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银钏在这本书里,融合澎湖的风土、传说、食物和她个人的人生体验,以清新如天人菊的文字呈现出来。这本书延续她过去的写作风格,其中「饮食」与「澎湖」成为本书最大的焦点,借由饮食勾起往日的记忆,和作者对家乡澎湖充满怀旧的情感。
透过欧银钏的文字,读者穿越时空游遍菊岛,翻动书页、阅读文字,食物的气味环绕在时光的长廊里,我们最终发现食物不只是填饱肚子的东西,它可以是幸福的来源,文化的象征,更是旧时回忆的通道,带领我们反璞归真,回到当初的幸福美好时光。
全书分为「光阴厨房」、「烹煮幸福之味」、「幸福住在澎湖」3大单元,欧银钏在「光阴厨房」单元里记录了她从小在澎湖吃到大的难忘美味,有带着妈妈叮咛的扁蒲菜单、春节必吃的卷心菜和米粉盛宴、能开智慧的狗母鱼松、会说吉祥话的年糕、还有写在鱼和乌龟上的祝福。
「烹煮幸福之味」单元中欧银钏和朋友相约在不同的厨房,烹煮各自的幸福之味。她用祝福酿水果酵素、烹煮穿着毛线背心的面线、品尝零下8度的烤番薯、烘烤文字蛋糕、寻找幸福野菇、回味夏天的味道…。
全书最后还收录了「光阴的私房食谱」,作者大方公开她的私房菜单,教大家熬炖红色浓情、煮出一室金枣香,以及满心欢喜来拨鱼的种种方法。欧银钏说:「我一直相信,食物的味道和心情有关,带着祝福的菜餚就是人间美味!」
作者简介
欧银钏
在澎湖出生,练有习自外公随风飞行的「轻功」,四处飞跑。
自幼在花生田里长大,学会戴花生耳环说故事,在文字田里寻找落花生。
认识许多鱼,最爱大海。
心里藏着一亩不老的田地,因此勤于笔耕。
曾任皇冠杂志编辑、联合报系民生报资深记者。
现任星洲媒体集团驻台湾特派员;
同时担任《天人菊写作班》指导老师,在墙里墙外教书,
烹调「流动的天人菊」文学盛宴。
着作:
玫瑰花橡皮擦
城市传奇
藏在澎湖的梦
生命的裁缝师
生命的瓶中信
等十多本书。
经历:
1997年创办台湾第一个监狱写作班
1998年获《台湾文学年鑑》选为「十大文学特写人』之一
2001年获「五四文学奖」之「文学教育奖」。
散文「澎湖太武村五号」收入文建会于2008年出版台湾第一套
地志文学选集《阅读文学地景》散文卷。
作者序>阳光和海洋的房子
推荐序>回忆永远不老,梦乡总是年轻
光阴厨房
扁蒲的七天七夜
卷心菜的春节
不老的菜园
织毛衣等待面醒
鱼藏在那里
狗母鱼松学习法
迷路的茉莉花香
饭春花与年年高
年糕说的祝福话
写在鱼和乌龟上的祝福
仙人掌的夜宴
落在书页里的味道
烹煮幸福之味
用祝福酿的水果酵素
坐进一盘柑子蜜
穿着毛线背心的面线
夏天的味道
我有一张海底餐桌
寻找幸福野菇
洛神花在这里等你
下山来煮茶
零下八度的烤番薯
煮一碗满室稻香
藏在果实里的花
从落花生说起
鱼在教室里游动
文字蛋糕
憩苃清风随处在
幸福住在澎湖
小作家波波草寄来的信
高墙里的天人菊花田
发现海角乐园
幸福的方位
外公来了
学会御风而行
风中的舞蹈
妈祖不用翻译
附录>太武村5号
靠近最初的时光
拾起,来自澎湖太武村的梦
特别收录 光阴的私房食谱
推荐序
「不老的菜园」让我想起了张咏捷的「食物恋」,同样借由饮食勾起往日的记忆,同样对澎湖充满怀旧的情感,同样深深打动我的心。
她写澎湖,「岛屿的时间是另一个时间。发现岛屿,看见海洋的宽阔,看见梦中的岛。」她写澎湖古厝,写澎湖的风车。她有一张海底餐桌,以如诗的叙述,谈到澎湖海底城市的古老传说,和採海菜的经验。
她多次提到澎湖的经纬度。当我读到她写道: 「许多年来,我有如澎湖的绿蠵龟,一次次往家里的海洋飞奔,回到石的房子里。因为我知道幸福的方位。」身为澎湖人,真是感受到欧银钏的文字如海潮涌来。
回忆永远不老,乡梦总是年轻,我愿意向读者大力推介欧银钏这本新作。
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
现任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叶连鹏推荐
《不老的菜园》这个书名,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我尤其喜欢“不老”这个词,它给我一种生命力顽强、历久弥新的感觉。我一直觉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而“不老”的菜园,则像是一个稳定而充满希望的存在。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在讲述关于园艺的故事,它更深层的含义,或许在于探讨生命的韧性,以及那些可以跨越时间,代代相传的情感与智慧。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这个菜园,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生命在不同阶段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我希望,阅读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平和的心境,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与生活,从中汲取力量,去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或许,在这个“不老的菜园”里,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坚持,让生命之树,也如同菜园一般,生生不息。
评分当我第一次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不老的菜园》这本书时,我并没有立刻把它拿起来。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我不太确定它会是什么样的内容。但这个名字,却像一个有魔力的咒语,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很久。后来,我还是忍不住把它买回了家。我猜想,这个“不老的菜园”一定承载了作者非常深刻的感情和思考。它或许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物理上的菜园,更是在隐喻某种生命的状态,一种即便经历风雨,依然能够保持生机勃勃、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我想象着,在那个菜园里,四季更迭,万物生长,而其中的人物,也随着菜园的律动,经历着人生的起起伏伏。但无论如何,菜园本身,就像一个不变的存在,默默地滋养着一切,也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哲学。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让我能够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安宁,去感受生命最原始的脉动,去思考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关于时间、关于成长、关于爱与传承的深刻意义。
