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这本书提供相当详细且相对较为非技术性的观念基础来处理衍生性商品市场的评价与投资原理。本书汇整出最基本的选择权、期货、与交换契约评价观念,并且深入探讨常见的选择权投资的潜在风险与报酬。本书将传统的评价理论题材与作者实际研究经验所汇整出来的非传统题材相互结合,提供综合且多样化的衍生性商品市场分析。
本书所涵盖的主要题材包括下列各点,但不局限于这些题材:
.以CAPM模型为基础所推导出来的二项式模型显示,具有合理定价的选择权交易策略无法同时降低风险并且增加报酬。
.利用合成选择权复制计画分析波动率估计错误的效果。
.将线性规划方法应用于选择权套利与复制。
.利用股票、选择权、与安全资产组成最适投资组合。
.当利率潜在变动是主要风险来源时,探讨如何评估选择权价格,以及如何利用期货,依据单位基础避险法与尾端基础避险法进行避险。
. 利用交换契约以使投资组合对利率变动具有免疫性。
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一书中所提及的应用软体以及额外增加的讨论问题都可以在www.rendleman.com/book网站找到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Richard J. Rendleman, Jr.
Richard J. Rendleman, Jr. 是美国北卡罗莱大学教堂山校区的金融科系教授,也是选择权评价领域的研究先驱之一,他所协助推导出来的隐含波动率以及二项式选择权评价模型是当前评估选择权价格时最被广泛使用的两项工具。
第一章 选择权市场导论1
第1.1节 背景说明1
第1.2节 开始进入主题2
第1.3节 选择权买方与卖方之间的法定契约关系11
第1.4节 如何结束选择权部位12
第1.5节 场内交易选择权的标准契约规格12
第1.6节 常见的选择权投资策略14
第1.7节 价差交易策略16
第1.8节 摘要25
第二章 卖买权平价以及相关的评价限制式28
第2.1节 前言28
第2.2节 未发放股利之股票选择权的评价限制式29
第2.3节 发放股利之股票选择权的评价限制式39
第2.4节 卖买权平价式的深入探讨41
第2.5节 摘要43
第三章 二项式选择权评价模型45
第3.1节 背景说明45
第3.2节 二项式选择权评价模型介绍48
第3.3节 有发放股利之股票的选择权评价模型63
第3.4节 摘要68
第四章 进阶的二项式选择权评价模型74
第4.1节 二项式模型应用于实际的选择权评价74
第4.2节 二项式模型与Black-Scholes模型之间的关系79
第4.3节 数值化评价方法的延伸82
第4.4节 摘要86
第五章 二项式模型与Black-Scholes模型的选择权复制相关实务92
第5.1节 前言92
第5.2节 波动率估计错误:范例解析95
第5.3节 依据真实股价利用Black-Scholes模型进行选择权复制103
第5.4节 摘要105
第六章 Black-Scholes模型:风险参数的运用与诠释109
第6.1节 前言109
第6.2节 简单的微积分背景110
第6.3节 Black-Scholes模型的重要偏导数113
第七章 选择权套利127
第7.1节 隐含波动率127
第7.2节 利用线性规划选取最佳的选择权投资组合140
第7.3节 摘要150
第八章 从风险报酬观点分析选择权投资策略156
第8.1节 前言156
第8.2节 风险报酬原则应用在一般选择权投资的范例157
第8.3节 预期报酬率与最可能报酬率的比较166
第8.4节 摘要170
第九章 进阶的选择权复制:创造最具成本效益的复制投资组合174
第9.1节 前言174
第9.2节 当股价有超过两种以上的出象时的选择权复制175
第9.3节 创造最具成本效益的复制计画投资组合179
第9.4节 范例说明与分析结果183
第9.5节 摘要187
第十章 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与场内交易选择权的使用193
第10.1节 前言193
第10.2节 由选择权评价理论推导出简单的资金配置法则193
第10.3节 在连续时间架构下股票与安全资产投资组合配置的数学分析 201
第10.4节 利用股票、安全资产、与选择权建构最适投资组合的范例208
第10.5节 摘要220
第十一章 利率相依金融债权的选择权评价223
第11.1节 背景说明223
第11.2节 随机利率模型225
第11.3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229
第11.4节 摘要238
第十二章 期货、远期契约、交换市场的介绍244
第12.1节 背景说明244
第12.2节 远期契约245
第12.3节 期货契约概论247
第12.4节 期货契约的特点252
第12.5节 摘要262
第十三章 期货的评价265
第13.1章 前言265
第13.2节 标的股票或资产的现金支付(或股利)为已知情况下的期货评价266
第13.3节 当标的资产或商品的现金支付(或股利)与标的资产或商品期末价值成比例关系时的期货评价方法275
第13.4节 标的资产或商品的预期未来价格如何反映在期货价格上279
第13.5节 摘要281
第十四章 期货的避险策略283
第14.1节 前言283
第14.2节 单位基础避险法284
第14.3节 尾端基础避险法或期货基础避险法285
第14.4节 交叉避险291
第14.5节 摘要294
第十五章 利率期货296
第15.1章 前言296
第15.2节 存续期间:衡量并管理利率风险的分析工具297
第15.3节 中长期公债期货305
第15.4节 欧洲美元期货313
第15.5节 以存续期间为基础利用中长期公债期货与欧洲美元期货进行避险315
第15.6节 外卡选择权的操作320
第15.7节 中长期公债期货的长期与短期避险322
第15.8节 摘要324
第十六章 交换市场327
第16.1节 前言327
第16.2节 基本型利率交换契约的机制327
第16.3节 无违约利率交换契约的评价333
第16.4节 计算利率交换契约的存续期间341
第16.5节 通货交换契约344
第16.6节 摘要349
索 引351
作者序
