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握住夢想,絕不放手

拔河:握住夢想,絕不放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勵誌
  • 成長
  • 夢想
  • 堅持
  • 勇氣
  • 奮鬥
  • 青春
  • 團隊
  • 挑戰
  • 自我突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群女孩擁有什麼樣的故事,竟然感動瞭全颱灣最會說故事的吳念真?
在一個嚮後退纔會贏的世界,盡管不被支持,她們卻堅持夢想,再苦也不願鬆手!

  當夢想被嘲笑、不被認同的時候,你是否還有勇氣堅持下去?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瞭。於是,執著成為一種嚮前的動力!

  這是一支成軍不到八年、幾乎沒有任何資源的女子拔河隊。她們的平均年齡隻有十七歲,卻屢屢在國際比賽為颱灣爭光,至今已奪得國內外共八個冠軍榮譽。

  她們是怎麼辦到的?

  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加入不是主流運動項目的「拔河隊」,必須剋服重重的心理障礙,包括增重對外型魅力的負麵影響,安撫傢人心疼的反對,忍耐超過身體極限的練習,堅強迎戰隊手的強悍體型,以及挑戰世俗的價值觀……小小年紀的她們,為瞭共同的夢想,逼自己提早長大,在身心的逆境中學習人生的必修課與生存的智慧。

  她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迴頭看看心中尚未實現、甚至得不到肯定的夢想,找迴初衷,找迴熱血與勇氣,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多看一眼,會發現不同的世界;多問一句,會聽見美麗的願望;多感受一刻,會體會生命的溫暖。邀請你一起進入女孩們的拔河世界,真實感受這股打動人心的力量!

作者簡介

文字-王亭權

  她是女的,道地土生土長的颱中市人,彰化師範大學國文係畢,目前於政治大學研究所修業中。

  二○○三年任教國立北港高中,典型都市人受到濃厚鄉土味洗禮,開啓「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的教書旅程。二○○六年轉任颱中縣立大裏高中任教,繼續散播人情味病毒。目前為止,秉持「讀書誠可貴,態度價更高」的教書原則,傳承祖師爺孔子的德行教育,希望能貫徹始終!

攝影-張大魯

  世新畢業,曆任《商業周刊》《聯閤報係》《蘋果日報》等媒體攝影記者。喜歡以攝影紀錄生活,自認攝影技術高超,實際上跟大師級相比隻能算是堪用。不過因為創意十足、取材鮮活、詮釋獨到,所拍攝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所經營的網站「張大魯的攝情布拉格」,常駐無名前二十大及颱灣部落格個人榜的前五十大。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當我看到她們的手…… 吳念真
推薦序 相信自己與眾不同的選擇 張大魯
自 序 是她們豐富瞭我的人生視野

Part 1 與自己拔河
孤單是成長的開始
輸給心中的「假想敵」
我們總是在學習成功,卻忘瞭學習「失敗」
學會麵對目光的壓力

Part 2 與傢人拔河
迴傢,不單隻是迴傢
反對的背後,其實是心疼
我們要的隻是傢人的肯定

Part 3 與身體極限拔河
奮不顧身的代價
養好身體,纔有上場的機會
這麼胖,以後嫁不齣去怎麼辦
學習與舊傷共存

Part 4 與生離死彆拔河
當最在乎的人消失,生命也失去瞭重量
用微笑承受超齡的壓力
親愛的妹妹,她一直住在我心裏

Part 5 與世俗價值觀拔河
握住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比較」隻是一種相對,卻不等於快樂
知識,並不等同於智慧
拔河,是她們的心靈導師
我不想要一個人獨舞

Part 6 與現實環境拔河
互相角力的隊服與背包
難以啓齒的經費問題
一百萬的距離與溫度
放假是一種虛幻的夢想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終極考驗
如果看不見自己的未來

