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独特、深入评论亚太地区博奕的专书,主要探讨其历史、发展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书中详尽介绍澳洲、韩国、澳门及东南亚赌场与博奕的历史、经营运作议题及影响,可说是一本珍贵的参考书籍。书中有多位国际权威专家共同讨论争议性的议题,像政策制定者和赌场经营决策者之间的议题等,帮助博奕产业人士在长期规划中,于考量各种重要观点时能具备世界观。在本书的经营单元里,每一章都分析一个重要的赌场经营议题,如法律规章、认证、实质审查与核定、内部控管与稽核,以及佣金流动等。另一单元则是评论各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同时亦详加检视中国文化与博奕,以说明博奕与日常生活之间交错的关系,不管是公共议题、问题博奕、社会经济成本等都在探讨之列。
编者简介
Cathy H. C. Hsu(徐惠群)
Cathy H. C. Hsu博士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担任教授、副院长。曾在各大旅游机构担任顾问,也曾出任国际观光旅游教育人员协会的董事会主席。现任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的总编辑,以及其他七本期刊的编辑委员,其研究重点为赌场赌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旅游景点行销、游客行为及餐旅教育。
译者简介
赖宏昇
赖宏昇博士(Hung-Sheng “Herman” Lai, MBA, Ph.D.),铭传大学餐旅管理学系和观光研究所专任助理教授,于2003年8月取得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教育、营养及餐饮∕旅馆管理学系的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德州Stephen F. Austin州立大学民生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并教授餐旅相关课程。2005年8月,返回铭传大学餐旅管理学系任教。
学历: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教育,营养及餐饮∕旅馆管理学系哲学博士(1999-2003)
.美国德州Wayland浸信大学企管硕士(1997-1998)
.台湾辅仁大学理学士(1991-1995)
原编着者序 i
译 序 iii
致 谢 v
绪 论 1
第一单元 历史、发展和立法 10
第一章 澳大利亚赌场的历史、发展与立法 11
第一节 殖民时代早期:1778至1900年 13
第二节 选择性合法化:1900至1940年代 15
第三节 政府许可与市场成长:二次大战至1970年代 16
第四节 商业化、竞争和市场扩张:1970年代至今 18
第五节 澳大利亚的赌场 23
第六节 结 语 30
参考文献 31
第二章 韩国赌场的历史、发展与立法 33
第一节 历史发展 34
第二节 韩国赌场产业的现况 37
第三节 韩国博奕产业的监管系统 40
第四节 结 语 47
参考文献 49
第三章 澳门赌场从合法化到自由化 51
第一节 早期:从不合法到合法化 52
第二节 赌场发展时期:垄断特权的合法化 55
第三节 近期:澳门赌场业的合法化 61
第四节 自由化的管制 68
第五节 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71
第六节 赌场投资计画 73
第七节 结 语 75
参考文献 77
第四章 日本博奕 81
第一节 柏青哥的介绍 83
第二节 赌博的定义与说明 86
第三节 在其他地方营业的柏青哥呢? 90
第四节 柏青哥的上瘾特性 91
第五节 柏青哥历史的含煳之处 93
第六节 日本其他的博奕形式 96
第七节 结语与未来发展 99
参考文献 101
第五章 东南亚博奕产业的发展 103
前 言 104
第一节 柬埔寨 105
第二节 印尼 107
第三节 寮国 109
第四节 马来西亚 111
第五节 缅甸联邦(缅甸) 113
第六节 新加坡 115
第七节 泰国 116
第八节 越南 118
参考文献 121
第二单元 运作 122
第六章 给亚洲博奕产业管辖权的建议--有效规定管理要素 123
前 言 124
第一节 赌场执照 126
第二节 营运控制 127
第三节 结 语 128
第七章 对于授予赌场执照的调查 131
第一节 申请程序 133
第二节 调查过程 134
第三节 经营者、代理商和雇员调查 136
第四节 赌场执照案例 139
第八章 会计、内部控制与赌场审计制度 145
第一节 会计和内部控制 148
第二节 赌场审计 155
第九章 禁止转换现金筹码:使用与成本 159
第一节 禁止转换现金筹码 160
第二节 数学比率:简单的等比数列 163
第三节 比较不同游戏的税后盈余计算方式 166
第四节 其他方式的解释 168
附 录 辞汇表 170
第三单元 博奕与社会 172
第十章 赌博对澳洲社会的冲击 173
前 言 174
第一节 赌博的冲击 174
第二节 澳洲的问题赌博及其冲击 176
第三节 问题赌博在澳洲所增加的社会议题 177
第四节 问题赌博的公共健康措施:降低危害与保护消费者的任务 179
第五节 政府对问题赌博的回应 180
第六节 产业对问题赌博的回应 185
第七节 有责任的赌博条例的效果 191
第八节 结 语 193
参考文献 195
第十一章 澳洲赌场的经济学 197
前 言 198
第一节 澳洲赌场产业的简史 198
第二节 赌场的市场结构和所有权制度 201
第三节 赌场的冲击 202
第四节 赌场带来的经济利益 204
第五节 赌场发展的经济成本 212
第六节 社会观感与冲击 216
第七节 净经济评估 218
第八节 对赌场的约束 218
第九节 前 景 219
第十节 结 语 220
参考文献 222
第十二章 博奕产业对韩国的冲击 225
前 言 226
第一节 来自外国游客赌场收入相关的经济冲击 227
第二节 江原大世界赌场大饭店的经济冲击 229
第三节 社会影响 230
第四节 将博奕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 237