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这本书的问世,源自于多年来我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校区Kenan-Flagler 商学院博士班、企管班、与大学部开授衍生性商品市场课程所汇整出来的教学与研究心得,书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我的上课教材。为了要更清楚地表达我所要讲述的细节,我将上课教材扩充为许多不同的章节,这些章节所涵盖的内容都是我在上课时特别强调的重点。从我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利用本书章节所呈现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我所要讲述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那些数量分析背景不强的学生来说。
本书所涵盖的主题
本书章节所涵盖的范围有一部分是其他衍生性商品市场的相关书籍都同样会讨论到的主题,但除了这些以外,本书还有许多主题章节都是从我所发表的论文与着作中汇整出来,有别于其他传统的衍生性商品书籍,我将这些非传统的衍生性商品题材详细且完整地在本书的章节中呈现出来。总括来说,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都是在我的研究与教学经验中特别重要且有趣的题材,这些题材分为选择权、期货、与交换市场三大部分,主要的内容包括:
.以卖买权平价式作为出发点,推导出标准的无套利选择权评价限制式。
.以卖买权平价式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进一步检视选择权价格的决定因素。
.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基础推导出二项式模型(再搭配标准的选择权复制模型),来检视真实机率与风险中立的二项式机率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利用推导出来的结论证明所有的选择权交易策略都无法同时降低风险并且提高报酬。
.利用股票与安全资产所合成的选择权复制计画来分析股价波动率估计错误所造成的影响效果。
.以实际范例来说明如何在非连续时间的决策基础上进行选择权合成复制计画的修正与调整。
.以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如何建构选择权套利的线性规划方法,找出最适的投资组合配置,以利用选择权价格缺口来达到预期套利利润的极大化,同时又能满足delta中立、gamma中立、与vega中立等不同的风险限制式。
.以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如何利用Arrow-Debreu复制方法结合传统的股票∕安全资产的选择权复制方法,以使得复制的初期成本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极小化。
.以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标准的Black-Scholes模型与二项式模型之间的关系,并且充分说明CAPM风险-报酬理论,同时针对各种不同的选择权投资组合探讨预期报酬与最可能报酬的差别。
.以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如何利用单一股票或股价指数、股票选择权或指数选择权、以及安全资产来组成最适投资组合。
.以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当主要风险来源是利率风险时所适用的选择权评价模型,包括Heath-Jarrow-Morton模型与Black-Derman-Toy模型等,并且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管理利率风险。本章节所探讨的内容多属于非技术性的文献回顾。
.根据(i)期货的槓桿等价理论,(ii)以期货为基础的无风险避险,以及(iii)期货与安全资产的多头部位组合成现货等价部位,从这三个理论观点来推导现货与期货的评价关系式。
.釐清远期避险法或单位基础避险法,以及期货基础避险法之间的关系,在本章节中,利用这两种避险方法来计算避险时所需要的期货契约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以存续期间为基础,详细说明如何利用中长期公债期货进行避险并且谨慎地找出期货契约的最便宜交割债券,同时进一步探讨外卡选择权的操作以及最便宜交割债券的改变对于公债期货分析的影响。
.详细说明利率交换契约的评价,其中交换契约所支付的浮动利率通常是盯住LIBOR, 所支付的固定利率则通常是以美国公债利率为基准。
.详细说明交换契约的存续期间并且说明如何利用交换契约进行避险。
二项式模型的原理与应用
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这本书採用二项式模型来说明选择权评价理论的数学与经济原理,另外再配合Black-Scholes模型作为二项式模型的延伸,其中并不需要使用到随机微积分。因此,我将本书的读者定位在MBA的学生、商学院博士班入门课程的学生、以及商学院大学部学生(在慎选研读教材的前提下)、以及实际从事衍生性商品操作的从业人员。同时,在我的教学经验中也证明,本书所提供的章节段落对于这些读者都相当适用。
本书所强调的实用性
由本书的书名可看出,本书所强调的是衍生性商品市场理论的实际应用,而不是着重于计算上的细节。在实务上,Black-Scholes模型与二项式模型所评估出来的选择权理论价格会与CAPM模型的评价相互一致,因此,如果投资人依据理论价格来买卖选择权就无法赚取到超额的风险调整报酬;这种观点即使在其他更通用的评价模型发展出来后也同样适用。我认为,当投资组合无法进行连续调整而且可能出现波动率估计错误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操作以Black-Scholes为基础的选择权动态复制策略。本书採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控制投资组合所有的风险限制式,而不是採用经验法则,因为线性规划方法不仅可以改善选择权套利的获利表现,并且也可以凸显出加入额外风险限制式时所增加的潜在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可能会使得动态选择权复制策略变得相当昂贵,因此投资人必须要了解如何在复制投资组合中放入场内交易选择权以降低复制成本。最后,我认为读者必须要了解如何在资产配置决策中使用选择权来组成最适投资组合,以使得投资人的预期效用达到极大化。
