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猫把拔,一个猫马麻,二个小孩、八只流浪猫,组成一个温馨却又笑点不断的家庭。
这是一本爱猫人非看不可的疗癒佳作。
一个从小讨厌猫的男子,娶了一个爱猫如痴的女子,一路见妻子不曾间断的抢救流浪猫,家里的汽车、机车上,夏天的包包、冬天的大衣口袋,永远都有小包装的猫饲料、猫罐头,除了在住家附近定点餵食,出门办事看见瘦骨嶙峋、行动迟缓的猫咪,一定得暂停片刻,让牠们饱餐一顿再走。除此之外,多年来从路边、河边、社区抢救回来已奄奄一息的猫咪,数量已超过百只。
再怎么铁石心肠或厌恶猫咪的人,也会被这样的举动感动而融化。从此,丈夫开始加入妻子拯救流浪猫的行列。家中的猫咪成员也从一只、二只、三只,不断增加到目前的八只。
这八只怎么「好言相劝」都我行我素、不肯被驯服的「野兽」,每天都在家中的地盘张牙舞爪、飞天钻地、吃喝拉撒。虽然严重干扰作者的生活作息,甚至喧宾夺主,每天闯祸不断,但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不可言喻的欢笑。
作者简介
阿义
台湾澎湖人,1954年生。
曾任《工商时报》主编、《时报周刊》副主任、《PC home电脑家庭》副总编辑、《iThome电脑报》副总编辑、《HIT!职棒迷》总编辑。
着有《金臂人黄平洋》、《用心看球》(麦田)、《云霄飞车家庭》(九歌)、《薛仁贵新传》(远流);译有《我在洋基的日子》(三采)。现为自由编辑、写作者,兼任流浪猫定点餵食助理。
安安的序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才刚从学校回家,妈妈就微笑地看着我,彷彿那一天是我生日。
「安安来看。」她总是带着无限欢喜的笑容,要我跟她走进房间。不出我所料,妈妈的枕头边,果然又有了一只、两只(有时候还一来就是三、四只)可爱的小猫咪。接下来,她就会一点一滴地告诉我,她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又是怎么捡到小小猫的、医生说牠们有没有什么病……。
妈妈抱着小小流浪猫的样子,就像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怀中的小猫也总是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似乎又是害怕又感到温暖。在我看来,那一幕幕的景象就像是大天使呵护着易碎的小生命。
就算住在十一楼,我的猫天使妈妈总能听到从地面上传来的猫叫声,却常常听不到口袋里的手机响声;不管外头下大雨还是吹大风,她永远准时去餵猫,却常常忘了自己还没吃饭。她爱猫就像爱我和哥哥信之,处处为我们着想:寒流一到,她就开始担心猫咪会不会着凉;台风来袭时,她更担心野猫的安危,就算生病了也要出门餵猫,生怕猫咪们饿肚子、没水喝。这几年来她都在为流浪猫奔走,有如牠们的守护天使。
我没办法像妈妈那样,但是,我也希望自己能多照顾几只流浪猫,所以我向妈妈学习,天天都在书包里摆上几小包的猫饲料,出门和放学回家时,在从捷运站到学校或家里的路上,边走边看有没有瘦巴巴的可怜猫咪。
不管是走在哪条巷子里,只要看到阴暗的角落有人摆放一碗饲料一碗水,我就会突然感到一股温暖。我相信,在人人来去匆忙的台北市,到处都有像我妈妈一样的猫天使,愿意拨出一点力量帮助猫咪,为猫咪的生存着想。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人类佔据了大半空间,野狗和野猫只能躲躲藏藏,在最偏僻、阴暗的角落度过可能很短暂的一生,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我想大家都知道,牠们也跟我们一样,有生命,有灵性,不但想要活下去,更想活得自由自在有尊严;我认识的猫妈妈,爱牠们的孩子就像是妈妈爱我们。人类当然比野猫野狗都聪明,但我希望,我们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造福其他的生灵,而不是驱赶、欺负、捕捉,甚至只想要消灭牠们,因为自己的绝对优势而忘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我妈妈和她这些年来照顾过的猫咪的故事,虽然执笔的不是她,而是我的老编辑爸爸,但真正的作者还是妈妈,里头写的也全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不管读者看完这本书后,感受到什么,了解到什么,我相信,你们都一定能体会我妈妈对猫咪的爱心和苦心。
