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産經趨勢總覽

2010産經趨勢總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經濟形勢
  • 宏觀經濟
  • 産業分析
  • 趨勢預測
  • 中國經濟
  • 經濟發展
  • 市場分析
  • 行業報告
  • 政策解讀
  • 金融危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1全球宏觀經濟展望與區域發展動態深度分析 圖書簡介 本書匯集瞭二十多位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傢、行業分析師及政策研究員的心血結晶,專注於對2011年全球宏觀經濟走勢進行全麵、深入的剖析。不同於側重特定年度事件迴顧的著作,本書的核心在於構建一個前瞻性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和預測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 全書分為五個主要部分,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全球經濟圖景。 第一部分:全球復蘇的分化與再平衡 本部分重點探討瞭2011年全球經濟從危機後的快速反彈階段,嚮更具可持續性但步調不一的增長模式過渡的特徵。我們詳細分析瞭發達經濟體(特彆是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在去杠杆化和量化寬鬆政策(QE)背景下,復蘇速度的差異性。 美聯儲的退齣策略與全球溢齣效應: 深入研究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11年麵臨的通脹壓力與失業率之間的權衡。報告詳細建模瞭美聯儲任何政策轉嚮(如“扭麯操作”的調整或對加息預期的引導)如何通過資本流動、匯率波動,迅速影響到新興市場國傢的金融穩定性和債務成本。我們特彆關注瞭“溢齣效應”對新興經濟體資産價格的衝擊模型。 歐元區的結構性脆弱性與主權債務風險: 2011年是歐元區危機全麵爆發的前夜。本書沒有停留在對希臘、愛爾蘭等國的簡單報道,而是聚焦於歐元區核心與外圍國傢間經濟結構(如經常賬戶差額、勞動生産率)的根本性差異。我們提齣瞭“雙速歐元區”的理論模型,預測瞭貨幣聯盟內部政治經濟張力的升級,並探討瞭歐洲金融穩定設施(EFSF)在應對大規模主權債務危機時的局限性。 日本的“失去的十年”的延續與挑戰: 分析瞭日本在2011年麵臨的特有睏境——低增長、通貨緊縮預期以及人口結構加速老齡化。研究重點在於,傳統“安倍經濟學”之前的結構性改革滯後如何固化瞭其經濟停滯的局麵,並評估瞭當時政府試圖通過財政刺激來擺脫通縮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新興市場的結構轉型與風險管理 本部分將焦點轉嚮以“金磚國傢”(BRICs)為代錶的新興經濟體。2011年,這些國傢普遍麵臨著由外部流動性湧入和內部需求快速擴張帶來的“過熱”風險。 中國的“轉型陣痛”: 詳細分析瞭中國經濟在“保八”目標壓力下,結構調整所麵臨的內在矛盾。報告深入剖析瞭投資驅動模式嚮消費拉動模式轉型的阻力,特彆是房地産市場的過熱及其對地方政府財政的依賴性。我們對信貸擴張的質量,而非規模,進行瞭嚴格的檢驗,並預測瞭未來幾年可能齣現的産能過剩問題。 印度的基礎設施瓶頸與通脹壓力: 聚焦於印度經濟增長的“瓶頸效應”。本書利用投入産齣模型,量化分析瞭基礎設施不足(電力、物流)如何限製瞭其製造業的競爭力,以及食品價格波動如何持續推高其核心通脹率,從而製約瞭印度儲備銀行(RBI)的貨幣政策空間。 大宗商品驅動型經濟體的機遇與陷阱: 探討瞭巴西、俄羅斯等資源齣口國在2011年全球需求強勁背景下的短期繁榮。然而,我們強調瞭“荷蘭病”的風險——即本國貨幣升值對非資源部門(特彆是製造業)的擠齣效應,並分析瞭這些國傢在積纍外匯儲備時,如何平衡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策略。 第三部分:全球供應鏈重塑與貿易格局演變 本部分研究瞭全球化進入新的階段,即從效率最大化嚮韌性與安全性的平衡轉變。 “近岸外包”與區域化供應鏈的興起: 2011年,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地緣政治風險促使跨國企業重新評估其全球布局。本書分析瞭墨西哥、東歐等地區承接部分産業鏈轉移的潛力,以及亞洲內部供應鏈整閤的深化趨勢。 貿易保護主義的隱性抬頭: 考察瞭金融危機後,各國政府越來越多地使用非關稅壁壘(如技術標準、衛生檢疫措施)來保護本國産業。通過對WTO爭端解決機製數據的分析,我們揭示瞭貿易摩擦的焦點正從傳統的貨物貿易轉嚮服務貿易和知識産權保護領域。 第四部分:技術創新與産業顛覆的早期信號 本書對當時新興的技術浪潮進行瞭前瞻性梳理,這些技術在未來十年將深刻改變經濟形態。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前夜: 雖然智能手機尚未完全普及,但本書已經捕捉到數據流量爆炸式增長的趨勢。分析側重於這種連接性如何重塑零售業、媒體業的商業模式,並對傳統電信業的收入結構提齣瞭挑戰預測。 綠色能源投資的政策驅動力: 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2009年)餘波下,各國政府開始認真部署綠色經濟戰略。本書評估瞭當時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補貼政策,並分析瞭這些政策對傳統能源市場和相關産業鏈的長期影響。 第五部分:政策工具箱的邊界與創新 最後一部分,本書對各國央行和財政部門在應對復雜經濟環境時所使用的工具進行瞭批判性評估。 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長期後果: 深入探討瞭量化寬鬆(QE)如何模糊瞭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界限,以及大規模資産負債錶擴張對未來通脹預期和金融市場穩定的潛在威脅。我們探討瞭如何設計有效的“退齣機製”以避免市場恐慌。 財政可持續性與代際公平: 針對金融危機後各國政府債務激增的現實,本書構建瞭跨代際稅收模型,評估瞭提高社會保障負擔和減稅政策對長期財政健康的影響,並警示瞭財政空間萎縮可能帶來的政治約束。 本書的結論強調,2011年是全球經濟從“應對危機”轉嚮“管理新常態”的關鍵一年。未來的增長將不再是簡單地迴歸“舊常態”,而是取決於各國能否成功解決結構性失衡、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分配挑戰,並管理好金融市場對非常規政策的反應。本書為政策製定者、企業高管及宏觀經濟研究人員提供瞭理解這一復雜轉摺時期的必要工具和深度見解。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8 掙脫衰退,再闢藍天 …………………………… 王嶠奇

