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好英文作文,有三大要素,一是要有话可说,二是知道如何去说,三是要将想说的话整理成有组织、前后连贯的文章。
本书针对这三重困难,分四章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克服障碍,以下为各章要点:
◎ 第一、二章为作文的原理和方法,详述开头、发展、结尾的方法、转承语的使用、以及如何保持行文的连贯性。
◎ 第三章为写句子的要领,提醒读者如何掌握主词与动词,进而活用各种句型。
◎ 第四章有二十个单元的写作练习,在呈现范例之前,先将写作内容以对话或讲演稿的方式呈现,再搭配关键句子、注释、句型等,使读者能先掌握关键词汇、背景知识及句子的写法,再示以参考范例及写作指导说明;如此,读者对于单元的作文题目的写法,就能够确实掌握。
总之,这本书将学习英文作文的三重困难一次处理,读者只要依序研读,就可毕其功于一役。另外,本书可视为作者前作《英文作文轻松得分指南》之简易版,读者可互为参照。
作者简介
陈坤田
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密西根大学英文硕士,曾任大考中心研究员,现为高中英文教师。着有:《大学入学考试试题分析》(大考中心)、《破解克漏字密码》(冠智)、《英文阅读与写作》(诠达)、《英文作文轻松得分指南》《英文学科能力测验全真试题》《英文阅读轻松学》《英文词汇7000好好学》(书林)等。主要研究包括:英文作文命题与评分、英文作文评分指标、高中英文常用字汇、英文写作能力测验规划、学测与指考命题等。
Preface (英文序言)
序言-一个学习英文作文快速、有效的方法
编辑理念
本书简介
如何使用本书—致教师
本书使用法—致学习者
第1章 绪论--英文作文概论
1-1. 英文作文的规矩
1-2. 英文作文的内涵
1-3. 英文作文的标题
1-4. 英文作文写作基本原理
1-5. 英文作文保持连贯的方法
1-6. 转承语
第2章 英文作文写法
2-1. 英文作文段落写法
2-2. 说明文引介段落写法
2-3. 说明文发展段落写法
2-4. 叙述文发展段落写法
2-5. 主题句写法
2-6. 结尾(段落)方法
2-7. 说明文写法
2-8 叙述文写法
2-9 英文作文组织
2-10 英文作文发展方法
2-11 大考英文作文写作第一步骤
第3章 英文句子写法
3-1. 英文句子的定义
3-2. 英文句子的要素
3-3. 英文句子的完整性
3-4. 常用动词及示例
3-5. 合句写法
3-6. 复句写法
第4章 英文作文轻松上手
Unit 1: An Impressive TV Commercial
Unit 2: On Luck
Unit 3: Children Should Be Required to Help with Household Tasks
Unit 4: Helping My Family
Unit 5: Saving Stray Animals
Unit 6: Growing Up Is An Exciting Experience
Unit 7: Advantages of Knowing a Foreign Language
Unit 8: Weight Loss
Unit 9: Life Without a Goal
Unit 10: Why Lying Is Unbearable
Unit 11: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一个学习英文作文快速、有效的方法
一说到如何准备大学入学学测、指考英文作文,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看法。因为这件事不像科学现象(例如水由H2O组成)那样,有明确的答案,于是很多人便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看法,让寻找协助的人莫衷一是,不知该听谁的意见。
虽然众议纷纭,我们依然可以归纳出一些大家可以同意的看法,那就是:关于英文作文写作,作者必须要有话可说,并知道说话的方法。
先讨论有话可说。所谓有话可说,是指有切合题目的内容可以表达。虽然大考要求的内容不会脱离考生的生活经验或背景知识,但很多时候考生要提出切合题目的内容并不容易。即使想出了一些理由,又遭遇到第二重困难:缺乏适当的词汇来写出理由。第三重困难是无法将内容整理成有组织、前后连贯的文章。
接着讨论说话的方法。说话的方法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议题,一是句子的写作。关于句子的写作,有的人强调背诵佳句;有的人强调背诵格言或谚语。不可否认,对于作者而言,如果知道一些佳句、格言,偶而也可以派上用场,所以佳句、格言也并非完全一无用处。估不提格言、佳句在上下文中是否恰当,一篇作文至多可以用两句格言、佳句吧!其余的呢?试答历年学测、指考英文作文试题,就会发现,用到佳句、格言的情况很少,倒是需要自己去想出一些切题的句子。因此,对莘莘学子来说,作文内容似乎没有现成的句子可以使用,用句恐怕多得自己去想,去把它写出来。
第二个议题是全文的写作。水由H2O组成,有明确的答案。但作文内容如何,才是好文章,大家看法不同。为了建立一个比较没有争议的共识,我们不仿参考一下大考中心的英文作文评分标准。大考中心的英文作文评分标准为:内容切题重点分明,有开头、发展、结尾,前后连贯,转承语使用得当。同学们准备英文作文,照大考中心的要求,显然比较妥当。
有了这些认知,可以讨论准备大学入学学测、指考英文作文方法。第一,在有话可说方面,高中学生的写作经验还不是那么丰富,所以不易写出有卓越见解的文章。但这个不要紧,可以透过研读本书第三章来激发写作灵感,改善在思维上所碰到的瓶颈。在词汇及句子方面,不必等到背够词汇、读完文法书再来学写作文。平时累积固然必要,但立即使用本书开始写作、边写边学更为重要。只要问钢琴家成功的原因,他们就会告诉你他们是经由练习而成为钢琴家。在如何将内容整理成有组织、前后连贯的文章这一方面,本书有完整、条理、清楚的陈述,读者只要读一遍,就可很快学会。
总之,这本书将学习英文作文的三重困难一次处理,读者只要依序研读,就可毕其功于一役。
最后,本书可视为前作「英文作文轻松得分指南」之简易版,读者可互为参照。