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一书在探讨选择权的各章节中,都是利用选择权评价理论的观念来检视各种重要议题,其中尽量不去碰触高阶的数学理论。本书并不是那种一丝不苟、拘泥于衍生性商品评价理论细节的书,也不是那种标新立异、标榜以新奇的金融商品观点来探讨评价理论的书。相反地,本书的特点在于建立最基本的评价理论观念并且充分说明如何利用这些基本的评价理论观点来深入了解传统衍生性商品投资所潜在的风险与报酬。
作者Rendleman的网站
几个有关于Excel程式的参考资料都在本书的问题与讨论中加以说明。这些程式以及额外的Excel应用软体都可以在网站www.rendleman.com/book找到,这个网站同时也会定期更新并增加一些额外的问题与讨论。
志谢
最近几年,有数百个我所教过的MBA学生都将本书所涵盖的各个不同章节加以学以致用并且给我许多回馈与建言,其中包括Mike Cliff将本书的几个题材应用于实务上并且提供许多宝贵的建议,Bob Connolly深入研读本书的内容并且针对通货与交换契约的问题提出解答,Stanley Kon 也针对期货评价的章节提出许多评论。
在此我要感谢许多与我共同执笔的作者,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教授Henry Latane,他在1973年建议我对新发展的选择权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我也要感谢Patrick Dennis,他与我共同研究进阶的选择权复制技巧,使得第九章的选择权复制数学技术能够顺利地推导出来。我也要感谢三位匿名的审查人提供我非常详尽的建议,这些意见都已经整合在本书中。
最后,我要感谢Blackwell出版社的执行编辑Al Bruckner、助理编辑Colleen Capodilupo、以及文字编辑Mervyn Thomas,其中执行编辑Al Bruckner从一开始就知道本次出书计画的进度可能会非常缓慢,而且本书的内容会与其他衍生性商品的书籍内容相当不同,但他仍然完全配合我的写作进度,并且愿意承担风险来出版一本包含有许多非传统题材的书,这是我选择这家出版社的最重要因素。在我的要求下,助理编辑Colleen Capodilupo 不时提醒并鞭策我写作进度,同时也在最后的编辑阶段提供许多宝贵的建议。文字编辑Mervyn Thomas则是以犀利的眼力找出许多细节上的技术性错误,以避免读者阅读时产生混淆。
译者序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关选择权、期货、与交换的交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已成为大专院校商管学院的热门科目。本书作者Richard J. Rendleman, Jr.从他累积多年的期权交易经验以及教学与研究心得中,筛选出许多重要且新颖的题材,整理成一套鞭辟入里的理论逻辑,并且应用实际的衍生性商品交易资料来进行分析演练。本书以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艰深的期权观念与衍生原理,使得许多没有深厚数理与统计背景的读者也能够借由本书所呈现的表达方式,一窥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奥妙之处。
译者很荣幸能够参与本书的翻译工作,本人秉持多年来与学富出版社的合作默契,在翻译过程除了详尽且完整地阐释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外,也尽量把握简要易读的原则,以使国内读者能够借由本书很快地进入衍生性商品的殿堂。译者要特别感谢出版社的支持与协助,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完成,也期望各界读者先进不吝指教。
陈雅琴
谨志于 清 云 科 技 大学
国际企业经营系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书名听起来非常专业,而且涉及了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几个金融领域。拿到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流畅,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但读起来却并不枯燥。他善于将复杂的金融理论与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相结合,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金融市场的活力。我特别赞赏作者在讲解每一种衍生品时,都会追溯其起源和发展历程,这有助于我理解它们诞生的背景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演变。对于期权的部分,我认为讲解得尤为透彻,从基本的看涨和看跌期权,到复杂的组合策略,都进行了一一剖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实操建议。这本书让我对金融衍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这个领域的兴趣。