國際脈動
24 美元弱勢將盡.觸底反彈在即 …………… 蕭麗君
28 亞洲強勢帶動.全球緩步復甦 …………… 吳慧珍
32 黃金後市如何.對沖指數領航 …………… 鍾誌恆
36 全球股市預測.新興市場領漲 …………… 顔嘉南
40 美國景氣牽製.石油需求平平 …………… 陳穎芃
44 基本需求支撐.商品行情可期 …………… 陳怡均

政策風嚮
52 産經結構重整.考驗執政團隊 …………… 呂雪彗
56 經濟前景樂觀.三風險須麵對 …………… 於國欽
60 農産品安全性.今年施政重點 …………… 崔慈悌
64 司改乍見曙光.有助産業評價 …………… 張國仁
68 ECFA簽訂在即.外勞增幅有限 …………… 薛孟傑
72 消保會迎新年.勤查核防傷害 …………… 譚淑珍
76 瞄準新興市場.擴産平價良品 …………… 潘羿菁
80 有戶籍住一天.海外所得課稅 …………… 王信人

兩岸經貿
88 先經濟後政治.經貿穩步開走 …………… 徐銀磯
92 大陸傢電下鄉.颱商搭上熱潮 …………… 李書良
96 全球車市愁雲.大陸唯一明燈 …………… 林殿唯
100 開放融資融券.股市熱鬧可期 …………… 吳瑞達
104 投資客大搶進.房市陷入癲狂 …………… 夏幼文
108 兩岸金融開放.産品閤作優先 …………… 黃怡錦
112 海西血緣相近.爭取海東相挺 …………… 彭(女韋)琳
116 科技産業開花.市場廝殺激烈 …………… 李純君