评分《不老的菜园》这个书名,就如同一句温柔的呼唤,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土地和自然的渴望。我生长在城市,从小就被钢筋水泥包围,对于“菜园”这两个字,总是带有一种近乎奢侈的向往。每次看到别人分享自家种植的蔬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纯粹而美好的生活方式。书名中的“不老”,更是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它是否在暗示着一种生命的循环,一种永不枯竭的活力?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描绘了一个充满故事的菜园,一个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了家族记忆,也孕育了生命成长的故事。或许,其中的人物会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泥土芬芳的世界,让我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去感受那份来自大地的质朴与温暖。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带走一些关于“不老”的智慧,让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种下希望的种子,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评分我注意到《不老的菜园》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字。名字本身就有一种魔力,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种缓慢、宁静、充满生命力的意境。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常常顾此失彼,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被我们忽略了。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让我慢下来,让我重新审视生活,重新连接内心的读物。“不老的菜园”这个名字,似乎就满足了我对这样一本书的期待。它可能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种植的故事,更可能是在探讨一种关于生命、关于时间、关于传承的哲学。我猜想,书中的“菜园”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象征,它可能代表着一种永恒的价值,一种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生机勃勃、源源不断的存在。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治愈的力量,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方心灵的栖息地,去感受生命最本真的美好,去体悟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朴实而深刻的智慧。
评分我最近偶然看到《不老的菜园》这本书,当时就被这个名字深深吸引了。现在的城市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连呼吸都带着一股焦虑。我时常怀念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夏天,她会在院子里种满各种蔬菜,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傍晚,她会从菜地里摘些新鲜的黄瓜、番茄,洗都不用仔细洗,直接递到我手里,那份清甜,是现在超市里买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书名里的“不老”,让我联想到一种生命力的延续,一种生生不息的奇迹。也许,这个菜园里种下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还有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温暖而深沉的情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份“不老”的精神融入到书中的故事里?是透过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展现他们与菜园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羁绊?还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的细致描绘,隐喻人生的起伏与不变?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在喧嚣的世界里,给我一方可以栖息的心灵角落,让我重新找回那份对自然最纯粹的向往和热爱。
评分《不老的菜园》这个书名,真的像一阵清风,吹拂在我有些疲惫的心田。我不是那种特别热爱阅读的人,但凡事都讲个缘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像是恰好在某个瞬间,精准地击中了我的某个柔软角落。我一直在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土地,远离那些最基本的生命养分。食物变得工业化,情感也似乎变得碎片化。我渴望在书中找到一种回归,一种重新连接的可能。这个“不老的菜园”,在我看来,一定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耕种之地,它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对生命永恒的哲学思考。它可能代表着一种不受岁月侵蚀的活力,一种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一种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我想,作者一定在这个菜园里,寄托了某种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存在的深刻感悟。