也需要綠色
  10 噓,小聲點兒

四、垃圾的迴收與利用
  1 垃圾也是一種資源
  2 垃圾到哪兒去瞭
  3 彆讓垃圾住同一個傢
  4 經濟時代的電子垃圾
  5 傢庭垃圾的迴收利用
  6 紙的循環生活
  7 電池的迴收利用
  8 破舊瓶罐也有用
  9 塑膠的旅行
  10 垃圾的未來

五、帶著綠色上路
  1 城市的交通汙染
  2 綠色之旅
  3 交通「零排放」
  4 讓汽車加入環保隊伍
  5 穿梭在城市的磁浮列車
  6 讓電動車代替摩托車
  7 自用車麵麵觀
  8 四通八達的地鐵
  9 騎自行車周遊世界
  10 未來的交通

六、建築也環保
  1 綠色建築
  2 會呼吸的建築
  3 綠色材料
  4 塗料的革命
  5 透過玻璃看世界
  6 稻草砌塊引發的思考
  7 綠色屋頂
  8 建築與節能
  9 未來的建築
  10 大事件建築

七、動物們的環保
  1 推糞球的蜣螂
  2 土地裏的勞動者
  3 淨化汙水的能手
  4 森林裏的醫生
  5 環境的哨兵
  6 海港的清潔工
  7 草原清理專傢
  8 帶著大刀的殺蟲專傢
  9 動物也有清潔工
  10 動物與地球

八、環保與時尚
  1 做一個環保的時尚達人
  2 布料革命
  3 嚮皮草說「NO」
  4 當時尚與環保戀愛
  5 時尚樂活族
  6 布與時尚
  7 提著購物袋去逛街
  8 環保時裝秀
  9 時尚DIY
  10 綠色美容

九、將環保進行到每個角落
  1 太空也有垃圾
  2 小碎片與大危害
  3 給太空做清潔
  4 來自海洋的呼救
  5 保護海洋的衛士
  6 還世界一片蔚藍
  7 保護最後一片淨土
  8 我們隻有一個北極
  9 草原的警告
  10 留住一片綠色

十、拯救地球在行動
  1 拿什麼拯救你,美麗的自然
  2 保護地球的綠色屏障
  3 保護我們的朋友
  4 愛護大自然的精靈
  5 拯救生命的源泉
  6 全球行動為環保
  7 地球1小時
  8 為碳買單
  9 一年中的環保節日
  10 給未來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圖書序言

前言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她就是我們的傢──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陽光、甘甜的雨露、奔騰的河流、浩瀚的大海和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地球上的生命在她的滋潤下棲息繁衍,生生不息。

  然而,你知道嗎?就在我們大興土木建設傢園、大肆揮霍埋藏韆年的能源時,地球正遭受著巨大危機。地球發燒瞭!在過去的上百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瞭1度;冰川消融,海麵上升,不知哪一天我們會置身汪洋之中。洪水沖走瞭傢園,颶風席捲瞭城市,是天災還是人禍?乾涸的大地張著大口呼喚雨露,難道最後一滴水真的是我們的眼淚?我們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還能用多久?我們的後代子孫還有可用的資源嗎?麵對種種危機,我們還在等什麼?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在一次演講上所說:「朋友們,我們現在要麵對的事實是,明天就是現在。我們麵對的是猛烈而緊急的現狀。在生命與曆史的難題揭曉之時,有一樣東西叫做『太遲』。拖延等於盜竊時間。」所以,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地球呼喚綠色,我們需要綠色傢園。建造一個擁有綠色生活、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綠色交通的環保傢園,我們刻不容緩!

  建造綠色傢園,你需要知道我們的能源有哪些:煤炭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我們還能用多久?埋藏在地下韆年石油的秘密是什麼?要知道,除瞭燃料,我們還有綠色能源。看看我們周圍吧!讓太陽驅動我們的世界,我們隨風啓航,運用流水照亮韆傢萬戶。你相信嗎?一棵小草也能發電!你吃的玉米也可以作為一種能源!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生物能源?

  建造綠色傢園,你需要知道什麼是綠色生活,怎樣減少我們的碳足跡,過著低碳生活。怎樣開車纔最節能,讓汽車加入我們的環保隊伍,實現交通「零廢氣」,開始我們的綠色之旅。

  建造綠色傢園,你需要知道垃圾是怎麼分類的,垃圾的掩埋、焚燒、傾倒是怎麼迴事。如何利用廢物,讓垃圾也成為一種資源,讓環保成為一種時尚。

  本書講述瞭我們的傢園──地球的滄桑變化,從生活習慣、能源、交通、建築等我們力所能及的方麵介紹瞭如何綠化我們的傢園。要知道,建造綠色星球,不僅是專傢、學者、政府官員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為她齣一分力。

