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年代,奈米科技最巔峰的時代。國傢瓦解,人類根據文化的屬性分成大小等級的國族,由「共同經濟協定」維係和平。其中的新維多利亞一族承襲十九世紀末的前驅,有著高道德標準和工作乾勁,掌握最尖端的奈米科技。他們在上海浦東的外海,從原子到分子組閤齣人工珊瑚島「新舟山」。新舟山上的維多利亞資源泉,從空氣和水中汲取齣重要原子,透過「供給」輸送帶,源源不絕送入廣大的中國市場,後者此時處於後共産之分裂,新時代的義和團又要再一次湧現,進攻置中國於依賴地位的西方科技和文化。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鑽石年代】的主角卻是一位名叫奈兒的下等民小女孩。她能免於下等民無知的悲劇循環,全靠「少齡淑女繪本啓濛瓊林」,一本最高奈米科技製作齣的啓濛書。這本書是特彆為一個四歲小女孩所設計,要陪伴她成長至少女,灌輸她不同於製式教育的課程,培養「顛覆」精神。
「啓濛瓊林」的原始構想齣自維多利亞族的股權大公,原始對象是他的孫女。他憂心維多利亞族的僵化教育,因此徵召最好的工程師,擁有「文物藝作」頭銜的約翰.海剋華斯來進行這個計劃。而海剋華斯剛好有一個四歲的女兒,他渴望也能給自己的寶貝一個不同的人生啓濛。因此,海剋華斯從新舟山走過跨海堤道,經過浦東,進入上海老城,在X博士的商行裏,為女兒非法復製齣一本「啓濛瓊林」。
所有與「啓濛瓊林」牽涉上的人物,命運都被標記而改變。他們的故事交織齣【鑽石年代】
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動人發展。
史帝芬森在【鑽石年代】中,用不同的文字風格刻劃齣不同國族的言行舉止。嚴謹的維多利亞人,奉儒傢思想為治世準則的漢族,潛在海洋裏活在夢境中的「擊鼓者」等等,令人不禁佩服作者想像力之精采。而作者特有的黑色幽默有如螢光效果,使得情節更加靈活有神。
史帝芬森齣身自科學傢傢族,大學主修物理和地理,對電腦程式語言也有深入研究。這些知識以及他為每本書窮究的曆史、文化心得,他都不吝惜地編織入小說。在【鑽石年代】裏有紮實的章節描寫「啓濛瓊林」所使用的科技,或者電腦程式編寫入門,奈米科技基礎及進階認識,「論語」在未來世界治理人事上之活用等,使得小說本身也有如一本「啓濛」讀物。
最重要的是,史帝芬森透過【鑽石年代】傳達齣改變命運的勇氣和信心。一股強不可忽視的追求之心貫穿整個故事。在所有科技之外,他暗示個人意誌和集體潛意識會形成另一個座標,動搖理性上幾乎是不可能的或然率,進而跨越限製,到達信念的彼岸。
作者簡介
尼爾.史帝芬森
尼爾.史帝芬森生於1959年,他的父母、祖父及外祖父都是基礎科學與工程的教授。他在大學一開始主修物理,後來轉換跑道讀地理,因為可以挪齣更多空閑時間來研究他的大型電腦主機。畢業後他發現,身為一名毫無經驗的物理∕地理人員根本找不到什麼工作,他隻好朝其他方麵發展,比如修車子,農工,還有就是寫小說。他的第一本小說 The Big U,1984年齣版後即銷聲匿跡。第二本小說 Zodiac: the Eco-thriller在1998年齣版,很快便在水汙染控製的工程師圈子中形成一股潮流。不少激進環境保護論者也頗為欣賞,不過很少人去買書。1991年的【潰雪 Snow Crash】(開元書印2008齣版),是一部cyberpunk符控流域叛青小說,故事從蘇美文化連到前衛駭客,高潮疊起,大受讀者歡迎,從此奠定瞭他作傢地位。書中對網路虛擬世界的描寫,影響瞭目前虛擬社群網站,如secondlife.com等的齣現。
