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銀釧在這本書裏,融閤澎湖的風土、傳說、食物和她個人的人生體驗,以清新如天人菊的文字呈現齣來。這本書延續她過去的寫作風格,其中「飲食」與「澎湖」成為本書最大的焦點,藉由飲食勾起往日的記憶,和作者對傢鄉澎湖充滿懷舊的情感。
透過歐銀釧的文字,讀者穿越時空遊遍菊島,翻動書頁、閱讀文字,食物的氣味環繞在時光的長廊裏,我們最終發現食物不隻是填飽肚子的東西,它可以是幸福的來源,文化的象徵,更是舊時迴憶的通道,帶領我們反璞歸真,迴到當初的幸福美好時光。
全書分為「光陰廚房」、「烹煮幸福之味」、「幸福住在澎湖」3大單元,歐銀釧在「光陰廚房」單元裏記錄瞭她從小在澎湖吃到大的難忘美味,有帶著媽媽叮嚀的扁蒲菜單、春節必吃的捲心菜和米粉盛宴、能開智慧的狗母魚鬆、會說吉祥話的年糕、還有寫在魚和烏龜上的祝福。
「烹煮幸福之味」單元中歐銀釧和朋友相約在不同的廚房,烹煮各自的幸福之味。她用祝福釀水果酵素、烹煮穿著毛綫背心的麵綫、品嘗零下8度的烤番薯、烘烤文字蛋糕、尋找幸福野菇、迴味夏天的味道…。
全書最後還收錄瞭「光陰的私房食譜」,作者大方公開她的私房菜單,教大傢熬燉紅色濃情、煮齣一室金棗香,以及滿心歡喜來撥魚的種種方法。歐銀釧說:「我一直相信,食物的味道和心情有關,帶著祝福的菜餚就是人間美味!」
作者簡介
歐銀釧
在澎湖齣生,練有習自外公隨風飛行的「輕功」,四處飛跑。
自幼在花生田裏長大,學會戴花生耳環說故事,在文字田裏尋找落花生。
認識許多魚,最愛大海。
心裏藏著一畝不老的田地,因此勤於筆耕。
曾任皇冠雜誌編輯、聯閤報係民生報資深記者。
現任星洲媒體集團駐颱灣特派員;
同時擔任《天人菊寫作班》指導老師,在牆裏牆外教書,
烹調「流動的天人菊」文學盛宴。
著作:
玫瑰花橡皮擦
城市傳奇
藏在澎湖的夢
生命的裁縫師
生命的瓶中信
等十多本書。
經曆:
1997年創辦颱灣第一個監獄寫作班
1998年獲《颱灣文學年鑑》選為「十大文學特寫人』之一
2001年獲「五四文學奬」之「文學教育奬」。
散文「澎湖太武村五號」收入文建會於2008年齣版颱灣第一套
地誌文學選集《閱讀文學地景》散文捲。
作者序>陽光和海洋的房子
推薦序>迴憶永遠不老,夢鄉總是年輕
光陰廚房
扁蒲的七天七夜
捲心菜的春節
不老的菜園
織毛衣等待麵醒
魚藏在那裏
狗母魚鬆學習法
迷路的茉莉花香
飯春花與年年高
年糕說的祝福話
寫在魚和烏龜上的祝福
仙人掌的夜宴
落在書頁裏的味道
烹煮幸福之味
用祝福釀的水果酵素
坐進一盤柑子蜜
穿著毛綫背心的麵綫
夏天的味道
我有一張海底餐桌
尋找幸福野菇
洛神花在這裏等你
下山來煮茶
零下八度的烤番薯
煮一碗滿室稻香
藏在果實裏的花
從落花生說起
魚在教室裏遊動
文字蛋糕
憩苃清風隨處在
幸福住在澎湖
小作傢波波草寄來的信
高牆裏的天人菊花田
發現海角樂園
幸福的方位
外公來瞭
學會禦風而行
風中的舞蹈
媽祖不用翻譯
附錄>太武村5號
靠近最初的時光
拾起,來自澎湖太武村的夢
特彆收錄 光陰的私房食譜
推薦序
「不老的菜園」讓我想起瞭張詠捷的「食物戀」,同樣藉由飲食勾起往日的記憶,同樣對澎湖充滿懷舊的情感,同樣深深打動我的心。
她寫澎湖,「島嶼的時間是另一個時間。發現島嶼,看見海洋的寬闊,看見夢中的島。」她寫澎湖古厝,寫澎湖的風車。她有一張海底餐桌,以如詩的敘述,談到澎湖海底城市的古老傳說,和採海菜的經驗。
她多次提到澎湖的經緯度。當我讀到她寫道: 「許多年來,我有如澎湖的綠蠵龜,一次次往傢裏的海洋飛奔,迴到石的房子裏。因為我知道幸福的方位。」身為澎湖人,真是感受到歐銀釧的文字如海潮湧來。
迴憶永遠不老,鄉夢總是年輕,我願意嚮讀者大力推介歐銀釧這本新作。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
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葉連鵬推薦
《不老的菜園》這本書,光看書名,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和吸引力。我本身就喜歡一些和自然、和生活氣息相關的東西,而“菜園”二字,總能喚起我對樸實、寜靜生活的美好嚮往。書名中的“不老”,更是讓我覺得充滿瞭生命力和希望。我猜想,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植物生長的故事,更可能是在藉由一個菜園,來講述一些關於人生、關於時間、關於情感的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描繪齣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菜園”,它可能經曆瞭風雨,見證瞭歲月,但依然生機勃勃,源源不斷。也許,書中的人物會和這個菜園有著深刻的聯係,通過菜園的四季變化,展現齣人生的起伏與成長,以及那些被時光沉澱下來的,珍貴的情感。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一種來自土地的溫暖和力量,讓我能夠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內心的平靜,也能夠從中領悟到一些關於生命“不老”的哲學,讓自己的生命,也能充滿活力和希望。
评分我最近偶然看到《不老的菜園》這本書,當時就被這個名字深深吸引瞭。現在的城市生活,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連呼吸都帶著一股焦慮。我時常懷念小時候在鄉下外婆傢,夏天,她會在院子裏種滿各種蔬菜,綠油油的一片,看著就讓人心情舒暢。傍晚,她會從菜地裏摘些新鮮的黃瓜、番茄,洗都不用仔細洗,直接遞到我手裏,那份清甜,是現在超市裏買的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書名裏的“不老”,讓我聯想到一種生命力的延續,一種生生不息的奇跡。也許,這個菜園裏種下的不僅僅是蔬菜,更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還有那些被時光沉澱下來的,溫暖而深沉的情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份“不老”的精神融入到書中的故事裏?是透過不同年齡段的人物,展現他們與菜園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羈絆?還是通過對植物生長周期的細緻描繪,隱喻人生的起伏與不變?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娓娓道來,在喧囂的世界裏,給我一方可以棲息的心靈角落,讓我重新找迴那份對自然最純粹的嚮往和熱愛。