金融動態
126 寬鬆政策退場.考驗央行操盤 …………… 陳美君
130 跨國監理成形.強化金融體質 …………… 薛翔之
134 銀行登陸成敗.看ECFA如何簽 …………… 硃漢崙
138 兩岸金融元年.國銀啓動登陸 …………… 孫彬訓
142 掌握在地資源.外銀兩岸通吃 …………… 陳碧芬
146 消金業新思維.邁嚮從嚴管理 …………… 王立德
150 會計新製壓力.保險業新挑戰 …………… 彭禎伶

理財趨勢
158 債券錶現亮麗.虎年投資續夯 …………… 黃惠聆
162 投資聚焦亞洲.大中華列首選 …………… 徐晨縈
166 全球股市翻身.農金行情最熱 …………… 魏喬怡
170 亞洲身價發燒.內需題材超旺 …………… 陳欣文
174 首季福虎生豐.颱股震盪盤堅 …………… 曾萃芝
178 高點落在首季.賺紅包要把握 …………… 張誌榮
182 股票期貨問市.期貨産品完整 …………… 楊穆鬱

科技脈動
190 電子5哥拚NB.防鴻效應延燒 …………… 黃智銘
194 設備市場迴溫.半導體春燕到 …………… 塗誌豪
198 智慧電網興起.網通掀新商機 …………… 呂俊儀
202 DDR3時代來臨.大廠競相投資 …………… 李淑惠
206 觸控及3G晶片.聯發科大贏傢 …………… 張□文
210 三螢一雲爆紅.爭食雲端大餅 …………… 何英煒
214 麵闆整閤西進.兩大盟主展翅 …………… 陳泳丞
218 智慧手機激增.搶攻手持市場 …………… 吳筱雯

一般産業
224 高油價低增産.塑化營運續衝 …………… 彭暄貽
228 鎳價廢鋼迴穩.鋼鐵恢復元氣 …………… 林憲祥
232 鑽石起飛行動.生技前景樂觀 …………… 杜蕙蓉
236 汽車及零組件.普遍轉虧為盈 …………… 瀋美幸
240 拓銷大陸市場.食品各有斬獲 …………… 林祝菁
244 公共工程發包.水泥內銷看好 …………… 袁延壽
246 空運前景光明.貨櫃散裝加溫 …………… 張佩芬
248 揮彆去年陰霾.機械業漸起色 …………… 張令慧

商業流通
252 保值買盤搶進.房市穩步嚮堅 …………… 蔡惠芳
254 自行車市迴溫.重返風光軌道 …………… 陳惠珍
258 節能減碳潮湧.電動車躍主流 …………… 瀋美幸
262 投資熱潮再起.觀光業嚮前行 …………… 姚 舜
266 兩岸同步擴張.百貨業搶開店 …………… 李麗滿
270 文創熱潮洶湧.6大趨勢指標 …………… 邱莉玲
274 數位平颱超夯.3D動漫熱炒 …………… 邱莉玲

圖書序言

掙脫衰退,再闢藍天

  相較於金融風暴、全球經濟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衰退黑暗期,2009總算是露齣曙光照見復甦之路。多虧各國政府卯足全勁推動振興經濟方案,加上亞洲需求暢旺帶動,全球經濟終於掙脫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這種復甦,在2010年預期將持續邁進。

  亞銀首席經濟學傢李鍾和指齣:「亞洲經濟呈現V型復甦,除瞭各國政府迅速祭齣振興政策迴應外,中國與印度經濟恢復活力也是關鍵。」不過他提到,亞洲各國的復甦步伐快慢不一,中國、颱灣、南韓等齣口導嚮經濟體料將大幅超前。   

  在全球股市方麵,2009農曆年後開始,牛市發威、股市大反彈,中國、颱灣和香港成為最熱門的投資市場,整年下來,股市都大漲瞭七、八成。此外,路透社針對200位股票市場策略師調查顯示,策略分析師們認為,2010年主要股市將持續上漲,而新興市場的錶現依然搶眼,將引領全球股市上揚。

  至於商品行情,目前市場上仍然充斥看多金價的人,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甚至預言金價在10年內上看2,000美元。無論如何,金價動嚮仍以美元匯率為最重要參考指標,尤其各國央行買金是為瞭保值,金價長期走勢應該有支撐,但短綫要注意買超訊號。不過,由於投資人對於今年經濟前景仍然看好,新興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估計2010年商品價格,仍可望延續漲勢,但價格仍存在諸多波動因素。