史帝芬森1995年的【鑽石年代 The Diamond Age】,以上海為場景,情節圍繞一本用最先進奈米科技構成的「少齡淑女繪本啓濛瓊林」,和這本讀物伴隨長大的女孩。動人的成長故事之後是奈米時代種族間的權力角力。【鑽石年代】榮獲1996年科幻小說界Hugo奬的最佳年度小說,並入圍同年Nebula星雲奬。本書與前一本【潰雪】寫作文風迥異,卻有傳承之處,並且交待瞭一位重要主角在新時代令人意外的發展。
史帝芬森先生並著有 Cryptonomicon(1999),三巨冊的 The Baroque Cycle(2003至2004),以及 Anathem(2008)。
前言
【少齡淑女繪本啓濛瓊林】是一本書。厚頁精裝,放在古舊書店架上,是一眼就看到的精緻珍本。但是這本書不是用普通紙構成,而是用智慧紙。
智慧紙的兩麵是可顯示影音的「聲光流晶」材質。在兩麵聲光流晶中的跨距容得下十萬個原子厚的結構,讓紙變得有智慧的推桿邏輯就在那個空間中。這些微小的推桿邏輯電腦由具有機械麵嚮的原子組成,它們被包在巴剋球的真空空泡內,以避免受到光和空氣的破壞。每一個球型電腦,靠著一組組靈活的推桿,跑過被抽空的柔韌巴剋管,和東南西北四方的鄰居連結,如此一來整體紙張變成由十億個分離處理器組成的平行計算機。
【啓濛瓊林】是用32張大型智慧紙,每張摺成16頁,再裝幀成一本書,總共512頁。書脊除瞭防止書散開外,還是巨大的交換係統和資料庫。
這還不隻,書頁包含「奈米感應器」可以感應周遭的發生而做變化。
【少齡淑女繪本啓濛瓊林】從一開始被設定要與一名四歲的小女孩結閤。任何不符閤這個條件的人,打開這本書時,是不會啓動任何功能。但是當某一名小女孩成為第一個打開這本書的人,書開始跟她說故事,把她的環境送入資料庫再編成故事,把她,變成故事的主角。然後,從故事中,誘導女孩認字、閱讀,告訴她各種常識須知,讓她知道照顧自己,應付世界。
但是再強大的科技還是造不齣與這本書相配的模擬人聲。這個聲音需要跟小女孩交流,對話,需要提供「人」的感覺。因此,【啓濛瓊林】的製作者長期發齣演齣單,聘請一流的「互動演員」來補足這精髓。
互動劇是鑽石年代的主流娛樂,人們選擇一種「互動情境」,可以請真的演員一起互動演齣,或者像電腦遊戲一樣,與程式互動。互動演員分佈全世界,經過網路和客戶在虛擬中接觸。他們在身體內植入無數奈米寄生體,可以將他們肌肉的變化映貼上他們要扮演的角色上;固定的戲劇人物因此有瞭血肉,而且會因不同的扮演人而有不同的詮釋。互動娛樂復雜的付費程序,確保客戶和演員之間永遠不可能與對方麵對麵。
擁有【少齡淑女繪本啓濛瓊林】的小女孩,在一個聲音的陪伴下成長,擺脫瞭她下等民可悲的宿命,變成一個有智慧有膽識的少女。有一天,她忽然悟到,這麼多年,在長長的曆險記之後,其實存在著一個真正關心她的人,用那個聲音,一直在啓發她,陪她,愛她。而她,那位提供聲音的女演員,在偶然的機緣中接下一個兒童故事的工作,她隻能讀提詞機給她的詞,但她從故事的發展,那個不明互動者的使用方法,想像齣一個生在惡劣環境中卻異常聰明的小女孩。她犧牲瞭原本充滿企圖心的互動演員事業,全心投入奈兒公主的童話,為瞭教養那個看不到、聽不到、不知身在何方的小女孩。
事物的安排使她們永遠不可能找到對方。但是在深海隧道中的擊鼓者一族,他們陷在集體潛意識裏,靠著體液不停交換奈米推桿邏輯計算器,在濛矓中運算著龐大的不可知。他們的潛意識力量形成瞭一個「慾望」的角度,可以撼動科技的不可能。科技的理性與潛意識的人性,原本對立的極端,卻交錯成新座標,創造齣新的象限,一個不同的計算空間,讓不可能的接觸變成可能。
一本最高奈米科技形成的教科書,完成瞭始作俑者的期許,教育齣與眾不同的青年。但是這本書所引起的錯綜發展,也顛覆瞭始作俑者的單純初衷。即使在鑽石年代,人的渴求之心,人性的關懷和理解,依舊是那最終的超越力量,帶領人們打破限製和界限,迎嚮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