说不定,你也会因此变成一位猫天使。
陈庆安
朱天心序
真实呈现的生活志与生命史
打从○三年我陆续写猫文出猫书以来,不时被不熟或新友人问:「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做流浪动物保护议题的?」
我想都不用想的回答:「上个世纪。从我出生始。」
我是说真的,因为童年照片里,不见一张妈妈怀抱我们的留影,有的都是妈妈怀抱着猫或狗、一旁脏兮兮的蹲着坐着也怀抱猫狗的我们姊妹,那些猫狗,是早我们先到的家庭成员猫大哥狗大姊,牠们在世间浪盪讨生活,路过我们家,留下来了,这与我们好像(我们不也是从哪个乌何有之乡来世间浪盪、被父母收留)。
其实,在这地球,在这岛,这城市,如此长年默默在照护流浪动物的并不少(或永远嫌太少?),例如阿义小郑信之安安阖家。
我曾在猫书《猎人们》中的一篇〈猫天使〉文首描述过小郑的某次救猫行动,如今,更生动完整的呈现在本书中,诚如安安序文中说的,本书虽由老编辑爸爸敲键写成,但实为全家人合力完成的生活志和生命史、家族史(诗)。
这是一本我期待的书。理由是,和小郑一家一样,我和家人友人同志(「台湾认养地图」)除了在自己的社区里弄做「街猫TNR」,Trap, Neuter, Release,捕捉-绝育-置回,我们也游说动了主管公部门,翻转现行的「捕捉扑杀」政策,代以TNR,例如今年,台北市已有一○九个里、也就是四分之一个市的流动街猫是以绝育取代扑杀的。
大概长年在做TNR的志工都同意,T和N并非最困难的(开始以为是最难的,要不要随手翻开书中遍见的小郑抓猫场景?),最难的是R,绝育除蚤打过狂犬疫苗的街猫放回原地原领域后,如何让在地不喜欢或不了解的居民能接受生活里偶尔会在墙头草里车下看到逍遥无害的猫,你一点不需做什么(因为志工都做好了做完了),你只需把牠当做自然环境的构成分子,阳光、行道树、寻常的麻雀绣眼……
这很难吗?难翻了,看看这些从人族口中说出的残酷语录:「我可是缴了管理费,牠们有缴吗?」「人活不下去都知道烧炭自我了断,你们不要餵,牠们也会自我了断啊!」「你们有什么权利要牠们活着?」……
所以我们早早察觉,在做TNR外,必须(早早)同时营造猫文化,用文字、形象等等让一般市民习惯生活环境中有其他物种族类,更好有一天会像某年众人齐挤立法院办公室偷窥窗外一株路树上筑巢的五色鸟那样的盛事,你会为上班上学途中看见人家墙头一只悠闲晒太阳的街猫而也开心自在。
然而在营造猫文化的同时,我们也深觉有难拿捏处,到底要强调美好有趣处(如此才能拐较多人关注),还是不回避牠们当下的真实处境(那些在我写字的现下无所不在残酷大街的受苦折磨)?
阿义的纪录书写一定也做过如此考虑甚至犹豫吧?最终,我们都做了同样的选择,呈现真实,只有真实,才留得下那些只有两、三年生命、却在我们生命记忆中刻下深深印记的生命。
但保护流浪动物的工作真有这么重要急切吗?其实,我更愿意正名为「保护弱势运动」,流浪动物不会说话声张权益(被视为奴工的泰劳尚且知道起而抗暴),也没有选票(意即被愈益民意市场导向的公部门所忽视),牠们真是弱势中的弱势,如骨牌的第一张,整个社会不以生命而以垃圾视之,早晚,我们也会同样对待外劳、独居老人、残疾……各种弱势和少数,但,若守住了第一张骨牌,意即,我们会闻声救苦对待一只流浪猫,怎会不善待其他受苦的物种(包括人族)?
就如同我接过的一位天津大学读者的信中所言:台湾的民主我不羡慕,台湾的富我也不羡慕,但如你猫书中所言所努力的善待其他物种,那样一个友善包容的地方,是我向往的……
所以不是猫不猫的事(正像这社会充斥着振振有词的相对主义式论调:你们有爱猫爱狗的自由,我也有厌憎猫狗的自由啊),正如同我们关怀原住民小孩或更远的非洲饥贫孩子,无关乎我们爱不爱他们,而是做为一个文明人该有的慷慨温暖。
是的,慷慨、温暖……,猫马麻一家人高贵英勇的再再实践了做为文明人族该具有的这所有价值……,但难道他们真一无缺点弱处吗?