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暂时放下手机,暂时忘记KPI,去感受一下泥土的芬芳,去聆听植物生长的声音,去体悟生命最本真的模样。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带走一些关于“不老”的力量,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评分我最近在书单里看到了《不老的菜园》这本书,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一直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失去了很多与大自然的连接,也渐渐淡忘了那些最朴素、最纯粹的情感。《不老的菜园》这四个字,仿佛是一个返璞归真的邀请,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猜想,这肯定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书,它所描绘的“菜园”不仅仅是一个种植蔬菜的地方,更可能是一个承载着故事、记忆、情感与哲思的载体。我期待,作者能通过这个“不老的菜园”,向我们展现一种跨越时间的生命力,一种即使经历风雨,也依然能够保持蓬勃生长的精神。或许,书中的人物会通过与菜园的互动,找到内心的平静,实现某种精神上的成长,甚至将这份“不老”的生命力传递给下一代。我渴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久违的触动,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沉浸在一个充满希望和生命张力的世界里。
评分《不老的菜园》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人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住在大都会的边缘,窗外尽是钢筋水泥,哪有什么菜园的影子,但从小就对长辈口中的“自家种的”、“刚摘的”有着无限向往。书名就像一剂温柔的邀请,轻轻叩开了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童年记忆,那些关于土地、关于食物、关于慢活的片段。我一直觉得,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化的动作,连吃饭都变得潦草。这本书,或许能给我一个停下来的理由,一个重新连接大地、感受生命脉动的契机。我很好奇,这个“不老的菜园”到底承载了什么?是世代传承的耕作智慧,还是那些被时间遗忘的朴实情感?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不被时间洪流裹挟的角落,在那里,生命以另一种姿态悠然绽放。我猜想,书中的故事,可能围绕着某个充满生命力的菜园展开,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哲学。不老,意味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力,一种不屈不挠的生长姿态。它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书页,去探寻这“不老”的秘密,去感受那份来自土地的温润与宁静。
评分《不老的菜园》这个书名,一听就让人觉得很有画面感,而且带着一种淡淡的诗意。我住在城市里,虽然从小就喜欢植物,但真正有机会亲手打理一片土地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对于“菜园”这两个字,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书名中的“不老”二字,更是让我好奇,它到底是指植物的生命力,还是指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我猜想,这可能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它可能描绘了一个家族几代人与一个菜园的联系,通过菜园的四季变化,来展现人物的成长、情感的变迁,以及那些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情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在那里,泥土的芬芳,植物的生长,都充满了治愈的力量。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审视生活,去感受那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美好,去体会生命最本真的意义。也许,在这个“不老的菜园”里,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让自己的内心,也像菜园一样,充满生生不息的活力。
评分《不老的菜园》这本书,光看书名,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吸引力。我本身就喜欢一些和自然、和生活气息相关的东西,而“菜园”二字,总能唤起我对朴实、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书名中的“不老”,更是让我觉得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故事,更可能是在借由一个菜园,来讲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时间、关于情感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描绘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菜园”,它可能经历了风雨,见证了岁月,但依然生机勃勃,源源不断。也许,书中的人物会和这个菜园有着深刻的联系,通过菜园的四季变化,展现出人生的起伏与成长,以及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珍贵的情感。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土地的温暖和力量,让我能够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平静,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关于生命“不老”的哲学,让自己的生命,也能充满活力和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