参考文献 240
第十三章 博奕与中国文化 243
第一节 中国的赌博历史 244
第二节 中国游戏 247
第三节 现代赌博市场里的中国玩家 251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特色 253
第五节 赌博在中国的合法性 262
参考文献 267
原编着者序
很高兴及惶恐的得知由我所编着的Casino Industry in Asia Pacific: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Impact一书,受到国内学界的青睐,由铭传大学赖宏昇博士翻译成中文版,以供国内大专院校教授博奕相关课程的使用。
本书原着是在2006年出版,所以并没有针对近三年来新加坡及台湾发展状况的分析,然而我相信本书严谨的考据和编撰内容仍是适切时宜的。博奕事业先进国家的经验,能提供台湾很好的学习教材。相信除了学术界之外,政府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对博奕有兴趣的从业人员,都能借由这本书窥视博奕事业的全貌与国外的经验。至于本书的内容则请参考前言部分,在此不作赘述。
博奕产业的优质发展,能导致观光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制造就业机会并吸引投资,对于周边其他娱乐与休闲活动的开发和零售业的销售也会有正面的影响,如果政府能制订好的税制及税收使用方法,相信能对社会福利事业有更进一步的贡献。然而不可不谨慎的是,博奕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台湾固有的赌博本性、六合彩签赌与职棒非法赌博的丑闻,都是很实在的警讯。为了让博奕事业能发挥正面功能而成为国家的长期资源,博奕专业人士的培养和专职机构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个人认为博奕热潮席卷台湾学界是个好现象,也希望经由学术界能影响政府的决策和业界的正确观念。国内的正规教育在博奕产业的发展上,应能提供最好的平台,首先,在教学上能提供优秀的师资、课程设计和学习环境,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与良知的博奕专业人才。其次,能针对台湾地区性的特色,进行学术性研究,以健全制度与防范及解决问题的产生,同时找出最适合台湾博奕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划方案。最后,能以学术的权威教育社会大众,以期化解大众对博奕产业发展的误解与疑虑,让博奕产业得到大众的支持。以学术为中心,培育人才,向政府提出适切的建言,适时的教育民众,使博奕产业可长可久!澎湖公投结果,对博奕事业的发展投下了变数,但也给予学术界一个缓冲的契机,冀望在国内达人先进的领导之下,让博奕事业成功的在台湾推行并且能成为国家的长期资源。
希望国内的专家学者能提供您宝贵的研究成果和在博奕产业发展的经验,相互切磋,以期为台湾博奕产业的健全发展提出我们的建言。也要感谢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提供优秀知识来源上所作的努力。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徐惠群 教授
译序
译者在台湾教授博奕管理课程匆匆已有四个年头,但博奕条款在台湾立法院闯关却至少已有十年以上历史,因涉及道德争议,所以一直无法完成立法。然而从2005年杨志义教授在铭传大学率先开设「博奕活动概论」的课程,尔后随着博奕活动与赌场的日益受到台湾政府的关注,到了2008年博奕课程也相对开始受到学界的重视。终于在2009年1月12日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争议十多年的离岛博奕条款,未来离岛县市政府,可以透过公民投票法,在地方民意多数同意的情况下,开放设置观光赌场。这项博奕条款草案的通过,造成博奕热潮席卷台湾学界,包括台湾科技大学、高雄餐旅学院、台湾观光学院、东南科技大学、稻江管理学院等校,近来争相开班授赌,为未来指日可待的台湾博奕产业培养优秀人才。
然而博奕活动在亚洲其实已流行了数千年,博奕是许多亚洲人的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西方的赌场在迟至20世纪才正式介绍到亚洲地区,但短短数十年,现今的澳洲、澳门、韩国、马来西亚和一些亚太地区的国家却已经发展着活络的赌场产业。而其他许多的亚洲政府也正用博奕来帮助增强其经济发展,借此获得因为违法赌博而流失的税收。
译者认为此书以整合亚太地区赌场博奕之研究为目的,记载了亚太地区的博奕产业发展,加上以产业专家所累积的经验作为产业发展、营运与冲击的参考根据,内容上乃是从各种观点提供对博奕产业之观察,各作者以中立的角度来探讨博奕议题,并报告亚太地区赌场相关的事实与经验,因此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资讯来源,以了解亚太地区的现代赌场产业,国内的博奕研究者可以发现此书对回顾现有的文献之帮助;另外,研究者也可以借此获得博奕产业的专家以实际经验来帮助发展新的博奕研究议程,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目前国内所缺乏的博奕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讯息,译者以为,可以提供未来的政策制定者与赌场开发者在思索长期的计画时,应加以讨论的议题,就如同本书编者徐惠群博士所言,希望所有的读者经由论述及经验分享,认识亚太地区博奕产业上的一些重要且独特的营运议题,对亚太地区博奕产业发展的范畴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个人于翻译本书时,以採用中英对照的方式尽可能保留原文专用术语和专有名词,以免因个人认知的差异,造成日后教师在授课与学生在学习上的误解。