这本书的标题“轻松上手”让我眼前一亮,我对它在“简化复杂概念”方面的能力寄予厚望。在我看来,很多英语写作教程往往过于理论化,充斥着复杂的语法规则和抽象的写作理论,这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写作的要点一一剖析,并且能够将一些看似困难的技巧,如如何写出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和副词,如何使用不同的句式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都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掌握。我特别想知道它是否有关于“如何克服写作焦虑”的内容,以及提供一些能够快速提升写作效率的“小窍门”。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对写作的恐惧,让我觉得写出一篇不错的英文作文是触手可及的,那么它就真正做到了“轻松上手”。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名称是《英文作文轻松上手》,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掌握英文写作的技巧。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写出有吸引力的开头”的策略,因为我常常在这部分感到困惑。同时,我也想了解它是否会教授一些“如何让我的观点更加有力”的方法,比如如何使用恰当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我的论点。此外,我还在考虑,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如何让我的文章更具个性化”的技巧,比如如何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我的英文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建议,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写作水平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亲和力,浅蓝色的背景搭配一抹亮眼的黄色,上面是简洁大方的书名,让人一看就觉得“英语作文”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之前一直对英语写作有些畏惧,总觉得词汇量不够,句型单调,写出来的东西像流水账一样,难以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次偶然翻到了这本《英文作文轻松上手》,简直像是找到了救星。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如何快速积累写作素材,如何搭建清晰的段落结构,以及如何运用一些地道的表达来提升文章的亮点。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实用性的技巧和案例,能够让我看完后立刻就能尝试着去写,并且能看到明显的进步。我尤其关注它是否会讲解一些常见的写作误区,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误区,让我的英文作文能够更加地道和流畅。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英语写作重新燃起了信心。
评分读了这本书的介绍,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它关于“如何找到写作灵感”的章节。一直以来,我写作的最大障碍就是“无话可说”,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很多时候,即使给了我一个主题,我也常常卡在开头,不知道如何展开。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趣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比如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写作素材,或者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来激发创作的欲望。我还希望它能教授一些“联想”技巧,帮助我们把看似无关的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有逻辑、有深度的文章。如果它还能提供一些不同主题的写作范例,并且详细分析范例的写作思路和技巧,那对我来说就太有帮助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开我的思维,让我看到写作的无限可能,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是能从中获得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英文作文轻松上手》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我过往的英语学习经历中,写作一直是我的短板,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语言表达也显得生硬和不自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系统性的指导,让我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英文写作能力。我尤其关注它是否会讲解一些基本的文章结构,例如如何写好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以及如何让段落之间的过渡更加流畅。我还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连接词的实用建议,让我的文章能够更加连贯。此外,我还在思考它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意群”的训练方法,帮助我构建更具表现力的句子,从而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