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我相信你們總是會從我的文字中去捕捉風影些什麼。」
事件發生後,媒體甚至每個人都想挖掘伊能靜,如今迴頭看,誠如她自剖所說,當第一顆石頭打下來,會痛,每個人都叫好;第二顆砸下來,眾人冷觀;當第三、第四顆....到現在如果還有石頭再砸下來,我已經釋懷瞭,大眾也開始側隱似乎該停止瞭......
《靈魂的自由》是伊能靜經過這段期間的重新齣發(是眾人難想像的真正脫胎換骨),也重新找迴創作,書中伊能靜想闡述,「當沒有人擁抱你內心的小小孩,要學會擁抱自己的小小孩」,她觀察到這社會上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與自我對話的朋友,以此書獻給他們
伊能靜、文學女作傢,經傷痛後的轉身,重新找到「療癒係女作傢」的定位。「我是個失敗、傷痛的人,所以最有資格談療癒、成長。」這本書是伊能靜親身走過的過程,並也由以往的文學作傢走嚮「療癒係女作傢」的第一本書。
《靈魂的自由》,收錄伊能靜多年珍貴攝影作品,照片與文字互為相稱,漫戀齣一種深刻的韻味,以黑白照片的方式呈現,與具感染力的文字與寜靜的畫麵相互觀照,療癒每顆曾因愛受傷的心。
.《靈魂的自由》為伊能靜繼《生死遺言》、《索多瑪城》、《生生世世》後,最新散文作品,她寫下自己經曆婚變之痛的自我療傷過程。透過閱讀,她從字裏行間獲得能量;透過抄寫,她漸漸平復混亂淌血的內心;透過寫作,她在她的文字裏重生,終能「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要怕痛,不要怕承認痛,不要怕承認會痛。這樣,你纔能被釋放。」 〈作著夢也醒著〉
「一個人若也能幸福纔會圓滿。也隻有學會與另一個人相遇,不是為瞭填補自己的欠缺,反而是兩個靈魂和諧的共舞。愛纔會隻是愛,愛也纔能隻是愛。」〈一個人〉
麵對巨大而無法挽迴的傷痛,該如何治癒韆瘡百孔的傷口?身處攻訐與誤解的煙硝戰場,要從何獲得勇氣去應對?伊能靜閱讀女人的故事、靈修書、詩詞、小說、健康養生各種麵嚮的書,透過文字觀照自身,透過書寫自我療傷。
在她充滿溫度的四十一篇或長或短的散文,是對愛的懺悔告解,對愛的無限渴求,對愛的深刻體悟,真實而深刻地觸及心底的情感,用記憶療癒當下,療癒心中的曾受過傷的小小孩,學著從身心靈各方麵愛自己,然後,纔有力量愛人。
作者簡介
伊能靜
寫字、唱歌的人。
序
起始
書要截稿的這幾日,我卻遲遲無法總結完畢。
看著那些傷痛、疑惑、壓抑的文字,一篇篇的喃喃自殤與自語,亦不明白,它們要被看見的理由。
重復的把自己結痂的傷摳起來,看它滲血再變成傷,第一次看會覺得驚心不捨,但二次看會同情唏噓,但一再而再,最後隻會使人不耐。
一個要傷害自己的人,是必定得不到愛的。
於是想,那就把這些字燒瞭吧,不要齣版瞭。
每天看著那些打印齣來的文字,與齣版社討論,但卻依然不懂,要被看到的理由。會不會隻是再引起復雜的討論,或更多的訕笑與撻伐。
拖著拖著,無法總結與付之印刷的字。
那天麵對空白的紙,腦裏比紙還白。終於不勉強自己,在夏日初到的細細雨夜,悶熱的淩晨,沒帶傘去買書。
在書店裏依然煩躁,隻想迴傢就打給齣版社說稿子都燒瞭。
路上拿著三十本書,惶惶惑惑的迴傢。點上雪檬桂花精油,聽靜心的音樂,決定放棄書寫。
然後,拾起瞭《鑽石途徑》。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你的本體是非常有智慧的,它會丟給你一些衝突,讓你有機會觀察這些衝突,然後你纔能認清一些事。這些狀況並不是要為難你,如果視其為一種睏境,你一定會很難過、很痛苦。假設你能看見自己會跌跤和受苦,是因為被路上的某些東西絆倒瞭,那麼你就會認清障礙是甚麼。
障礙往往來自於傢庭、成長、生活、情感、經曆與成就。
可是沒有這些障礙,我們是根本無法憶起要尋找我們的本體。
因此,我們視為人生最大的障礙,那些讓我們疼痛而無法解脫的,往往都是引導我們看見本體的過程。也是靈魂來到人世的功課。當我們在痛裏渴望止殤時,那便是與本體對話的開始。事實上那樣的對話從沒有停止,隻是我們被絆倒瞭不願站起來,隻願扮演受害者的哭訴,不願傾聽。
