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得主作品
◎明亡清兴三部曲之二,《少年天子》前传
◎二月河善写气魄,凌力善写柔情,二者可谓中国历史小说双璧
城破了,家亡了,国灭了!
来年春草再绿时,已不见满地枯骨……
大厦将倾,孰能为独支之木?
《倾城倾国》是一部描绘明亡清兴、政权易主的长篇历史小说。
明朝崇祯帝虽然一心励精图治、挽救危局,但是他刚愎自用、残忍多疑,屡屡自坏长城。外有清朝政权的崛起,雄心勃勃的皇太极君臣志在问鼎中原;内部宦官乱政,权臣倾轧,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岌岌可危。智勇双全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等贤臣良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决心在明清对峙的前沿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要塞。然而,各路政治势力的角逐缠斗,各种社会偏见的搅扰,崇祯帝的反覆无常……最终使孙元化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崇祯四年,「登州兵变」发生,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明王朝「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的败亡结局无可改变。小说深刻揭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清王朝取代腐朽没落的明王朝的历史必然。
宏伟开阔的战争场面,勾心斗角的宫廷矛盾,缠绵悱恻的男女恋情,凄惨悲凉的亡国境况……一幅幅复杂深沉的社会生活画面,渗透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层思考。
小说气势磅礡,内涵丰富,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语言优美,风格庄重典雅,是当代历史小说中的佼佼者。
本书特色
作者为着名清史学家,故本书虽是小说创作,但大致上都能符合史实,对于明末清初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作者简介
凌力
女,本名曾黎力,曾用笔名曾莉莉,为知名中国作家、历史学家。生于延安,祖籍江西于都。为中国着名作家、清史专家,现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42年2月生于陕西,在黄土高原上度过了她的童年。自幼喜爱文学、历史,却考进了军事工程学院;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十二年后,终于归入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梦断关河》,散文集《蒹葭苍苍》,历史读物《清宫悬案》等。其中《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梦断关河》(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更名为《柳摇金》)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凌力的历史文学创作忠于历史而不拘泥于史实,在占有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既写出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呈现给读者鲜活真切的历史场景和丰满动人的艺术形象,又以曲折巧妙的故事情节令人如醉如痴、不忍释卷。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非流于表面,而是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之外,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人物的经历,通过情节的发展,巧妙地引导读者去思考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选择的意义。我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看到了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生命的渺小与顽强,也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闪耀着希望的光芒。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往往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洞察,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却似乎又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读完之后,我不仅仅是满足于故事的精彩,更有一种被启发、被点醒的感觉,仿佛在人生的迷雾中,看到了一丝清晰的指引。这种能够触及灵魂、引发思考的阅读体验,是我一直追求的,而《倾城倾国(下)》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
评分读《倾城倾国(下)》的过程,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入口时或许只是淡淡的茶香,但随着时间推移,醇厚甘甜的味道便会在舌尖蔓延开来,回味无穷。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准,不是一味地堆砌情节,也不是刻意地制造悬念,而是如同流水般自然地推进,却又在不经意间牵动读者心弦。尤其是一些人物之间的对话,寥寥数语,却暗藏玄机,信息量巨大,读来让人拍案叫绝。我能感受到作者在人物塑造上花费的心思,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存在的意义,无论是深居后宫的女子,还是运筹帷幄的权臣,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其身份和性格设定,让人信服。而且,故事中那些关于人性的探讨,关于爱情的纠葛,关于权力的制衡,都写得鞭辟入里,引人深思。常常在读完一章后,我会停下来,思考其中的人物命运,揣摩他们的选择,甚至会跳出故事本身,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这种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一同感悟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快餐式读物所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极具吸引力,采用了古典而又写意的画风,远山淡墨,近景繁花,隐约间勾勒出一位女子绝世的容颜,正是“倾城倾国”四字的绝佳诠释。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悠远的古典气息,仿佛置身于某个历史的长河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卷香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哀愁。故事的开篇就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叙事感,文字的铺陈犹如工笔细描,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宫廷内外,甚至是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的细腻笔触,无论是庭院中摇曳的竹影,还是月光下轻舞的梨花,都仿佛拥有生命一般,与人物的命运 intertwined,共同构筑起一个如梦似幻的时代画卷。虽然尚未深入故事的具体情节,但仅凭这开篇的基调和文字的力量,我已经能预感到这将是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一段关于美、关于权谋、关于命运的史诗。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层层叠叠的古典韵味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又将引出怎样令人唏嘘的结局。
评分不得不说,《倾城倾国(下)》在情感的刻画上做得尤为出色。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细腻入微,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解剖了角色的情感波动。那种爱恨交织,那种欲说还休,那种在权衡利弊下的无奈抉择,都写得极其真实,极具感染力。我完全能够体会到书中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在获得幸福时的喜悦,在失去挚爱时的悲痛。尤其是某些场景,即便没有激烈的冲突,仅仅是通过人物眼神的交流,内心的独白,就已经将那种情感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到某些情节时,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人物一同落泪,一同揪心。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倾城倾国(下)》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情感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情感,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历史小说,不仅仅是还原历史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倾城倾国(下)》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描述历史事件时,虽然详略得当,但却能准确地抓住时代的特点,将那个时期特有的社会结构、文化氛围、政治格局都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读来,我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见证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命运的浮沉。而且,作者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考究,无论是服饰、饮食、建筑,还是当时的礼仪习俗,都写得十分到位,这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厚重感,也让整个故事更加可信。这种严谨的考证和宏大的历史视野相结合,使得《倾城倾国(下)》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生动史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