  就油價而言,諸如Vitol、Glencore、Trafigura等主要石油貿易商也預期2010年上半石油需求不見明顯起色,因此油價仍將徘徊在每桶70~80美元之間。

  在基金投資方麵,虎虎生風的2010年,大中華仍是亞洲投資首列,民眾手中不能不配置大中華股市相關基金、ETF或股票等相關資産。同時,在企業籌資不易、通膨揮之不去與經濟驚人成長題材帶動下,股市大行情將再度啓動,其中又以天然資源、農金、黃金最受期待。

  在國內政策方麵,颱灣如何在全球競爭中,掌握優勢、取得先機,考驗馬政府落實施政理念的決心。吳內閣強調,將強化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導引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加速推動六大新興産業及新興資訊産業,以使颱灣經濟福虎生風。

  就利率政策來看,以曆史經驗來看,颱灣升息腳步,不會超前美國,最普遍的情況是,落後美國1到2季,推測時間點將落在今年下半年。

  此外,今年中登場的ECFA,金融業列入早期收獲清單,具體內容究竟如何簽署,將是業者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賽中,勝齣的關鍵。業界最在意的三大重點:1.人民幣業務承作等待期間能否縮短;2.參股陸銀上限,可否由現行的20%往上提高,以使得參股陸銀銀行業者,能掌握經營主導權;3.能否開放陸銀參股颱灣金融業,以取得更多資金與結盟關係。

  颱股牛年漂亮封關,法人普遍認為,多頭氣盛將延續至虎年首季會有「福虎生豐」行情,首季指數約位於7,500到8,500點間。預期颱股在基本麵、技術麵與資金麵皆未有明顯轉弱跡象下,第1季仍將維持緩步走高態勢,進一步嚮8,200到8,300點靠近,下檔支撐則看在7,500點水位。

  駐颱外資券商認為,今年颱股高點極有可能落在第一季,資金行情將催化颱股「軋空」與「軋空手」行情,將指數推升至9,450點。大傢都認為,今年高點落在首季,想賺紅包錢的投資人,手腳要快!

  工商時報社長 王嶠奇

圖書試讀

一、産經結構重整.考驗執政團隊(p.52)
政府將強化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導引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加速推動六大新興産業及新興資訊産業,以使颱灣經濟福虎生風。


送走充滿金融風暴陰霾的牛年,民國99年是後金融海嘯時代,全球産業及經濟結構都麵臨重整的一年,颱灣如何在全球競爭中,掌握優勢,取得先機,考驗馬政府落實施政理念的決心。

吳內閣施政以民意為依歸,99年國傢建設計畫,由「促投資、調結構、樂民生、廣節能」等麵嚮著手,希望落實經濟成果全民共享,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確保環境永續發展,揭示「庶民經濟」施政精神。

民國99年總體經濟目標設定為經濟成長率4.8%、失業率4.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不超過1.0%,這些總體經濟目標達成極具挑戰性。去年國內産業受齣口及工業生産急遽衰退影響,設備利用率降低,設備産能大幅過剩,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民間投資名目金1.59兆元,較97年衰退19.56%,為97年第2季以來連續6季負成長,創曆年最長的負成長。

提振民間投資 達成經濟成長

因此,99年民間投資提振,是經濟成長目標能否達成關鍵因素,吳內閣積極排除指標性重大民間投資障礙,例如國光石化,颱塑六輕五期投資案障礙,同時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包括三大會區交通場站開發,觀光服務設施等。

同時政府各部會也研訂提高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自償率措施,鼓勵民間參與愛颱12建設,採取與土地開發結閤之跨部門建設方式辦理,以提高自償性。鼓勵異業結閤增加商機,針對無自償性或自償性不高計畫,透過跨域、跨部門計畫之整閤,創造整體計畫效益;政府在99年預計辦理帶動招商51案,預估民間投資金額可望達2,102億元。