後記 未完,待續
教練的話 最真實的感動 林子堯
附 錄 1 圖解.拔河小常識
附 錄 2 大裏高中拔河隊簡介

圖書序言

推薦序
當我看到她們的手……
吳念真

  到瞭一個年紀之後,似乎愈來愈相信人與人交錯之間的「緣分」。

  若非緣分,再怎樣我也不可能和一群遠在颱中大裏的女孩認識,更不可能如此接近地去聆聽她們的聲音──那些隱藏在青春燦爛的臉孔之下,因此經常被我們所輕忽的渴望、失落、憂傷、寂寞和徬徨。

  真的是緣分。

  記得那是一個颱灣許多選舉之一的開票之夜,從電視到網路都充斥著一堆長相、氣質和他們所爭逐的職位落差很大的怪咖,至於講話的內容更是虛僞、貧瘠到令人作嘔;而就在這時電子報閃過一個小小的新聞,說景美女中的拔河隊在義大利拿到瞭世界錦標賽的冠軍。

  也許是心情的關係吧,記得自己隨手在Facebook上寫瞭一段文字,大意是說為颱灣爭到榮譽、讓颱灣被世界看到的,絕對不是那些整天占據媒體的政治人物,反而是一些經年纍月付齣心力,但卻始終不被關注的普通百姓。

  第二天當我在工作與工作之間的夾縫中偷閑上網時,赫然發現超過一百多個留言都錶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而其中一個非常特彆的留言則是來自颱中縣立大裏高中的亭權老師,她說他們的拔河隊在同一場比賽裏拿到錦標賽第二名,但找遍所有新聞,卻看不到一點相關的消息,她寫下:「雖然我們隻是第二名,但我看到瞭孩子們長期以來的努力,我希望這些孩子被認識,更希望她們的努力可以讓大傢看到!」

  文字雖短,但我彷彿看到亭權那麼不捨而且急切的神情。

  若不是兒子小學的時候參加過拔河隊,我可能和多數人一樣,對「拔河」這個「遊戲」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往昔某個運動會或群眾活動中類似餘興節目的記憶中;總之就是兩群烏閤之眾各據麻繩的一端,哨音一起各個齜牙咧嘴、殺聲連連,然後即便你閉著眼睛似乎也可以分辨輸贏,因為有力的那方殺聲愈喊愈大、節奏愈來愈快,落後的那方則聲音愈來愈弱;而當殺聲全無,取而代之的是鞋底或屁股摩擦地麵的聲音時,差不多也就是丟兵棄甲、大勢已去的時候瞭。

  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學過許多東西,鋼琴、小提琴、薩剋斯風什麼的;他阿嬤看他每天寫完功課之後還要練習那些東西時,偶而會十分不捨地跟我說:「小孩子不給他玩,學那些東西做什麼?」

  盡管學那些東西都是兒子自己的選擇,但我還是編理由糊弄他阿嬤說:「因為我怕他以後沒有一技之長啊!學鋼琴、小提琴至少還可以去咖啡廳、餐廳賺小費,學薩剋斯風可以去當『西嗦米』啊,婚喪喜慶天天有,白包、紅包天天賺,這樣就不用擔心他會餓死!」

  之後他還參加瞭學校的獅隊學舞獅,每天晚上拿個鍋蓋當獅頭,一邊唸著「咚七咚咚,咚七咚咚」一邊隨著節拍練腳步。這迴倒是阿嬤主動幫孫子找到理由,她說:「學這個不錯,以後可以組陣頭去迎媽祖!」

  不過當他被選進拔河隊,晚上做完功課之後的活動是把一條繩子綁在大門的門把上,然後穿起特殊的鞋子以近乎半躺的姿勢拉著繩子,撐在那兒和大門僵持不下,而他阿嬤每每以疑惑不解的錶情看看他、看看我的時候,老實說,我已經編不齣任何可以糊弄她以及說服自己的理由;因為盡管透過兒子的說明,我知道「拔河」這件事已經不是我印象裏既定的樣子,它已經是一個規則嚴明的正式運動項目,但比起我們所熟悉的棒球、籃球甚至田徑,我疑惑的是:這種運動最終的「途徑」和意義又是什麼?

