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连侦探也越来越难混了啊……
●书迷高价收购初版的梦幻珍品经典再现!
●日本亚马逊书店读者四颗半星几近完美评价!
£10,000,000
广征海内外名侦探!
只要将连续杀人魔「猫」逮捕归案,
无论「猫」是死是活,一律重赏!
*侦探大师协会 公告*
连续杀人魔「猫」以侦探为目标,已经连续杀害十二位侦探了,侦探界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而我偏偏在这个时候与一具侦探的尸体共处一室,还失去了记忆!
这个人是我杀的吗?我真的是「猫」吗?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寻求侦探大师的帮助!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因为你(没错,就是正拿着这本书的你),将是帮我洗清冤屈的关键!
我一共有三位侦探大师可以委託:
#1亨利.布尔
专长:神祕学、不可能的犯罪,对弔诡案件尤其拿手。
代表案件:薛尔顿饭店三重密室案、黄色魔法阵凶杀案、音痴幽灵消失案
破案分数:89。 收费:A-I级。
#2麦克.D.巴罗
专长:拳击、射击,擅长调查地下组织犯罪,尤其是毒品和暴力事件。
代表案件:加勒比海帮贩毒案、伦敦银行抢案。
破案分数:85。 收费:A-I级。
#3贝芙莉.路易丝
专长:考古,擅长处理离婚诉讼。曾获「玛波奖」,对死前讯息有精辟见解。
代表案件:哈洛德百货公司珠宝窃案、美容中心凶杀案。
破案分数:82。 收费:A-II级。
到底该选哪一位侦探大师,才能够帮我洗刷冤屈、揭开「猫」的真面目呢?当然,还要找出最最重要的答案──我,究竟是谁?
作者简介
山口雅也 Yamaguchi Masaya
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毕业,在学期间曾写过许多关于推理的散文和评论。
1987年,他接受JICC出版局的冒险小说系列邀约,发表以游戏书为概念的《第13位名侦探》,因而被东京创元社总编辑户川安宣发掘。
1988年,他以《活尸之死》入选东京创元社「(鱼占)川哲也与十三之谜」丛书的第十一部作品,与折原一、北村薰、有栖川有栖等作家同期出道。该书于1989年出版后,也为他在日本推理文坛奠定了重要地位。
山口雅也认为,《第13位名侦探》是「处女作前的习作」,如果没有《第13位名侦探》,也就不会有《活尸之死》的诞生!而原本已绝版的《第13位名侦探》原版更成为书迷高价收购的珍藏品,他因此在1992年加以重新修订,刊载于《创元犯罪俱乐部》杂志上,并在2004年由讲谈社出版文库本。
《第13位名侦探》中的庞克刑警「基德.皮斯托」,日后也成为山口雅也笔下最着名的侦探角色,他并以基德为主角,陆续发表了《庞克基德的冒渎》(皇冠即将出版)、《庞克基德的妄想》、《庞克基德的自我》等一系列畅销作品。
此外,山口雅也也发表过多部短篇作品,1995年并以《日本杀人事件》荣获有「日本推理小说奥斯卡」之称的第4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而暌违多年后,终于在200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奇偶》,更与绫□行人《杀人暗黑馆》、麻耶雄嵩《夏与冬的奏鸣曲》、二阶堂黎人《恐怖的人狼城》与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被读者誉为「日本五大推理奇书」。
山口雅也的作品风格常颠覆传统,极富实验性,他经常会以一个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为背景,但在曲折绵密的故事架构背后,却仍以本格推理为基础,具备了复杂精巧的谜团,而结局更往往出人意表。也因此,他的作品每每为日本推理文坛带来了不同的冲击。
译者简介
刘姿君
台大农经系毕业,曾留学日本,任职于日商、出版社,现为专职译者。译有《白夜行》、《蒲生邸事件》(合译)等。
导读
当解构主义遇见《第13位名侦探》
黄罗
想像力是小说家不可或缺的法宝,尤其是写推理小说的作者,总不能先杀个人来体会血腥的箇中滋味,然后才得以掰出骇人听闻的兇杀案吧。虽说有些推理作家会亲手测试自己发明的杀人诡计是否行得通,但是,要凭空想像出那些什么机关啊、密室啊之类的玩意儿,这可不是一般人脑袋能硬拗出来的事情。难怪某些写出匪夷所思、千奇百怪的有趣悬案的小说家,被戏称往生后应该送去解剖脑袋,看看里头究竟装了什么怪东西。真要举例,最该把脑子送去解剖研究的西方作家应属美国的「短篇推理之王」爱德华.霍克(Edward D. Hoch),至于东方作家的话嘛,我会投日本的山口雅也一票。
史家评判一个作家的属性和未来发展,通常都从处女作着手。生于一九五四年的山口雅也,被归类于新本格作家之一,从一九八九年的出道作《活尸之死》来看,他的作品风格和情节设定充满了各种实验性与幻想性,故事背景经常是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然而不管剧情架构有多么天马行空,其背后的叙事逻辑仍以本格推理为基础。以《活尸之死》为例,它的时空居然设在一个「死人可以复活」的异常世界,甚至连故事中的侦探都能死而复生继续查案,这概念真是叫人瞠目结舌,但最终却能合乎理性地找出事实真相。如果这是恐怖僵尸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或浪漫爱情片「第六感生死恋」(Ghost)也就罢了,偏偏《活尸之死》标榜的可是一部理性挂帅的本格推理小说,像书中这样生死不分的设定,对订下「推理十诫」或「推理二十诫」的前辈大师们而言,绝对有如犯下滔天大罪!
