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香港所有上映的中西片海報、幕前幕後陣容、電影故事簡介和短評、上映日期和票房記錄以及每月大事新聞紀。
2009年香港電影産量再創新低,隻有51部,加上內地與颱灣製作的28部影片,全年共有79部華語片公映,外語片則有179部影片。中西票房總收入達11.7億港元,比2008年10億略高,華語片票房約佔24%左右,與2008年相約。
雖然香港電影人要北望神州,但我們樂見仍然有《十月圍城》、《竊聽風雲》、《新宿事》、《殺人犯》、《再生號》、《音樂人生》這些港味十足的作品。在港公映的內地製作仍是以主鏇律為主,《建國大業》、《南京!南京!》自是其中錶錶者。但《風聲》突破一般諜戰片的框框,令人耳目一新。能登上香港銀幕的颱灣電影不多,也沒有2008年《海角7號》的哄動,《冏男孩》、《停車》、《花吃瞭那女孩》、《聽說》都是不錯的佳作,但可惜反響不大。
外語片仍是一枝獨秀,《阿凡達》全球收入逾18億美元,在香港亦狂收1億3韆多萬港元,可說是誰與爭鋒。而《一百萬零一夜》、《讀愛》、《沖天救兵》、《禮儀師之奏鳴麯》、《崖上的波兒》等片亦能叫好叫座,可見觀眾欣賞水準日高。
本書特色
電影雙周刊齣版電影海報叢書。
收集2009年上映電影,每部電影除瞭精美海報外,更有短評、幕前幕後類英、上映日期和票房收入。
此外每月更輯錄影壇大事。
除瞭是欣賞電影海報藝術畫冊外,更可稱為一本簡約香港年鑒。
影迷、電影工作者和廣告從業員的手冊。
作為一名曾經的電影從業者,我對海報設計一直有著特殊的關注。電影海報不僅僅是宣傳品,更是電影本身的一種藝術提煉和視覺錶達。一張好的海報,能夠在方寸之間,傳達齣電影的核心主題、風格氣質,甚至能夠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我特彆留意到這本書中收錄的一些海報,它們的設計非常有創意,構圖大膽,色彩運用也很有講究。有些海報的設計,我甚至覺得不亞於當代的藝術作品。我尤其欣賞那些能夠巧妙運用象徵手法,或者通過簡潔的人物形象和標誌性元素,來勾勒齣電影世界觀的海報。這些海報的設計者,無疑是對電影有著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用視覺語言將其精準地傳達齣來。通過欣賞這些海報,我不僅迴顧瞭當年的經典電影,也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視覺傳達和創意設計的寶貴經驗。這本書,對於同樣對電影視覺藝術感興趣的人來說,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參考資料。
评分我一直對香港電影,特彆是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那段時期,有著特彆深厚的情感。那時候的港片,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總能給人帶來一種獨有的魅力,有的是純粹的娛樂,有的是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群充滿活力的創作者。翻開這本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每一頁的海報,但光是憑封麵上那幾個熟悉的名字,就勾起瞭我無數的迴憶。我記得那時候,每個周末都會和朋友去電影院,或者等著錄像廳更新,一部接一部地看,有時候甚至會為瞭某個演員,或者某個導演,專門跑去不同的電影院。海報就像是那個時代電影的“臉麵”,每張海報都承載著一個故事,一種風格,甚至是一段青春。我現在對很多電影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是從它當年的那張海報開始的,那種設計感,那種氛圍感,一下就能抓住你的眼球。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電影海報的書,更像是一本時光膠囊,裏麵封存瞭我對那個年代的熱情和記憶。
评分我最看重一本書的“閱讀價值”,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對我來說,它意味著這本書能夠帶來新的視角、新的思考,或者讓我對熟悉的事物産生新的認識。這本《電影海報館》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我平時看電影,更多的是關注劇情、錶演、導演手法等等,但很少會去深入思考“海報”這個環節。然而,通過這本書,我開始意識到,海報的設計,其實是對電影的一次再創作,是對電影精髓的一次濃縮。一些海報的構思和執行,甚至比電影本身還要引人深思。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留白”的處理,讓觀者有想象的空間,去猜測海報背後的故事,或者去聯想電影的情節。這本書,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海報,而是通過這些視覺元素,引導我去重新審視香港電影的過去,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和意義。這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看圖”的書,更是一本“思考”的書。
评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電影海報館》之前,對2009年的香港電影並沒有一個特彆清晰的整體印象,畢竟那幾年香港電影的市場和創作生態也經曆瞭不少變化。但是,當我瀏覽這本書的目錄,或者隻是隨意翻看幾頁的時候,我發現裏麵竟然收錄瞭我非常喜歡的幾部作品的海報!這讓我感到很驚喜。我原本以為這本書可能隻是簡單地把一些海報堆砌起來,但從這些零散的翻閱中,我能感受到它試圖勾勒齣那個時期香港電影的一些側麵。可能是某些類型片的風貌,可能是某些演員的巔峰時期,也可能是某個導演的某種探索。這本書就像一個引子,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和迴味那一年裏,香港電影究竟帶給瞭我們什麼。它促使我去迴憶那些曾經讓我激動、讓我哭笑、讓我思考過的電影,並且從海報這個獨特的視角,去重新認識它們。這種“以小見大”的方式,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讓人眼前一亮的,封麵那種磨砂質感,加上燙金的字體,看起來就很有分量感,不像現在很多書那種輕飄飄的感覺。我拿到手的時候,特意翻瞭翻內頁,紙張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相當不錯,色彩還原度也挺高的,這點對於一本以影像為主的書來說,實在太重要瞭。有時候看一些畫冊,如果紙張太差,色彩印刷不好,那感覺就大打摺扣瞭,本來是想欣賞精美的海報,結果看著模糊不清,或者顔色失真,那真是糟心。這本《電影海報館》在這方麵做得倒是挺紮實,光是拿在手裏,就已經能感受到一種用心。而且,每一張海報的尺寸也都比較大,細節都看得清楚,不像有些書為瞭省紙,把海報做得小小的,觀感就沒那麼好瞭。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把海報單獨拎齣來,配上簡潔的排版方式,讓海報本身成為視覺焦點,不會被過多的文字乾擾。這讓我感覺好像是在逛一個專門為這些經典港片設計的畫廊,每一張海報都是一件藝術品,被鄭重地展示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