落實産業再造,是今年施政另一重點。99年政院擬再投入300餘億元推動六大新興産業,其中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將強化中遊研發機構藥品轉譯研究能量,推動生技類國傢型計畫整閤;成立生技創投基金,引進民間資金投入。

觀光拔尖領航方案,將重新定位颱灣北中南東及離島五大區域觀光發展重點,創造獨特景點與旅遊服務;綠能産業方麵,將大型綠能計畫列入國發基金優先重點投資項目,成立綠能産業服務團隊協助廠商排除障礙,並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太陽光電發電係及電動機車等新興綠能産品應用示範計畫。此外,還有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産業,都將積極推動。

在颱灣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資通訊新興産業及發明專利産業化,政院都將列國傢重點發展産業。包括最夯的雲端運算産業,發明專利産業,在紐倫堡的世界發明展當中,我國獲得不少金銀牌。

創造就業機會 失業率→4.9%
由於颱灣ICT産業在全球擁有極高地位,在全球市場有14項資訊及通訊産品,市佔率全球第一名,從研發、製造到貿易,在全世界獨占鰲頭,把資通訊領先能量與電動車結閤起來,變成智慧電動車,全球估計有兆元商機。

還有智慧的綠建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及各個房地産業者,具有先進理念、新的創意,即使已在推綠建築,有相當好成績,政院希望把ICT産業與綠建築結閤在一起,變成智慧綠建築。此外,還要推動WiMAX、電子商務、電子書等新興資通訊産業發展;促進産業結構調整,促成産品多元化、品牌化及關鍵技術取得,並協助市場行銷,使颱灣更具有能量,為未來下一個10年,甚至未來20年,開創一個産業新的境界,帶動颱灣經濟振興,為我國經濟打下良好的根基。

為厚實颱灣基礎,今年在加強全球連結方麵,以推動洽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ECFA)」為最重要任務,政府將透過相關輔導與支援措施,協助相關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兩岸搭橋計畫;強力拓展印度、俄羅斯、巴西、中東等新興市場商機,以分散齣口市場。

此外,要健全經商環境,持續進行六大新興産業與服務業財經法規鬆綁;檢討金融法規、修正農業金融法等;推動「天網計畫2.0」,吸引外商投資;簡化土地開發審議程序等。

盡管今年為後金融海嘯時代,景氣復甦,但政府仍將強化「99年促進就業實施計畫」,擴大辦理民間部門薪資補貼及政府僱用等相關措施,使99年至少增加10萬個就業機會,培育新興及重點産業人纔,使失業率能降至4.9%目標。

建立低碳城市 推動綠色生活
為因應人口老化,改善生活品質,將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與可建住宅用地取得,釋齣閤理價位住宅;辦理青年安心成傢,提供2年零利率購屋貸款利息補貼,貸款最高200萬元,2年租金補貼,每月每戶最高3600元;為保障高齡社會,今年將積極研擬提齣「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推動年金製度改革,研議老人以自有住宅取得養老資金。

為抑製氣候變遷危及環境生態,綠色新政蔚為風潮,政府將重點推動綠色生活,建立低碳城市,推廣低碳運輸,鼓勵綠色生産及綠色産品,99年機關及企業綠色採購金額達100億元以上;目標在100年前,建構完成我國溫室氣體減量製度與策略架構,研議能源稅條例,推動溫室氣體減量。

民國99年總體經濟目標設定為經濟成長率4.8%、失業率4.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不超過1.0%;為掌握景氣復甦迴升契機,政府將積極強化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尤其提高民間投資誘因,導引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加速推動六大新興産業及新興資訊産業發展,使99年颱灣經濟能福虎生風。(記者/呂雪彗)

用戶評價

评分

天啊,2010年!那一年我剛畢業,正準備進入職場,對未來充滿瞭憧憬,但也夾雜著一絲絲的不安。那時候颱灣的服務業好像正經歷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餐飲、零售、還有一些新興的科技服務業都開始蓬勃發展。我還記得當時有很多外商公司進駐颱灣,也帶進瞭不少新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網路上關於創業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感覺整個社會都瀰漫著一股往前衝的活力。不過,另一方麵,傳統製造業的挑戰也一直被提起,像是缺工、成本上升、還有環保法規越來越嚴格等等。我當時在一傢中小企業工作,每天聽著老闆和同事們討論的都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拓展海外市場,還有如何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那絕對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我特別好奇,書中有沒有提到一些當時很有潛力但後來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或是那些在逆境中殺齣重圍、創造奇蹟的企業故事?這些都是能給我們這些小人物帶來啟發的。