评分我注意到《不老的菜園》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名字本身就有一種魔力,讓我立刻聯想到一種緩慢、寜靜、充滿生命力的意境。我一直覺得,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瞭,我們常常顧此失彼,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被我們忽略瞭。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讓我慢下來,讓我重新審視生活,重新連接內心的讀物。“不老的菜園”這個名字,似乎就滿足瞭我對這樣一本書的期待。它可能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關於種植的故事,更可能是在探討一種關於生命、關於時間、關於傳承的哲學。我猜想,書中的“菜園”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象徵,它可能代錶著一種永恒的價值,一種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能保持生機勃勃、源源不斷的存在。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治愈的力量,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方心靈的棲息地,去感受生命最本真的美好,去體悟那些被時光沉澱下來的,樸實而深刻的智慧。
评分《不老的菜園》這個書名,一聽就讓人覺得很有畫麵感,而且帶著一種淡淡的詩意。我住在城市裏,雖然從小就喜歡植物,但真正有機會親手打理一片土地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對於“菜園”這兩個字,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書名中的“不老”二字,更是讓我好奇,它到底是指植物的生命力,還是指一種精神層麵的東西?我猜想,這可能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它可能描繪瞭一個傢族幾代人與一個菜園的聯係,通過菜園的四季變化,來展現人物的成長、情感的變遷,以及那些世代相傳的智慧與情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世界,在那裏,泥土的芬芳,植物的生長,都充滿瞭治愈的力量。我希望,它能讓我重新審視生活,去感受那些被我們日常忽略的美好,去體會生命最本真的意義。也許,在這個“不老的菜園”裏,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讓自己的內心,也像菜園一樣,充滿生生不息的活力。
评分《不老的菜園》這個書名,真的像一陣清風,吹拂在我有些疲憊的心田。我不是那種特彆熱愛閱讀的人,但凡事都講個緣分,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恰好在某個瞬間,精準地擊中瞭我的某個柔軟角落。我一直在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似乎越來越遠離土地,遠離那些最基本的生命養分。食物變得工業化,情感也似乎變得碎片化。我渴望在書中找到一種迴歸,一種重新連接的可能。這個“不老的菜園”,在我看來,一定不隻是一個簡單的耕種之地,它更像是一種象徵,一種對生命永恒的哲學思考。它可能代錶著一種不受歲月侵蝕的活力,一種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一種對自然法則的深刻理解。我想,作者一定在這個菜園裏,寄托瞭某種關於時間、關於生命、關於存在的深刻感悟。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暫時放下手機,暫時忘記KPI,去感受一下泥土的芬芳,去聆聽植物生長的聲音,去體悟生命最本真的模樣。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帶走一些關於“不老”的力量,讓我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评分《不老的菜園》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我住在大都會的邊緣,窗外盡是鋼筋水泥,哪有什麼菜園的影子,但從小就對長輩口中的“自傢種的”、“剛摘的”有著無限嚮往。書名就像一劑溫柔的邀請,輕輕叩開瞭我腦海中那些模糊的童年記憶,那些關於土地、關於食物、關於慢活的片段。我一直覺得,現代生活的節奏太快,我們像上瞭發條的機器人,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機械化的動作,連吃飯都變得潦草。這本書,或許能給我一個停下來的理由,一個重新連接大地、感受生命脈動的契機。我很好奇,這個“不老的菜園”到底承載瞭什麼?是世代傳承的耕作智慧,還是那些被時間遺忘的樸實情感?我期待它能帶我走進一個不被時間洪流裹挾的角落,在那裏,生命以另一種姿態悠然綻放。我猜想,書中的故事,可能圍繞著某個充滿生命力的菜園展開,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蘊含的哲學。不老,意味著一種永恒的生命力,一種不屈不撓的生長姿態。它不隻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精神象徵。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書頁,去探尋這“不老”的秘密,去感受那份來自土地的溫潤與寜靜。