最后,在此我要感谢我亲爱的家人:太太惠惠、女儿Emily、儿子Allen及女儿Allie,对于我在翻译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更要敬上十二万分的谢意给予下列对于本书翻译编写提供宝贵意见与有所贡献之学者:铭传大学的杨志义博士、黄纯德博士和郑建玮博士、德霖技术学院的洪景文博士、台中技术学院的蔡招仁博士、世新大学的林芳仪博士及中国厦门大学的徐淑美博士候选人,由于各位前辈和先进的帮忙与协助,加快了我在翻译这本书的历程。
铭传大学餐旅管理系暨观光研究所助理教授
赖宏昇 谨识
致谢
在此特别感谢提供机会并教导指正的赖宏昇教授,以及帮忙编译的厦大财务博士李培功先生,为此致上深深的谢意。
徐淑美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博士候选人
中国文化大学观光事业休闲管理研究所
金门技术学院国际事务系兼任讲师
拿到这本书,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像是一本枯燥的经济学教科书。封面上的设计,那种抽象但富有力量感的线条,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博弈产业”这个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我的理解里,这不仅仅是关于游戏规则,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运用策略、风险管理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来获得优势。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以怎样的逻辑来梳理亚太地区那些符合“博弈产业”定义的行业。会不会涉及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但却至关重要的产业?比如,在某些岛屿国家,围绕渔业资源的国际争端,是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博弈”?又或者,在数字经济时代,围绕数据隐私和平台垄断的争夺,又在怎样的“博弈”逻辑下展开?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框架,来审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它能否揭示出,在这些“博弈”型产业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成功模式,或者一些普遍存在的陷阱?更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发展与影响”,是否能帮助我理解,这些产业的崛起,如何重塑了亚太地区的经济版图,又如何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全球的权力格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让我对这个我以为已经很熟悉的地区,有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博奕产业发展: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影响》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很多产业的发展,与其说是线性进步,不如说是一种“博弈”的过程,充满了策略、试探、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而亚太地区,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汇聚了各种类型的“博弈”。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和分析“博弈产业”的。是否会涵盖那些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企业之间为争夺知识产权、市场份额而展开的尖锐竞争?或者,在某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跨国公司与当地政府之间,在投资、税收、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的漫长博弈?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亚太地区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它会不会揭示出,在这些“博弈”型产业的背后,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背景在起作用?例如,某些东方国家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忍耐,在“博弈”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或者,某些国家的灵活务实和善于变通,是如何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亚太地区这些“博弈”型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如何不仅改变了区域经济的面貌,更对全球经济格局、技术创新方向,甚至国际关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上,几条交织的金色线条勾勒出棋盘的意象,隐喻着博弈的策略与智慧。我一直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独特地位的产业。