评分我得说,《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这本书在我学习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之前对这些概念一直有些模糊,总觉得它们离我的实际操作很远。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务实的视角,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壁垒。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风险管理的探讨,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期权和期货来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我所在的行业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做得相当出色,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不同交易策略的效果和潜在风险。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思路应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发现效果显著。这本书让我明白,衍生性金融商品并非只是高风险的投机工具,它们更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利器。
评分这本书《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花哨、试图吸引眼球的浮夸风格,而是呈现出一种沉稳、专业的视觉感受。封面上,字体大小、粗细的运用恰到好处,能够清晰地传达出书名所蕴含的专业信息。颜色搭配上,选择了比较经典且不容易过时的色调,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内容严谨的学术或专业书籍,而非通俗读物。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劣质纸,而是有一定厚度和韧性的,这对于经常需要翻阅查阅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更重要的是,内页的排版非常清晰,段落分明,重点突出,即使是初次接触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读者,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舒适,不会因为信息过于密集而产生阅读疲劳。章节的划分也很合理,从基本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这种用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处,足以让我在正式阅读内容之前,就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高度的期待。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解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书籍,而《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解,更侧重于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期货、选择权和交换这些衍生工具如何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如何被机构投资者、企业和个人用来管理风险、进行投机或套利。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的条理性,能够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和交易策略,用相对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期权定价模型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逐步的推导和清晰的文字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衍生品的比较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能够帮助读者区分它们的异同,从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选择最适合的工具。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评分这本书《应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货、选择权、与交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精心打造的金融工具箱。它并没有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堆砌大量的理论概念,而是直接切入实际应用,告诉你这些工具“能做什么”、“怎么用”。我特别看重的是,作者在解释每一项衍生品的时候,都会详细说明其潜在的收益与风险,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交易规则和市场惯例。这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例如,在讲解期货的交割流程时,书中就详细列出了每一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对于交换(swaps)的部分,作者更是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利率掉期和货币掉期是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成本的管理和风险对冲的。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指导我进行实际操作的参考手册,帮助我在这个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