评分《不老的菜園》這個書名,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麵。我尤其喜歡“不老”這個詞,它給我一種生命力頑強、曆久彌新的感覺。我一直覺得,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充滿瞭太多的變化和不確定性,而“不老”的菜園,則像是一個穩定而充滿希望的存在。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在講述關於園藝的故事,它更深層的含義,或許在於探討生命的韌性,以及那些可以跨越時間,代代相傳的情感與智慧。我期待,作者能夠通過這個菜園,展現齣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以及生命在不同階段所展現齣的獨特魅力。我希望,閱讀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平和的心境,讓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生活,從中汲取力量,去麵對未來的種種挑戰。或許,在這個“不老的菜園”裏,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堅持,讓生命之樹,也如同菜園一般,生生不息。
评分我最近在書單裏看到瞭《不老的菜園》這本書,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吸引住瞭我。我一直覺得,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似乎失去瞭很多與大自然的連接,也漸漸淡忘瞭那些最樸素、最純粹的情感。《不老的菜園》這四個字,仿佛是一個返璞歸真的邀請,讓我對其中蘊含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猜想,這肯定是一本充滿生命力的書,它所描繪的“菜園”不僅僅是一個種植蔬菜的地方,更可能是一個承載著故事、記憶、情感與哲思的載體。我期待,作者能通過這個“不老的菜園”,嚮我們展現一種跨越時間的生命力,一種即使經曆風雨,也依然能夠保持蓬勃生長的精神。或許,書中的人物會通過與菜園的互動,找到內心的平靜,實現某種精神上的成長,甚至將這份“不老”的生命力傳遞給下一代。我渴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久違的觸動,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沉浸在一個充滿希望和生命張力的世界裏。
评分《不老的菜園》這個書名,就如同一句溫柔的呼喚,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土地和自然的渴望。我生長在城市,從小就被鋼筋水泥包圍,對於“菜園”這兩個字,總是帶有一種近乎奢侈的嚮往。每次看到彆人分享自傢種植的蔬果,都會覺得那是一種純粹而美好的生活方式。書名中的“不老”,更是讓我産生瞭無限的遐想。它是否在暗示著一種生命的循環,一種永不枯竭的活力?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描繪瞭一個充滿故事的菜園,一個見證瞭歲月變遷,承載瞭傢族記憶,也孕育瞭生命成長的故事。或許,其中的人物會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領悟到生命的真諦。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泥土芬芳的世界,讓我暫時逃離都市的喧囂,去感受那份來自大地的質樸與溫暖。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帶走一些關於“不老”的智慧,讓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種下希望的種子,讓生命之花,永遠綻放。
评分當我第一次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不老的菜園》這本書時,我並沒有立刻把它拿起來。我猶豫瞭一下,因為我不太確定它會是什麼樣的內容。但這個名字,卻像一個有魔力的咒語,在我腦海裏盤鏇瞭很久。後來,我還是忍不住把它買迴瞭傢。我猜想,這個“不老的菜園”一定承載瞭作者非常深刻的感情和思考。它或許不僅僅是在描述一個物理上的菜園,更是在隱喻某種生命的狀態,一種即便經曆風雨,依然能夠保持生機勃勃、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我想象著,在那個菜園裏,四季更迭,萬物生長,而其中的人物,也隨著菜園的律動,經曆著人生的起起伏伏。但無論如何,菜園本身,就像一個不變的存在,默默地滋養著一切,也象徵著一種永恒的生命哲學。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寜靜的力量,讓我能夠在一個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片刻的安寜,去感受生命最原始的脈動,去思考那些被我們忽略的,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愛與傳承的深刻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