  記得有一天在看完兒子參加的一場拔河比賽之後,阿嬤也許忍不住瞭,一邊幫孫子擦汗,一邊問他說:「你參加這種『拉草繩仔比賽』,到底是有什麼趣味?」

  兒子的迴答很單純,他說:「贏的時候覺得自己有齣力,所以很高興;不過,輸的時候,覺得很對不起學校和教練,都會很想哭。」

  我不知道阿嬤是否真正瞭解「很高興」和「很想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帶給孫子的「趣味」所在,但我倒是自己替兒子做瞭一個小小的詮釋,那叫「分享勝利的榮譽與分擔失敗的責任」,對孩子來說,那是教科書之外一種很棒的學習。

  不過兒子這段學習的過程不長,小學畢業之後他就跟那條繩子和那雙鞋子永遠告彆瞭。

  再度看到正式的拔河比賽是事隔十幾年之後的高雄世運,當我在電視機前看著那群女將麵無錶情、不動如山地盯著對手時,我卻不由自主地全身用勁幫她們使力,那是觀看所有運動比賽的過程中少有的經驗。當中華隊奪冠的那一剎那,自己也熱淚盈眶,好像自己也齣瞭力、也是參賽的選手之一一般。

  在賽後的選手訪問中,透過電視畫麵看到選手們那一雙雙長滿厚繭的手掌時,眼淚就再也忍不住地奪眶而齣瞭,因為當下想到的是:若非奪冠,那些藏在手心的長期纍積的血汗,到底有誰能透徹地看見?

  記得有個商品廣告曾經齣現過這樣的文案,殘酷但真實,它說:除瞭阿姆斯壯,有誰記得第二個登陸月球的人?

  當景美女中拔河隊凱鏇榮歸的新聞大肆放送時,第二名的大裏高中果真被冷落瞭。那天亭權在我的Facebook上貼齣瞭幾張照片,是幾個拔河隊的女孩朝鏡頭伸齣她們的手,盡管網路的解析度不足,但她們手上堆疊的厚繭卻也夠令人驚心動魄的瞭;不過更教人不捨的則是手掌之後那一張張年輕、憨厚、純樸的臉孔,我直覺的反應是:是什麼樣的動機和期許,竟然可以讓妳們願意投入這個絕對冷僻、無趣甚至寂寞的運動裏?

  不知道是巧閤,還是亭權猜測到我可能的疑惑,不久之後她寫瞭一封很長的信給我,裏頭說的正是幾個女孩背後的故事和心情。雖然隻是單純的書信,雖然隻是白描般的敘述,卻已讓我不自覺地跟著她的文字走進一段又一段令人動容的「青春的滄桑」裏。

  「都寫下來吧,」我迴瞭信給她:「妳不是希望大傢能認識她們,並且看到她們的努力嗎?」

  於是亭權──這個大裏高中體育班的國文老師──用大姊頭般的情誼和心情寫下瞭之後你即將讀到的故事;而透過這些故事,或許你也即將認識此刻可能正在大裏高中體育館的一個角落裏,用力氣和汗水為榮譽、責任,或者隻是某種單純的信念和承諾拚鬥的女孩們。

  而且你將知道,雖然一手厚繭,但她們同樣有著一顆需要嗬護的柔軟的心,以及經常被我們輕忽的渴望、失落、憂傷、寂寞和徬徨……她們也有歌要唱。

推薦序
相信自己與眾不同的選擇
張大魯

  任何運動競賽,都是勇往直前纔能贏得勝利。

  唯有拔河,是集眾人力量,一直往後退……

  我與亭權認識是因為吳念真導演。亭權在吳導的臉書上留瞭大裏高中拔河隊的事情,希望吳導給這些學生一點文字上的鼓勵。看瞭亭權的敘述,我也感動瞭,寫信給她:我會抽空去拍拍這些女孩,也許藉由部落格的一點小力量,讓她們的能見度增加一些。亭權迴信說,她們收到吳導寄來讓學生感動落淚的禮物──ipod,人人有份。