这本书的书名《博奕产业发展: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影响》恰好触及了我关注的两个核心点:**博弈**,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游戏,更是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决策、权衡利弊、争取优势的思维方式,在商业世界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亚太地区**,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其内部的产业演进与相互作用,对全球格局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亚太地区那些以“博弈”为核心特征的产业,比如某些金融衍生品市场、高科技领域的专利竞争,甚至是区域内的资源分配谈判,是如何在这种“博弈”的逻辑下不断演进和壮大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比如文化差异、政治环境、以及技术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博弈”型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又会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涉及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贫富差距、以及地缘政治等更深层次的议题?我对书中可能揭示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商业策略和发展路径充满了期待。
评分老实说,我拿起这本书,最初是被“博弈”这个词吸引住的。它不像那些常见的经济发展书籍那样,只关注宏观数字或者普适性理论,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充满不确定性、需要高超策略和洞察力的产业。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定义和界定“博弈产业”,是在科技前沿的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研发中,各国企业之间相互封锁与合作的微妙平衡?还是在金融市场,那些复杂的衍生品交易背后隐藏着的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博弈?亦或是,在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跨国公司与当地政府之间,关于开采权和利润分配的长期谈判?我对这本书最深的期待,是它能否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来理解亚太地区这些“博弈”型产业的运作机制。它会不会像侦探小说一样,抽丝剥茧地揭示那些在幕后影响着产业走向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某些国家,政治稳定性或腐败程度如何影响了外资的进入和本地企业的成长?在另一些地区,文化传统是否塑造了独特的商业谈判风格和合作模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窥见这些产业如何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凭借智慧和策略,实现自身的崛起。它能否帮我理解,亚太地区这些“博弈”型产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深植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土壤之中。
评分说实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博奕产业发展: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影响》,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不是复杂的经济模型,而是那些充满智慧与风险的竞争场。亚太地区,这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博弈”场,而“博弈产业”的发展,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侧面。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将哪些产业归类为“博弈产业”?是像半导体制造那样,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壁垒、市场份额上进行的长期而激烈的较量?还是在新能源领域,各国在关键技术和资源上的争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充满了博弈的色彩?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那些策略?例如,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打破垄断,或者如何通过巧妙的合资与联盟来规避风险?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理解,在亚太地区,这些“博弈”型产业是如何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并最终实现蓬勃发展的。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这些产业的“发展”最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是否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是会加剧区域间的竞争与摩擦?它又是否会改变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对全球的产业分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亚太地区的经济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