当然有,他们没有学得保护自己的情感和心脏,因为我也完全一样,不然不会在读此书样稿时、在咖啡馆中蒙眼失态的大哭。
「貓馬麻」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種溫暖的魔力,很吸引人。當我看到書的內容是關於家貓、街貓、流浪貓,甚至還有「守護天使」的故事時,我的內心就已經被它牢牢抓住了。我一直覺得,貓咪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存在,牠們不像狗狗那樣熱情外放,卻有著獨特的傲嬌和細膩的情感。我的鄰居就養了一隻非常漂亮的橘貓,牠常常優雅地在陽台上曬太陽,眼神裡充滿了故事,讓我忍不住想,牠的生命中是否也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情?這本書涵蓋了不同類別的貓咪,從被呵護的家貓,到在街頭巷尾努力求生的街貓和流浪貓,這讓我對牠們的生命歷程充滿了好奇。我特別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牠們最真實的樣貌?而「守護天使」這個詞,更是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期待。它是否象徵著一種默默的關懷,一種無私的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透過真實的筆觸,描繪出貓咪們豐富多彩的生活,讓我感受到牠們的生命力,以及牠們與這個世界之間微妙的連結。這是一本聽起來就充滿溫情與感動的作品,我迫不及待想好好品味。
评分說實話,看到「貓馬麻:家貓、街貓、流浪貓和守護天使的故事」這個書名,我就知道我必須把它帶回家!「貓馬麻」這三個字,瞬間就勾起了我心中那份對貓咪的寵溺和愛護。我本身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貓奴,家裡有兩隻寶貝,牠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的心。而這本書不只關注家貓,更將觸角延伸到了街貓和流浪貓,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城市裡自由穿梭,卻也充滿未知與危險的街貓們,牠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牠們是聰明機靈地尋找生存之道,還是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而「守護天使」這個概念,更為整本書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我很好奇,這個「守護天使」是虛擬的意象,還是真實存在的某個人物?它又如何與貓咪們產生連結,為牠們帶來溫暖與力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細膩地描寫不同貓咪的生命歷程,透過牠們的故事,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堅韌與美好,也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愛、關於付出、關於關懷的啟示。
评分天啊,我怎麼會現在才發現這本書!「貓馬麻」這個名字就已經夠讓人好奇了,點進來看到是關於各種貓咪的故事,而且還不只家裡的寶貝,連街貓、流浪貓都涵蓋在內,甚至還提到「守護天使」,我的心瞬間就被抓住了。最近生活有點壓力,總覺得需要一些溫暖和療癒,貓咪絕對是我的首選!我一直覺得,貓咪身上有一種神秘又療癒的力量,牠們時而獨立、時而撒嬌的樣子,真的能融化人心。尤其是街貓和流浪貓,我常常在路上看到牠們,心裡總是會默默祈禱牠們能平安,有時候會忍不住想,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生存法則?書裡提到「守護天使」,這讓我非常感興趣,是人類嗎?還是另一種形式的陪伴?我對這種結合了現實生活與一點點奇幻元素的敘事手法非常有興趣,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貓咪們在不同環境下的生命力,以及牠們如何與人類甚至這個世界互動。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貓馬麻」這個名字背後的含義,以及作者是如何將這麼多樣化的貓咪生命串聯起來的。這絕對是我近期書單裡最期待的一本!
评分「貓馬麻」這本書名,一看到就讓我眼睛一亮!家貓、街貓、流浪貓,這涵蓋了太多元的貓咪面向,再加上「守護天使」的點綴,根本就是為我這種超級貓奴量身打造的嘛!我一直覺得,每一隻貓都有牠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牠們的眼神裡藏著千言萬語,牠們的行為舉止,有時讓人捧腹大笑,有時又令人心疼。我的家裡就有兩隻從收容所領養來的貓咪,牠們曾經是流浪的一員,所以對於街貓和流浪貓的議題,我特別有感觸。我常常在想,牠們是怎麼度過那些孤獨的夜晚,又是如何找到食物的?「守護天使」這個詞,聽起來就帶有一絲溫暖與希望,不知道作者會如何詮釋這個角色?是將牠們視為某種神祕力量的象徵,還是描寫一些默默幫助牠們的愛心人士?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豐富的情感衝擊,讓我更深刻地理解貓咪的世界,也讓我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我希望這是一本充滿溫情、感動,同時又不失深度與廣度的作品,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貓馬麻:家貓、街貓、流浪貓和守護天使的故事」實在太有意思了!「貓馬麻」這個稱呼,聽起來就很親切,讓人聯想到一位充滿愛心、像媽媽一樣照顧貓咪的人。我一直覺得,養貓不僅僅是提供食物和住所,更是一種全心全意的付出,從早上的第一聲呼喚,到晚上睡前的輕柔撫摸,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情感連結。這本書似乎將這種情感擴展到了更廣泛的貓咪群體,不只是我們家裡的寵物,還有那些在城市角落裡努力生存的街貓、流浪貓,甚至連結到「守護天使」這個更抽象的概念。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描寫這些不同境遇的貓咪?牠們之間會有怎樣的連結?「守護天使」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默默觀察?還是會伸出援手?我個人對動物的韌性一直感到非常敬佩,尤其是在嚴峻的環境下生存的動物,牠們身上總是有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如果這本書能深入探討牠們的生存智慧,以及牠們與周遭環境、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那我真的會非常喜歡。我希望能從書中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溫情,同時也能學到一些關於貓咪的知識,還有關於生命的意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