  她們很爭氣,參加亞洲盃公開賽拿到冠軍。但在新聞的能見度很低,因為她們不是國傢公費補助的團體,她們完全自費,憑的就是一股不認輸的毅力。

  我開始南下颱中大裏去記錄這群女生的練習狀況。當她們分二隊練習時,在近距離拍攝的我聽到搶拍(註)後,粗繩被二方力量拉拔齣現的撕裂聲,那種震撼感是文字與圖片無法敘述的。

  第一次要求摸女孩的手時,她們倒是落落大方的伸齣來,反而是我怕瞭。看到手掌內坑坑疤疤的傷痕結痂,看到手腕上被繩索磨齣像割腕自殺的刀痕,按下快門時,隻有不捨:未來這些女孩怎麼對男朋友交代?

  寫下這段文章的前幾日,她們在爭取南非國際賽的颱灣代錶權競賽中,輸給景美女中,我不忍留在現場記錄她們哭泣的臉龐,連說再見都省瞭。我選擇在網誌中,用影像傳達我對她們的支持,告訴她們還要再加油。

  辛苦有沒有代價?有沒有迴饋?我不知道。但未來,她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自己的子女們,手腕上的刀痕不是情傷,而是一次次為颱灣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換來的。

  ◎註:當裁判做齣「比賽開始」手勢的那一秒鍾,雙方都要使齣全力拉緊繩索,誰先搶得先機,贏麵就大。搶拍,搶的就是比賽開始的那一拍。

自序
是她們豐富瞭我的人生視野

  多看一眼,會發現不同的世界;多問一句,會聽見美麗的願望;多感受一刻,會體會生命的溫暖。這是我在接觸這群女孩們後的心得!

  剛開始踏進教育圈,沿襲著以往自己的升學模式,總認為好的老師就是教學認真,幫助學生考取好的大學,把學生照顧好,就對瞭!所以我很認真地備課、極盡所能地豐富上課資料、活動,努力讓學生喜歡上國文。直到遇見芳鈴的班級,顛覆瞭我既有的思維。他們注釋總是背不起來、文章作者總是張冠李戴,甚至「種豆南山下」下一句竟然接「春來發幾枝」!在我眼中,體育班的國文總是一蹋糊塗。我思索著,如果畢業後不能留給他們「知識」,那我能留給他們什麼?也許,「為自己努力」是一項不錯的禮物。

  起初,隻是想幫芳鈴圓夢,我永遠記得我在課堂上問她的那一幕,「芳鈴,你想去義大利世界盃嗎?」她無聲,但是堅定地點著頭。當下,我就暗自告訴自己,我要幫她!我努力策劃一係列募款活動,但是預估募款金額連六位數都達不到,最後在其他老師不看好的情況下,我放棄瞭。現在迴想起來,我後悔瞭,我沒有付齣!

  所幸,最溫馨的輔導室幫瞭大忙,義賣溫暖的帽子,在校園裏、在學校附近市場裏,集結瞭眾人的愛心,在教練及部分老師的奔走下,縣政府、傢長會予以贊助,終於募得款項。還好,她們的夢想沒在我輕易放棄下被抹滅掉。

  好不容易艱辛地齣國,也爭取到冠軍榮譽迴國,媒體裏屬於我們的片段、版麵少得令人心酸!為什麼沒人看見這群女孩們的認真與榮耀?哪怕是一點點,也好!

其實,她們纔是我的老師!

  就在我懊喪、感慨周遭的寒冷時,意想不到的暖意包圍我們,趕走我們心中的寒鼕,那「一群暖流」就是──吳念真導演、柯一正導演、簡誌忠社長,以及攝影師張大魯。當大魯哥在電話中告訴我「簡社長想幫你們齣一本書」,我不敢置信地連連驚呼「真的嗎?」我想讓女孩們被看見的希望不僅達到瞭,而且還齣乎意料地得到「超大倍數的放大鏡」!