當你明白一切苦難都是功課,你會豁然開朗。你會知道這都是尋找本體真我的過程,於是你開始有勇氣觀察那個過程,不怨恨那過程裏的人事,你會帶著感謝。因為那一切讓你真正遇見瞭自己。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不要抗拒去觀察自己有過的痛苦與悔恨,讓它們存在而不是消失,用接納寬恕與愛著喜樂的看待這一切。
不再被世間的貪嗔苦戀睏擾,卻依然可以活著有夢找愛,等待喜悅平靜。
關係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補彼此心中的洞。但一旦關係毀壞,纔會發現那個洞從來沒有被填補。甚至因為關係的消失離開,讓心中的破洞更大。唯一的方法是不再尋求外力填補,而是擁抱覺知自己的空洞。看見它並且接受它。當你不再逃避或審判那個空洞,你的真我纔會顯現。
讀完第二章〈坑洞理論〉,我坐迴書桌前,終於寫下這篇序。
我深深的感知來到人世前,我的靈魂便要我學習愛,所以我必須從愛的毀壞裏看見,自己不會愛時的強大傷害。透過渴望那個傷害的癒閤,我纔聽見我的本我,尋找到我的那個內在神性。
這裏一切的文字,都是那個破洞擴大的過程。都是在世間又在裏麵無法自拔時的哀求。而我想掩蓋這些文字,也是因為我不想亦不敢再看見這些生命的破洞。
但我的靈性卻對我說:「不要害怕心裏有無法癒閤的洞。」無論那是來自父母親人的關係,或愛情的互相填補,或人際關係的無法處理,或工作的成就難以達成。要學會不帶著評價去觀看自己的破洞,並且學會承認那些傷痕和失敗,與傷和平共處並深愛它。當你愛自己也包含自己的缺失時,你就完整且不再恐懼。
這世上真正能療癒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
我一直想逃離不完美,努力追求愛的完美。為瞭那個假想的完美,我壓抑、強求。然後當一切破碎,我又不斷內疚自責鞭打自己。以為這樣纔是人該有品德。我每天消弭負麵能量,拚命隻要正麵能量。
然後每天起來就要自己承擔、微笑。直到內在徹底崩潰,洞更深更黝黑。
人們往往會竭盡所能不去感受這些洞。但他們覺得如果貼近那些洞,自己一定會被吞沒。舉例而言,當他們貼近愛的坑洞時,可能會感覺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虛所帶來的威脅。
看不見生命的坑洞,就以為自己遠離瞭。尋找其他的人事物來補洞,去終有一天發現坑洞隻會更多更大。因為每一種情緒都會再引起其他的洞。嫉妒引起憤怒,憤怒引起復仇,復仇不成引起壓抑,壓抑引起傷痛,傷痛引起自我失敗感,自我失敗感引起恐懼,恐懼引起逃避,逃避引起封閉。於是,起源本是為填補愛的空洞的一切外在,卻最後成瞭成就各種大小空洞的源由。
讓自己直視這些空洞,且不再害怕空洞。透過空洞能看見深層內在自己的缺與失,並且與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和平相處,生命纔會得到救贖。
學會愛自己的方式,是學會愛自己最不好的那個部分。隻有看見它的存在,它纔能消失。承認正麵能量,並不是消除負麵能量。因為正負兩極將永遠吸引與排斥。所以讓正麵與負麵和平共存,纔是真正的正麵能量。否則你抗拒的,將反而持續的顯現在你的生活裏,並因為正負能量的拉鋸,而將你的能量消耗殆盡。
在書寫的此時,我尚未把《鑽石途徑》讀完。但是,我終於明白,這些文字,都是一個真我顯現的過程。我必須承認它、不抹滅它、擁抱它、學會愛它。我纔能真的完整。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何失去某個和你非常親密的人,會是這麼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你已經對那種契閤的狀態習以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個人就像是失去自己的一部分。
失去親密的人固然疼痛,但在失去親密的愛後如果再失去真我纔可傷。失去他人永遠不會真正的讓我們不完整,但失去自己、抹滅自己,那纔是靈魂真正的消失、行屍走肉重復傷痛的開始。
願你們讀這些字時,就彷彿看見自己,還在掙紮、依然苦難、徬徨猶豫、孤單難忍。然後和我一樣,不再逃避,勇敢直視。明白這一切都是上天的禮物,也是我們找迴自己的過程。
我們都不孤單,因為我們真實的擁有自己,那個走過韆山萬水、滿目瘡痍,卻依然充滿愛的大能的,僅有的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