  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深入到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也許我們還不能對全球暖化、海平麵上升發錶核心言論,但就讓我們從身邊的事做起吧!節約一滴水,節省一度電,多種一棵樹,少伐一片林,抵製有害産品,支援綠色産品,讓我們的綠色足跡遍佈整個星球,用我們的小行動拯救大地球!世界也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加美好。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一個對環境議題一直抱持著高度關心,但卻常常覺得力不從心的讀者,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真正解答我心中疑惑的書。《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的齣現,可說是讓我眼睛一亮。它不是那種販售焦慮、或是隻會放大環境危機的書,而是以一種更為宏觀的視角,去剖析環保問題的根源,並且提供瞭一係列我們一般大眾可以參與的解決方案。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循環經濟」的介紹印象深刻,它闡述瞭如何讓資源在價值鏈中不斷重複利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耗。這讓我對「浪費」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理解,也讓我意識到,我們過去習慣的線性經濟模式,其實是造成許多環境壓力的主要原因。書裡還提到瞭很多關於「生態足跡」的概念,並且有實際的計算方法,這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瞭解,我們個人的生活方式,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有多大。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它更像是一場觀念的啟濛,引導我們重新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並且鼓勵我們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一份子。

评分

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每次看到新聞裡報導著海邊漂滿垃圾、或是哪個地方又齣現瞭空氣品質紫爆,心裡總是很不好受。平常生活在都市裡,好像離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有點距離,但仔細想想,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用的水,甚至是呼吸的空氣,都跟這片土地息息相關。這本《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聽起來就很貼近我們生活,我想它應該不會是那種講得高深莫測、離我們很遙遠的環保學術著作,而是會告訴我們很多實實在在、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就做得到的小事。像是怎麼從日常採買、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到如何更聰明地迴收分類,或者甚至是什麼樣的綠色能源選擇纔對我們颱灣的環境負擔最小。我特別期待書裡能分享一些颱灣在地環保的實際案例,像是成功復育的海岸線、或是社區推動綠色生活的經驗等等,那樣會讓我覺得很有共鳴,也更有力量去付諸實踐。畢竟,地球隻有一個,而颱灣是我們共同的傢,守護它,就是守護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清楚瞭解,在颱灣這個小島上,我們能為環保貢獻些什麼,並且讓這些環保行動,真的融入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變成一種負擔,而是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驕傲。

评分

我個人本身對環保議題一直都有關注,但說實話,有時候資訊太多、太雜,反而不知道從何下手,或是覺得事情太過複雜而感到無力。這本《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就恰好填補瞭我這個需求。它非常係統地將環保的各個麵嚮,從生態保育、能源議題、到汙染防治,都做瞭清晰的梳理。而且,書裡對於一些常見的環保迷思,做瞭很有條理的澄清,這讓我受益匪淺,避免瞭很多不必要的誤解。讓我特別驚豔的是,書中對於「個人行動」與「政策影響」之間的關聯性,有深入的探討。它告訴我們,即使是很小的個人努力,當匯集起來,就能對政策製定和企業行為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這讓我不再覺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而是更有信心去參與和支持各種環保行動。此外,書裡還介紹瞭一些國際上成功的環保案例,讓我們能從別的國傢的經驗中學習,並且思考如何將這些成功的模式,應用到我們的颱灣。這本書的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而且非常實用,絕對是任何想對環保多一份瞭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選擇。

评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的期待值沒有很高,總覺得環保書不外乎就是那些老生常談,聽瞭也沒什麼太大幫助。但是,我錯瞭!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環保的想像。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嚴肅得讓人喘不過氣的學術論文,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有點幽默的方式,把各種環保知識帶到我們麵前。我最喜歡的是書裡介紹的那些「改變生活小習慣,卻能帶來大影響」的例子。像是如何挑選對環境友善的清潔劑、或者是在網購時,如何減少包裝浪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纍積起來的力量,真的非常驚人。而且,書裡還分享瞭很多關於「綠色消費」的實用指南,例如如何辨識商品的環保標章、或者是在外用餐時,如何拒絕不必要的餐具。這對於我這種有時候會選擇睏難癥的消費者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它讓我感覺到,原來做環保,可以這麼簡單、這麼有係統,而且不需要犧牲太多我們的生活品質。這本書讓我對環保的看法,變得更加積極和具體,不再隻是停留在口號,而是真正能夠落實到每天的生活中。

评分

最近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原本隻是隨意翻翻,沒想到越看越覺得有趣,而且它提供的資訊,真的是打破瞭我過去一些對環保的刻闆印象。它不是那種隻是老調重彈「少開車、多搭車」的口號,而是深入探討瞭許多我們容易忽略的環節。例如,書裡提到很多關於食物的生產鏈和浪費問題,這讓我覺得很有啟發,畢竟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從食物的來源、運送過程到最後的廚餘處理,每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巨大的環境影響。更讓我驚訝的是,它還談到瞭許多科技新知,像是如何利用再生材料製作日常用品,或是未來城市發展中,環保建築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內容讓我感覺到,環保並非停滯不前,而是不斷有新的技術和方法齣現,而且這些新知,並不一定需要我們花費很多金錢或精力纔能接觸到。這本書的寫法,應該是很能引起年輕一代的共鳴,它用一種更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來剖析環保議題,讓環保聽起來不再沉重,而是充滿瞭創新和可能性。我真的覺得,對於想要跟上時代、同時又關心地球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讀的入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