话说回来,《活尸之死》若只是单一个案的产物,或许我们可以说偶一为之的山口雅也堪称推理界的捣蛋鬼,用恶搞KUSO的文风来嘲讽推理文学。然而今日的历史却告诉我们实情并非如此,山口雅也的作品一贯秉持着颠覆传统为原则,他的奇思异想每每为日本推理文坛带来不同的冲击,正如这本《第13位名侦探》便是另一例。日后山口雅也的脑袋会不会被科学家解构,这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现在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他用这本《第13位名侦探》解构了推理文学。
众人一定好奇在《第13位名侦探》小说中,山口雅也做了什么样奇妙的设定?故事开场没多久,他就借用「平行宇宙」理论,进行了一个「平行英国」的背景设定;也就是说,书中即将描述的故事舞台,并非我们熟知的「英国」,而是分歧并行的另一个世界──平行世界中的英国。虽是另一个世界,它的历史概况、科技发达程度、文化、风俗、市民生活等等,却与我们这个世界的英国相似,犹如镜像对称,但两者还是多少有些不同。比方说:柯南.道尔爵士有写出第五部长篇鉅作《福尔摩斯的冒渎》;披头四的约翰.蓝侬并没有移居美国,因此也没有遭到暗杀;经济长期低迷、高失业率的状况持续、人心萎靡,程度上比这个世界严重得多,取缔犯罪的警察机构腐败到极点,办案人员无能、贪渎贿赂的风气横行。因为如此,民间的私家侦探取代堕落警察原有地位、赢得人民信赖,导致「侦探大师协会」这样的组织成立,英国皇室甚至厚待该协会的侦探,并赐与终身贵族的身分。议会还通过法案,让侦探大师享有优先于检警七十二小时的优先侦办权,伦敦警察实际上沦为「侦探大师协会」下的组织。
先决条件设定完成后,故事立刻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展开,第一人称叙述的「我」甦醒过来,却不知自己是谁、从哪里而来、经历了什么事情;「自我」形同陌生人,偏偏这时又被指控是连环杀人魔……「我」到底是好人或恶徒,是受害者还是兇手?当真实 / 虚构的界线变得模煳时,二元对立的关系和观点便无法存在。而解构理论正是要跳脱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价值。接着下来,「我」在釐清谜团的过程中,先成立的推理架构一再被后来的理论解构,彷彿一切都如梦似幻;真相的意义在整个过程里不断地生成、转换,然后又不断消失,最终则阐明「意义」的不可决定性。要知道解构主义的主要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因为它要让一切破碎;此种「解构」不但没有尽头,也没有最后的凝聚点,难怪它否定世界上存在着终极不变的意义,这和《第13位名侦探》所指涉的涵义不谋而合。
在一般小说阅读中,作者和读者之间通常带有制式的主从关系。《第13位名侦探》却有一种特别的阅读乐趣,那就是作者取消自身的权威性,不再强逼读者逐字逐句逐页硬梆梆地往下读。故事中的「我」可雇用三位侦探大师中的某一位来协助破案,就像电玩游戏系统设下三个选项,读者代替「我」挑了不同选项,故事就会有不同发展,命运也就此改写。既然这个世界是建立在另一个选择上,那么「我」为何不能有别的选项(或说命运)?倘若挑了本格密室派侦探,办案走向如同上了一堂密室课程;若是找硬汉侦探出马,会被教导如何破解暗号密码;女私家侦探则是告知「死前留言」的奥祕。一个故事有三位侦探,一桩案件有三种解法,情节要如何发展,任君选择,主随客便。这么说吧,《第13位名侦探》借由解构主义提供一种游戏性的阅读方式,透过对推理文学的解析,将一百六十多年来的整个文本内容、流派、方法论与独特性,企图全盘打乱并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来。有趣的是,本书原是一九八七年JICC出版局以「冒险小说系列」发行的游戏书,五年后山口雅也应东京创元社之邀改写成小说读本。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文本解构而造成意义繁衍的结果。
对于资深「推理迷」来说,《第13位名侦探》是一部以完全浸淫在推理趣味为目标的作品。在这个出场人物全是侦探的倒错世界中,你会遇上连续谋杀案、变态杀人狂、密室奇案、死前留言、烟燻鲱鱼、仿照童谣杀人、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记忆丧失的悬疑性,以及从「破案」开始、以「开端」结束的颠倒结构。每个角色都有所本,可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相对照;每个符码都令人眼熟而会心一笑,甚至可与推理同好津津乐道。就像杀人魔「猫」如同我们世界中的开膛手杰克,把二十世纪末、平行世界中的英国搞得天翻地覆;侦探即受害人的矛盾设定,也破除了精英主义(亦即名侦探)高高在上的优势。
大抵上来说,整部小说的时空稍嫌凌乱,叙事方面仿若没有焦点,故事线像是压根儿不存在,不过这正是作者的刻意所为。片断而零碎的情境,造就这本书的非凡之处在于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场合时间下,以不同的心情、思绪和观点去阅读它,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触。山口雅也的平行宇宙论,是建立在我们对推理小说既有的认知下,然后当《第13位名侦探》和解构主义相互碰撞时,进而解构一切我们对推理文学所了解的意义。至于故事的真相为何,其实已微不足道,重点是能获得什么样的阅读乐趣。或许山口雅也会贼兮兮地跟我们如是说:「《第13位名侦探》可以顺着看,也可以跳着读,只要你愿意动脑子去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