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手段(代序言)
第一章 自我提升
1.出名有术
2.摆脱自我限制
3.极其特殊的手段──-悟
4.打破规则的创意
5.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
6.「细心」也是手段
7.「鲲鹏」高飞的手段
8.好钢用在刃上
9.商机就是快速出击
10.提升胆略,发挥战略
11.不放过一点成功的信息
12.只比别人多一点点
13.人弃我取也能创奇蹟
14.刘邦的手段
15.学会策划
16.互惠互利,谋求双赢
17.黑脸白脸换着演
第二章 调整心态
1.「走冷门、烧冷灶」也是创意
2.保持平和,追求双赢
3.勇气不可抛
4.东方不亮西方亮
5.自信的威力
6.帮助别人发财自己就可以发财
7.最难堪的时候也要保持本色
8.不要面子要尊严
9.「别有用心」的服务
10.学会营造快乐
11.认识「合力」的重要性
12.绝不丧失斗志
13.抑制浮躁情绪
14.善于控制自己
15.笑对天下事
16.耐心等待的战术
17.煞费心机,巧设「圈套」
第三章 摆脱困境
1.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如何从「山穷水尽」走进「柳暗花明」
3.相信自己的判断
4.制造轰动效应
5.「望远镜」与﹁望钱眼」
6.以小换大的手段
7.不把钱一次赚完
8.避免「酒香巷子深」
9.借鸡生蛋的学问
10.模仿也是创造
11.条条大道通罗马
12.「一石三鸟」的绝招
13.学会轻松愉快的解决难题
14.创新有方法
15.主动和别人维持好关系
16.「限量销售」真的是限量吗
17.谈判中的「烟雾弹」
序言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和性格等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展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办事效率自然就高了,事也办的顺利了。
古人讲究「天行合一」,这其实是告诉人,做事要占天时、尽地利,当这些条件都对时,一切会顺其自然而成。当二者都具备时,是不是这预示着会成功呢?也未必!其中还有一点就是要看方法是否正确,手段是否得当。所以孟子得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
非常手段的「非常」之处在于,它能变不利为有利,提升自我、转败为胜,摆脱困境。所谓非常并不是什么阴谋、奸诈的意思,非常手段的前提必须是正,只有在正的前提下,才可谈得上做事,不然就成了奸诈之徒的卑劣伎俩了。所以,非常手段的特别之处,就是在正的前提下的高明的办事方法。
现在,市面上有关成功学、做人、做事的书不少:有把古人或近代人的书,用白话文或漫画的形式翻译出来的;也有从国外(以美国居多)引进的;有的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书,还有专讲谋略的。这些书的宗旨一般只有一点,就是讲述各种「兵法」、「谋略」、「绝招」,还有「厚黑」、「方圆」等,教你成功,使你发财。这些其实就是手段,但这些手段中有伪诈的成分。但是,这些作品当中的「手段」真的一无可取吗?当然不是,要客观的对待,如果这种手段不是丧尽天良或损人利己,仍有可借鑑之处。
成功是每个人的愿望,又有多少人能事事顺利、事事成功呢?如果转变一下观念,不把成功作为最终目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做,认认真真地做,再加上恰当的手段,不怕事业不成。
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一定的过程,从一闻未名到功成名就,这是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可能「坐直昇机」上去,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是很危险的,所以书中从「提升自我、调整心态、摆脱困境、转败为胜、管人用人、出人头地」等六个方面加以讨论,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经的路程,不过每个人在走每一步时的方法不尽一致,这就是手段的问题。
如何做事、如何成功,是每个人一生的考题,每个人都有一种答案,这种答案就是成功的手段,希望有志于成功者,能从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手段。
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当时我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工作项目,与团队成员的沟通总是不顺畅,进度也一再受阻。我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焦虑和沮丧。翻开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手段:会做人也会做事”。我觉得这正是我当下最需要的。我花了几个晚上,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这本书。它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就是关于“换位思考”的深度解读。我之前也知道换位思考很重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换位思考,不仅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对方的“潜台词”,去洞察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书里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观察和倾听,来建立信任的技巧,这些都非常实用。我还学到了一些在意见不合时,如何通过巧妙的沟通,将冲突转化为合作的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之前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
评分这本书,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讲“心机”的套路书,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去剖析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智慧。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你自己去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同理心”的那一部分,以前总觉得能理解别人就够了,但这本书告诉我,理解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份理解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所谓的“难办的事”,并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度”和“方法”。书里举的那些例子,有职场上的,有生活中的,都非常贴切,让我常常在阅读时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搞定”别人,更多的是教你如何更好地与人连接,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又能游刃有余。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点醒了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变化。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点犹豫。我一直觉得“会做人”和“会做事”这两件事,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甚至有时候是相互排斥的。我担心这本书会教我一些油滑世故的方法,让我失去自我。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笔下的“会做人”,不是虚伪的奉承,也不是刻意的讨好,而是建立在真诚和尊重的基础上的理解与沟通。而“会做事”,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和结果,而是懂得如何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过一个关于“借力”的观点,它不是让你去依赖别人,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让事情事半功倍。这对于我这种经常喜欢单打独斗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这本书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框架,让你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运用其中的智慧。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一些习惯性思维,也让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沟通方式。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厚重感”。它不像一些速成的“方法论”,而是更像一本需要反复咀嚼的“人生指南”。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阅历和智慧。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原则”与“灵活”之间的平衡。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坚持原则和妥协变通之间摇摆不定,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维度。它告诉我,真正的“会做人”,并不是牺牲自己的原则去迎合别人,而是懂得如何在保持自己底线的同时,找到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最佳方式。同样,“会做事”也不是不择手段,而是要懂得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效能。书里那些关于“示弱的智慧”、“倾听的力量”以及“选择性沟通”的章节,都让我受益匪浅。它们不像空洞的理论,而是带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让我能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对“人”和“事”的理解不够深入。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好人”和“能干人”之间的二元对立。我以前总觉得,太过于“好人”,可能就显得不够“精明”,做起事来也会瞻前顾后,效率不高。反之,那些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又常常给人一种冷漠或者不够圆滑的印象。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融合的视角。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会做人”,是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信任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做事”资本。而“会做事”,也不是冷冰冰地追求结果,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让整个团队都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前进。书里关于“情绪管理”、“反馈技巧”以及“建立长期关系”的论述,都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明白,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沟通细节,都可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是一套教你“算计”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引导你如何更智慧地与人打交道,更有效地推进事情的“情商修炼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