  隻是……我連自己的碩論都寫不好,能寫書嗎?如果被其他國文老師看見,她們會不會覺得「有損國文專業的顔麵!」甚至開始想像,以往作文被我批評地一無是處的學生在看完之後,心想「老師,你寫的也沒多好喔!」冷不防還放在地上踏個兩下。各種韆奇百怪的想法在腦海中上演著。最後,我按下停格鍵,想想自己的初衷,「不就是想讓女孩們被看見嗎?」是的!這纔是最重要的!這一次,我真的不能再輕易放棄!

  於是,我就像好奇的愛麗絲,一腳跌進瞭兔子洞,展開瞭前所未有的奇幻旅程!芳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我進入拔河世界的大門,引領我陸陸續續接觸更多女孩。我喜歡上拔河女孩們的可愛,她們豐富瞭我既有人生的視野,其實,她們纔是我的老師!

  女孩們在上完半天的學業課程之後,下午揮汗地練習到晚上,即使身體纍瞭、病瞭,心情倦瞭、沮喪,她們依舊練習著,日復一日。有時聽她們說著自己的故事,令人訝異,每個年輕的女孩,背後都有深沉的人生曆練。隨著時間的腳步,我環繞在她們身旁,駐足、凝視、沉思、品味她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身影。

  看著這樣的一群女孩,怎麼不令人疼愛?她們很努力地主演自己的人生,喜怒哀樂交織著,雖然她們很平凡,卻不簡單,如果可以多停留一秒,會發現她們的故事像是精采絕倫的小說。雖然,她們曾經被遺忘,也不被期待。

我們不寂寞,因為有你們!

  我想起蔡依林曾說的「我要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這是她在二○○七年金麯奬領取最佳女歌手時所說的話。那一段話讓人很難忘,怎麼會有人去感謝打擊自己的人,通常感謝詞不外乎都是感謝身旁周遭的親友或是支持的人。蔡依林的那一段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頓時間我發現她的光芒,不是因為外貌;不是因為歌唱或舞蹈;更不是因為她成功瞭;我贊賞的是她的堅持與努力。

  我想,這一段話也是拔河隊隊員心境的最佳註解。

  如今,睏難的草創時期我們走過來瞭!盡管一開始背負著不少壓力,但是隻要我們堅持,之前的壓力會被大傢的看見與掌聲取代。所以,還是藉用JOLIN的話,現在我們想說的是「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的人,因為你們,我纔能不斷進步!」謝謝義賣時鼎力相助的輔導室以及慷慨解囊的老師們;校外熱心的攤販以及店傢,像是「姊妹」麵攤的老闆娘長期大方提供隊員加湯加麵不加價;導演、社長、攝影師傾力的關懷。我們不寂寞,因為有你們!

  希望透過我的筆,讓大傢看見這些在自己舞颱揮灑的女孩,欣賞她們、喜愛她們。如果可以,多給些免費的掌聲,不隻給大裏拔河隊的女孩,獻給每一位拔河場上認真的選手,因為,你們真的值得!

圖書試讀

輸給心中的「假想敵」
六月初在林口綜閤體育館的拔河賽,是教育部舉辦的全國賽。我們又遇見可敬的對手-景美女中。一直以來,景美與大裏是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私底下孩子們是好友。世界盃齣國期間,兩個隊伍在國際賽事中為彼此加油、打氣;然而一站上拔河道,我們就是兩方拉鋸的對手,再加上景美獨占鰲頭的佳績,所以她們始終是我們的「假想敵」!

以往,我們的體重始終狠狠被景美甩在後頭,在五百公斤量級中,景美總能恰如其分地拿捏在上下誤差一公斤之內,我們卻始終在四百八十公斤徘徊、遊蕩,近身不瞭,更遑論可以一較高下。在三月舉行的中正盃比賽中,景美以「秒殺」的方式完美地結束掉我們,第一名的寶座屬於景美,毋庸置疑。

在教育部比賽前一天,選手必須過磅,量完體重後發現,女孩們的團隊重量在這一陣子急速攀升,景美驚訝於我們體重的迫近,她們知道我們不容小覷瞭。但是當天迴去後,她們依舊練習著先前的室外拔河,並沒有為瞭臨陣磨槍而改練室內拔河,她們從容地踩著自己既定的步伐,不疾不徐。
相對的,我們「以為」體重近瞭,希望就近瞭!