评分

2010年,哇,那時候颱灣的房地產市場好像還沒有現在這麼誇張。但整個社會的氛圍,感覺上已經開始瀰漫著一股「嚮前看」的氣息,儘管過去的挑戰依然存在。我那時候剛開始接手傢裡的生意,每天都在煩惱如何讓小小的事業在大環境中生存下來。颱灣的經濟結構,總的來說還是比較依賴齣口,特別是電子零組件和資訊產品。所以,那一年國際市場的景氣、匯率的波動、還有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都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營運。我記得當時聽新聞都在講,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速度驚人,對颱灣的產業帶來很大的壓力,但也同時提供瞭巨大的市場機會。這本書如果能細緻地分析2010年颱灣產業的微觀和宏觀環境,例如中小企業麵臨的挑戰、傳統產業的轉型睏境、或是新興產業的發展潛力,肯定能幫助我這種小老闆們釐清思路,找到方嚮。我特別想知道,當時有哪些政策措施是為瞭扶植中小企業、鼓勵創新創業的?

评分

2010年,我還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資族。那時候,網際網路已經非常普及,各種社群媒體也開始嶄露頭角,資訊的傳播速度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快。我記得當時大傢都在討論,網路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如何影響傳統的商業模式。颱灣的電信產業、軟體產業、還有內容產業,在那一年是不是也經歷瞭一些重要的變革?書中如果能探討2010年科技發展如何與產業經濟相互作用,例如數位匯流、電子商務的發展、或是智慧型裝置的普及對各行各業的衝擊,那一定會非常吸引人。我也很好奇,當時颱灣的政府在科技政策上,有哪些前瞻性的規劃?是否已經意識到綠色能源、物聯網等未來趨勢的潛力?畢竟,科技的發展往往是推動經濟轉型最重要的引擎之一。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關於科技如何引領產業創新的啟發。

评分

說到2010年,那一年我還在唸大學,對經濟學的各種理論還處於摸索階段。當時全球金融海嘯纔過去不久,大傢都在討論「後海嘯時代」的經濟復甦策略。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述全球貿易壁壘的變化、新興經濟體如金磚四國的崛起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還有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颱灣當時也麵臨著如何在全球經濟體係中找到自己定位的難題。我記得當時有蠻多關於「差異化競爭」的討論,就是要颱灣的產業,特別是電子業,不能隻停留在代工生產,而是要往品牌、設計、研發等高附加價值環節邁進。這本書如果能從宏觀的角度,分析2010年全球經濟的脈動,以及颱灣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那肯定非常精彩。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有沒有討論到當時的科技發展趨勢?像是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雲端運算的概念、或是新能源技術的萌芽,這些對颱灣的產業轉型有什麼樣的影響?

评分

哇,這本《2010產經趨勢總覽》光聽名字就感覺很有份量!我記得2010年那一年,颱灣的經濟可說是經歷瞭不少風風雨雨,全球金融海嘯的餘波未瞭,又麵臨著新興市場的崛起和產業轉型的壓力。當時我正在念書,老師上課時常常會提到國際經濟情勢對我們颱灣的影響,像是齣口導嚮的經濟體要如何應對匯率波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帶來的挑戰,還有颱灣本地產業,特別是製造業,麵臨著升級轉型的迫切需求。那時候我對很多名詞都還不太懂,像是「產業升級」、「自主品牌」、「綠色經濟」等等,但總能感受到一股暗潮洶湧的變動。現在迴想起來,2010年真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許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產業發展模式,其實在那一年就已經埋下瞭伏筆。這本書如果能迴顧那一年颱灣產業界的脈動,肯定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為何颱灣的產業會走嚮如今的樣貌,也能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有更清晰的想像。不知道書中有沒有深入探討當時的兩岸經貿關係?畢竟這對颱灣的經濟發展來說,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數,很多政策的製定都與此息息相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