週日,雙方終於在拔河道上相見,裁判手勢一下,我們知道景美沒有當初那麼重瞭,不難拉瞭;景美知道我們變重瞭,不好拉瞭,雙方透過拔河繩互相探著對方的底細。然而,我們預估的樂觀情況卻逆轉瞭,景美早已知道我們不好應付瞭,卻還是一步一步,把我們拖嚮她們的方嚮,沉穩而且堅定。第二場,速度更快瞭,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我們的隊伍兵敗如山倒,而心也已經潰不成軍。

我們輸給瞭景美,這一次的輸是我們將自己高舉後重重摔落的不堪!不能怪他人,一切都是自己,如果不是自己不切實際地踏上雲霧的頂端,也不會一腳落空地砰然重摔在地。

這一次的摔落,真的很痛,在心底刻下深深的傷痕。

成功不僅是實力,更是一種心態
這一次,我們輸瞭,徹徹底底的輸瞭,無論是比賽的結果,還是心理的戰爭。

「假想敵」其實是很不成熟的比賽心態。我們在心中勾勒齣對手的身型、樣貌、可能的戰略,說穿瞭,這一切都是自己心中「虛構」齣來的敵人,和對方實際的狀態不同,究竟要比的是實際生活中的對方,還是自己心中虛擬齣來的對手呢?

我們將景美擺在冠軍的位置,在心裏我們早已認定人傢是第一名,以第二名的姿態去挑戰人傢,想要將她們趕離那個座位,卻沒想過,是我們「自己」將對方擺在那個位置的,現在又要把她驅離,多麼的前後矛盾。說得殘忍些,彷彿是等待篡位的謀臣,伺機奪取君王的帝位,有種大逆不道的感覺,自己也心虛地慌瞭手腳。難怪,我們會潰散成軍,因為在我們心中,那個位置是她們的,我們隻是想要鳩佔鵲巢,我們心底認定她們是冠軍,外錶的不服輸隻是自欺欺人。

其實,真的不應該這樣,打從一開始我們就輸瞭,比賽應該可以有更寬廣的視野!

我們將景美視為對手,說不想取而代之,是虛僞,我們當然想贏,當然想!就像求學階段中,每個人都覬覦著第一名的寶座,因為從小父母、師長都會希望孩子能夠第一。一旦踏上瞭寶座的位置,大傢都會說我們好棒,幫我們鼓鼓掌,再加上同儕投射而來的羨慕眼光,為什麼不要第一名?怎麼可以不搶第一名?

所以我們一直想贏,一直搶奪那一個位置,一直想要擠掉身旁的人攀上那個頂端,即使是爬上去的,都好!隻是,爬上去之後呢?之後呢?當我們處心積慮地得到那個位置後,下一步,要去哪裏?

我們跟景美比,那麼景美跟誰比?如果我們真的贏瞭景美,坐上瞭第一名的寶座之後呢?之後又該跟誰比?再迴頭跟第二名比?我想,這樣子的運動員,永遠不會進步。第一名的眼光不應該再像井底之蛙般囿於井口的視野,該望見其他不同的世界。我想,景美就是這樣!她們把自己該做的做到最好,不因為外在的乾擾而晃動自己的心。

一直以來,教育體係都教導著孩子「要贏」「如何贏」,卻忘瞭教他們「為何而贏」「不贏該怎麼辦」?第一名隻有一個位置啊!其他的孩子該怎麼辦?第二名、第八名、第二十名的,該怎麼辦?大多數人終其求學生涯,都隻能遙望著第一名的位置,難道他們的世界就毀滅瞭嗎?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